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我不是潘金莲》有哪些看点?_我不是潘金莲为什么是圆形镜头

《我不是潘金莲》有哪些看点?_我不是潘金莲为什么是圆形镜头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06 09:18:28

对于影片《我不是潘金莲》,我所感兴趣的点是它的圆形构图以及潘金莲的片名。

首先先介绍下这部**: 这部取材于同名小说的**,讲述的是村妇李雪莲怀了二胎,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公职决定假离婚,谁知丈夫转身就跟村口理发店的姑娘结了婚。孤立无援的李雪莲去找丈夫讨说法,却被丈夫再次羞辱,称之为潘金莲。为了纠正这句话,证明自己的清白,她踏上了上访路,并在这20年的上访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

1.圆形构图

有人说这个片围绕着yuan:圆——圆形构图,冤——荒诞的喊冤上诉之路,缘——冯导与范冰冰12年后再聚首,圆周率——预告片发布日为3月14日,为致敬圆周率。

看惯了长方形大屏幕,3d,4d,环球影屏的观众看到这小小的圆形构图感觉很“方”,冯小刚导演采用新的这种构图方式,就很能吸引观众的兴趣。此外,这种构图方式让观众有一种偷窥的感觉,有利于观众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体会这部片中的人生百态,悲欢离合。

2.片名

为什么片名为《我不是潘金莲》?首先,潘金莲这个名字就很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为潘金莲和西门庆这段历史,国人耳熟能详。

那么这个村妇李雪莲到底是不是潘金莲呢?那就要靠观众自己在看**的过程中慢慢寻找了。

虽然这部剧的题材,并不是时下流行的青少年喜欢的题材,但冯导与范冰冰的再次合作还是较为吸引观众。并且范爷在人们的映象里一直演的是宫廷美女,但在这部影片中范爷将扮演一个村姑,如此的颠覆形象也是一个吸引观众的亮点!

其实很多人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哗众取宠,而且影片有点仿照《秋菊打官司》的做派,但是冯导说过:一个牛逼的人偏执的做一件事,每一次创新都需要勇气,也值得得到鼓励和支持。

同时不知道冯导会不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来自导自演拍一部《我是西门庆》,那样的话就会更加圆满完美了。

为什么**《我不是潘金莲》不是用全屏播放?

当《我不是潘金莲》还在宣传期时大家就非常期待,一是因为范冰冰从未尝试过类似的角色:平日里傲娇女王范儿的范爷要挑战出演为了一个说法而层层上告,形象与做法皆低到尘埃里的农村妇女,二来这种题材的故事若是刻画的太夸张恐怕也过不了审。结果是冯小刚与范冰冰一起合作便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恰到好处的容纳了爱情、冤情、同情的精彩绝伦的生活黑色喜剧。

圆形取景这样的设计,在我看完整场**后不禁佩服冯小刚导演的艺术与灵性。这样做的好处诸多,譬如影片所讲的故事发生在江西一座小城,而南方小城常给人的温文尔雅则非常适合用圆形取景;其次这样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使得观影者完全聚焦于故事本身,更能对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感同身受,最后还有一个妙处在于,影片揭露的也是现实社会中某些官员对民众生活问题的踢皮球行为,多次提及的“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芝麻”等等,均为管中窥豹,圆形场景下聚焦的只是一个故事,而圆以外的,或许是更多更复杂的真实生活。

**的旁白由冯小刚导演亲自录制,像极了在听一个旁观者讲故事。故事的主线为李雪莲与丈夫秦玉河假离婚,结果却在婚后分到房子时因丈夫另外娶妻而变成了真离婚。李雪莲气不过,为求一个说法开始了上告之路。她的诉求是先与丈夫确认这是假离婚,然后再复婚,接着再真离婚,这在常人看起来无比荒诞的行为却是她的偏执所在。

