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死徐达呢?_朱元璋为什么杀徐达不杀汤和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死徐达呢?_朱元璋为什么杀徐达不杀汤和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06 09:21:22

朱元璋定下战略,先打陈友谅再打张士诚,于是徐达开始跟随朱元璋打击陈友谅,在这场战争中徐达率军击溃陈友谅,可谓功劳不小,然后又跟随朱元璋打击张士诚,最终将张士诚活捉,其中徐达也是以大将的身份征战的。

明朝34个开国功臣,朱元璋杀了30个,为何独独留下四人不杀?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称帝后,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杀了不少有功之臣,却没有杀汤和。汤和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一直活到70岁,属于善终。

朱元璋和汤和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老乡。 元朝时期,汤和为了生存,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后来汤和又拉拢朱元璋,让他和汤和一起在郭子兴手下当兵。后来朱元璋足智多谋,很快便升为将领。此时的汤和非常尊重朱元璋,在军中一直维护朱元璋的威信。所以朱元璋对汤和还是有一定感激之情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汤和十分赏识。两人常常一起喝酒,回忆儿时的趣事。汤和为人谨慎、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此时的他已经知道和朱元璋的君臣之分,所以在跟朱元璋说话时处处小心。在朱元璋对功臣论功行赏时,故意将汤和降级,汤和不但没有不满,反而更加认真做事。汤和的行为深受朱元璋的喜爱,没过几年,就将汤和封为信国公。

后来朱元璋开始杀伐功臣,汤和严于律己,对其家人更加严格要求。此时的汤和已经知道朱元璋心理的想法,如果自己还拥有军权的话,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在一次上朝的时候,汤和主动向朱元璋请辞,想要回家养老。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不仅同意汤和的辞官请求,收回了兵权,还给汤和在老家盖起了房子。汤和辞官回家后,特别低调,从来不居功自傲,对待邻居非常友好,严格遵守明朝刑律。因为他知道朱元璋肯定在暗中监视着他,所以汤和每天就是游山玩水,不关系政事的样子。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朱元璋对他也就放心了,并没有在为难汤和。

汤和能善终,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知进退,不居功自傲,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朱元璋不能同富贵,几乎杀了所有的开国元勋,为何他不杀汤和?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冷酷无情著称,原因是他建国后开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

朱元璋生性多疑,当了皇帝后,更是畏惧有能力且野心勃勃之人夺取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于是采取“杀”的策略,对“明朝34个开国功臣”痛下杀手,以除后患。

明朝34个开国功臣”,实际上说的是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十一月所封的6个公爵和28个侯爵,《明史》有云:“进李善长韩国公,徐达魏国公,封李文忠曹国公,冯胜宋国公,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子茂郑国公,汤和等侯者二十八人。”

也就是说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和常茂等6人被封为公爵,被称为“开国六公爵”。

而中山侯汤和、长兴侯耿炳文、江夏侯周德兴、德庆侯廖永忠、颍川侯傅友德等28个人被封侯。

这6位公爵和28位侯爵中,被朱元璋硬生生地干掉了30个,其中李善长最得朱元璋信任,被列为开国功臣之首,还是亲家,但依然难逃一死,在胡惟庸案中被处死

“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曾被朱元璋称之为:“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但他也没有逃过一劫,相传徐达生病后,朱元璋送了一只蒸鹅给徐达,结果使徐达“背疽”而死。

当然,也有漏网之鱼,信国公汤和、西平侯沐英、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4人便是幸存者。

四人之所以能成为幸存者,当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来看信国公汤和:汤和为人厚道,他和朱元璋是同乡发小,两人的关系怎么一个铁字了得。同时,汤和对朱元璋有恩,当年走投无路的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投靠郭子兴,全靠汤和的引荐。后来,在朱元璋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汤和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朱元璋平定天下后,汤和见朱元璋极力打压功臣,他选择了及时归隐,于是主动向朱元璋请求交兵权,告老还乡。

朱元璋见汤和这么识时务,很是高兴。而归隐后的汤和每天游山玩水,不结交贵族,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彻底消除了朱元璋的疑心。

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一直没对汤和下毒手,使得汤和得以善终。

其次来看长兴侯耿炳文:耿炳文为人低调收敛,处事小心谨慎,再加上他拥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同样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耿炳文也深得朱元璋喜爱。

