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是什么_大年初一到初七的风俗和禁忌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是什么_大年初一到初七的风俗和禁忌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0 21:33:06

1、正月初一

大年初一,晚辈依次到亲戚朋友家拜年,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2、正月初二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3、正月初三

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4、正月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各家置办酒席,准备供品有三牲、水果、茶、糖果等,为财神贺辰 。

5、正月初五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祈求一年财源广进。

6、正月初六

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7、正月初七

人口日,传说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古代人日有戴“人胜”头饰的习俗。

8、正月初八

大年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9、正月初九

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10、正月初十

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11、正月十一

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

12、正月十二

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13、正月十三

在中国南方,这天要欣赏灯笼。络绎不绝的中国人会在这天去城隍庙赏花灯。

14、正月十四

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购买灯笼,热闹非凡。

15、正月十五

元宵节,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要吃元宵、汤圆。

扩展资料:

中国风俗:

1、寒食节、清明节

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2、七巧节

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爱情节。

3、十月一

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过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禁忌

在古代,有在这一天佩戴 "仁生 "的习俗。仁寿是一种头饰,也叫彩生、华生。从晋代开始有为花剪彩的人,每天皇上赐给群臣彩缕的人胜,并登门宴请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主年的人口就安全顺利,俗称 "人日"。在我们这里正月初一除了吃喝拉撒什么都不能做,初二到初七吃喝什么都要做,在这几天看看万年历哪天好哪天可以供车,然后走亲戚,回老家.

初一到初六每天早晚要烧香这是我们这里的习俗。大年初一,人们都穿上新衣服,说明一年四季都很富裕。第一天不得扫地,倒垃圾,说吉利话,祝大家一年富足,富贵,健康,第二天出去玩。新年快乐,出嫁的女儿带着丈夫和孩子回老家拜年了。要带些礼物和红包。女儿给娘家准备的礼物是连在一起的。

又称红狗日,忌过年。拗走,民俗迎神日,灶神和家神回来守家,所以家人要在家里准备水果以示尊重。天也叫 "保五"。过了这一天,就可以打破禁忌。旧时,第六天是大大小小企业的开业日。第七天又称七恶日,很多事情都不能在这一天进行,第七天也是大年初二的生日,嫁出去的女儿回到家里,要给丈夫过生日,所以俗称 "迎女婿日"。这一天,回乡的女儿要带着礼物和红包送给娘家的孩子,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夫家。过去,家庭还选择拍家庭照片。北方的正月初二,禁忌财神。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简介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九种习俗,九种禁忌。

习俗:

1、初一拜年“新年好”。

2、初二回娘家。

3、初四迎接灶王爷。

4、初五“破五”迎财神。

5、初七“人日”七宝羹。

6、正月十一请子婿。

7、正月十二搭灯棚。

8、正月十三点灶灯。

9、正月十五看花灯。

禁忌:

1、初一忌动扫帚。

2、初四忌出门。

3、正月忌剪头发。

4、吃鱼留下头和尾。

5、初一当天别借钱。

6、初一早上吃剩饭。

7、新年忌啼哭。

8、不要打破器具。

9、初九不能晒衣。

春节初一到初七禁忌

1、大年初一是整个春节期间最热闹也最具喜庆气氛的一天。这一天人们最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互相拜年了。晚辈起床后向长辈拜年,表达对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的祝愿,长辈受拜以后,也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送给晚辈。除了向长辈拜年,人们外出时相遇也会笑容满面地互相拜年,为的就是讨个好彩头,让这一年都平安喜乐。

2、大年初二也是春节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家中已经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儿不仅要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亲人,还要在娘家吃午饭。

3、大年初三在过去被称为饿鬼日,以前人认为这天忌探亲访友,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难得春节有时间相聚,所以对此已经淡化许多甚至不太在意了。

4、大年初四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要迎神接神了。相传这一天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所以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接神的话就算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焚香点烛烧金衣也是不可缺少的。

5、大年初五这一天经商者要开门开市。因为在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会从大年三十关门至大年初四,正月初五就要开市营业。人们认为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如果选择这一天开市能够招财进宝。

6、大年初六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一做法叫送穷鬼。除此以外,各种商铺、饭店都会在这一天进行正式营业,并且还要放鞭炮以求生意红火。

7、大年初七较为特殊,这一天又称“人日”,即是每个人的生日,所以要食用以七种蔬菜煮成的七菜羹,也就是杂菜汤。在过去社会,人们都祈望吃了七菜羹,来年大丰收。

中国传统习俗:过年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分别干什么

新年初一到初七忌讳:

1、初一:

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接新禧、祭祀神灵、祈求丰年主题。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送旧迎新。

2、初二: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 、岳母拜年。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利是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3、初三:

年初三又称“小年朝”,有祀祖祭神的习俗。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亲朋好友之间不可互相走动拜访,还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小年朝:古载,初三日,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4、初四:

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5、初五:

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

6、初六: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7、初七: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初七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在文字记载上,汉朝开始便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

春节初一到初七有哪些习俗和讲究?

