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社会文化_阿富汗人为什么要逃离阿富汗

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社会文化_阿富汗人为什么要逃离阿富汗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09 07:55:48

塔利班试图建立一个真正伊斯兰国家,采取一系列伊斯兰化措施,恢复伊斯兰教的传统生活方式。政府规定国民须穿上伊斯兰传统服装,男子须留胡须,不能留西式长发,妇女外出时要以面纱蒙面,且不能在没有男性亲属陪同下外出。塔利班剥削了妇女的基本权利,妇女不能外出工作、受教育,关闭女子学校和喀布尔大学,禁止女性参与体育比赛。塔利班还建立宗教警察,监督伊斯兰教法的执行。为了保持伊斯兰教的纯洁性,关闭**院和电视台、禁止使用网络和播放西方音乐。法律是根据《可兰经》,如用石头砸死通奸者。由于阿富汗约70%教师都是女性,女性禁止工作使不少学童失去受教育机会,阿富汗更成为文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公共场所几乎完全隔绝男女之间的接触,许多女病人因被禁止与男医生接触而失去治疗机会。塔利班对什叶派的少数族群哈扎拉人进行残酷压迫,要求他们改信逊尼派,不容许异教的存在。

1998年塔利班攻占马扎里沙里夫后,屠杀了约6,000名哈扎拉人,使很多哈扎拉人逃离阿富汗,前往巴基斯坦和伊朗。

塔利班最极端的基本教义措施,莫过于灭佛行动。

2001年2月26日奥马尔下令销毁全国非伊斯兰雕像,最备受国际关注的是位于巴米扬省,高37米和55米的两座巴米扬大佛也难逃一劫,最终于3月12日用炸药将大佛炸毁 。

美国耗资2.4万亿打了20年,为何突然撤出阿富汗?

这本书作者是黛博拉·艾里斯,屡获大奖,这本书改编成的动画长片横扫了各大**奖项。昨晚跟乐乐观看了**,我倒认为原著小说更精彩,**少了很多内容,人物形象不够立体。

我一直不太关注政局与时事,尤其不敢碰触战争新闻,不愿承认繁华的世界仍是武力霸权而非文明民主。

阿富汗和平了吗?不太清楚,小说故事发生在2000年左右,在塔利班统治下黑暗的喀布尔,那里没有人权,随意欺凌杀害,禁止女生上学,禁止女性就业,甚至出门都必定要男士陪同。

同一个地球,竟然会存在一个这样的世界!那样的政权在2001年制造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但是阿富汗在那之前已经战火绵延数十年。

乐乐在观看**时说,为什么他们不搬走呢?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心酸,有能力离开的人,坚持留下面对的是惨烈的人生。

帕瓦娜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坚持留在阿富汗,面对的是腿瘸了,工作丢了,一家人挨饿受打。叹息,又叹息,一种复杂的思绪,困境中何以选择?一群拥有知识却没能把知识作为武器的人,可悲可怜。

战火毁了喀布尔,地方毁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崩塌。

书中帕瓦娜妈妈的表现令我很失望,不是“为母则刚”吗?蜷缩在家中,由得孩子去面临风雨,哪是一个正常的妈妈?或者说,对于这位妈妈来说,她的世界观确实崩塌了,信奉真理,信奉知识,然而在暴力、强权中连自尊都没有了。

故事中还有一个了不起的角色——肖齐亚,同样是女扮男装在市场中赚钱养家的人,但她家比帕瓦娜家更复杂,帕瓦娜家还有温暖,还有认可,而肖齐亚的家里是争吵,蔑视,想把她嫁人获得大笔礼金。所以肖齐亚一直偷偷存钱,计划独自逃离阿富汗。

这是另一种选择,帕瓦娜不理解。很多人也会批判。站在道德线上指责是很容易的,自己面对时却未必能做到。一直被伤害还去爱?那是扭曲的心态。

肖齐亚是未被污染的纯然的反应,成为自己,不是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

帕瓦娜爸爸说阿富汗历史上曾有女生马拉利鼓舞士兵迎战,成为女英雄。帕瓦娜听着故事。爸爸给女儿播下种子,给孩子看到一个榜样,或许,孩子也能成为榜样。

**中穿插的阿富汗传说故事选择了其他素材,也暗暗交待了帕瓦娜哥哥去世的原因。只是,还是原著更打动人。

帕瓦娜知道不用上学的时候,有点开心,因为她没准备好考试,也因为犯错老师要见家长,可居然就那么不再能上学了。本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啊!

