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端午节应该说快乐还是安康?_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快乐要说安康

端午节应该说快乐还是安康?_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快乐要说安康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04 16:42:34

端午节应该说:安康。

一、说安康的原因:

1、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不能是端午节快乐,而是端午节安康。端午节,除了代表端午的粽子外,在这一天,很多的朋友会发送互祝“端午节快乐”的祝福。

对此,非遗专家说,不是所有节日都能互祝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端午节可以说:“端午安康”。

2、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这天伍子胥被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乐,说祝福的话可以用“祥瑞和安康”等字句。

二、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初源于古代百越地区对龙图腾的崇拜与信仰。后源于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

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一开始是为了驱邪防病,为此在端午这天有喝雄黄酒的习俗,后来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跳江,于是端午节就成了纪念屈原的日子,部分地区是为了纪念忠臣伍子胥的。

端午节的传统美食:

1、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2、茶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3、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为什么说端午安康而不是快乐

导语: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的到来我们都会送给亲朋好友一些节日的祝福语。但是到了端午节突然有一种法说,端午节不能说节日快乐,而应该说端午节安康。那么为什么是端午节安康,而不是端午节快乐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解释。

为什么是端午节安康 不是端午节快乐呢

原因一

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祭祀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所以端午从本质上来讲是个悲壮的日子。

正因为带有悲壮的因素,因此说祝你端午节快乐多少有些不合时宜,而说安康听起来就舒服多了。

原因二

因为端午是一个毒日,历史上形成的端午节习俗,也是多出于辟邪、驱瘟的目的,比如端午之日,家家户户要在门楣悬挂葵花、薄叶、艾草等物,诸宫观这一日也“以经筒、符袋、灵符、卷轴、巧粽、夏橘等送馈贵宦之家”,市井上的僧道,亦会送人符篆之类。五月五日午时,人们又有“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的习惯,认为取“午时水”沐浴之后,“一年疫气不侵”。大人还会用丝线制成“百索”、用艾叶剪成虎形的“艾虎”,给小孩子随身佩带。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为什么古人会形成以端午为毒日的观念呢?大概是因为,端午节过后,便是炎炎夏日,容易流行疫病,才因此形成了在端午节驱赶瘟邪、祈求安康的习俗。

说端午节安康没啥问题

将“端午安康”列为端午节的祝福语,倒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端午是一个毒日,历史上形成的端午节习俗,也是多出于辟邪、驱瘟的目的,比如端午之日,家家户户要在门楣悬挂葵花、薄叶、艾草等物,诸宫观这一日也“以经筒、符袋、灵符、卷轴、巧粽、夏橘等送馈贵宦之家”,市井上的僧道,亦会送人符篆之类。五月五日午时,人们又有“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的习惯,认为取“午时水”沐浴之后,“一年疫气不侵”。大人还会用丝线制成“百索”、用艾叶剪成虎形的“艾虎”,给小孩子随身佩带。

专家是这样说的

① 端午是节令 说“快乐”没错

② 说安康不说快乐是吹毛求疵

③ 演变成愉快节日习惯祝快乐

④ 现在被赋予放松身心等意义

2019端午节祝福语

1、坐龙舟,乘八方幸福之风,破四海好运之浪;挂艾叶,驱一年烦恼寂寞,纳一生富贵吉祥;吃粽子,品四季幸福滋味,裹一年健康希望。祝您端午节健康吉祥。

2、一个粽子一颗心,祝您事事都称心,一个粽子一份情,祝您天天好心情,端午节里寄心愿,合家欢乐福满堂,手机短信传祝福,单单祝你端午节快乐!

3、端午假期将至,划一划龙舟,疾病随波流走;斟一杯美酒,生活无忧无愁;采一把菖蒲,平安伴随一路;包一包粽子,裹紧幸福甜蜜。预祝端午开心!

4、端午已至,特送粽子一个,淡淡的粽叶香包着关心米、健康豆、甜蜜枣,最后用幸福绳扎紧。祝您端午节快乐!

