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_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什么意思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_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什么意思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04 16:42:00

今晨,#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冲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起因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并且新修订的职教法对普职分流的描述从“分流”转变为“协调发展”,这几个字的变化十分微妙,引得众多网友浮想联翩。

有网友认为,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这让更多人可以升入普通高中,减轻义务教育“内卷”,明确本科职业教育,高考后填报志愿会有更多选择。

也有人表示:持观望态度,不知真假不予置评,希望有关方面出面澄清。

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其中对于普职分流的表述经历了几次变换。

1996年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

此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曾明确提到“要将应届初中毕业生有序分流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要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也提到“职普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在2021年的《职教法》修订草案中,对“普职分流”给出了明确的规划: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而最终版本中,修改为“国家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对普职分流的描述从“分流”到“协调发展”,几字之改格外有深意。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事实真的如此吗?

中国教育在线注意到,在今年2月23日教育部召开的新春系列第三场发布会上,职成司相关负责人对“取消中考后普职分流”的说法做出明确回应。

会上有记者提问,“两会”上有一些代表和委员建议取消中考后的“普职分流”,引发了很多关注。现阶段要如何理解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和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对此,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应该说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做法和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十四五”时期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任。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同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所以坚持普职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高质量、普及化的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我们将积极推动各地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健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等因素,一方面,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应用型人才发展多样化需求,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中职教育自身办好,提升自身的质量,在普职融通上下功夫。

一是要提升中职办学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办学条件短板,启动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双优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

二是要畅通升学渠道。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扩大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计划,满足中职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三是要优化办学定位,中等职业教育要按照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定位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职普、融通等多种发展路径。

总的来讲,就是要通过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对此,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新职教法“取消普职分流”的说法,应该是错误的,是对职教法的误读、误解。

2021年,中央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这次会议对于普职分流原则仍然是坚持的,只是表述有改变,不再强调过去几十年曾坚持的5:5,表述为大体平衡。

同时,对中职的定位有改变,也从就业调整为就业与升学兼顾,换句话说,升学也是中职主要发展方向。中职不能考大学本就是误解,不存在的事实。

北京大学去年调查显示,65%中职学生升学了,上大学了,而不是就业。

在今年年初新春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再次明确否定了取消中职分流的建议。

最后请大家注意,法是法,政策是政策。两者话语体系不同,不能用政策错位解读法律规定。

我们理解公众对于普职分流的期待,但是大家还是要保持理智,不要以讹传讹,静待相关方面澄清。

取消普职分流会带来什么变化

普高分流指的是中考的分流制度,即在初中三年级时,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志愿把学生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两个方向。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都实行了普高分流,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取消普高分流制度。

取消普高分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存在的弊端。一方面,分流制度把一部分学生从出生时起就注定了进入职业教育阶段,这种社会阶层的划分会影响学生的心态和发展。另一方面,分流制度使得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因为学校会为应对高考而不得不进行突击冲刺,并且过于注重分数而忽视真正的教学质量。

取消普高分流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未来或将会有更多的省份加入到这样的行列中来。如果我们真正取消了分流制度,自然也需要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好地接受社会的挑战。同时,均衡发展各类学校,优化教育资源,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5月1日起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

取消普职分流会带来什么变化:取消普职分流政策将使更多人获得进入普通高中的机会,从而有望减缓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卷”现象。

一、普职分流

普职分流,主要是指学生根据学业成绩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进入普通高中、普通大学或进入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学习,从而促进自己个性良好发展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其本质和核心思想便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在结合学生特长和个人意愿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引导,实践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2022年5月1日教育部门决定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政策,并且马上就实行。这样那些上职业高中的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将来也是会像普通高中的孩子一样进入本科院校,只要好好学习,以后的人生也会大放异彩。

二、取消“普职分流”政策

取消“普职分流”政策,并不是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上普通高中了,而是意味着所有人将来都有机会考大学了。这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个好消息。“普职分离”政策的取消不仅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这一政策的取消正是家长们多年呼吁的结果,也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由于传统意义上的高中与名牌大学挂钩,在社会评价和就业岗位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很多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够进入传统意义上的高中就读。但是由于每个城市可供进入这种类型学校就读的名额非常有限,导致了竞争非常激烈,并且存在着各种不公平现象。

普职分流政策取消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努力了。不要想着职业高中也可以考大学,就觉得职高和普高没什么区别了,就可以在初中不努力,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你稍稍不努力,很快就会被别人挤下去,不努力甚至连职高都没得上。

“普职协调发展”更多地是在强调职业学校的重要性,明确职教与普教同等重要地位,职校生升学就业享有平等机会;而并不是说要取消普职分流,合并发展,这是误读。

所以,新职业教育法的一个重要信号是要把职业教育抓起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职业教育发展得越来越好。同时也强调了职业教育可以升大学,但并不是说不分流。

所以初中毕业还是面临着分流。面临着上高中或者是中专,但上了普通职业学校也就是中专,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也可以参加高考。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教与普教同等重要地位,职校生升学就业享有平等机会等,也要建立新的考试招生制度,逐渐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但职业教育面向的很多职业,也是偏向于实操和技术方面的,可以说就是培养技术工人。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也是很吃香的,只是目前的很多职业教育学校,其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是不及本科院校的。

最起码在市场上表现得也是如此,我们随口可以说出很多知名的本科院校,但若是让你说出让市场认可的人才辈出的职业院校的名字,恐怕也要想很久也说不出几个。所以,加强职业教育学校的建设,教育质量的提升,才是重中之重,只有真的让职业教育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家长才放心让孩子进入职业学校,才会让职业人才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_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