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寂灭为乐是什么意思?_有漏皆苦的漏是什么意思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寂灭为乐是什么意思?_有漏皆苦的漏是什么意思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5 09:46:09

1、诸行无常:

众生只要活着,就有色受想行识五蕴。其中,“行蕴”是指众生的种种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也能修集种种福报,但也是终归坏灭,没有一样是恒常不灭的。

当然,众生会在每次死亡之后有新的色身不断出生,可是,一样是生灭不息。就这样无量世生生死死,承受种种苦报(八苦)。

2、诸法无我:

一切法中,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我可以看到和听到知识,这是出生和死亡的法则。如果有人认为这种有意识的头脑可以进入下一个世界,那就是一个不符合事实的持不同政见者。(能去到下一世的,是永远没有觉知性的真心。外道的“神我”“梵我”“灵魂”等等,是虚妄说,不可能常住不坏乃至去到下一世)。

3、有漏皆苦:

众生的种种行为都是有漏的,都不能真正积累下来,就像“竹篮打水”。财富、名声、地位、眷属,乃至于美貌、智慧等等一切。凡是因行为而得到的果报(可能是善报、好报),都不能恒常。因此,在暂时拥有的同时,这件事本身就是“苦”(无常皆苦)。所以说:有漏之法所得,皆是苦(八苦中的“行苦”)。如果有人以为:修人天善法得到富贵等等就不是苦。那就是不符合事实的邪见。

4、寂灭为乐:

把“滚滚红尘”的“堪忍世界”对我们造成的“烦恼”去除,就是极乐世界了。

扩展资料

“诸法无我”中对“我”的理解:

“我执”有两种:一者、人我执;二者、法我执。“人我执”既是执著世间有一个众生为我,事实上五蕴身心以外并没有东西,但我们认为有一个人--我;也既是执著身、心以外,不是身,不是心的我,称为“人我执”;此外,我们对“法”也有执著,认为它有自性,比如说,我们执著天地之间有太阳、天空和地面,这就是所谓的“法执”。而我们执著五蕴的身心(法)是实有法,故称之为“法我执”;“我执”造成我们认为世间有我,故我不可得,本来没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诸法无我

百度百科-诸行无常

百度百科-有漏皆苦

百度百科-寂灭为乐

佛教的最高宗旨是什么

1、诸行无常:

众生只要活着,就有色受想行识五蕴。其中,“行蕴”是指众生的种种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也能修集种种福报,但也是终归坏灭,没有一样是恒常不灭的。

当然,众生会在每次死亡之后有新的色身不断出生,可是,一样是生灭不息。就这样无量世生生死死,承受种种苦报(八苦)。

2、诸法无我:

一切法中,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我可以看到和听到知识,这是出生和死亡的法则。如果有人认为这种有意识的头脑可以进入下一个世界,那就是一个不符合事实的持不同政见者。(能去到下一世的,是永远没有觉知性的真心。外道的“神我”“梵我”“灵魂”等等,是虚妄说,不可能常住不坏乃至去到下一世)。

3、有漏皆苦:

众生的种种行为都是有漏的,都不能真正积累下来,就像“竹篮打水”。财富、名声、地位、眷属,乃至于美貌、智慧等等一切。凡是因行为而得到的果报(可能是善报、好报),都不能恒常。因此,在暂时拥有的同时,这件事本身就是“苦”(无常皆苦)。

所以说:有漏之法所得,皆是苦(八苦中的“行苦”)。如果有人以为:修人天善法得到富贵等等就不是苦。那就是不符合事实的邪见。

4、寂灭为乐:

把“滚滚红尘”的“堪忍世界”对我们造成的“烦恼”去除,就是极乐世界了。

诸法无我”中对“我”的理解:

“我执”有两种:

一者、人我执;

二者、法我执。

“人我执”既是执著世间有一个众生为我,事实上五蕴身心以外并没有东西,但我们认为有一个人--我;

也既是执著身、心以外,不是身,不是心的我,称为“人我执”;此外,我们对“法”也有执著,认为它有自性,比如说,我们执著天地之间有太阳、天空和地面,这就是所谓的“法执”。

而我们执著五蕴的身心(法)是实有法,故称之为“法我执”;“我执”造成我们认为世间有我,故我不可得,本来没有。

《经籍、寓言故事·宝瓶》原文与赏析

佛教宗旨是什么

佛教宗旨是什么?是三法印;

诸行无常:

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诸法无我:

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所谓我的存在只是相对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涅盘寂静:

是说涅盘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盘是寂静的。

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穿其它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是与其它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三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佛教所讲的道理是否符合佛法,凡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法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谁说的。因为此三法印是由佛陀讲演出来,所以它是印证真理(佛法)的一种方法。

佛教禅宗的宗旨是什么?