她认死理,假的就是假的,可现在却变成了假的是真的,她接受不了,于是她先是告到了当地法院,法律在某种程度上不讲情面的,于是李雪莲理所当然的败诉,法院认为他们的离婚就是真的。不服输的她继续上告,千辛万苦找到了县长,结果被县长避之不及的躲过去了,而后又阴差阳错的被市长知道了此事。市长对底下人说让李雪莲离开,却从未说去哪里,底下人又层层下令,到了执行层变成了将她带走请去喝茶。

被教育过的李雪莲依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回来找前夫理论,却被前夫指出在婚前与人发生过关系,说她分明就是潘金莲。那一刻我在她的眼神中看出了震惊,痛苦,绝望与无奈。她由原本的只认死理的李雪莲,变成了被前夫指认为潘金莲的更加拧巴的一个农村妇女。

范冰冰的演技在这场黑色幽默中也展现的淋漓尽致,此前观看《观音山》,现在依然对她得知街头帮欺负同学肥皂后,立刻前往街头帮,用酒瓶打破头,强吻街头帮女孩并讨回公道的场景记忆犹新。倘若说范冰冰在《观音山》中的表演是有张力的,那么在《我不是李雪莲》里的表演则是以静制动。她是一个小人物,怒到极致嘶吼也无人理会,所以她才在前夫诬陷她是潘金莲时也没有太多反驳,而是通过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据理力争,想谋求一个说法。这一次,她就是一个冷静却可怜的农村妇女。

她一次次的上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解决。官员们从最初的置之不理,到后来的怕她上告,阻挠她上告也是一场赤裸裸的讽刺。这一场闹剧中,官员们的态度转变源于李雪莲的上告影响到了他们的前程与官帽。

官员们最终想出了利用中学时曾暗恋她的人来阻止她。爱情来临,大头问她,你愿意选择和爱的人在一起,还是和仇人在一起?原本以为终于可以放下怨恨开始新生活的她却因为大头的私心又一次被推向黑暗深渊。她扔掉为他购买的毛衣,用暖壶愤怒的砸向他,最终离开了。

折腾了十几年无果,同时又得知前夫因一场意外去世后她突然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和勇气,那一刻她所有的坚持像是被抽离了一般,她想到了死。却在上吊时被果农告知,如果在这里死,将没人来摘果子,让她去另外一片果园死。她朝着天空笑了,生活也开始出现拐点。很多人在看完**后问,李雪莲为何没死?我想是因为她善良。她虽气的想要找很多人杀死前夫和各官员,却从未真正动手过。所以她也不会让其他无辜的人因为她的死而受到牵连。

但其实无论她是否诚心,她的做法都影响到了许多人的生活。前夫离婚后再婚的女人,因为她的上告在五年前就得了忧郁症,而涉及到此事的官员也被撤职。

剧情中有一处是她在北京客站旁开了一家牛骨面店,又遇到了曾经因为她而被撤职的官员史惟闵。史惟闵撤职后回家乡做起了生意,赚的暂且够生活,这样一来,也便还原了影片中的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也可以称之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官员们的名字也极妙,史惟闵,贾聪明,郑重,而事实上,他们均担不起这些个名字。

不得不说,观看这场**的初衷大部分是冲着范冰冰去的,小时候看她在《还珠格格》里饰演文弱的金锁,多年后又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设定,在《武则天》里她是无人能敌的女王,在《观音山》里她是那个叛逆张扬却很仗义的南风,经过种种锤炼,她变成了今天演谁像谁的好演员,在《我不是潘金莲》里,范冰冰也给了观众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也期待她日后更多更好的作品。

愿我的故事里总有你的影子微信公众号倾心蓝田

你怎样评价《我不是潘金莲》这部影片?

