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细思恐极是成语吗(细思恐极的来历和意义)_细思恐极和谈何容易哪个是成语

细思恐极是成语吗(细思恐极的来历和意义)_细思恐极和谈何容易哪个是成语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06 09:20:01

细思恐极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但是它的来历和意义却不是很清楚。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细思恐极的来历和意义,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细思恐极的来历

关于细思恐极的来历,有几种说法。其中最常见的说法是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其静也渊,其动也象,其神也兼而有之。凡不信之者,其俗也哉!悠哉悠哉!吾且与天地为伍。”

这句话中的“其神也兼而有之”被解释为“细思恐极”,意思是深入思考某个问题,会让人感到非常害怕,因为思考的深入会让人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

另一种说法是,细思恐极最初出自《孟子·离娄上》中的一句话:“细思而恐,不细思而愚。”意思是说,只有深入思考问题,才能够避免犯愚蠢的错误。

细思恐极的意义

细思恐极的意义是深入思考某个问题,让人感到非常害怕。这种害怕并不是因为问题本身的困难程度,而是因为思考的深入会暴露出人们的无知和局限性。

细思恐极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说,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才能够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才能够真正理解知识点。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运用细思恐极

要运用细思恐极,首先需要有一颗勇于面对问题、敢于深入思考的心态。接下来,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问题:首先需要确定要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工作中的难题、学习中的知识点、人际交往中的矛盾等等。

2.收集信息: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包括相关文献、专家意见、实践经验等等。

3.分析问题: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

4.思考解决方案: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列出多种方案进行比较。

5.实施方案: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并开始实施。

细思恐极是成语吗 细思恐极解释及来源介绍

谈何容易是汉语成语,细思恐极是网络流行词。

解释: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象说的那样简单。

出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回:说的,谈何容易,他肯由你要回,方才不带他们去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问题复杂

近义词:来之不易

反义词:手到拈来、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

扩展资料:

1、来之不易

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出自何长工《红旗插上井冈山》:我们活着的人都不要忘记,我们的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啊。

2、手到拈来

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出自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拈来。”

3、手到擒来

擒:捉。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行者道:“这个容易,老孙去手到擒来。”

4、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做事情非常容易,不费什么力气。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1、细思恐极不是成语。是网络流行词,拼音xì sī kǒng jí 。指仔细想想,觉得恐怖到了极点。其用法主要是营造一种迟缓加混乱的效果。多用于形容人的恐惧心情。同于细思极恐。

2、词语来源:

2013年6月16日,一位上海网友kelvin发微博写了一篇不明觉厉、男默女泪的扫盲科普帖,帖子被整理汇总成一篇通俗易懂的“词语表”,作者还分别为这些“词语”加上了释义、语源、举例引申,同时贴上链接等。截止到7月18日,这样的科普帖已引发了10万网友的关注。

词汇表作者、上海网友邓棵出身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据他透露,最初他整理了31个词语,后来在网友推荐下又添加补充了一部分,目前共有49个时下最火爆的网络新词。

细思恐极是成语吗(细思恐极的来历和意义)_细思恐极和谈何容易哪个是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