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乙类乙管是什么意思(乙类乙管是什么意思?)_乙类乙管和乙类甲管的区别

乙类乙管是什么意思(乙类乙管是什么意思?)_乙类乙管和乙类甲管的区别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2 20:53:01

乙类乙管是什么意思?

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四十种,其中有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7种,丙类传染病11种。

1.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间限制,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2.乙类传染病包括:新冠、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要求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

具体将一种传染病划定为法定或者不列为法定传染病,列为哪类法定传染病,是综合考虑病原体特性、疾病特征、传播速度和范围、对生命健康的危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人群免疫力、卫生系统的防控救治能力等因素而做出的决策,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传染病的分类就会做出相应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也会相应地优化调整。在调整为乙类管理后,在感染者与密接人员隔离、疫区封锁、交通卫生检疫等防控措施上都会做出相应调整。

和乙类甲管有什么区别?

1.报告时限方面。

对于“乙类甲管”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对“乙类乙管”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2.隔离措施方面。

“乙类甲管”传染病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乙类乙管”传染病根据病情需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3.区域管理方面。

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对于甲、乙类传染病发生暴发流行时,可以采取限制聚集性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锁疫区等紧急措施。

4.交通卫生检疫方面。

发生甲类传染病时,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乙类乙管”传染病不实施该措施。

“乙类乙管”是什么意思?政策调整是否意味着回到疫情前的状态?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社会广泛关注。

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法定程序是什么?防控措施带来哪些改变?如何有效防范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权威专家——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雷正龙、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进行了解读。

问:我国的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主要依据什么标准划分的?目前,甲类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有哪几种?

雷正龙: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发生时的危害程度,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现行法定传染病病种共40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目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乙类甲管”的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2种。

问:“乙类甲管”传染病与“乙类乙管”传染病在防控措施方面的主要不同点何在?

雷正龙:在疫情防控方面,“乙类甲管”与“乙类乙管”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报告时限方面。对于“乙类甲管”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对“乙类乙管”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二是隔离措施方面。“乙类甲管”传染病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乙类乙管”传染病根据病情需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三是区域管理方面。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对于甲、乙类传染病发生暴发流行时,可以采取限制聚集性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锁疫区等紧急措施。

四是交通卫生检疫方面。发生甲类传染病时,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乙类乙管”传染病不实施该措施。

问: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法定程序是什么?调整后会出现哪些风险?如何有效防范?

雷正龙: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条款规定,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回归“乙类乙管”可能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调整后由于不对传染源及密接人员采取隔离措施,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二是短时间内新冠病毒感染者大幅增多将明显增加就医需求,同时医务人员自身感染将导致医疗服务供给减少,因此调整初期部分地区将可能出现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现象。三是调整初期,部分公众对新冠疫情的快速上升可能出现焦虑情绪,担心新冠感染后的健康危害。

为此,将采取以下措施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平稳实施。一是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知识,倡导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帮助公众合理用药、正确就医,保持平和心态、乐观心情。二是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前做好医疗资源准备,统筹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分级分类诊疗机制。三是加强药物供应保障。做好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抗病毒药物、抗原检测试剂等准备,通过各种途径及方式,满足居民购药用药需求。

问:调整后在疫情防控方面,政府责任是否有变化?各部门是否还有责任?

雷正龙:我国的疫情防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各有关部门继续分工负责、协调配合,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二是完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三是加大医疗资源建设完善和建立分级分类诊疗机制,四是完善人群核酸和抗原检测策略,五是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六是强化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防控,七是强化疫情监测,八是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各行业主管部门也将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加强督促指导,积极稳妥推进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

问:政策调整后,个人如何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许文波:一是个人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坚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

二是应当注意自身防护,勤洗手、遵守咳嗽礼仪、文明用餐;保持居室整洁,常通风,清洁为主,必要时使用消毒剂;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时应规范佩戴口罩。

三是可适当储备相关药物,在出现疑似新冠症状后,可先进行自我抗原检测,若结果为阳性,且症状较轻时,可居家治疗;若出现症状加重趋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四是新冠病毒检测阳性或具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应尽量避免外出。老年人、具有基础性疾病重症高风险人群、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尽量不外出。

问:政策调整后,如何有效地保护老年人、孕妇、儿童等脆弱人群?