帕瓦娜爸爸突然被捕,妈妈一蹶不振,高中的姐姐毫无主见,11岁的帕瓦娜承担了养家的责任,书名是《The Breadwinner》,英语的单词更直白。

想起另一本书《妈妈让我卖茄子》,微信读书里几分钟就可以读完的小故事。

父母无法一直为孩子遮风挡雨,在困境面前,任由孩子自生自灭,还是教以技能面对人生?

我熟知的世界是多么幸福,孩子如孩子般生活,哪需要承担家庭啊,甚至连家务也可以不管不顾。

是等待生活教会孩子生活,还是可以提早在安全的环境中多少知道世间的变幻无常?

《养家之人》《妈妈让我卖茄子》这样的故事就适合给温室中的孩子阅读,和平不是永恒的,万一遇上战争,万一生命中出现危机,可以怎样呢?

阅读吧,在故事中看到悲惨,也看到信念。

1996年塔利班为什么要控制阿富汗?

阿富汗战争一直被认为是世界反恐战争的开端,也是美国针对发生在本土的911事件的回应。众所周知,在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了恐怖袭击,损失惨重。而后美国就以此为理由对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以及塔利班组织出兵,从而阿富汗战争爆发。其实在此之前,英国和苏联也对阿富汗发动过战争,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因此,阿富汗一直被认为是大国的坟墓。然而美国偏不信邪,也对阿富汗发动了战争,结果就是打了20年,依旧没有取得根本性胜利,最后被迫签署撤兵协议。只不过美国的撤兵一直都很缓慢,直到今年突然开始加快撤兵的速度了,这是为何呢?明明已经坚守了20年,为什么美国最后选择了尽快脱离阿富汗呢?

实际上原因是比较真实的,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美军近几年在阿富汗的形式并不乐观,因为条件太过于艰苦。美军在阿富汗不仅需要面临着补给困难的情况,还要随时应对着可能随时爆发的恐怖袭击。所以美国在2016年的时候就签署了退兵协议,只不过在2016年宣布暂缓退兵计划,由此可见美军并不甘心就这样离去。

第二个原因就是军事开支太大,让美国已经吃不消了。尽管美国把阿富汗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美国最终还是选择放弃这处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随着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所以很难支持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因此最后决定加速撤兵!

第三个原因就是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组织顽强抗争的意志,让美国意识到再打10年恐怕也没有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国内疫情的影响,使得经济受损严重,所以只能从阿富汗撤兵来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综合三个比较现实的原因,美国加速了在阿富汗撤军的速度,预计明年就会全部撤退完毕。

从美国加速从阿富汗撤兵的举动中可以看出,美国的世界霸权梦几乎就要破灭,或许这将成为美国由强转弱的一个标志。

20年的时间里,美国一直在消耗自己的实力,而其他国家纷纷发展起来,逐渐动摇了美国的霸权梦。这也是美国近几年非常活跃的一个原因,因为他想要阻止其他国家的崛起,从而继续自己的霸权梦。

在笔者看来,美国此举的确意味着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失败了。看来,阿富汗的确是大国的坟墓,无论是前苏联还是美国,还是英国都在这吃了大亏。事实证明,想要变得无比强大,还是多从自身考虑为好,通过压制别的国家来使得自己发展,最终只会吃更大的亏。美国的阿富汗战场,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最后也期待地球早日变成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地再无战争,各国之间良性发展!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在喀布尔机场内一份饭要100美元约合人民币647元,为什么卖到这么贵?

1996年塔利班为什么要控制阿富汗?