阅读刘震云的原著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是一次挺不爽的文字体验,因为情节过于荒诞而让人感到胸闷不已,相信如果秦玉河不死,读者到最后几乎快被李雪莲整到崩溃窒息,那种感受并不比县长、市长好多少,说实话,真有赏给李雪莲一顿老拳的冲动。如今距离读完这本小说已经有四年之久,那种让人特别不舒服的感觉依旧阴魂不散。鉴于小说作者是一位文学大家,能够用最琐碎和最平淡的语言,描述最复杂的社会现象,所以即使不怎么喜欢这部小说,也对作家抱有足够的敬意。就像自己读不懂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也要举起双手双脚附和称赞这本书极其伟大。

刘震云这部小说最大特点,是将一个文化程度不高,一根筋到底的农村妇女毫无意义并且令人崩溃的行为过度夸张,引起读者生理不适。而**《我不是潘金莲》则是将这种生理不适又向前推到了极致。虽然都是生理不适,阅读小说之时,是因为作家絮絮叨叨又让人欲罢不能的语言艺术,带给读者一种铺天盖地般溺水的感觉,这也是刘震云小说的魅力所在。而**带给观众的生理不适,则完全是导演一种心存不善的刻意行为。

如果说当年《1942》票房失利,很多人还对导演抱有同情心和打抱不平,那么随后的《私人订制》,让我们看到了导演对观众的一脸不屑和蔑视,到了《我不是潘金莲》这部**,在圆形的望远镜筒一般的银幕画面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满满的恶意。

有的导演是因为水平太差,拍的片子惨不忍睹,让观众逃离影院;有的导演拍摄高质量的影片,用满腔诚意赢得观众的尊敬;然而更有某位举着一杯青酒,在广告里侃侃而谈一部**“观众说好就是好”的导演,用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手段去折磨自己的观众。所以我们很多人不明白这位导演对观众的怒气和怨气从何而来?费劲八叉地拍了一部还算不错的影片,却让观众坐在宽十几米的大银幕面前用望远镜去欣赏。自己感觉很爽是吧?

当然,很多人会善意地洗地,说采用这种镜头这是一种**艺术探索,然而我却看不出这种毫无意义的“艺术探索”有何用处?那么,我们不妨从另一个侧面来分析导演这种不可理喻的行为,就能找到一个还能说得过去的理由,那就是导演将宽敞明亮的大银幕弄成望远镜大小,完全是为了观众考虑的。为何这么说?借用毛爷爷评价鲁迅的一句名言:他是用望远镜和显微镜看世界,所以看得远,看得真。导演用望远镜一样的银幕镜头,也是出于这么目的,让我们远远地欣赏冰爷的“精彩”表演,就像霾里看花,水中看鱼,澡堂子里欣赏一池子带雾水的裸体。反正就是不想让你看清楚。

不信?请走进**院真实地感受一下,我们就会知道,在两个小时里,我们看不清任何一名演员的相貌,看不清任何一名演员的面部表情。我们却一直努力想看清银幕,最终让眼睛疲惫不堪,不但没法好好欣赏**,还会一次又一次地出戏。这种观影感受真可以用“小媳妇日了他公公”来形容。人的眼睛视野广阔,可以环视看到200度范围内的物体,可以想见,观众坐在**院里被望远镜头折磨的那种痛苦感受。

那么我们不妨再继续追问一句。为何导演要采用这种手段,让观众看不清演员的面容呢?原因很简单啊,一切还是为了冰爷的“精彩”表演考虑的。我们都知道,很多骨灰级的演员出神入化的演技是通过面部的细微表情来完成的。一个演员的演技水平与掌控自己面部肌肉的能力成正比。那些没法很好控制自己面部肌肉的演员,即使是明星,演技也是公认的一塌糊涂。比如阿汤哥,真功夫和黄教主就是典型代表,当然还有一个不可言说的劳模,用几十年如一日的演技,来磨练观众的耐心和神经,还有一个众星捧月也不红的女星,也是眼大面瘫,没有丝毫演戏天赋,却还一次次当主角。

我们并不是说冰爷的演技也差到那种程度,那样说太不厚道,有失偏颇。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断言,冰爷要想演好李雪莲这个角色,没有一两年的生活体验,那绝对会演成四不像,因为这个角色太复杂了,没有超高的演技,驾驭不了。而导演曾经信誓旦旦地打包票:把大家都不看好的演员,训练演出一部好**,这才是导演的本事!

