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位置传给儿子呢?_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位置传给儿子呢?_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04 16:46:04

赵匡胤还是比较希望将皇位传给自己儿子的,但是,他驾崩早,更没有想到“烛光斧影”,因此,

皇位传给谁,并不能由他说了算。

1.为什么他也想着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自西周以来,古代历代王朝都秉承嫡长子继承制,虽然也有过像孙策和孙权这种兄终弟及的例子,但是,兄终弟及还是少数。就以赵匡胤来说,虽然自己是黄袍加身才当上的皇帝,来路并不算太正当,但是,宗法制度流传了2000多年,人们对这种观念早已是根深蒂固,当上皇帝的赵匡胤也应该十分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自己有儿子,肯定会想着将皇位传给自己儿子手中。

2.为什么没能将皇位传到自己儿子手中呢?因为开宝九年的一个冬夜,他喝了不该喝的酒。或许是酒精中毒而死,或许是突发疾病不治而亡,总之,在和弟弟赵光义深夜饮酒后,他驾崩了。此时,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一个是25岁的赵德昭,另一个是17岁的赵德芳,这两个儿子连“王”都不是,更没有被封为太子,而且,重要的是,赵匡胤驾崩前,没有安排好皇位继承人,除了弟弟赵光义之外,两个儿子也都没有在身边。因此,让赵光义捡了个大便宜。

3.烛影斧声,千古疑案,这个疑问只能由赵光义来解答

北宋僧人文莹撰写了一部野史,这部野史叫做《湘山野录》,该书写到了“烛影斧声”, 说的是图谋不轨的赵光义在那个寒冷的冬夜,趁着酒劲,谋杀了哥哥,抢夺了皇位,只为后世留下“烛光中赵光义时而离席的身影,和宋太祖引柱斧戳地的声音”。

因此不是赵匡胤不愿意将皇位传给儿子,而是赵光义野心太重,将皇位抢走了。

4.金匮之盟,兄终弟及,这款约定的最终解释权还是归赵光义所有。

杜太后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亲生母亲,根据《宋史·杜太后传》记载,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重,临终时,要求赵匡胤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并安排宰相赵普记录下这条有关“兄终弟及”的约定,将誓书藏在金柜之中。赵光义继位后,也多次搬出杜太后的遗言,强调自己继位的合法性。

通过金匮之盟,我们发现不是赵匡胤不愿意传位给儿子,而是,杜太后要求兄终弟及,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可惜,赵光义继位时,杜太后、赵匡胤两人已驾崩,只有一个宰相赵普还活着,而赵普只是一个臣子,还要服从皇帝的命令,因此,这款约定的解释权还要归赵光义所有。

历史上,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二人在皇位继承上,是父子相传,还是兄终弟及,争议较多,正史上也无过多记载,可以说是千古奇案。

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呢?

历史上倒是没有明确记录,赵匡胤为啥不传位给自己的子嗣,不过根据猜测我想其原因有三,第一个原因是赵光义权势过高,想成为皇帝谁都拦不了,第二个原因是赵匡胤听取自己老妈妈的遗言传位给弟弟赵光义,第三个原因是赵匡胤行将就木,没机会下旨传位给自己孩子。

01、赵光义权倾朝野

赵匡胤去世的年纪为天命之年,也就是50岁嗝儿屁的,虽然他的子嗣基本上都已经不是未成年,但是他的孩子都没有被封为王,他的两个兄弟长时间跟着赵匡胤南征北战,积累了不少军功,赵匡胤一看都是自家兄弟,脑子想都不想就把两个弟弟封为王了,赵匡胤到死都没想到自己的弟弟想当皇帝。

他的众多弟弟中,赵光义最想成为天下之主,无论是赵匡胤死没死,赵光义在朝中的势力都是如日中天。现如今赵匡胤升天,正是他夺取帝位的好时候,就算赵匡胤的孩子想要成为大宋之主,奈何他们实力不允许,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叔叔登上帝位。