从塔利班的口号可以窥见一斑。塔利班在1994年初创时只有800余人,但其创始人奥马尔喊出了铲除军阀、重建国家、反对腐败、恢复商业的口号。此举很得民心,最终也做到了“重建国家”,从1996年至2001年被史学家称为“塔利班时代”2001年被美国击垮之后,塔利班又于2021年8月卷土重来。

塔利班译自TALIBAN,意谓众多的“神学士”,这一政权的***与追随者大多来自神学院,他们的理想和目的是要重建国家和平,解除人民武装,强化教法,并致力维护阿富汗的完整等。近期(2021年8月),随着美国撤离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控制了阿富汗,已经于8月19日宣布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塔利班是美国一手扶植起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美苏冷战期间,美国为了推翻前苏联支持的阿富汗政府,大力支持、援助塔利班反抗阿富汗亲苏政府。塔利班首脑奥马尔说,在80年代,全世界都支持来自世界各地的圣战者前往阿富汗反抗前苏联占领军。现在,又把这些圣战者说成是恐怖分子,这是不公平的,应该分清圣战者与恐怖分子之间的界线。

塔利班组织兴起的一个直接背景是1979年至1989年的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苏联的入侵招致圣战士的激烈反抗。美国为了给苏联制造一个“越南”,从而通过沙特阿拉伯支持圣战士的斗争。

1989年,苏联被迫撤兵,圣战士取得了胜利,但各种不同势力之间又产生了混战。

1994年,一群武装起来的年轻人声称要恢复阿富汗社会的秩序和正义,并因救援一支穿越阿富汗的商队而出名。这就是塔利班,其领袖人物为是奥玛尔。成立之初,塔利班总共只有800人,因此许多人对其并不重视。但是这个派别高举“铲除军阀、重建国家”的旗帜,且因为纪律严明而作战勇敢,并提出“反对腐败、恢复商业”的主张,因此深得阿富汗平民的支持,实力急剧膨胀,发展成为一支拥有近3万人、数百辆坦克和几十架喷气式战斗机的队伍。

1996年9月,他们攻下了喀布尔,从而成功建立起了政权。

1996年9月至2001年10月,塔利班在阿富汗建立了全国性政权,名称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掌权后的塔利班声称要建立世界上最纯洁的国家。但是,在国家重建上并无明显建树,经济也每况愈下。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在美国军事打击打击下,塔利班政权垮台,一些残余转入山区。此后长期隐藏于山区中,从2006年开始东山再起,并从北约手中夺回阿富汗南部地区。

2011年5月中旬,阿富汗情报官员证实奥马尔已在巴基斯坦被击毙。

2019年1月26日,塔利班跟美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谈判,双方停火。然后美国开始全面收缩阿富汗境内的军队,逐步执行撤军计划。

2020年,特朗普与塔利班达成协议,承诺美国将于2021年5月1日前从阿富汗撤离所有驻军。

2021年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于“9·11”恐怖袭击20周年纪念日之前,从阿富汗撤出全部美军。

5月1日,美国和北约军队正式启动从阿富汗撤军的行动。塔利班趁机占领美国人让出来的各个大城市。

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占领了首都喀布尔,总统加尼宣布辞职并在当天晚上逃离了阿富汗。阿富汗又回到了塔利班控制之下。

逃离阿富汗的都是什么人

在喀布尔机场内一份饭要100美元约合人民币647元,之所以卖到这么贵,我们先看看阿富汗发生了什么。众所周知,阿富汗已经被塔利班占领,可以说阿富汗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介于阿富汗民众对于塔利班的 认识 ,他们纷纷想逃离阿富汗。而想逃离阿富汗唯一的出路就在喀布尔机场,因此,喀布尔机场聚集了大量的阿富汗民众。纵然这里面有很多富有的阿富汗人,但是他们对现在喀布尔机场内的物价也表示难以承受。

一份饭要一百美元,一瓶水要四十美元,可谓是天价。最为关键的是喀布尔机场不收其他币种,只收美元,这就导致了阿富汗民众手里的钱大幅度缩水,通俗一点讲阿富汗的钱已经不值钱!物价的飙升,阿富汗民众吃饭喝水都成为了问题,让人唏嘘不已!一直动乱一直战争不断的阿富汗,真的太难了!尤其是阿富汗民众,不仅需要随时应对炮火,他们还在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谋生,已经相当的可怜可悲。

离开

显而易见,多个国家虽然对外宣称要接纳阿富汗难民,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有飞机抵达喀布尔机场。因此,现在喀布尔机场聚集了大量的民众,其实也不过是徒劳而已,他们怀揣着希望,却屡屡失望,挣扎里的阿富汗民众让人心酸不已!