看到这里,我们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导演对冰爷那是真爱啊!为了让冰冰演技看上去很美,堵住所有人的嘴,想出了一个这么好的妙招,每人发一副望远镜,让所有观众都看不清是谁在演李雪莲,你们还敢对我选的演员的演技水平评头论足?

哎,导演,你把很多观众都当成傻子了。这让我们不得不同意王少爷说的那番话:不好好说话,阴阳怪气,听着恶心。

是否可以将这句话改成:不好好拍**,专门以折磨观众为乐趣,看着很恶心?

这种行为是否很恶心?让大家评判吧!

如何看待《我不是潘金莲》的圆形构图

冯小刚:“我对冒犯观众这件事特别有兴趣”

冯小刚新作《我不是潘金莲》预告片和概念海报一经推出就引起巨大的争议,更多的是源于冯小刚导演的的一句话“我对冒犯观众这件事特别有兴趣”。这很符合冯导的性格,尤其是在出演《老炮儿》之后。可能有人要抓着这句话上纲上线了,尤其是最近网络这么不太平。一句玩笑话,冯导之所以能获得贺岁片之王的称号,可不是靠冒犯观众得来的。

圆形遮盖画幅固然有违观众的审美习惯,但是需要了解的是,画幅并非一直都是我们熟悉的那样,而是一直在变化,不管怎么变,最终是要为**服务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画幅其实也叫“画面比例”,宽银幕出现之前,一般比例是1.33:1,但是20世纪50年代后,各种比例开始出现。现在**的画面比例有两种,一种是标准银幕1.85:1,另一种是宽银幕2.35:1。

《我不是潘金莲》的圆形景框是怎么做到的?是遮盖,一般**的规格都是宽扁形的,但是有时为了艺术效果,导演会刻意地选择遮盖。冯导的做法不是原创,最早出现在默片时代,叫“圈入圈出”。特吕弗在《野孩子》中曾经用过这种方法,以此来显示丛林小孩对文明的紧张,但是也只是适度地使用。不像冯导,整部影片都这么拍。

在**中改变画幅,最近几年并非只有冯小刚。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都对观众有所“冒犯”。

《山河故人》为了体现时代感,三个时代用三种不同的画幅,分别是4:3,16:9,2.35:1。

《我不是潘金莲》圆形画幅的选择存不存在炫技的可能,存在,但更多的是艺术追求。至于为什么这么选,导演最清楚,我们姑且猜测一下。

首先是偷窥意象,在一部短片《调音师》中有这么一段台词:“我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啊,不是偷窥者就是暴露狂!”。悬疑大师希区柯克在他众多**中用景框代表窗户,来满足观众偷窥的欲望。因为是偷窥,我们有了置身事外的感觉,冷眼旁观这场闹剧。

其次是对“以和为贵”的讽刺,所有人都在求一个安稳,独独她,要打破这个平衡。圆形实际暗示安定,封闭和女性特质。但不管她怎么努力,终究还是在这个圆里面,被封锁着,任人宰割。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的构图。

这个场景中,男人在画面的中间,李雪莲被挤到左下角边缘,权力关系很明白了。男人所处的区域几乎占据了整个空间,成包围之势。男人背对镜头,与观众有隔绝之感,是拒绝交流妥协的含义。

圆形画幅本来就有一种封闭式的憋怂感,又多了一个车玻璃,显示出李雪莲此时的困境,她不只是被困在车里,她也是困在这场无休止的泥潭中。

上访之路,李雪莲一直在走,春夏秋冬,但是就像这个圆形的画框,她总也走不出去,即使出去又会回来,人们想看到画框外的世界,可对于她而言前面的世界一片黑暗。

什么样的世界是可悲的,一个让干净的人变脏的世界,她一路寻求正义说自己不是“潘金莲”,但这一路下来她彻底成了潘金莲。上图欢愉之后的场景,窗户横竖的间隔像是牢狱的铁栏,人物被放置在牢狱的下方,仿佛上方有重物往下压。可能她也在疑惑,里面和外面的世界,到底哪个好。其实不管是里面还是外面,她从来都不是主导者。

《我不是潘金莲》:如何理解这个圆?