功成名就后,耿炳文虽然没有选择归隐,但他处处小心,从不争权夺利,朱元璋一直找不到对下他黑手的理由和机会。

当朝中的武将一个个被杀害时,朱元璋也担心一旦天下有乱,无将可用,于是留了耿炳文一命。但耿炳文还是没能得已善终,他后来朱元璋的儿子朱棣逼迫自尽了。

再次来看西平侯沐英。沐英和朱元璋的关系可不一般,他是朱元璋的养子。当然,沐英也不是被裙带关系混饭吃的,他也是有本事的人,他勇冠三军,深得兵法,一直征战在最前线,被朱元璋视为“中流砥柱”。

沐英为人同样谦虚谨慎。后来,沐英被派去镇守云南,结果沐英独有异乡帮助百姓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把云南整顿得很好。

朱元璋后来在屠杀功臣时,自然对中规中举的养子沐英网开一面。

然而,朱元璋虽然没有杀沐英,但马皇后病死和朱标病死后,颇重感情的沐英悲伤过度而死,诚为可悲可叹也。

朱元璋杀遍了开国功臣,为什么唯独放过汤和?

朱元璋所杀官员和功臣,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贪污受贿枉法的,这类人最该杀。第二类就是怕功臣造反的,一般是功劳太大,又不服管教且有般般劣绩的功臣;汤和都不在此两类之中。

朱元璋不杀汤和,有深刻的背景,主要分析如下:

第一,汤和与朱元璋是安徽凤阳的老乡,史载“与太祖同里闬”,这就可以证明汤和与朱元璋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交情,而且汤和比朱元璋大三岁,从小就是孩子王,因此,朱元璋从小就和汤和是好朋友;

第二,朱元璋在当和尚的时候,就是在汤和的介绍下,才走上反抗元朝的道路上,因此,那时候的汤和对于朱元璋来说,是革命的老师和领路人的形象;

第三,汤和在朱元璋初为士兵之际,当时朱元璋是郭子兴的禁卫军,但是那时候身为千夫长的汤和就把自己当作朱元璋的小弟,每天都是一个千夫长跟在一个普通的士兵后面,他们彼此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汤和在那时候就有如此博大的胸襟,也是对朱元璋没有威胁的。

其三,汤和懂得全身而退,也懂得及时让位,把自己所受的奖励全分下去,丝毫没有篡位的想法。朱元璋杀功臣有着严格的标准的,即是否威胁的国家的统治,其实没有杀的不光是汤和,还有一个是耿炳文,他们一个是没有心思去危害到国家的统治,一个是擅长防守的大将,他们都没有能力危害到国家统治;

总而言之,汤和是朱元璋的朋友中,没有被朱元璋杀,活得比较长的。因为他知道急流勇退,主动提出退休,交出兵权,解甲归田,这当然是朱元璋最愿意看到的。汤和晚年回老家凤阳,汤和远离政治中心,安分过日子,才得以保全性命。

因为汤和不争功名。朱元璋和那些兄弟们一起打天下,最后称帝之后便疑心那些功臣,害怕他们抢夺自己的皇位,而且那些功臣都抢着要功名利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为朱元璋付出了很多,要点功名利禄也很正常,谁知朱元璋却因为他们的这种行为开始厌烦他们,他们稍微做错事就趁机把他们杀了,但是汤和却被放过了。就是因为汤和没有和他们一样要求功名利禄,就想平平淡淡的过日子,朱元璋看他也没什么野心就放过他了。

还有是因为汤和主动请缨告老还乡,汤和看见那么多功臣都被杀,自己心里也是很害怕,害怕下一个就是自己,虽然他没有争名利,但是他只要在朝堂上就可能会威胁到朱元璋。所以他主动向朱元璋说自己不想参与朝堂,想安安心心度过后半辈子,就隐居山林了。这样一来汤和对朱元璋一点威胁都没有,那他何必还要多此一举呢?

更重要的原因是汤和安分守己。朱元璋开国以来,那些功臣就有些好高骛远了,都觉得自己很厉害,也有一些人心里开始抱怨起来,他们觉得自己也能当皇帝。所以有些不安分的人就开始在朝堂上拉帮结派,想要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

但是汤和看透了这一切,他不参与任何一个结派,也不和其他功臣走的过于亲近,所以汤和自然而然就躲避了朱元璋的杀戮,既然他没有任何不安分的举动,朱元璋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死徐达呢?_朱元璋为什么杀徐达不杀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