5、五月初五是端午,粽叶飘香鼻尖传。片片芦苇片片情,点点红豆寄情谊。粒粒红枣心欢喜,滴滴雄黄吉祥意。年年岁岁端午节,分分秒秒幸福时。

6、日子,酸甜苦辣,用淡然包裹;工作,忙忙碌碌,用拼搏包裹;人生,爱恨情仇,用宽容包裹;端午节到,愿你的人生被快乐包裹!端午节快乐哦!

7、端午节到了,送你一颗好运粽,里面包藏健康米,好运蛋,平安菇,快乐虾,长寿花,幸运粟,如果你收到将会好运连连。祝你端午节快乐!

8、拌好甜美如意馅,披挂吉祥好运衣;扎紧健康平安线,放进幸福大蒸笼;出锅开心欢乐粽,散发满堂祥和气。愿君快乐过端午!

9、端午到,祝福“粽”动员,愿你笑开颜。薪水“粽”是上涨,干活“粽”是不忙,前途“粽”是辉煌,爱情“粽”是如糖,身体“粽”是健康!端午节快乐!

10、粽子绿外套,内包五味馅,香甜咸甘鲜,五味任你选;祝福虽简单,内含五心愿,福禄寿财喜,全到你身边。端午节到,愿你快乐每一天。

11、端午到来喜洋洋,家家户户聚一堂。龙舟竞渡歌声扬,呐喊声声震大江。美酒佳肴端桌上,粽子飘香劝君尝。佳节不忘朋友谊,短信送到问候长。祝你端午心欢畅,幸福快乐绕身旁!

12、端午节到了,想送份祝福给你。可是一片粽叶,包不住我对你浓浓的思念;飘香的粽子,承载不下我悠悠的祝福;各样的通讯手段,送不出我日夜的牵挂;总有千言万语,描述不了我们的情谊。只能用一条短短的信息送给你,祝福你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13、今天端午节!我收集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为原料,用无忧为外衣,以我的真心祝福为丝带为你包了一个特别的粽子送给你!吃了它你永远快乐,幸福。

14、绿包白,叶裹瓤,粒粒硕果粽飘香;门挂艾,酒喝黄,龙舟竞逐江河上。“粽”能想起你,“粽”要祝福你——端午节快乐!

15、愿幸福就像一根根粽绳,紧紧的缠住你;愿快乐就像一片片粽叶,团团地围住你;美满就像一阵阵粽香,久久地环绕你。衷心祝你端午节幸福、快乐、美满!

为什么端午节祝福说“安康”而不是快乐?

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端午节说安康快乐可以兼而有之。

网上有传说端午不能互祝“快乐”,只能互道“安康”,弄得“有文化”的国人都小心翼翼起来,满屏的“端午安康”。其实,用怎样的心态和姿态面对中国传统节日,都是可以的。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为树立忠君爱国的标签遂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需知:

另外,新时代的标志,就是每一天都洋溢着多元与多变。传统节日流传至今,附丽的各种意义重重叠叠,如同被包裹得紧密的香粽,有糯米、枣泥、豆沙甚至蛋黄、火腿、五花肉等多重滋味,用“端午”这鲜亮的粽叶一包,棱角分明又五味调和。

人们拎着这无尽的滋味游走于长江黄河,穿越于远古今朝,既享受当下的天伦之乐,又追怀祖先的盛德、美好与忧伤——这正是节日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

为什么端午节要说端午节安康?为什么说端午节快乐不吉利呢?

