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听说今年是60年以来最冷的一年?_今年冬天是60年最冷的一年吗

听说今年是60年以来最冷的一年?_今年冬天是60年最冷的一年吗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05 15:07:45

厄尔尼诺迹象明显,今年会是60年来最冷的一年吗,我认为有可能会。今年的环境变化确实很大的,就连一直都很温暖的广东,今年从11月份就开始变冷了,往年这个时候还穿短袖,但是现在早上要穿长袖或外套了。

今年会是最冷的一年吗,有很多种说法,之前就有人说广东今年都有可能下雪,但是很多人表示太夸张了,毕竟广东人几乎都没见过下雪的样子。虽然厄尔尼诺迹象明显,但是时间毕竟还有那么久,会不会最冷可能还要根据接下来的变化了。如果往着迹象的发展,冷空气继续入侵,那么也是有可能变得很冷。

从现在我工作的地方来看,确实有点冷了,入冬比以前早。北方的朋友说,他们现在已经穿上大棉袄了,有的地方也开始下雪了。下雪的场景,作为一个南方南的人来说确实还没见过,我还是有点期待的。不过一直都没有经历过那么冷的天气,所以能不能坚持住还是一个问题。

如果真的有那么冷,我最害怕的就是早上起床去上班啊,因为广东是没有暖气供应的。不过我觉得就算再冷,只要多穿点衣服那就没事了,不要感冒了就没事。

60年最冷的一年,相信也是很少有人经历过的,在广东我记得2015年的时候挺冷了,再冷真的没有经历过,经历过60年最冷并有印象的人现在基本都70岁了吧。

最冷是什么状态,滴水成冰的情况吗?我觉得不要紧张,现在买几件衣服备着就好,不管怎么冷只要不断电那就不会被冷的。如果太冷对我们的出行和工作生活确实影响很大,特别是农产品受到雪打,庄稼受到破坏,像一些动植物可能要遭受损害,所以希望不会是60年来最冷的一年。

气象专家辟谣所谓60年来最冷,为何每年都会有这样的谣言?

不属实,只是有这个可能性,不代表一定就会很冷。拉尼娜确实可能导致我国冬季气温比同期低一些,但这不是一定的,也有可能会变暖呢。目前还没有科学的数据表明今年冬季会变冷,还需要更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所以,目前这些都只是传言,甚至可以说是谣言。

一、网络传言并没有科学依据。

目前所谓的 60年来最冷 冬天的说法都是一些网络传言,而根据就是人们认为21世纪以来发生的5次拉尼娜事件,历次的拉尼娜年我国冬季的气温基本都相比同期会更加低一些,这个比例达到了80%以上。其实这是有误区的,只能说大部分情况下如此,但并不是所有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都会更低。比如1988年到1989年的冬季,那次的拉尼娜年,我国就过了一个暖冬。

所以,大比例并不代表一定,虽然今年冬天可能是个拉尼娜年,但也不代表今年冬天就一定会特别冷。

二、今年冬天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还是一个未知数。

至于今年冬天到底是不是会往常的年份偏冷,这个还需要科学家们继续分析判断。因为导致冷冬的条件很复杂,可不光是拉尼娜这一海洋强信号的影响,其他的比如大气环流,以及积雪、海冰等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冷冬是否能形成。而且,拉尼娜也未必能抵消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从我的感觉来看,现在的气候变暖真的挺严重的,我们目前的冬天和小时候的冬天根本没法比。小时候冻手冻脚是常态,冬天大雪纷飞也是常态。而现在,整个冬天也下不了几场雪,冻手冻脚更是闻所未闻。现在的冬天除了暖气、电暖宝等的加持,本身也温和了不少。

最冷的冬天2020是真的吗?拉尼娜的寒冬到底有多冷?

气象专家辟谣所谓60年来最冷,之所以每年都会有这样的谣言,主要是一些商家为了营销,才会放出这样的谣言。众所周知,现在冬天大多数都是暖冬,因此一些羽绒服、棉大衣等厂家,销量大多是呈阶梯式递减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商家为了营销,刺激消费者消费,才会放今年是六十年来最冷的消息。这些商家还搬出了拉尼娜现象来佐证这些消息属实,但是拉尼娜现象的确有,却对我国的气候整体上影响不大。气象专家出面辟谣今年是六十年来最冷的寒冬,也是想用科学来解释今年冬天到底会是寒冬还是暖冬,给大众吃一颗定心丸。专家称今年不会是严寒的冬天,拉尼娜现象的确有,但是还没有到对我国的影响上升到极寒的程度。

