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如何提高污染防治力度_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三大保卫战

如何提高污染防治力度_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三大保卫战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0 21:31:39

法律分析:从末端治理到源头和全过程控制,从点源治理到流域和区域综合治理,中国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坚决向污染宣战,发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展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什么保卫战

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意见明确,编制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水污染防治方面,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保障饮用水安全,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减少污染严重水体和不达标水体。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具体措施集中在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领域。

意见确定了到2020年三大保卫战具体指标:全国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全国地表水一至三类水体比例达到70%以上,劣五类水体比例控制在5%以内;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5年减少15%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减少1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来源:

新华网

三大污染防治行动包括哪些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这是生态环境部按照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在原有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基础上,将排名城市范围扩大至1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每月发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20个城市和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20个城市名单。

行动:

蓝天保卫战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囿于区域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转变滞后等因素,空气质量改善成果尚未完全稳固。

众所周知,夏季臭氧、冬季PM2.5,是提升空气质量道路上的两大“拦路虎”。进入秋冬季后,受地形、气象、污染物扩散条件转差等不利因素影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趋于严峻。

蓝天保卫战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已经进入深水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问题的治理调整都是难啃的“硬骨头”。PM2.5与臭氧的浓度变化就像跷跷板一样:颗粒物浓度一下降,臭氧浓度反而上升。

怎么打好蓝天保卫战?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围绕污染物总量减排、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环境风险管控三类目标,突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领域,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根据我国近期出台的相关法律规定和通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基本思路可以简要概括为“三个三”。第一个“三”是围绕三类目标,其中,第一类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主要包括大气方面的优良天数比例、PM2.5下降比例等,水方面的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劣Ⅴ类水体比例等;第二类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目标,主要包括大气方面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水方面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第三类是环境风险管控目标,主要包括农用地风险管控目标和城市建设用地风险管控目标。

第二个“三”,突出大气、水和土壤三大领域。其中,大气方面,将抓紧制定发布下一阶段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水方面,要深入推进当前正在实施的2015年4月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土壤方面,全面实施2016年5月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第三个“三”,强化三个基础。其中,第一是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二是加快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力度;第三是加快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通过改革释放出更多动能和红利,保障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

三大污染防治行动包括哪些

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2、要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东中部地区要分别于今明两年完成,西部地区于2020年完成。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

3、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对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明确排放不达标企业最后达标时限,到期不达标的坚决依法关停。

4、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四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扩大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范围,强化应急措施。五要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对偷排、造假的,必须严厉打击;对执法不力、姑息纵容的,必须严肃追究;对空气质量恶化、应对不力的,必须严格问责。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全社会不懈努力,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

蓝天保卫战是李克强总理2017年3月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之一。

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治霾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责任,政府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都得绷紧这根弦,每一位公民也需要养成更加绿色的生活方式。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打赢蓝天保卫战。

参考资料:

蓝天保卫战,必须打好_新华网

净土保卫战

三大污染防治行动包括蓝天、碧水和净土。各地要扎实开展好土地污染治理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掩埋固体废弃物,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对已污染的土地积极开展修复行动,打造成为干净、卫生、宜居城市。

当然,也要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活动,从自我做起,不乱扔垃圾,不污染环境,对发展的污染环境行为及时制止和举报,共同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干净美丽的家园。

打好污染防治“三大保卫战”,要长远、要久久为功,要建立长效机制,齐抓共管,共同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要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要树立问题导向,着重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质量更大提升。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让环保监督执法的“牙齿”真正硬起来、咬下去,为建设壮美云南提供坚强保障。

着眼全局,以完善的系统思维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树立完善的系统思维,将打好三大保卫战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全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

“蓝天保卫战”指的是什么?

净土保卫战

近日从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获悉,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要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监管,严密防控生态环境风险。

近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在北京召开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助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会议确定了2023年重点任务。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着力推动天然气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综合治理,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组织开展城市(含县城)黑臭水体整治行动,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同时,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成效,加强在产企业和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深入推进“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深入推进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启动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

”蓝天保卫战“是国家总理李克强于2017年3月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

提出这个词的前提: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 2013年“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各地狠抓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初显:全国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约三成,酸雨面积下降恢复至20多年前的水平,成绩是显著的,但距老百姓期待还有差距。

随着治理大气污染向纵深推进,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但是,无论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是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场蓝天保卫战,都必须打好,坚决打赢,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扩展资料:

治理成果:

2018年7月9日至22日,生态环境部抽调人员组成200个督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377个县(市、区)开展第三轮次强化督查。督查组共检查点位(企业)31628个,发现涉气环境问题1330个。

2019年1月7日,2018年蓝天保卫战“成绩单”出炉。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三大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的PM2.5浓度分别为60微克/立方米、44微克/立方米、58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1.8%、10.2%、10.8%。

百度百科_蓝天保卫战

如何提高污染防治力度_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三大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