端午节是一个中国特有的节日,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诞生的一个特殊的日子。

最早在中国,五月初五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部落集体祭拜龙图腾的日子。

战国时期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杀,人们为了寻找屈原的遗体在汨罗江上划船寻找,但最后却没有找到,于是人们将米包成团投入水中以求鱼虾别啃食屈原的遗体。于是在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举行龙舟比赛,以及包粽子来纪念屈原,严格来说这一天是一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人们之间不能用快乐来相互祝福,而应该用安康相互祝福,也表示了对屈原的惋惜与怀念。

在人们心中端午亦是一个驱病除疫的日子,以前五月被人们称为毒月,五月初五即为毒月毒日,人们在这一天常常举行各种祈福仪式来祈祷平安,渴望这一年之中无灾无病。人们也会在这一天打扫庭院,扫除晦气。

端午节这一天不同年龄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青年来说端午节是一缕乡愁,对于中年人来说则是对家的挂念,对于老年人来说端午是一念安康。

总之,在端午节这一天并不是所有人都快乐,但是,每个人都会渴望一念安康,希望自己安好,家人安康。所以,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常常把安康挂在嘴边。安康是一种快乐,但快乐不一定全是安康,因此在端午节这一天用安康比用快乐更加合理。

有人说“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应该互祝安康”是为什么?

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午月)开端,古人形容此间“恶月恶日”“五毒尽出”,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从这个角度说,端午节可谓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因此,说“端午祥瑞” “端午安康”,显然就贴切得多。

端午节临近,吃粽子、挂艾叶、煎药汤沐浴、赛龙舟,熟悉的氛围和仪式感正在扑面而来……时代在变,关于端午的习俗,千百年来却一直流传,它们是中国人民怀念先辈、祈求安康、期盼团圆的美好表达。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各地习俗

1、湖北

湖北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市秭归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另有祭祀、招魂等纪念屈大夫的活动;这一天还有晒水给小孩洗澡的习俗。五月十五又称“大端午”,五月二十五又称“末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2、浙江

端午是浙江人民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化与习俗多样的一个特别的节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祭祖、竞龙舟、吃粽子、祭龙头、点龙睛、披红、悬菖蒲艾叶、拴五色丝、饮雄黄酒、吃五黄、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较普遍的习俗但各地存在着习俗内容或习俗细节上的差异。

3、甘肃

甘肃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漳县,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高邮的端午较为特殊,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

4、广东

广东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舟、祭祀祖先外,还有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正午时分,用水果、粽子拜家神,烧艾草薰屋角,称“驱蚊虫邪魔”。用雄黄酒调朱砂,在孩子的额上、胸口、手心上点一红点,以示避邪;以及浸泡“龙舟水”、“新抱手艺”、“送灾难”的习俗。

百度百科—端午节

人民网—端午为何说“安康”而不是说“快乐”

端午节不能祝快乐,只能说安康,是因为端午节是一个悲壮的祭祀节日,人们在这一天都是为了祈求平安,让病事坏事远离自己的。所以如果说快乐就表现不出一种庄重的感觉。而说安康就表达了端午节这一天真正的节日含义,端午节的节日习俗也是要比其他的节日习俗稍微复杂一点,也是可以看出端午节不同于其他节日的地方所在。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也被大家普遍接受为是纪念屈原的日子,如果祝别人快乐,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对于古人的不尊敬,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天也慢慢演变成了类似现代的一个除病菌的日子,人们通过吃粽子,用艾草熏,绑五彩绳等各种形式来表现出人们对于生命的尊敬和希望破除霉运的希望,是寄托了人们的生活向往的。

端午节也就意味着夏天的到来,在古代没有先进的技术,人们在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炎热,经常会出现一些病菌,而在端午节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也都是有着除病魔。将瘟疫赶走得意思的,祈求人们身体平安,身体健康的,所以在端午节这一天说安康是要比说快乐更适合节日所表达的理念的,希望家中的人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是端午节的主旨。

在古五月五日是毒日,因为夏季到来疾病也随之到来,人们更希望的是在五月可以身体健康,无病无灾的,所以端午节说快乐是不合适的。这一天也可以说是古代集体的卫生打扫日,祥和安康是十分适合在这个节日说的,包含了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追求,是古代卫生理念的体现,同时也因为是纪念屈原的日子,用安康也是表达了人们对于屈原的尊敬之意的。

端午节应该说快乐还是安康?_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快乐要说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