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巴氏消毒液能漂白纺织颜料吗_84消毒液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译吗

巴氏消毒液能漂白纺织颜料吗_84消毒液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译吗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04 16:41:03

可以,但是很难把绘制了纺织颜料的布料彻底漂白,多半都是一块一片的花的。

巴氏消毒液,其实是84消毒液的讹传。是1984年研制的一种杀菌氧化剂。它的漂白作用是利用其中的强氧化剂次氯酸钠把有机染料、颜料大分子分解成无机小分子,从而失去色素。所以,不管是颜料还是染料,都能漂白。但是,都很难达到布料全白的程度。毕竟染料和颜料的附着是不均匀的,有些渗透到内部去的成分很难彻底破坏掉。

84消毒液对人体有害吗 84消毒液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呢

84年。

1983年上海暴发了甲肝,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方便有效、随时消毒杀菌的消毒产品。

1984年,北京传染病医院研制出来了这款消毒水,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

1、1983年上海暴发了甲肝,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方便有效、随时消毒杀菌的消毒产品。

1984年,北京传染病医院研制出来了这款消毒水,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

2、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无色或淡**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5.5~6.5%。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

巴斯消毒液的成分是什么?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听说过非常多的关于消毒液的知识吧,那么你了解84吗?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究竟84消毒液对人体有害吗,以及84消毒液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呢?

84消毒液对人体有害吗

84消毒液是84年研制的,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的成分,次氯酸钠是一种强刺激性的消毒剂,对人体肯定是有害,主要适合于公共场所、厕所、墙壁、家具等等建筑的消毒,而不适于人体。如果是对于人体来说,也是一定要稀释到非常稀的状态,因此就不建议用到人体。用到人体的害处,一个是对皮肤刺激,另外通过皮肤吸收长时间会对内脏,比如肾脏,其他地方也会引起不利的反应,因为对人体有害,不建议用。

84消毒液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呢

1.在开始使用消毒液之前,使用者必须先佩戴手套。由于84消毒液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很强,如果没有用手套来阻隔开皮肤与消毒液的接触,会对人的皮肤和粘膜有较大的刺激,所以日常在使用84消毒液应该记得戴手套,没带手套直接接触原液的话手会有轻微的疼痛感。

2.开始消毒饮食具。先用84消毒液的原液按照1:29的比例兑水(半盆水倒入6盖),将需要消毒的器具置于稀释好的液体中浸泡20分钟。

如果要为一般物体表面(厕所、马桶、地面等)和公共场所环境(下水管道、沟渠、垃圾桶等)消毒的话应该按照以下步骤:用原液按照1:29的比例兑水(半桶水倒入4盖),浸泡20分钟或抹布、拖把擦洗,或用塑料壶喷洒。

如若是为织物(毛巾等,衣物尤其是彩色衣物不要使用)消毒的话应该按照以下步骤:用原液按照1:29的比例兑水(半桶水倒入4盖),浸泡20分钟后用清水过净。

使用84消毒液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84消毒液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戴上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2、84消毒液应放在小孩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被误服。

3、蔬菜、水果等食物最好不要用84消毒液消毒,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蔬果上残留的消毒液会引起人体微量中毒。

4、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泄漏在空气中的氯气会危害人体健康。

为什么叫“84”消毒液

估计很多人都以为84是一个品牌,其实不然,这想法完全是错的。那么,它怎么就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呢?这次在网上一查,才知道这名字有两种由来。

一、说84是“巴氏”的音译名,因为“巴氏消毒”是一种非常通用的国际消毒方式。

二、说是因为其是在1984年被中国人研制出来的,所以就直接以年份命名了。当时这款消毒液主要是用于传染病医院,因为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是谈“肝”色变的。十年之前,肝病病人都是被人歧视的,甚至找工作都会有影响。只不过随着时代发展,肝病慢慢被攻克,而84消毒液也慢慢走入平民百姓家,甚至还多了一样漂白的功能。很多人家里白衣服被染色之后,就会用84来解决。

一般的消毒液是什么成分的

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盐,大部分市面的产品有效成份是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在8000mg/L左右。

在上世纪中期,苏联科学家巴左可夫(俗称巴氏)将次氯酸钠溶液用于医院作为消毒液使用,效果非常好,一段时间后在国内也得到广泛的推广,众所周知,中国的医生写处方潦草,喜欢用简体,这样巴左可夫的消毒液被简单改写为巴氏消毒液,再后来巴氏就通过谐音简化演变成了84消毒液

谁知道84消毒法的来历

氧化类

杀菌机理是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杀菌特点是作用快而强,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病毒。以表面消毒为主,如二氧化氯、双氧水、臭氧、次氯酸钠等,该类消毒剂为灭菌剂。