02、听妈妈的话

赵匡胤虽然篡夺了北周的江山,但是他本人是一个孝子,在他心中母亲说的话就是天语纶音,不敢不从。据说他妈妈曾经告诫赵匡胤,周朝之所以会被灭亡,就是因为立了年幼的孩子为新君。赵匡胤没事也想周朝没了,好像真是幼君无能,所以他在临死前把大宋天子之位,给了自己能干大事儿的弟弟赵光义。

反正都是自己兄弟,自己孩子也会被兄弟照顾,吃穿不愁,所以当不当皇帝无所谓,天空飘来五个字儿,这都不是事儿。

03、没有机会传位给孩子

历史上说,赵匡胤因为长年作战,累垮了身子,生命最后一刻都没有力气起身站立。他的死亡疑点重重,很多人都说是赵光义杀了哥哥,如果真的是这样,赵匡胤的儿子根本没机会成为大宋皇帝。

为什么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把皇位传给了其弟赵匡义,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金匮之盟,第二个是赵匡胤死的太突然了,没能来得及立遗嘱,赵匡义趁机篡改遗诏,自立为帝,所以后世一直有人说赵光义的皇位来的不正当,导致自己的后代遭了报应。

金匮之盟起源于杜太后,当时赵匡胤刚夺得天下,杜太后就对赵匡胤说你能夺得天下都是因为后周是孤儿寡母,我们赵家不能再步柴家的后尘,所以希望你啊能够立赵光义为储君,日后等你儿子长大了他又把皇位传回来,赵匡胤被逼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

金匮之盟也是赵光义登基的合法性的来源,赵光义因金匮之盟而登基,但是在他死后却并未将皇位传回太祖一脉。第二个是太祖的死因,当时太祖的几个儿子都已长大成年,是有治国能力的,赵匡胤还是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是一天晚上宋太祖突然暴毙,还没能留下遗照就去世了,他的后代也因此丢失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烛光斧影一直是宋朝的一道历史悬案,所有人都认为是赵光义杀了他哥哥,他窃据皇位,不然谁会放在自己的儿子不传,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

天理昭张报应不爽,靖康之乱时太宗一脉遭到金人屠杀,徽钦二宗被杀,康王赵构仓皇南渡,南渡时丧失了生育能力,后来唯一儿子又死了,太宗一脉就此消亡,一日赵构梦到宋太祖,骂他太宗一脉不守信用,赵构后来在民间找到了赵德芳的七世孙,将他带在宫中抚养,这就是后来的宋孝宗。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把帝位传赵光义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可以说是宋朝历史上评价最好的一个皇帝了,他以身作则,勤政爱民,他的人格魅力在历代皇帝中也是无人能及的,在北宋开宝九年,赵匡胤突然暴毙,皇位最终是传给弟弟,而不是传给儿子。

赵匡胤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儿子呢?

按照赵光义的说法是,他们兄弟之间有一个盟约,就是其母杜太后病重的时候,嘱咐赵匡胤,死后要将皇位传给弟弟,等到赵光义死后再将皇位传给赵匡胤之子。赵匡胤当时为了不让母亲为难,于是就答应了母亲的提议。

但是这份盟约本身也存在很多疑点,因为在赵匡胤在位的时候,也没有人提起过这份盟约,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研究学者认为说杜太后不会做这样的交代,但是不管是不是杜太后交代的,我觉得赵匡胤的心里也是更倾向于把皇位传给弟弟。

因为赵匡胤深知自己统治的王朝得来不易,在之前的半个世纪里,都处于乱世的朝代,前前后后差不多有换了20多个皇帝,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选好接班人,有些皇帝年龄还很小,智商情商都没有发育好就被推上了皇位,导致很多人争夺王位,改朝换代。

所以赵匡胤考虑到前人的经验教训,自知自己的两个儿子经验还不够,如果登基的话,一定会镇不住底下的人,生怕自己打下的江山在儿子手上被改朝换代。所以赵匡胤才会培养自己的弟弟作为皇位的接班人,在当时的情况来说,是不二的人选了。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呢?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历史上评价最高的皇帝。其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赵匡胤宽仁大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其人格魅力在中国历代帝王中都算得上数一数二。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突然暴毙。让后世百思不解的是,赵匡胤死后,皇位不是传给儿子,而是由其弟弟赵光义继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兄弟俩感情深厚:

皇帝定立继承人,常规情况下是自己的儿子,一方面要看哪个儿子能力强,另一方面就要看哪个儿子跟自己关系好,从而确立继承人。由于赵匡胤吸取了五代的教训,所以在考虑继承人问题上,他首先考虑不是儿子。

为了国家安危考虑,尤其在立国之初,政局不稳,让弟弟赵光义作为继承人最为合适。弟弟赵光义从始至终都跟随者哥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时,也是赵光义、赵普等人一齐协助策划实施的。

金匮之盟的约束: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重,赵匡胤一直在左右细心照料,赵匡胤是个大孝子,所以对母亲的话是言听计从。杜太后临危之际,马上叫来了宰相赵普,为遗命做个见证。

杜太后问儿子:“你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

赵匡胤急忙答道:“我得到天下,全是母亲积德才有的。”

杜太后厉声呵斥:“不对,如果后周世宗柴荣的继承人,不是个幼小的孩童,你还能得到天下吗?你百年之后要立你弟弟为继承人,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赵匡胤泣不成声,对母亲的话没有半字反驳,于是太后令赵普写下盟约,并严密保管起来。父母之命,做儿子的岂敢违背?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

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继位的是他弟弟赵光义。理论上讲,先皇去世,继位的应该是儿子,嫡长子继承制从商末一直流传下来,难道赵匡胤没有儿子?

显然不是,他是有儿子的,那么为什么赵匡胤不按照祖制传给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了兄弟赵光义呢?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俩感情深厚:

皇帝定立继承人,常规情况下是自己的儿子,一方面要看哪个儿子能力强,另一方面就要看哪个儿子跟自己关系好,从而确立继承人。由于赵匡胤吸取了五代的教训,所以在考虑继承人问题上,他首先考虑不是儿子。

为了国家安危考虑,尤其在立国之初,政局不稳,让弟弟赵光义作为继承人最为合适。弟弟赵光义从始至终都跟随者哥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时,也是赵光义、赵普等人一齐协助策划实施的。

史料记载:

开封尹光义暴疾,遂如其第视之。

赵匡胤已经登基为皇帝,仍然对弟弟关怀备至,在赵光义得病的时候,赵匡胤亲自到府中看望。甚至亲自熬汤煎药,在床边照顾弟弟。哪怕已在帝王之家,手足之情也十分真切。

为了培养赵光义各方面的能力和经验,赵光义从殿前都虞候到大内都部署,之后可以行使宰相职权,任开封府尹加中书令,并封为晋王。

皇室宗亲任职开封府尹,基本就确立了其继承人的地位。感情深厚加着力栽培,这明显是奔着继承人去的,这毋庸置疑。

所以,从谁更适合做皇上的角度,赵匡胤选择的是弟弟,而不是儿子。

再有就是金匮之盟的约束: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重,赵匡胤一直在左右细心照料,赵匡胤是个大孝子,所以对母亲的话是言听计从。杜太后临危之际,马上叫来了宰相赵普,为遗命做个见证。

杜太后问儿子: 你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

赵匡胤急忙答道: 我得到天下,全是母亲积德才有的。

杜太后厉声呵斥: 不对,如果后周世宗柴荣的继承人,不是个幼小的孩童,你还能得到天下吗?你百年之后要立你弟弟为继承人,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赵匡胤泣不成声,对母亲的话没有半字反驳,于是太后令赵普写下盟约,并严密保管起来。父母之命,做儿子的岂敢违背?实际上,当时赵匡胤的确是答应了母亲,但毕竟皇帝是他,权力在他手中。

哪怕他改了主意,他人没有办法阻止,况且赵普那是自己人,不是外人。但母亲的遗命常常萦绕在赵匡胤心中,假若赵匡胤不遵守,可能会于心不安,也无法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在盟约的约束下,赵匡胤最终选择赵光义为继承人。

也就是说,赵匡胤也是一个重承诺之人,更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于情于理都偏向了赵光义。

赵光义其实有篡位之嫌:

前面我们分析的是赵匡胤心甘情愿把皇位传给弟弟,那么有没有可能是非情愿的呢?