重建

塔利班正在着手恢复阿富汗的秩序,他们看起来正在努力,想让阿富汗民众回到正常的生活当中。塔利班也在劝诫喀布尔机场的民众回到家里,回到工作岗位,一切都会好起来。只能说阿富汗民众在恐慌之中,已经乱了阵脚,不知道该相信塔利班还是美国。显而易见,阿富汗民众应该相信塔利班,毕竟,阿富汗正在逐渐的恢复正常。

在喀布尔机场内一份饭要100美元约合人民币647元,战乱当中,物价飙升是常态,也让人感慨不已!

塔利班称将禁止公共场合放音乐?

影片《逃离》中,阿富汗的都是战争下的难民。

一、简介

《逃离》(Братство)是由帕维·龙根执导,米哈伊尔·克雷默、亚历山大·库兹涅佐夫、基里尔·彼洛高夫、彦·萨普尼克主演的战争**。于2019年3月9日在俄罗斯上映。

2019年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

该片讲述了阿富汗战争末期,苏联第一零八师撤退路线上的一个阿富汗部落,俘虏了一名俄军飞行员,俄军只能发起营救行动的故事。

二、剧情

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了时值1988年与1989年之交,苏阿战争即将结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陆续从阿富汗撤军。

然而,飞行员亚历山大,苏军将领瓦西里耶夫的儿子,在一次飞机失事中被穆斯林游击队虏获。因此,在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之前,一零八机械化步兵师还需要完成最后一项任务:救回将军的儿子。

三、播出平台

爱奇艺,中国高品质视频娱乐服务提供者。

2010年4月22日正式上线,秉承“悦享品质”的品牌口号,积极推动产品、技术、内容、营销等全方位创新,为用户提供丰富、高清、流畅的专业视频体验,致力于让人们平等、便捷地获得更多、更好的视频。

爱奇艺已成功构建了包含电商、游戏、**票等业务在内,连接人与服务的视频商业生态,引领视频网站商业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本·拉登躲了10年,为什么他选择躲在巴基斯坦,而不回沙特老家?

是的,《纽约时报》当地时间8月25日采访了塔利班发言人扎比胡拉·穆贾希德,采访中,穆贾希德否认了关于塔利班一直在搜查曾经为美军工作的人的指控,称他们在阿富汗会很安全。

此外,穆贾希德证实,塔利班将禁止在公共场合播放音乐。他说:“音乐在伊斯兰教中是被禁止的,但我们希望我们能够说服人们不要做这样的事情,而不是对他们施加压力。”

报道称,穆贾希德被认为有可能成为未来政府的信息和文化部长。据悉,43岁的穆贾希德精通普什图语和达里语。据本人介绍,他是帕克蒂亚省人,毕业于巴基斯坦著名的达鲁尔·乌鲁姆·哈卡尼亚(Darul Uloom Haqqania)宗教学校的伊斯兰法学专业。

阿富汗女性权益受到广泛关注:

自塔利班夺取喀布尔后,阿富汗女性的境遇一直是国际热议的话题。

8月24日,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在喀布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阿富汗职业女性近期必须待在家中,直到阿富汗建成一个适当的、能保证女性安全的系统。但他也强调这会是一个“非常短期的政策”,女性不会永远被禁止工作。

全面夺取政权后,塔利班发言人宣布,塔利班会在遵循伊斯兰教法的前提下保障妇女的权益与自由,塔利班呼吁阿富汗的女性留在阿富汗,塔利班会保障她们的安全,可以说,塔利班对待女性的态度和行为的根据是他们所理解的伊斯兰教法。

自塔利班夺取喀布尔后,阿富汗女性的境遇一直是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外界尤其是阿富汗女性对塔利班上次掌权时对待女性的严苛措施依然心有余悸。