展开全部

《我不是潘金莲》的圆形构图从**构图角度算是一种创新,这种方式很中国风,古代的瓷器、扇子及庭院经常有类似的结构。

但是从观众欣赏的角度实际上是相当于将银幕缩小了,好在这不是商业大片,如果是画面绚丽的大片的话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我不是潘金莲》:往事如烟,不提也罢

看过预告片的人应该都对《我不是潘金莲》中的圆形画幅印象深刻。一开始时许多观众还以为这只是一种夸张的噱头而已。

但等到真正走进**院观看正片,一堆人都懵逼了。

绝大多数观众都是第一次在**院里看到这样的画幅,毫无疑问,此次创新引来了影评人的热议。

冯小刚一直是一个很喜欢“不走寻常路”的导演,只不过他的很多创新都被观众忽视、或是被影评人否定。

比如《夜宴》中的舞台式布景和戏剧性念白

而这次采用的原型画幅,也是他创新野心的一部分。

冯小刚在谈到美学形式的时候谈到了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在《秋菊打官司》中,张艺谋运用了大量偷拍、肩扛摄影等比较先锋的拍摄方式。但是,到了今天,这种拍摄形式显然已经不新鲜了。

那就玩个大的!

冯小刚准备从画幅处开始创新,一开始想的是正方形画幅。可是,就连正方形画幅也早就被许多导演用过了。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就曾运用过正方形画幅

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也出了正方形画幅,并且随着年代的不同长宽比也不断变化

冯小刚感叹:现在连方的也变成烂大街了,难不成要做成圆的?

冯小刚把这个想法说给所有人听,不论是华谊高层还是原著作者刘震云,都对此表示反对。

毕竟,这种出格的表现形式,对观众不是挑战,而是挑衅。当时,整个剧组只有摄影师罗攀站在冯小刚这边。冯小刚的倔劲最终还是说服了所有人。

那么,这个圆形画幅到底有什么新意,仅仅是加一个圆罩吗?

不是这样的,圆形画幅的创新不是体现在画面由方变圆,而是体现在通过画幅了转换构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美学系统。

看似只是换了一个画幅,表演、打光、布景都必须与之配套,一个圆圈,其实是将许多旧的理念都颠覆了。

譬如这一段场景,传统的剪辑方法在这里失效了

甚至可以这么说,圆形画幅就是这部**的“眼”,看不懂圆形画幅,就不可能理解《我不是潘金莲》。

颠覆首先体现在观影体验上,长方形的画幅给人一种全景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点上更突出的是环幕,通过弯曲的弧度和超长的跨度将观众的视觉包围,更强化了观众的临场感。

但是圆形画幅是对临场感的颠覆,所以,观众在观看《我不是潘金莲》时,始终无法融入故事,与剧中人物和情节会有一种疏离。

为了维持这种置身事外的疏离感,**中几乎没有出现过特写镜头,出现了大量的远景、全景。这种表现手法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截然对立的。

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出现了大量的特写镜头,配合120帧的新技术,人物脸上的毛孔收张、皮肤颜色的渐进,都极其明显。

而《我不是潘金莲》中,你甚至都很难看清演员的具体表情。

可以说,李安是想你“融进去”,而冯小刚是要让你“跳出来”

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观众难以对李雪莲这个人物产生共鸣了。

范冰冰曾经表达过希望能把李雪莲演得惨一点、冤一点,让观众对这个人物产生共鸣。结果被冯小刚一口否决。

不需要,不需要让观众同情李雪莲。

很多人对剧中人物无感,这并不是说影片的感染力不够强,而是说导演的目的就是让你呆在那个位置,你就远远地看着就行了。

观众只是一个旁观者,和剧中人物隔着一堵墙的距离。圆形画幅的另一个隐含的意思“偷窥”。

荧幕四周都是漆黑一片,唯独正中有图像,这就犹如一层窗户纸被戳破了一个小孔。而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偷窥者”的角色,这又带来了另一种“临场感”,近在咫尺却隔着墙壁的“临场感”。