赵光义被封为开封府尹、中书令,可以位居宰相之上,是毫无疑问的实权派,况且赵光义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他在京城到处结交权贵,培养自己的势力,他的野心也逐渐开始膨胀。

赵匡胤病危之际,急忙令人召见晋王赵光义,来确立后事。当时屋内只有兄弟二人,然而门内有人影晃动,赵匡胤大声对弟弟说:

将来你要好好干!

接着赵匡胤突然去世,只有赵光义一人从门内走出。

宋皇后见晋王赵光义一人出来,十分惊愕,很快又转变了态度说:

我们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您了!

于是赵光义顺利继位。宋皇后为何惊诧,也许本来赵匡胤的病还不到病危的程度,却突然去世。在烛光斧影中,赵光义也许给哥哥下了毒,也许直接谋害了哥哥。

在赵光义即位后,理应对侄子赵德芳、赵德昭,弟弟赵廷美予以厚待,而这几位却接连死于非命,并且绝对是人为的。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了,就算赵匡胤真的有意传位给弟弟,这个做弟弟的行为也十分不地道。

所以,我们值得怀疑,在当时的情况下,赵匡胤实际上是被迫传给的赵光义。

赵光义势力庞大,已无法遏制:

在赵匡胤暮年,想到洛阳转一转,他也在洛阳出生的,也有落叶归根一说。皇帝出门,当然带上文武百官,赵光义也在其中。一生为国事操劳的赵匡胤,此一行也并非游玩,而是有迁都的想法。

开封虽然位置不错,却没有可以依仗的天险,只有黄河一道屏障,当然开封的水运异常发达,全国各地物资,可以以汴渠送到京城。开封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必须囤积大量军队来保证京师安全,这无疑也加重了国家负担。

当赵匡胤询问对建迁的看法时,有大臣说道: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

意思就是开封水渠便利,粮食运输方便,且重兵固守,不能轻易迁移。众大臣皆不同意赵匡胤迁都的计划,而赵光义最后说了一句惊世憾俗的:

在德不在险!

帝王的统治重要在德行,而并非险要的地理位置,这无疑在强词夺理,首都是全国的核心,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幽云十六州早已丢失,建都开封并是不个很好的选择。赵光义在大庭广众之上大放厥词,这是在宣示主权。

晋王赵光义多年积累的势力都在京城,这一迁都,不都白折腾了吗,反对迁都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赵匡胤着力栽培的弟弟成了参天大树,甚至都掩盖了他的锋芒。

弟弟的无礼赵匡胤已经看到眼中,但他并没有反驳什么,因为他已经老了,他现在最重要的是顺利交接权力,保证国家安定。所以赵匡胤妥协了,如果他让赵德昭继位,这无疑会引起一场宫廷政变,于国于己都没有好处。

赵匡胤以武立国,结束了五代军阀割据的局面,为大宋盛世垫定了牢固的基础。如此英明神武的帝王,却在继承人上犹豫不决,不论顺利继位也好篡位也罢,好在赵光义也是个不错的皇帝。

赵光义一生都在执着追求统一大业,力求汉唐盛世,他收复北汉,完成了哥哥未未完成的使命,两次北伐虽然失败,但宋军并没有落得下风。他也许对哥哥有所亏欠,但他一直在努力,在拼搏,哪怕无法实现理想,此生也足矣!

赵匡胤为何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历史证明是综合考虑后的最优解

宋太祖觉得自己的儿子也许并不适合当皇帝。因为在太祖驾崩的那一年,他的二皇子赵德昭已经二十五岁,就连第四子赵德芳都已经十七岁了。然而宋太祖赵匡胤依旧没有立他们其中一个为太子的打算,也未分封为王。

显然,赵匡胤对这两个儿子都不是很满意,只给他们一些无关紧要的职位。反观,赵匡胤却给了赵光义很高的职位,并让他辅佐朝政。当赵匡胤在位的时候,他不断地给赵光义加官进爵,同时也不用他出镇外藩,而是让他留在京中辅佐朝政。

扩展资料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

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古代的帝位几千年以来都是世袭制,并且大多数都是传给嫡长子, 传给其他儿子的少之又少,不传给儿子的更是罕见。可是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有儿子的情况下把皇帝的位置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这又是为何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多方面考虑,究竟是什么原因会使赵匡胤做出这种决定,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当时的继位规则,二是赵光义的势力,三是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

从五代到北宋建立 的这 段时期,中国处于一个非常混乱的政权迭代时期,乱世没有规则可言,势力就是规则 ,谁的枪杆子硬谁就说了算。因此乱世之中的皇帝,就是一个军阀的代言人,随时都有可能被拉下去。 那么,在这样的 历史 背景中,又会出现怎样的规则呢?