在塔利班此次夺取喀布尔前就有媒体报道大批阿富汗女性开始逃离阿富汗。阿富汗著名女导演萨赫热·卡里米更是通过自己的亲笔信向全世界呼吁拯救阿富汗的妇女与女童。

以上内容参考 界面新闻-塔利班发言人:将禁止在公共场合播放音乐

本·拉登在911袭击之后,成为了美国的头号公敌,被美国全球通缉。为了抓住他以及消灭基地组织,美国更是不惜派兵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美军的全力搜索之下,本·拉登竟然在美军的眼皮底下躲了10年之久。那么,本·拉登躲了10年,为何他选择躲在巴基斯坦,而不是回沙特老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头号公敌

本·拉登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的一个富商之家,并且沙特王室的关系非常密切,典型的一个富二代。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于西方有着一定的了解。他也是一个奇人,作为一个富二代,却不爱豪车美女,偏偏有着一颗复兴阿拉伯世界的雄心壮志。

本·拉登的“事业”正式开始于1979年的阿富汗战争,当时苏军大举进攻阿富汗,阿拉伯世界掀起了一场反苏高潮。作为热血青年的本·拉登就和他的战友们一起来到了阿富汗,组建了名叫“服务营”的组织,负责招募和训练阿拉伯志愿者帮助阿富汗抵抗苏军,这个组织就是后来基地组织的前身。

本·拉登在阿富汗一待就是10年之久,直到苏联被阿富汗战争拖垮,这让本·拉登一度认为敌人消失了,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就回到了老家沙特。但是不久之后,海湾战争爆发,美军的大举入侵,让本·拉登认为美国成为继苏联之后干涉阿拉伯世界的敌人。

当时,本·拉登向沙特王室提出启用“基地”组织来保护国家的建议。但是在他苦等了几天后,被沙特王室拒绝,并且沙特还允许美军在沙特建立军事基地。此举让本·拉登愤怒,为此给沙特王室写了一封“愤怒信”,指责沙特背叛了伊斯兰教义,引狼入室。本·拉登的举动激怒了沙特王室,直接取消了他的国籍,他被迫带着自己老婆孩子流亡苏丹、也门等地。最后,他带着基地组织的骨干来到了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开始了他所谓的梦想。

本·拉登到达阿富汗后,受到了塔利班的热烈欢迎。随后,本·拉登建立起了基地组织,并对美国发动了一系列的恐怖袭击。其中最为著名就是2001年9月11日,本·拉登组织劫持了4架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造成2000多人死亡,震惊了美国。美国总统布什非常愤怒,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本·拉登成为美国的头号公敌,从此开始了近10年东躲西藏的生活。

2011年5月1日,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北64公里的阿伯塔巴德被美国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击毙。

藏身巴基斯坦

本·拉登之所以选择藏身在巴基斯坦,而不回沙特老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周旋。阿伯塔巴德位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地区,便于本·拉登在发生突发情况的时候,从边境逃亡。二是便于就医。阿伯塔巴德的距离巴基斯坦的首都比较近,拉登一直都有肾病,便于拉登去巴基斯坦首都就医。

三是塔利班的保护。本·拉登基地组织的根基主要在阿富汗,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阿富汗成为美国重点的打击对象,非常的危险。因此,拉登只能逃离阿富汗,来到邻近的巴基斯坦,既可以躲过美军的打击,又可以受到附近塔利班武装的保护。

四是灯下黑。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是巴基斯坦的军事重地,这里汇集了大量的巴基斯坦军队,巴基斯坦作为美国的反恐盟友,也配合美国搜索本拉登。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灯下黑,谁也不想到大名鼎鼎的本·拉登就藏在巴基斯坦的眼皮底下。

五是巴基斯坦的保护。虽然巴基斯坦是美国的反恐盟友,但是多少是迫于美国的压力,实际情况可想而知。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本·拉登被美军击毙后,引起另外巴基斯坦的强烈不满。

至于他之所以不回沙特老家,原因就更简单了。拉登早就跟沙特闹掰了,回去就是自投罗网,拉登肯定不会回去的。

结语

虽然本·拉登藏得非常好,并且一藏就是10年之久,但是最后还是由于叛徒出卖,被美军掌握了位于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的藏身之处。

2011年5月1日晚上,美国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从天而降,将本·拉登直接击毙,行动持续大约40分钟,奥巴马等人在线观看了整个过程。据报道称,本·拉登的尸体于次日海葬于北阿拉伯海。

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社会文化_阿富汗人为什么要逃离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