许文波:一是老年人、严重基础病患者、孕妇、儿童等脆弱群体首先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必须前往,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居室要经常通风,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接收快递等物品做好个人防护和适度外表消毒。

二是符合疫苗接种要求的,应当尽早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尤其是60岁以上、有基础性疾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应接尽接、应接早接,对保护自身健康极其重要。

三是尽可能减少老年人、孕妇、严重基础病患者、儿童等脆弱群体的感染机会,若家庭同住人员中感染者,居家治疗期间可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内,避免与相关人员接触。

四是社区摸清老年人、孕妇等脆弱人群群体底数,关注相关人员用药及治疗需求,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五是社区和家人关心关爱脆弱群体的心理健康,使其保持愉悦心情,适量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问:实行“乙类乙管”后,新冠疫情监测、数据收集、报告和发布要求有哪些变化?

李群: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传染病后,疾病监测、报告和对外发布等工作,也要做出一些调整:

一是调整公布内容。保留确诊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不再公布密切接触者相关信息。

二是调整公布频次,根据疫情变化情况进行调整,最终调整为每月一次。

三是调整监测内容。将前期以每一个病例为重点的监测,调整为以疫情趋势、重点人群为重点的监测,在继续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基础上,开展医疗机构和社区人群哨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监测,加强病毒变异监测,相关监测结果将在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上公布。

问:是否有可能再进一步将新冠病毒感染降至丙类传染病?从乙类降至丙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李群:根据传染病传播方式、传播速度、流行强度以及对人体健康、对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丙类传染病通常是一些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像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等共11种。对这类传染病防控重点是关注其流行趋势,控制暴发流行。

是否进一步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丙类传染病,取决于它的危害程度,需要持续监测疾病发病情况和病毒变异情况,有了充分依据后,经过科学评估,再考虑是否从乙类调整至丙类。一般来说,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病毒毒株较为稳定,毒力致病力最好能进一步降低;二是对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预防和治疗手段更加成熟;三是群众对疾病风险有更为充分的认知,个人防护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尚需一定时间去观察研究,积累更多科学数据进行评估。

问:政策调整后,疫情应对组织体系、应对体制是否会相应地进行调整?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是否还会坚持?

李群: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疫情应对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一直在根据全球疫情形势变化和病毒变异情况,并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实践,因时因势因地进行优化、调整、完善。此次调整后,各地可以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和防控措施实施效果,深入研究论证,继续优化、调整、完善疫情应对的组织体系、应对机制,以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一直是我国应对各类传染病疫情的成功经验总结。今后仍要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持续关注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变化,持续开展病毒变异监测和分析研判,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用好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这一重要法宝。

乙类乙管防控政策

2023年1月8日,我们国务院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乙类乙管”。国家卫健委梁万年表示,调整为“乙类乙管”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未来各地将陆续面临疫情流行的压力。

新型冠状病毒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因为新冠病毒变异为奥密克戎病毒,也就是说,现在感染了新冠,对人们的伤害已经发生了改变,重症少,死亡率低。奥密克戎变异株现在流行的是优势毒株,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超过了90%,我们国家这也是根据世界新冠感染的疫情而做出的决定,觉得这样能够更好的保障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发展,减少防疫对我们中国人民的伤害。

现在我们国家规定的传染病一共有四十种

1、甲类传染病(也就是一级传染病),一共是两种鼠疫和霍乱。

2、乙类传染病(也就是二级传染病)一共是二十七种,这里面就包括了现在新冠,前些年流行的非典,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

3、丙类传染病(就是三级传染病)共十一种,流感和流行性腮腺炎等一些疾病。

现在我们国家已经确认感染的新冠病毒是优质的变异,对我们的身体危害已经很小,不需要再通过一级传染病来防役,接下来二级传染病防疫,也就是“乙类甲管”为“乙类乙管”,也就是恢复到二级传染病防疫的程序。我们受到新冠病毒三年过度防疫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以后我们就要恢复正常的生活。