因为武将反叛发生过于频繁,坐上皇位的人自然就会开始想办法,因此出现了 兵将分离 的制度,这样一来,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反叛难度直线上升。后来宋朝的 重文抑武 也正是由此而来,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所以,在北宋刚刚建立的时候,政权其实是非常的不稳固的, 众多武将随时都想着再来一次迭代

在这样 四面虎视眈眈 的情况下,别说把赵匡胤未成年的儿子拉上去了,就是一个手腕不够硬的成年人坐上皇位都很危险。赵光义作为他的弟弟,征战多年,起码比他自己的儿子精明得多。那么, 是让自己的儿子被乱军杀死,还是让赵姓继续千秋万代 ,赵匡胤怎么选也就是很显然的了。

上节我们说了,赵匡胤自己的儿子是绝对稳固不了江山的,那么, 作为接班人的赵光义自己又有怎样的实力呢?

赵光义在北宋建立之时,是开封府尹加晋王。这样的高位,自然也就培植了自己的一大批势力,控制了开封府。 赵匡胤对于武将培植势力一直都是十分反感的 ,但是这是他的亲弟弟,自然也不需防范。所以,赵光义成为了当时唯一的可以 正大光明招揽勇士,结交禁军 的人。

一般的武将敢于招揽勇士培植势力,赵匡胤一定会杀掉以绝后患,但是到了赵光义这里,赵匡胤却会喜笑颜开, 毕竟当时在他心里这就是接班人,自然势力越强大越好。

因为培植了一批自己的亲信,赵光义上位后, 把关键位置换换人,禁军将领换一换, 统治自然变得稳固多了。而一些地摊文学说的 “烛影斧声” 自然不可信,赵光义没有任何理由杀害兄长夺取江山。

直到如今,对于赵光义继位的问题依旧有很多人在讨论,对于他继位的职责无非是说: 一缺乏遗诏;二太后想召德芳继位;三太祖没有迹象表明想传位于赵光义。

首先第一点很明确,太祖根本没有机会留下遗诏,因为史书记载太祖是 属于突发疾病的驾崩 ,这种毫无预兆的情况怎么可能有遗诏。 而第二点和第三点就需要结合具体的 历史 背景来详细分析了。

首先太后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绝对代表不了高祖自己的想法,高祖自己肯定是要考虑更多方面的情况,进而稳固自己的江山, 若为了一时之利,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经过多年的培植, 赵光义的势力早已经盘根错节,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撼动的, 若高祖不是有心将其立为接班人,又为何纵容其扩大势力,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唯一的解释就是赵光义早已经是隐储,所以高祖并不担心其势力扩张,反而乐于看到这样的情况。

高祖去世时,赵光义位列宰相之上,不论从哪方面考虑,他都是 毫无疑问的接班人 ,就算几个儿子联合反叛都撼动不了。再加上赵匡胤丝毫没有培养自己儿子的迹象,所以,谁将会成为新皇帝,这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北宋正是因为高祖的顾全大局,才稳固了宋朝几百年的江山,正所谓不为一时之利迷惑,这样的气度与格局,自然可以做到结束百年战乱,完成统一和平。唐宗宋祖,千古一帝,虽然赵光义后来的一些行为不那么正确,但是,这依旧是对于一个王朝的稳固所采取的最佳方案了。

千古留名之人必有其超凡之处。高 祖也许预想到了一切的结果,但是为了江山,他还是会那么做。权衡利弊,综合考虑,才会让我们后世看到了一个百年的王朝,才会在 历史 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位置传给儿子呢?_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