醛类

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或烷基化;杀菌特点是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但温度影响较大。如甲醛、戊二醛等。该类消毒剂可做灭菌剂使用。

酚类

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杀菌特点是对真菌和部分病毒有效。

醇类

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干扰代谢;杀菌特点是对细菌有效,对芽孢、真菌、病毒无效,如乙醇、乙丙醇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只能用于一般性消毒。

碱、盐类

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溶解;杀菌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能杀死细菌芽孢、病毒和一些难杀死的微生物。杀菌作用强,有强腐蚀性,如氢氧化钠、氧化钙、食盐(无腐蚀性)等。一般只能作为预防消毒液和灭菌洗涤液。

卤素类

杀菌机理是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因,与氨基结合使蛋白变性;特点是能杀死大部分微生物,以表面消毒为主,性质不稳定,杀菌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大,如次氯酸钠、优氯净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液,可以作为一般消毒剂使用。

表面活性剂类

杀菌机理是改变细胞膜透性,使细胞质外漏,妨碍呼吸或使蛋白酶变性;杀菌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对芽孢、真菌、病毒、结核病菌作用差。碱性、中性条件下效果好,如新洁尔灭、百毒杀等。该类消毒剂为中低效消毒剂,可以作为一般消毒剂使用。

84消毒液可不可以直接倒进洗衣机用?

巴氏灭菌法(pasteurization),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

由来

[编辑本段]

巴氏灭菌法的产生来源于巴斯德解决啤酒变酸问题的努力。当时,法国酿酒业面临着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啤酒在酿出后会变酸,根本无法饮用。而且这种变酸现象还时常发生。巴斯德受人邀请去研究这个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发现使啤酒变酸的罪魁祸首是乳酸杆菌。营养丰富的啤酒简直就是乳酸杆菌生长的天堂。采取简单的煮沸的方法是可以杀死乳酸杆菌的,但是,这样一来啤酒也就被煮坏了。巴斯德尝试使用不同的温度来杀死乳酸杆菌,而又不会破坏啤酒本身。最后,巴斯德的研究结果是:以50~60摄氏度的温度加热啤酒半小时,就可以杀死啤酒里的乳酸杆菌和芽孢,而不必煮沸。这一方法挽救了法国的酿酒业。这种灭菌法也就被称为“巴氏灭菌法”。

主要原理

[编辑本段]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留了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温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

现行方法

[编辑本段]

当今使用的巴氏杀菌程序种类繁多。“低温长时间”(LTLT)处理是一个间歇过程,如今只被小型乳品厂用来生产一些奶酪制品。“高温短时间”(HTST)处理是一个“流动”过程,通常在板式热交换器中进行,如今被广泛应用于饮用牛奶的生产。通过该方式获得的产品不是无菌的,即仍含有微生物,且在储存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冷藏。“快速巴氏杀菌”主要应用于生产酸奶乳制品。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高温消毒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多数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

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秒,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

主要应用

[编辑本段]

主要为牛奶的一种灭菌法,既可杀死对健康有害的病原菌又可使乳质尽量少发生变化。也就是根据对耐高温性极强的结核菌热致死曲线和乳质中最易受热影响的奶油分离性热破坏曲线的差异原理,在低温下长时间或高温下短时间进行加热处理的一种方法。其中,在60℃以下加热30分钟的方式,作为低温灭菌的标准,早为世界广泛采用。利用高温处理,虽对乳质多少有些影响,但可增强灭菌效果,这种方法称为高温灭菌(sterilization),也就是在95℃以上加热20分钟。巴氏灭菌法除牛奶之外,也可应用于发酵产品。

通常,市场上出售的袋装牛奶就是采用巴氏灭菌法生产的。工厂采来鲜牛奶,先进行低温处理,然后用巴氏消毒法进行灭菌。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袋装牛奶通常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当然,具体的处理过程和工艺要复杂的多,不过总体原则就是这样。

需要指出的是,喝新鲜牛奶(指刚刚挤出的牛奶)反而是不安全的,因为它可能包含对我们身体有害的细菌。另一点是,巴氏消毒法也不是万能的,经过巴氏消毒法处理的牛奶仍然要储存在较低的温度下(一般<4℃),否则还是有变质的可能性。因此市场上很多出售袋装牛奶的方法是很不规范的。

巴氏消毒牛奶是世界上消耗最多的牛奶品种,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巴氏消毒奶的消耗量都占液态奶80%以上,品种有全脱脂、半脱脂或全脂的。在美国市场上,实际几乎全是巴氏消毒奶,而且是大包装(1升、2升、1加仑)的,市民上超市一次就买够一个星期喝的鲜奶。市场很少有灭菌纯牛奶卖,有的小城镇根本买不到。