2003年的非典肺炎,2005年的禽流感,2009年的H1N1流感等,传染病发生之后,我们国家得知他们的危害,将乙类传染病实施甲类传染病的管控措施。传染病虽然来势汹汹,但在我们国家严格的控制下,很快就控制住了他们的传染,很好的保护人民的健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防疫政策下调。在我们心中留下了记忆的非典、禽流感,都是“乙类甲管”,疫情得到控制后,政策随机下调为“乙类乙管”的

虽然我们国家政策将新冠病毒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了“乙类乙管”,以后对感染了新冠病的病人不再隔离,没有了密接,也不会再划定风险地区了,防疫也将调整为愿检自检,但我们也不要麻痹大意,还需要关注病毒的变异的报道。

现在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变异流行,现在面临着春节的到来,正是人口流动性很强的时候,人民的免疫力都不相同,未来我们面临的感染的会更多,更厉害,我们要一定做好个人的防疫。最好就是减少出门的次数,尽量多的待在家里,大家应该明白的是,面对新冠病毒还是要靠我们是自身免疫力,如果感染的新冠病毒,一定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证营养摄入,保持良好的心情,提高机体免疫力。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由“乙类甲管”变为“乙类乙管”,政策调整虽然并不意味着回到疫情前的状态,但已经就是放开了疫情政策,不会再像之前防疫新冠病毒那样严格了,国家还会有一定防疫手段来防疫新冠病毒的,只不过放宽了防疫政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防疫严格了。只有我们自己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才是硬道理。才不会怕感染新冠病毒的。

说明甲类、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有什么区别

乙类乙管防控政策如下:

一是报告时限方面。对于“乙类甲管”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对“乙类乙管”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二是隔离措施方面。“乙类甲管”传染病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以及病人、病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乙类乙管”传染病根据病情需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三是区域管理方面。对已经发生甲类(包括“乙类甲管”)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对于甲、乙类传染病发生暴发流行时,可以采取限制聚集性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锁疫区等紧急措施。

四是交通卫生检疫方面。发生甲类(包括“乙类甲管”)传染病时,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乙类乙管”传染病不实施该措施。

乙类乙管的措施解读:

1、实施“乙类乙管”,是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等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是实事求是、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主动作为,是为了不断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2、实施“乙类乙管”,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

3、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要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准备,着力做好群众用药需求,全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特别是强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

4、实施“乙类乙管”,仍然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要继续坚持近三年来养成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始终做好个人防护。

己类乙管是什么意思

一、导通角不同

甲类:在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若晶体管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均导通(即导通角θ=360°)

乙类:半周导通(即θ=180°),则称之工作在状态;

甲乙类:若晶体管的导通时间大于半个周期且小于一个周期(即θ=180°~360°之间)

二、按静态工作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的位置不同

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在被放大的交流信号加入电路时,不论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能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的三极管放大状态。

三、听感不同

甲类放大器由于用两只功率管分别担任正半周和负半周音频放大。故声音大,音质好,失真小。又称推挽放大,被现在普遍使用。乙类放大器用单管作半周放大,缺点是功率小,失真大,音质差,使用较少。甲乙类相比乙类则性能更低。

百度百科-功率放大电路

百度百科-静态工作点

什么叫一类乙管

乙类乙管是指将乙类传染病采取乙级的管理措施,为了高效统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稳妥有序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

实施“乙类乙管”,是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等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是实事求是、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主动作为,是为了不断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实施“乙类乙管”,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

乙类乙管之后,有这些端倪(什么是乙类甲管)

乙类乙管是指将乙类传染病采取乙级管理措施。

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发生时的危害程度,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现行法定传染病病种共40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目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乙类甲管的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2种。

从2023年1月8日开始,将新冠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新冠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感染后引起重症、死亡等情况,以及国际上疫情形势变化作出的决定。

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与无疫情时期,还是有差别的。

文|海上客

深夜发文——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公告,主要有两个重要点: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乙类乙管”。

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时期即将到来资料图

在海叔看来,这当然是自2019年底在武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中国举国上下进行有关抗疫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以来,抗疫政策的一次最大调整。