作为墙外的偷窥者,你最多只能凿开一个孔去看墙内之人的生活,但你永远也无法跨越那道墙。

除了圆形画幅,还有一点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全片的色调问题:色调十分灰暗,有人说这是为了体现一种压抑感。

这种万能回答显然不该用在这里。实际上,这种深灰的色调也是为了与圆形画幅相匹配的。看一下《我不是潘金莲》的剧照和海报就明白了。

像极了传统的中国画。传统的国画因为年代久远,很多纸张都开始泛黄。现代许多人为了追求古意,也会选择泛黄的“仿古宣”作画。

而《我不是潘金莲》中的偏灰色调,也有着仿古的目的。

除了色调以外,**中的许多背景也刻意地去选择了中国传统的山水景致。

《我不是潘金莲》的原著故事本是发生在北方小镇,而**则将其搬到了婺源,不论是建筑还是山水,都更多了几分古典美。

至于故事本身,亮点就不算多了,从台词到细节,基本都与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毫无二致。

和表达方式的标新立异不同,影片的故事本身算是中规中矩。都是一样的披着写实的外衣(影片对官场的描写是教科书式的);内里却是荒诞的皮(李雪莲行为动机的荒诞不经);然而最深处,仍具有着传统的现实主义的骨血(对当代社会诉求的表现和介入)。

《我不是潘金莲》:迟到的正义即非正义

昨天晚上看了《我不是潘金莲》。

起初,因为冯小刚和万达的撕逼,对**评价并不高——大概艺术太过聒噪,便失了味道。后在百无聊赖中打开,很庆幸自己并没有错过一部好的**。

好在构图和剧情。

1

**展开在一帧帧圆形画面之间。这种处理方式显然很新颖。

江南水乡的景观温馨如诗如画,仿佛因为视觉聚焦被无意间放大了美。树干的枝杈,竹筏还有淅淅沥沥的雨凸显了一种静态的美。剧情片确实是需要配合安静的**画面的。

人物关系也在同一个圈内显得愈发紧张,或失落或对峙或回转,感觉无法离开屏幕分秒。

更有意思的在于屏幕的几次变换。

在县城的时候是圆圈,好像聚焦了很多故事在里面,很多东西都被放大开来;到了北京又成了方形,似乎暗示了一切都是按规矩办事;等**到了最后,又变成正常的宽屏模式——结合当时女主的思维境界,世界仿佛变大了许多。

2

说下剧情。

剧情可谓精妙。**名为《我不是潘金莲》,其实女主与潘金莲并无多大联系,到**落幕之后,我们感叹官场的滑稽,法盲的女主,各种不堪的嘴脸,甚至会在某一种瞬间都会忘记女主所坚持的就是自己与潘金莲并无关系。

好像很多人都抓不到重点,包括**中的人物,和观影的我们。

女主与前夫商议假离婚,后被前夫假戏真做,变成真离婚。女主觉得自己受骗,于是有了接下去荒谬的剧情。所有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切入点,在于无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在里面。

法院的判决并无问题,从法理上来说,有了离婚证确实是夫妻不在一起的证据。可惜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人关心离婚的本质现象;各级官员关心女主,也带上了“如果她上告,我就会丢官”的情愫,甚至最后一个县的法院、公安局居然为了截住她,全部出动(这简直打了好多公务员的脸)。

直到最后,当十年前被撤的县长重新回到“地”面,操起生计,才让真相浮出水面——女主真正执着的并不是离婚这件事情,而是离婚前就有的孩子,前夫的背叛。

也终于明白了女主为何那么执拗。

倘或这中间,有一人接触到这个原因,便不会有后面的黑色幽默了吧。

3

我觉得女主是孤独的。

体现在所有人对她的利用。

她要杀猪的屠夫帮她杀人,就和他睡觉。屠夫蹲在地上,仔细计算这里面的厉害关系,像一本精明的帐;厨师接近她,利用她的感情,为了自己儿子的升迁;法院的人利用她在领导面前表功;市长利用她“总结”出工作中的问题;甚至最后,当女主准备自杀的时候,果园的管理者还想利用她,黑自己的对手一把。

人与人之间的漠不关心实在让人胆颤。

所以最后,当前任县长说出那句“往事如烟,不提也罢”真有点治愈的味道。生活总要继续,我们总要学会坚强,往事总是会如烟飘过,确实没有什么好提的。

你提了,也未必有人会听;你提了,也未必有人会懂。

独立影评团

**《我不是潘金莲》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顶着潘金莲骂名的农村妇女,在经历了一场荒唐的离婚官司后,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在上访的路上一走走了10年之久。

1.

