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古代的身份证长什么样?_中国古代最早的身份证是什么材质

古代的身份证长什么样?_中国古代最早的身份证是什么材质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04 16:44:19

最早的身份证是战国时期,叫照身帖。这是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发明的。据说这照身帖是由官府发放的,长相嘛,就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这个照身帖是国人的身份象征,必须持有,否则就会被认为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

《商君列传》: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

中国古代身份证主要是以下几种:

1.等级身份证。

2. 职业身份证。

3. 临时身份证等。

其中以等级身份证最为流行。

古代的身份证式样很丰富:虎符、兔符、鱼符、龟符、龙符、麟府、牙牌、腰牌等,都属于等级身份证,后来武则天当政时,一度废鱼符为龟符。虽然形式改变了,但作为身份证的功能并不改变。

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的“鱼符”,由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之所以叫“鱼符”呢,是因为其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

从宋代开始,中国古代官吏别在腰间证明其身份的就成了腰牌,腰牌正中刻有一方篆体印纹,仅识出右半边“长寿”二字,推测是吉祥用语。宋代的宝船厂和新中国的大连的航母制造基地一样,警卫森严,各司、各舫之间也不得随意走动。没有这类特别身份证根本进不去的。

到了明代,身份证就改用了“牙牌”。“牙牌”,顾名思义,就是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版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的衙门,视身份和地位、功能的不同而有别。在录入身份信息时,有时还会写上“单位”什么,或标示冒用身份证、不用身份证的罪过等警示语。

明清时代的身份证,则非常接近现代意义上的卡片式身份证了,在考古中也经常被发现。据明人陆容《菽园杂记》载:牙牌不但官员们悬之,“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皆悬牌,以避嫌疑”。由此可知,明代身份证的用处已不仅局限于官员们,并开始向中下阶层发展了。

而清代各阶层的身份呢,则是以帽珠(帽子上的顶子)来证明,其帽珠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

最早的身份证是什么材质

研究身份证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一朵历史的浪花。这一小小物件,揭示着社会一点一点的进步……

身份证,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现在差不多每一个人都有身份证,除了故意隐瞒的“黑人”。现代身份证的由来,只有短短的七十多年,1936年宁夏省政府制定的“居民证制度”开的先河。当时宁夏省政府主席为马鸿逵,这个军阀头子“发明”居民证,是为了对付红军用的。七十多年前宁夏省制作的“居民证”,材质是白布,长7厘米,宽3厘米,上面写有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身长、面貌、特征以及手纹箕斗形状等项,那是相当得细致。马洪逵又不是“发明家”,他是跟谁学的呢 接下来让我们从中国古代“身份证史”上探究一下身份证的由来。

古代的身份证历史

姜子牙疑似身份证鼻祖,传最早的“符”由他发明

有句民间俗语:“我是有身份的人”。在古代,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身份证”的。最早的身份证明,是证明官员身份用的,以便验明正身工作使用。最早证明身份的东西,叫做“符”,据传说是姜子牙发明的,春秋战国时期普遍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虎符”,由国君与在外出征的将帅各持一半,验证时两个“符”合在一起,便是“符合”一词的由来。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从侧面说明“虎符”这个身份证件“造假”不易,只能采取“偷”的方式以辨真伪。

符的种类很多,除虎符以外,还有兔符、鱼符、龟符、龙符、麟府、牙牌、腰牌等。隋唐时期之所以改虎符为鱼符,是为了避讳李虎的名讳。李虎是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李渊开创唐朝后,改革隋朝制度,由隋朝的“竹使符”改为“银兔符”,接着又改为“铜鱼符”,基本定型。“铜鱼符”又分为交鱼符和巡鱼符两种,和虎符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左符放在内廷“存根”,右符持有人随身携带证明身份,调动军队或者任免官员使用。虎符也好,鱼符也罢,实际上是一种“权利凭证”,和现在的身份证性质有很大差距。

虎符

宋、明、清时,符发展成了腰牌和牙牌,材质分金属、象牙、兽骨、木材等几种。清朝时,身份信息比之前详细了许多,腰牌上姓名、年龄、单位、职业、官衔等都有录入,更加离奇的是,有的腰牌上还录有持有者的面部特征,注明身份证的用途。除了没有照相技术、指纹技术外,其身份信息堪称全面。