本质上说,病毒在变异,抗疫之法也在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变,自然有变的道理。

1

仔细看国家卫健委的这份公告。尽管是深夜发文,但并不是说第二天早上天一亮就执行“乙类乙管”。具体的调整日期,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23年1月8日开始实施。

那么,这是否说明,从现在到明年1月8日之间,我们仍像2020年初之后那样实施“乙类甲管”呢?在海叔看来,某种程度上说,是这样的。

但必须看到,即使在过去三年,政策也是不断调整不断优化的。譬如最初的封控,并没有全民核酸。而到了今年春,奥密克戎流入内地并造成局部的广泛传播以后,全民核酸,甚至在上海封控期间几乎全民发抗原,才成了一种“战法”。

之后,全民发抗原先告终止。随着“二十条”优化措施、“新十条”优化措施连续推出,全民核酸也告终了。

12月10日,兰州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恢复开行多趟列车资料图

为什么会做这些优化?很大程度上,是全国上下统一了认识——奥密克戎致肺炎的概率较原始毒株和德尔塔等远远为低。这样的认识,有境外一些地方疫情后的数据作为支撑,也有诸如张文宏团队等在2022年上海春季疫情时的调研分析。其实,也是由各路专家分析推导出可以乙类乙管,最终,决策层才下决心进行了政策调整。

2

为什么不早点更改政策?为什么不在春天天气渐暖的时候调整政策,而要到一般来说流感高发的冬季调整政策?这是昨夜今晨一些朋友的纷纷议论。在海叔看来,只要看到“二十条”和“新十条”推出后的一些情况,仔细分析,就能得到一些答案。

纯属个人看法——

首先,中国是个大国。不仅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更有一个全世界来说独一无二的特点,也就是人口集中且上千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多。美国同样幅员辽阔,可人口分布均衡;印度国土面积没有中国大,但总体上人口分布也相当均衡。即便如此,别忘了,美国疫情就是从纽约这样的超大城市起来的。印度疫情分布也有类似之处。那么,中国若决策放开,一旦有偏差,会怎样?从见“毒”就封,到“二十条”,再到“新十条”,其实是小步快走。甚至如果有所误差的地方,也有机会迅速调整。譬如在“新十条”施行之后,一些地方缺发烧药。很难想象如果一夜之间全部做各种调整并完全将新政策付诸实施,会是什么后果。那么,宣布1月8日实施“乙类乙管”,各地就将有十余天的准备时间。

其次,中国尽管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本身确实是“全国一盘棋”,可具体到各地基层,为了完成工作而进行的具体做法,是有区别的。除了国土面积大导致的气候等南北、东西差异,以及人口密度以外,城乡差别、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老百姓对疫情的认识程度等等,都存在差异。花十天左右时间做具体分析部署准备是合适的。

再次,在今年春夏,对奥密克戎的致肺炎率等数据,并没有一个完整答案。当时,新加坡进行了类似如今中国的政策实践;之后中国香港地区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其实,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调整所得数据,也为中国的决策做了一定参考。

3

海叔一再说,相信如常的世界终会来临。且目前看,随着“乙类乙管”之后,我们距离如常的世界越来越近。就在这两天,网上也有传言诸如“原始株”重现云云。后来经专家证实是谣言。

其实,从自然进化的角度衡量,病毒是不该有“返祖现象”的。但还是要看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不意味着在感染后,没有概率转为肺炎。其实,普通病毒性感冒都有可能转为肺炎甚至重症肺炎的。据一些数据,奥密克戎感染后转为肺炎的比率还是有大约16%的。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等人群,转肺炎的概率比年轻人大很多。

乙类乙管,可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点不容遗忘。

12月22日,在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湖丰村,医护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连日来,海南省文昌市组织医护人员为老年人上门接种新冠疫苗,提供便民服务图:新华社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亦对外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传染病后,根据疫情变化情况,将调整疫情公布频次为每月一次。

开放出境旅游的问题,也要注意“有序”两个字。诸如“航司要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云云,其实证明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与无疫情时期,还是有差别的。我们如今越是注重这方面的自觉自律,彻底如常的世界才会越早到来!

乙类乙管是什么意思(乙类乙管是什么意思?)_乙类乙管和乙类甲管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