西方有句法学谚语: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句话强调的是程序正义的重要性。培根在《论司法》中写到: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

**《我不是潘金莲》中,李雪莲上访的根源和起因是她和秦玉河离婚事件的真假问题。 李雪莲向县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以后,县法院的法官王公道审理了案件。审理过程是合法的,没有瑕疵,根据法律李雪莲离婚是成立的,法院的判决没有错误。

首先,法院以王公道为审判长的三人组成的合议庭合法,对方当事人秦玉河委托代理律师出庭也合法,法庭上质证是的物证离婚证、民政助理老古的证人证言也合法。

综上所述,从法律上讲,判决李雪莲和秦玉河离婚的判决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是正确的判决。

那么,既然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李雪莲为什么不服判决,还要继续上访呢?为什么她告的对象从刚开始的丈夫秦玉河一个人,变成了告市长、县长、法院院长、法官在加丈夫秦玉河呢?

不平则鸣。李雪莲告的是自己心里的不平。

丈夫秦玉河的背叛和污蔑,各级政府、各部门的不负责任、推诿扯皮让她心里不平。她上访,说到底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讨个清白罢了。

2.

**《我不是潘金莲》只有一条主线,就是李雪莲的上访行为。然而,通过李雪莲这一条线,牵出了一部“官场现形记”。

剧中的官员形象,最显著的是一张张“脸谱脸”。法院的法官叫王公道(枉公道),法院院长叫荀正一(徇正义),代表公平公正的法院,却“枉了公道”、“徇了正义”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再往上讲,县长史惟闵、市长蔡沪沙浜、省长储敬链的名字相对来说隐晦多了。作者的用意不言而明。

对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关乎其一生声誉的事情,在各级领导眼里变成了“屁大点事”。然而,当“一个农村妇女和北京产生了联系,她就不是一般的农村妇女了”。

每当北京开人代会的时候,各路领导轮番到李雪莲家做工作,无非是想把她钉死看牢,把那几天糊弄过去,并没有人真心实意帮她解决问题。

最终促使李雪莲放弃上访的是其前夫秦玉河的死亡,不是各级政府做工作的结果。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把老百姓的事真正放到心上,转变工作态度,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

3.

《我不是潘金莲》这个**在视觉效果上,最鲜明特点是运用了大量圆形画幅和方形画幅。

**的拍摄采用了很多中国风的元素。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碧绿的山、江水上的竹排等尽显江南水乡的柔美秀丽。背景音乐中加入的古筝,更为整部影片增资添彩。

冯导说,圆形画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窥视欲。剧中,圆形画幅和方形画幅的切换,自然过渡不着痕迹。

我想这或许是一种隐喻。我们祖先的智慧,体现在一枚小小的铜钱里。铜钱内方外圆,融入了祖先做人的哲学:外圆内方。外在要圆融通达,懂得变通;对内要坚持原则,坚守信念。

李雪莲太“方”了,认死理不懂变通;官员们太“圆”了,把乌纱帽看得紧紧的;和李雪莲有关联的男人秦玉河、老胡、赵大头都“圆”,在感情上权衡利弊。

只有“方”的李雪莲,傻傻得可爱。

最后说一句。范爷的演技太赞了。从服饰、发型、神态动作到略带方言的口音,活脱脱一个农村妇女的形象。

李雪莲不是潘金莲。

总之,《我不是潘金莲》这个**我打8分。

《我不是潘金莲》有哪些看点?_我不是潘金莲为什么是圆形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