商鞅变法,发明了最早身份证——“照身帖”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发明了历史上最象身份证的“照身帖”。如果说虎符的发明,是姜子牙传说的话,那么商鞅发明的“照身帖”,便是货真价实的最早“身份证”。只不过这种

“身份证”没有在全国推开,只在秦国推行罢了。后世的马洪逵在宁夏发明现代版“身份证”时,就是受到的商鞅“照身帖”的启示。因此,商鞅是真正的“身份证鼻祖”。

牙牌

商鞅变法,最重要的一条措施是“什伍连坐法”,这个很厉害,一家犯法,十家连坐。“照身帖”是一块打磨光滑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及籍贯信息,由官府发放,秦国每个人都有。就像现在的身份证一样,住宿是必须向房东出示“照身帖”的,否则便是黑人或外籍非法逗留人士。没有“照身帖”,住宿不可能,没有人敢收留,以免犯下包庇连坐之罪。

商鞅发明了“照身帖”,后来作法自毙,秦孝公死后,商鞅被秦惠文王迫害,出逃时因为没有“照身帖”,房东无人敢留宿,无奈起兵造反,失败被杀。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了,但却成为强大秦国的牺牲品,成为历史的悲剧。令商鞅欣慰的是,他发明的“照身帖”被后人借用,诞生了现代版的身份证,在身份证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金龟婿的由来,武则天在身份证史上也有一笔

一代女皇武则天,在身份证发展史上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唐朝初期,官员们使用的是鱼符做权利凭证,武则天不知怎么想的,改用“龟符”做为官员的权利凭证。龟可能比鱼更有意义吧,毕竟“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天子是“龙”的象征,他下达的权力印信就用龟吧。

鱼符的材质,根据官员的级别不同也有区别。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的鱼符用金子做成,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员用银子做成,六品及以下的官员用铜做成。根据材质,也可分出官位大小。龟符除了形状与鱼符不同外,功能是一样的。由鱼符到龟符,到底具有多大的意义,现在已无考据,但当时的“改革”,武则天也是“力排众议”的,很多大臣表示反对。龟符只是在武则天时代使用,武则天去世后,大唐重新取代周朝,龟符也被原来的鱼符取代。

龟符

龟符虽然在历史上时间很短,但因为龟符的使用,诞生了一个名词“金龟婿”。龟符是金子制成的,最少是三品及以上官员,如果一个女人嫁给了这样的男人,意味着嫁给了官宦之家,享受富裕的权贵生活。所以当时女人们以嫁给“金龟婿”为荣。“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大诗人李商隐用诗歌的方式,让金龟婿流芳千古,同时也让龟符和武则天在史上留下大名。

各行各业的“身份证”名称不同,各有特点

古代的身份证,因为使用者的职业不同,有不同的名称,不象现代人统称叫居民身份证。比如皇太子的身份证叫“玉契”,太子监国的身份证明叫“龙符”,亲王或大臣留守京城,身份证明是“麟符”,军官们指挥部队的身份证明叫“虎符”,嫔妃的身份证明叫“绿头牌”,僧人的身份证明叫“戒牒”或“度牒”,藩国使者也有身份证明,分为雄雌,雄的一半在朝廷雌的一半由藩国使者带回国内。甚至妓女也有身份证明,持证上岗。如此不一而足。史载“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官员们的身份证明,在古代尤为重要,“私凭文书官凭印”,符对他们来说是身份证明,丢失不得。

腰牌

古代的“身份证”虽然没有相片,但也是不准随便转借的,明朝规定“借者与借与者同罪”,弄个假“身份证”更不行,被发现后会被“依律问罪”,有性命之危。那时候虽然不能像现在录入指纹,嵌入防伪标志,但古人有古人的办法。一是材质不同的分别,二是给鱼符配上一个“鱼袋”。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朝官员的帽子其实也是一种身份证明,什么级别的官员戴什么样的“顶戴花翎”,那是不一样的。

研究身份证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一朵历史的浪花。这一小小物件,揭示着社会一点一点的进步。目前身份证制度已流行全世界,在享受方便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在身份证历史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们。

现代人出行都要带身份证,古代最早的身份证源自于什么时候?