现在在网上可谓是造谣一分钟,辟谣却非常费精神。相信没有气象专家出来辟谣,很多人可能为了应对极寒天气,已经行动起来,去购买御寒服饰,或者鞋子,或者供暖等等了。其实,冬天是四季当中最冷的一个季节,适当的做一些御寒准备是对的,但若是太夸张的去准备,真的没有必要。虽然,拉尼娜会对我国有影响,但不会是极寒天气,只要种植业和养殖业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就足够了。

今年到底是暖冬还是寒冬,还是未知数,但全球的气候整体是转暖的。因此,即便是有拉尼娜现象,也不必太担忧。一些商家也应当知道,造谣是要付法律责任的,营销可以,但要适度营销,用谣言来营销,是违法的,也终将让消费者失去信任。

每年都会有极寒冬天的谣言,次数多了,相信很多人都免疫了。此次气象专家出面辟谣六十年来最冷,也给民众吃下了定心丸。

60年以来最冷冬天已成定局?

近日,我国南北方城市迅速入冬,北方多个城市迎来暴雪,而南方多个城市也一夜入冬,骤然变得异常寒冷。而很多市民也在感叹今年冬天冷,将是6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那么这是真的吗?

“拉尼娜”持续

2020年10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持续发展加强。预计后期拉尼娜状态将持续,并在冬季达到峰值,形成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这一事件可能会持续到明年春天。

10月份以来,拉尼娜状态发展加强速度很快,特别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Nino3.4指数低于-1。从海温发展的空间格局来看,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分地区海温异常低于-0.5,负异常中心位于赤道中东太平洋西经120度至西经150度左右的区域。

在大部分拉尼娜年的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可能增加,影响我国(包括东亚)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多。中国中东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可能性较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影响中国(包括东亚)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拉尼娜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每次拉尼娜的影响都不一样。除了拉尼娜事件,北极海冰融化、欧亚大陆和高原积雪变化也会影响东亚冬季风环流的变率。

2010年-2010年,从全球影响来看,大部分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南美洲沿海附近降水减少,而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加;非洲中部、美洲东南部等地经常发生干旱,而巴西东北部、印度和南部非洲则容易发生洪水。

最新的季节预报也证实了这一点:非洲之角降雨量少,中亚降雨量少于正常,东南亚、一些太平洋岛屿和南美洲北部降雨量多。

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已经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其中,只有一次强拉尼娜事件,从1988年5月持续到次年5月。有8个中等强度的事件;其他都是弱项。

整体来看,今年拉尼娜目前的发展特征与1995年和2007年的拉尼娜事件相似。

“拉尼娜”影响

目前,多地已宣布拉尼娜持续,并在农业、卫生、水资源、灾害管理等气候敏感领域启动了相关行动和预案。世界气象组织(WMO)也在增加对国际人道主义机构的支持和建议,以提高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并尽力减少对最脆弱人群的影响。

“拉尼娜通常会对全球气温产生冷却效应,但这种效应也可能被我们大气中温室气体捕获的热量抵消。”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培提尔塔拉斯说。

根据WMOENSO的更新报告,到2020年底甚至2021年第一季度,热带太平洋的海温很可能维持在拉尼娜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并不是推动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的唯一因素。没有两个拉尼娜事件或厄尔尼诺事件是相同的,它们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可能因一年中的不同时间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决策者需要及时关注最新的季节预报,以获得最新的信息。

气象组织正在加强整合通过国家和区域气候展望论坛提供的信息,将“全球季节性气候更新”(GSCU)的频率从每季度一次增加到每月一次。除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GSCU还考虑了其他气候驱动因素的影响,以评估它们对区域地表温度和降水模式的可能影响。

此外,在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的破坏性影响之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和人道主义组织齐心协力,成立了ENSO小组,以确保联合国及其人道主义伙伴收到适当的行动建议。该小组目前正在向联合国和人道主义机构提供基于影响的建议。来自世界气象组织和其他专业中心的季节性气候信息已被纳入更广泛的人道主义评估,以确定那些被认为风险最高的地区,并结合粮食安全、应对能力和许多其他因素,对实际脆弱性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开展。通过建立专门的协调机制,直接向决策者传授专业气象知识,可以扩大对人道主义系统的支持,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这将为灾害管理提供跨越时间和范围的信息。例如,在苏丹最近的洪水期间,世界气象组织向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提供了水文气象信息。

