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暮江吟诗中瑟瑟的意思是什么?_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瑟瑟指什么

暮江吟诗中瑟瑟的意思是什么?_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瑟瑟指什么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06 09:19:33

《暮江吟》中的“瑟瑟”的意思是:碧绿色,原意为碧色珍宝。

出自:唐 白居易《暮江吟》

原诗:

暮江吟

唐代: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释义: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可怜:可爱。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真珠:即珍珠。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扩展资料

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

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的瑟瑟在古代指的是一种什么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这里的瑟瑟是一个形容词,它描述的是江水的颜色。解释如下:

1、瑟瑟被直接用来形容某种颜色,尤其是绿色。在白居易的这句诗中,瑟瑟就形容了江水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的绿色。这种绿色并不是那种鲜亮的翠绿,而是一种相对暗淡、深沉的绿色,给人一种沉静、深远的感觉。

2、瑟瑟在古代是指一种瑟琴,这种琴的音色清脆悠扬。因此,瑟瑟也常被用来形容声音,尤其是那种悠扬、清脆的声音。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半江瑟瑟半江红也可以理解为江水在夕阳的照射下发出清脆悠扬的声音。

3、瑟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语。它不仅出现在白居易的诗中,还经常出现在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楚辞》等,都曾出现过瑟这个词。这表明了瑟瑟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白居易的相关知识

1、白居易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民性,他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通过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用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情感和思想。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白居易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和传承,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在文学史上,他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被誉为“诗魔”、“诗王”。

3、白居易还是一位政治家,他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对唐代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主张“以民为本”,强调政治清廉和政务效率,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为唐代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白居易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诗歌作品和政治主张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研究。他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他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指什么

该描述形容江水的碧绿色。

“瑟瑟”在古代指的是风吹动树叶、草木等发出的声音,类似于“沙沙”或“飒飒”的声响。在“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句中,“瑟瑟”描述了江水两岸的景色,暗示着江边风吹动水面和植被所产生的声音。

这种描述是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声音,营造出一种诗意和意境。

“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瑟瑟"是什么意思?

瑟瑟来形容江水波光粼粼的样子,使得整句诗更加生动形象。解释如下: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中的一句诗。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的景象。这里的“瑟瑟”一词,是用来形容江水波光粼粼的样子。

2、瑟瑟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指风吹动草木的声音,如“秋风瑟瑟”。此外,它还可以形容人的颤抖、恐惧等情绪,如“瑟瑟发抖”。在这句诗中,白居易用“瑟瑟”来形容江水波光粼粼的样子,使得整句诗更加生动形象。

3、这句诗通过对夕阳下江面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以残阳为背景,将江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部分呈现出红色。这种色彩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4、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紧张,压力巨大,很难有机会去欣赏这样的美景。然而,通过阅读这样的诗句,我们可以暂时忘却烦恼,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

白居易的相关知识

1、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2、早期是他参加政治革新活动时期,主要作品有《策林》等;中期是他领导新乐府运动时期,主要作品有《新乐府》等;后期是他担任翰林学士和左赞善大夫时期,主要作品有《琵琶行》等;晚期是他定居洛阳以东都为中心的时期,主要作品有《长恨歌》、《卖炭翁》等。

3、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不衰。

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瑟瑟什么意思

瑟瑟:碧绿色。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旦范测既爻焕诧唯超沥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暮江吟》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句中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的解放情绪,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诗句“半江瑟瑟半江红”里的“瑟瑟”二字,原意为碧色珍宝,在诗句中指的是碧绿色。

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暮江吟》,全诗内容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诗中瑟瑟的意思是什么?_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瑟瑟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