随着社会的发展,身份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身份证的历史和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呢?

最早的身份证是什么材质?

最早的身份证是在1949年发放的,当时的身份证是由纸质制成的,上面印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这种纸质身份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而且容易被伪造,安全性较差。

为了提高身份证的安全性,从1985年开始,我国开始发放第二代身份证,这种身份证采用了芯片技术,可以存储个人信息和指纹信息。同时,第二代身份证采用了复合材料制成,具有防伪、防水、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大大提高了身份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身份证的演变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身份证也不断地进行着改进和升级。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身份证的演变过程。

1.第一代身份证

第一代身份证是在1949年开始发放的,当时的身份证是由纸质制成的,上面印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这种纸质身份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而且容易被伪造,安全性较差。

2.第二代身份证

从1985年开始,我国开始发放第二代身份证,这种身份证采用了芯片技术,可以存储个人信息和指纹信息。同时,第二代身份证采用了复合材料制成,具有防伪、防水、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大大提高了身份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第三代身份证

第三代身份证于2017年开始发放,这种身份证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芯片技术和材料技术,可以存储更多的个人信息和指纹信息,同时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防伪性能。

如何申请身份证?

在我国,申请身份证需要前往当地的公安局或派出所办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好身份证照片和相关证件原件,例如户口簿、出生证明等。

2.前往当地的公安局或派出所,填写《居民身份证申请表》。

3.提供相关证件原件和照片,进行身份验证和照相。

4.缴纳相关费用,等待身份证制作完成。

哪个国家最早使用身份证?

古代身份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出现的“照身贴”,主要是为了编户籍,方便政府管理而出现的产物。

现代人出门到哪都需要身份证,没有身份证极其不方便,而古代的人们也是有身份证的,只是他们的身份证没有现在的高级,毕竟以前的科技还是落后的,没有能力做到现代这样子。不仅信息不完善,也是可以作假的。但当时的人们能想到通过使用“身份证”来管理人口也是了不起的。

在古代,最早的身份证明只有那些达官贵人才拥有,普通百姓都是奢求不到的。最早的身份证明是以一样物品为信物,向外人传达这个物品持有者的身份信息或者说是所拥有的权力,虎符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样东西,只有持有虎符的人才能有资格调动军队,为他所用。

后来又出现了鱼符,分为木鱼符、铜鱼符、银鱼符以及黄金鱼符,而鱼符分为这么多种,主要还是将官员分成了三六九等,这时候的鱼符也是一种等级划分的象征。又为了防止出现假的鱼符,政府又将每一个鱼符一分为二,方便检查真假。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身份证明越来越完善,从一开始的只能执行一些权力,到后来的划分等级,又继续发展成信息更加完善的“身份证”,越来越接近于现代的身份证,不得不说,古代人的智慧也是无穷的。他们总能想到各种新奇的事情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充满乐趣。

古代人民也有身份证吗?

是中国,最早的身份证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发明了照身帖。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

中国古代身份证主要是以下几种:等级身份证、职业身份证、临时身份证等,其中以等级身份证最为流行。古代的身份证式样很丰富:虎符、免符、鱼符、龟符、龙符、麟府、牙牌、腰牌等,都属于等级身份证,后来武则天当政时,一度废鱼符为龟符。虽然形式改变了,但作为身份证的功能并不改变。

古代时也有“身份证”,也就是验证身份信息的符。最早的符是用在军事上调兵遣将用的虎符。唐朝时,古人的“身份证”叫鱼符,是一种鱼形的符信,分左右两半,中间一般会刻有凹凸的“同”字,是朝廷发给五品以上官员的“身份证”,一半由官员保管,一半在朝廷存放。

使用时双方拿出鱼符,如果两半的“同”字准确对上,就证明身份符合无误,这也是“符合”和“合同”的由来。

点击查看更多《穿越时空看文明:全景手绘中国史》

古代的身份证长什么样?_中国古代最早的身份证是什么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