“拉尼娜”应对

今年秋天秋分节气的时候下了第一场雪,具体时间是10月3号左右。华北、西北、东北,甚至中原河南山区都下了大雪。正是因为那场大范围的大雪,加上秋分节气又早又冷,所以这个冬天有可能是6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然而,专家随后驳斥了这一谣言。

在此期间,最冷的冬天还没有定论。最后,世界气象组织出来澄清,今年冬天会有强烈的拉尼娜现象,但可以理解,世界这么大,每个大陆的气候条件都不一样,很难用“最大值”来保持温度不变。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冬天会很冷,会有冰雪。

气象专家强调,一般来说,在大部分拉尼娜事件处于高峰期的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可能增加,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同期更加频繁,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概率大。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一次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其实是不一样的,每一次拉尼娜年份的冬季,中国的平均气温都不低。而且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北极海冰融化、欧亚积雪变化等,都会影响东亚冬季风环流的变率,从而影响我国冬季气候异常。

所以今年冬天是冷是暖,需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判断。

:2020是最冷冬天吗

1.保暖,防寒防冻。

2.出行注意保暖,注意防止摔倒。

3.下雪天慢慢开车

4.烤火时注意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5.注意热量御寒。

6.睡前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全球变暖已成定局,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2020年全球各地都出现高温,没想到下半年拉尼娜到来后,整个地球气候再次发生变化,让所有都在怀疑今年究竟是冷还是热,从9月份开始气象学家开始密切关注拉尼娜的变化,甚至还有传言称今年可能是60年以来最冷冬天,随后专家们频繁出面辟谣,没想到近段时间我国各地再次出现寒潮,让所有人冻惨了,今年60年以来冬天或许会成真!

拉尼娜的影响

2020年底气象学家表示,很有可能是最热年,没想到2021年才刚刚度过一周,全国各地迎来了冷空气,站在全球变暖的角度上来说,冷空气爆发如此厉害有一点不符合常理,极端性的寒冷再次出现,是什么原因导致寒冬出现呢?

按照科学家的思路来看,每年的12月份和次年1、2月份,实际上我国每年冬季气候特别极端,偶尔出现高温偶尔出现极端冷空气,其次加上今年出现拉尼娜,根据目前监测数据来看,目前在赤道附近的海洋状态温度处于-1摄氏度,这就意味着未来的两个月内拉尼娜很有可能达到巅峰,难道说未来会出现寒冬吗?目前冬季数据还未确定,不排除今年是60年来最冷冬天。

拉尼娜的到来对于我国的影响特别明显,它一旦爆发后将贯穿整个冬季,它的初心势必贯穿整个冬季,只要拉尼娜还未消失,它对我国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后续冷空气仍然会持续发展,至于今年会有多冷,还要看后续的发展,所以大家应该以目前的实际温度为主,短时间内我国应该不会迎来炸裂性寒潮。

冷空气来袭

近段时间,气象学家频繁公布消息提醒人们注意寒潮,甚至在网络上出现了一张冻哭大家的,自北向南冷空气一直在持续发展,尤其是我国北方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伴随着大风出现再加上强降温来袭,众多网友表示:实在太冷了、不想上班等等,小部分北方地区温差达到了20摄氏度左右,冷空气自北向南移动,南方的某些高海拔地区或许会迎来2021年的第一场降雪,比如重庆、四川等地。

目前我国迎来了短暂的跳崖式降温,可这并不代表一定是冷冬,根据全球气候走向来看,这波冷空气过后会再次出现一波小回温,整体的温度可能会回到全球变暖之前,人类只会感到越来越热,一些网友们还在表示冬天不知道该穿什么了,时冷时热的天气令大家难以接受,虽然这样的情况特别少见,科学家们也提醒大家多多注意,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环境崩溃的前兆,如今拉尼娜的出现,带来了短时间的气候波动,虽说现在冷的发抖,一切都只是短暂的,一旦冬季过后可能会出现极端高温。

目前人类应该要想办法该如何控制全球变暖,如果再不克制自己的行为,未来影响的只有人类自己,甚至每年都会出现极端性高温,全球变暖给地球造成了连锁反应,伴随着北极、南极的冰川融化,一些古老病毒逐渐出现了,这将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人类不仅要面对寒潮的到来,更要思考一下寒潮过后的高温如何面对,今年的这种状况可能是地球给人类的警告,小编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一定要关注实时天气预报和雨雪天气的到来,出门一定多添衣,以防冷空气趁虚而入!

听说今年是60年以来最冷的一年?_今年冬天是60年最冷的一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