过年初一,也被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然后一起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在晚上,人们会放烟花爆竹,以此来驱赶邪恶的精神和带来好运。此外,大年初一还有给长辈拜年的习惯,小辈会给长辈们磕头,然后收到红包作为新年的礼物。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已婚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自己的娘家,与父母亲人团聚。这一天,女儿会给父母准备一些礼物,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情。同时,这也是一个增进亲情的好机会。

初三被称为“穷鬼日”,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来驱赶贫穷。比如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家门口放一些食物,以此来吸引“穷鬼”离开。另外,初三也是祭祖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感谢他们的庇护。

初四到初六,这三天被称为“破五”,是打扫卫生的日子。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同时,这三天也是走亲访友的日子,人们会去亲朋好友家串门,互相祝贺新年。

初七被称为“人日”,这一天人们会吃一种叫做“七宝羹”的食物,以此来庆祝人的诞生。同时,初七也是开工的日子,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在这一天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总的来说,从初一到初七,每一天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习俗,这就是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初一到初八的风俗是什么?

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初一到初七自然有不少的习俗和讲究。初一不扫地,扫走好运气;初二午饭在娘家,晚饭在婆家;初三曾是“赤狗日”,如今已经可走亲访友;初四祭财神,迎灶王爷;初五“破五”赶穷,放鞭炮吃饺子;初六“六六大顺”,商家开门做生意;初七“人日”,尊重每一个人。

所有中国人从小都知道,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尤其是初一到初七,要遵守的习俗和做事的讲究更是必不可少。

初一时,家里是不能扫地的,所以通常家里的长辈都会让我们在大年三十以前就搞好家里的卫生。因为传说初一在家里扫地,会扫走家里这一年的好运气。到了初二,就是女儿女婿回门的日子了,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是常回家看看才是孝顺。初三曾是古人口中的“赤狗日”,有民间传说在这一天出门会与别人发生口角,所以不宜出门,但是现在好像已经没太有人提起了。

初四是祭财神,迎灶王爷的日子,所以在以前,初四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出门,都会在家里吃饭,迎接灶王爷。初五则是要“赶穷”,很多家庭会选择在天刚亮的时候在门口放鞭炮,把家里的穷气赶跑。初六,顾名思义就是“六六大顺”的日子了,许多商家就会在这一天开门,所以经常在初六清晨就会听见许多商家在门口放鞭炮,普通的家庭也会把家里的垃圾全部扔出去。初七则是“人日”,在古代,这一天不会处决犯人,长辈也不会骂小孩。

是不是没想到初一到初七还有这么多讲究?虽然现在很多习俗都已经逐渐消失了,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还是有了解的必要。

年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1、初一:除岁日

大年初一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初一尽量不动扫帚,不把家里的东西往外扔,实在要扫就把门外面的东西往家里扫,这叫“进财”。

2、初二:迎婿日

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要给娘家人发小红包,以示生活幸福、美满。

3、初三:赤狗日

传说赤水大瀑布狗易怒,遇到会不吉利,这天少出门,减少与他人发生口交争辩之事,在家静养。

4、初四:迎灶日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扔穷”。

5、初五:破五节

这天要赶走“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大家黎明起来放鞭炮,打扫卫生,剁饺子馅把小人赶走,包饺子吃。

6、初六:马日

这天是商店酒楼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传说这天12岁的男孩大受欢迎,因为12是6的倍数,寓意六六大顺。这天也要把积攒的垃圾倒掉,叫“送穷”。

7、初七:人日

传说从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古”,所以初七是人日。香港市民喜欢给孩子吃及第粥,希望他们将来考上状元郎!

8、初八:谷日

这天也叫“顺星节”,传说诸星神下界日,天空星斗出的最全,如果天气晴朗,这一年稻谷丰收!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生。这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1、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不外泼水、不打碎家具。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而打碎家具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2、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与夫婿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回娘家,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3、年初三:不拜访亲戚,因与“赤口”同音,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通常不会外出拜年。

4、年初四:用玉米梗或麦梗绑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相传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5、年初五: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6、年初六: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7、年初七:古话常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用天上的星星对应地上的人口,天上的星星很多,寓意地上人丁兴旺。这一天吃元宵,就是为了求得星神的庇佑,表示特别的感恩。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是什么_大年初一到初七的风俗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