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长征是指从哪到哪?_中国红军主力是从哪里集结出发

长征是指从哪到哪?_中国红军主力是从哪里集结出发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05 15:09:51

LV.8 推荐于 2017-12-16

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在哪儿

。。。中国红军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主力从闽西赣南出发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

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两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军长征的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胜利会师,从而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长汀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汀: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和二十四师约2万多人守卫在这里。红一军团于广昌战役后,奉命东进福建建宁、泰宁,尔后抵达长汀;红九军团参加广昌战役后,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而留在长汀;红二十四师的前身是闽西地方武装组建成立的红十二军,1934年春在瑞金改编为红一方面军直属总部独立第二十四师,在保卫连城战斗后到长汀。

1934年9月30日上午,红九军团在长汀钟屋村观寿公祠堂门前草坪召开群众大会,告知红军要转移,要乡亲们做好坚壁清野,并向赤卫队、少先队发送0、弹药。下午3时,红九军团分兵两路出发,经河田到长汀,在城内休整4天后,于7日晨抵达与瑞金相邻的长汀古城,当晚到瑞金。第二天拂晓到武阳。当天,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从中央带回消息,红二十四师及于都补充一团划为红九军团建制。

10日,全军团集结在会昌朱子坝、狮子坝一带,次日向会昌北面的珠兰埠进发,休整5天后,于16日下午4时许出发,在夜幕中渡过濂江向西疾进,离开中央苏区。

红二十四师奉中央军委“10月份汀州城不能丢失”的命令,负责担任东线阻击任务,师领导组织地方游击队、赤卫队一起阻击敌人,直至11月1日汀州被敌占领。

红九军团司令部暨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观寿公祠是钟姓村民纪念先祖的老祠堂,清初建,系厅堂式土木结构,门楼重檐斗拱式,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314平方米。

红九军团司令部暨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观寿公祠于2005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8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

万里长征的出发地是哪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

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扩展资料:

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

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从而第一次提出“万里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增大。

1935年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指出:“一方面军一万八千里的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的伟大事业”。

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界会议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中指出,红军进行了“二万余里的长征”。

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而成)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长征。当天,毛泽东即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

11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国***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明确提出: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胜利的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

百度百科-长征

江西万里长征是指: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于1936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万里长征的主要指挥者是毛泽东,在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工农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长征是指从哪到哪?_中国红军主力是从哪里集结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