首页 > 数码科技 > 人口普查几年查一次_我国每几年开展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几年查一次_我国每几年开展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04 16:40:14

人口普查为每10年进行一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成功进行了七次人口普查,年份分别是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

人口普查是一项由国家制定,各地政府逐户逐人进行的一次全项调查登记,其主要是为了掌握分析预测各地现有人口发展变化。人口普查一般每十年进行一次,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如今已经进行七次全国性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的目的

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性别比例、产生性别比、单身、适婚人口、老龄人口等。同时,全国人口普查也属于国情国力调查,它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掌握全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从而研究制定人口整车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人口普查的特征

1、调查组织的高度集中性。它是国家统一组织的,按国家法定的普查方案协调进行的专门性调查。

2、普查对象登记的全面完整性。要包括某一地域内的全部人口。

3、调查登记的直接性。须按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使每一普查对象取得原始资料逐项填报登记。

4、登记时点的标准性。要按照严格规定的同一标准时刻进行登记。

5、要按照现代化的统计原理、原则和方法,制定统一的科学的普查纲要和调查方法。

人口普查具有普遍性。作为全国人口普查来说,这个地域范围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范围。例如,国务院发布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中规定的地域范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般在这个地域范围内常住的人,每个人都应被调查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还规定了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拖欠社会抚养费的,应征收滞纳金,拒不缴纳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拒绝、阻碍计划生育工作的,给予批评、教育、制止,造成违法的,依法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次人口普查的时间

人口普查从11月1日零时开始,人口普查每10年人口普查一次。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八条规定,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1月1日零时。

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扩展资料: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五条普查机构和普查机构工作人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以下统称普查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调查、报告、监督的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及其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人口普查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及其他单位和个人伪造、篡改人口普查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人口普查违法行为的普查人员打击报复。

中国政府网——全国人口普查条例

普查人口几年普查一次

第八次人口普查的时间是2030年。

人口普查为每10年进行一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成功进行了七次人口普查,年份分别是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

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性别比例、产生性别比、单身、适婚人口、老龄人口等。同时,全国人口普查也属于国情国力调查,它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掌握全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从而研究制定人口整车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全国人口普查是制订统一的时间节点和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严格按照指令依法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一次全项调查登记,数据汇总分析报告,普查重点是了解各地人口发展变化、性别比例等,全国人口普查属于国情调查。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情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同时倡导普查对象自主填报的方式,鼓励大家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自行申报个人和家庭信息。此次普查将采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部署,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

人口普查每()年进行一次

普查人口每十年普查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次1953年、第二次1964年、第三次1982年、第四次1990年、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第七次2020年。

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全国人口的基本情况,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人口统计信息服务。

人口普查几年一次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成功进行过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

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历程表明中国的人口普查经历了一个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通过不断自我探索和学习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我国人口普查工作逐步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人口普查的普查意义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

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人口普查是制定未来人口发展政策的依据。

人口普查一般每隔10年进行一次

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来制订统一的时间节点和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严格按照指令依法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一次全项调查登记,数据汇总分析报告,普查重点是了解各地人口发展变化、性别比例、出生性别比等,全国人口普查属于国情调查。

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

2019年11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1.人口普查的定义:

人口普查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统计;通过人口普查,可以获取关于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特征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2.普查周期:

人口普查的周期一般为10年一次,这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标准;10年的周期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可比较的时间间隔,以便进行人口变化的监测和分析。

3.目的和应用:

人口普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口的基本情况、变化趋势和特征,为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人口普查的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

4.技术和方法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人口普查的方法和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尝试利用现代技术,如互联网、移动设备和大数据分析等,进行在线或混合式的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行全面统计的重要工作。它的周期一般为10年,这是为了保持数据的稳定性和可比性。人口普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口的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人口普查的数据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现代技术进行在线或混合式的人口普查,以提高普查的效率和准确性。人口普查的数据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口普查几年查一次_我国每几年开展一次全国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