巴氏消毒纯鲜奶较好地保存了牛奶的营养与天然风味,在所有牛奶品种中是最好的一种。其实,只要巴氏消毒奶在4℃左右的温度下保存,细菌的繁殖就非常慢,牛奶的营养和风味就可在几天内保持不变。

替代方法

[编辑本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还使用超高温灭菌法(高于100℃,但是加热时间很短,对营养成分破坏小)对牛奶进行处理。经过这样处理的牛奶的保质期更长。我们看到的那种纸盒包装的牛奶大多是采用这种方法。

巴氏消毒法和84消毒液的关系

可以。“84”消毒液产品是的含氯消毒液产品的特有名称。

1984年,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经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鉴定,授予应用成果二等奖,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

1985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地坛医院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4年,地坛医院设立“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劳动服务公司”,生产销售“84”消毒液...........由此而得名,延伸成为消毒液的俗称!

什么是巴氏消毒?

巴氏消毒法是巴斯德氏消毒法的简称,是利用低于100摄氏度的热力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由德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于1863年发明,至今国内外仍广泛应用于牛奶、人乳及婴儿合成食物的消毒。

现在用的巴氏消毒法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把被消毒的物品把加热到61.1~65.6摄氏度之间,作用30分钟;二是加热到71.7摄氏度作用时间至少保持15秒钟。由于巴氏消毒法所达到的温度低,故达不到灭菌的程度。但是它可使布氏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致病微生物死亡,可以使细菌总数减少90%-95%,故能起到减少疾病传播,延长物品的使用时间的作用。另外,这种消毒法不会破坏消毒食品的有效成份,且方法简单。在农村家庭中可用于牛奶、婴幼儿食用的人乳、合成食物及酱油等调味品的消毒,如果在家庭中被有自动控制的恒温水浴箱,则使用巴氏消毒法将更为方便、简单。

以上两名称并没有直接相通之处!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盐,大部分市面的产品有效成份是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在8000mg/L左右。

84消毒液的主要功效是什么?

84消毒液因其杀菌率高、杀菌种类多、适用范围广,被医院普遍使用。

84消毒液配方上具有的专业性、长效性、安全性,能够全面保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巴氏消毒的方法及步骤。

没有关系。

一、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是法国人巴斯德于1865年发明的,经后人改进,用于彻底杀灭啤酒、酒、牛奶、血清白蛋白等液体中病原体的方法,也是全世界通用的一种牛奶消毒法。经巴氏消毒的纯鲜奶较好地保存了牛奶的营养与天然风味,在所有牛奶品种中是最好的一种。

巴氏消毒法的原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

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留了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温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

二、84消毒液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各种物体表面和环境等的消毒。次氯酸钠在水溶液中产生的次氯酸可分解出新生态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使病毒的核酸物质发生氧化作用,从而杀灭病毒。

扩展资料:

84消毒液浓度300—500毫克/升适合家用。

一般来说,浓度为300—500毫克/升的消毒液就可以在家中使用,“如果用矿泉水的瓶盖来测量的话,每瓶盖约为7毫升,将两瓶盖5%浓度的84消毒液,倒入装有3瓶矿泉水(每瓶约590毫升)的容器中,就可以得到浓度为300—500毫克/升的消毒液。

这个浓度的消毒液可以用来擦拭家具表面,消毒洗手间、厨房等容易滋生细菌、污渍的角落,而且,配制好的消毒液,要当天配置,当天使用。

人民网-84消毒液你用对了吗

百度百科-巴氏灭菌法

什么是巴氏消毒?

牛奶巴氏消毒法是法国人巴斯德于1865年发明,经后人改进,用于彻底杀灭啤酒、酒、牛奶、血清白蛋白等液体中病原体的方法,也是现世界通用的一种牛奶消毒法。

巴氏消毒的目的是杀死牛奶中可能存在的所有有害微生物(包括一切致病菌)。在巴氏消毒法发明前,欧洲因喝生牛奶或吃乳制品而染结核病的人不计其数。由于当时还未发明抗菌素,因此,因结核病而死的人也是不计其数。但自从巴氏消毒法广泛应用以后,因喝牛奶而染此病的人已很少见。但现在世界上也有一些地方的人喜欢喝生牛奶,比如我国的内蒙。据科学家调查,在内蒙牧民肺结核病人中,有10.6%的患者有喝生牛奶的习惯。

巴氏消毒法还用于消毒啤酒、白酒等东西,经过巴氏消毒的啤酒叫干啤;不经巴氏消毒,只能冻藏保鲜的啤酒就是生啤。

巴氏消毒的原理是什么?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存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温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

巴氏消毒的方法有几种?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消毒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这种方法目前在广东较少使用。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占多数的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秒,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

巴氏消毒液能漂白纺织颜料吗_84消毒液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