抛开一切妄想,提起信心,专注于未知的那一念,功夫纯熟,继而那一念如桶底脱落,瞬间放下,达到空范无大千的境界,彻悟自性本体,智慧顿开,一切未知就有了答案

佛教的宗旨是什么

佛教的宗旨是解脱烦恼,脱离轮回。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通过修行,可以见到这个物质世界的最小组成单位,可以见到前世及来生,通过自己亲证亲见,达到解脱,具体阐述如下:

佛教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

在具备禅定或近行定的定力的基础上,修习四界分别观,之后在四界透明体当中,可以见到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色聚。色聚是不断在生生灭灭的,有透明及不透明的两类色聚。通过智慧之光观照色聚,会发现组成色聚的8-10种究竟色法,这就是物质世界的组成方式。

在照见物质组成后,通过修习名法,照见名法是由心、心所构成,心及心所都是不断在生灭的,而且速度非常之快,每秒钟有上亿个心及心所生起又灭去。

通过这样的修行,发现世界是由不断生灭的名色法组成,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我、灵魂这样的不变的东西,因此破除了心中的我及灵魂等邪见。

然后再通过修习寻找名色法生起的原因,会发现名色法相续生起的原因是由于贪爱、爱欲。通过修习追溯名色法生起的原因,可以照见前世,通过追查名色法相续,可以照见名色法在将来的发展以及灭去的时刻,这样可以照见来生。

因此破除了对轮回的疑惑,破除了对佛法的疑惑。

这是佛法慧学十六观智的前两个阶段: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

详细的十六观智的描述可以自己看《清净道论》

佛教的宗旨是什么

佛教的宗旨就修佛的宗旨、成佛的宗旨。修佛的宗旨就是行菩萨道,自利利他,上求佛道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成佛的宗旨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共证菩提,同圆种智。

佛教提倡的是什么 宗旨是什么

1、佛教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2、宗旨:就是教人离苦得乐。

阿弥陀佛!

佛教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佛学的基本观点

佛法的最基本的观点有“四法印”——佛法的四条原则:“诸法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寂静涅磐”;“四谛”——苦、集、灭、道;因果论;缘起论;佛法强调人类要通过发慈悲心,开发智慧,提高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与智能为主。其中慈悲与智慧是全部佛法的根本与核心。佛法所有的修证方法都是为悲、智两个字服务的。

“诸法无常”的含义是指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当中,没有静止不变的事物。一般的人以为人一生几十年最后生命结束才算是“无常”,其实不然。人体内的细胞与思想意识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著变化,进行者生灭交替的运动。无论是物质或者精神,无论宏观还是微观世界,都逃不脱无常这条规律。恩格斯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 *** 体,而是过程的 *** 体。”这与佛法的观点完全一致。

“ 有漏皆苦”。“漏”是指贪欲、愚昧偏见等各种烦恼心情。这种烦恼能改变人性,使人丧失理性。“苦”是指人的精神上的压抑与不安,痛苦失望,饥饿,疾病之类困扰人心的种种的不愉快的感受。所谓的幸福人生也都蕴涵着苦,潜伏著苦,离不开苦。世间的幸福都有不稳定性、欺骗性、增加烦恼等特点。

“诸法无我”。“法”代表一切人与事物。“我”指称为人与事物的“独立自性”或“物质性”。人的躯体、思想、意识、行为都不能独立存在,因为单独的感觉、思想、肉体、行为等,都不能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若躯体是人,人就不会死。因为单单是躯体人类是可以想办法保存的。因此人好比是有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物体,真正的我是没有办法得到的。

“寂静涅磐。”涅磐“是脱离诸种烦恼的意思。涅磐不是世俗的意义上死亡的含义,而是超越了死亡的痛苦阶段,进入到安静自在无为的快乐境界之中。涅磐是所有世间佛法的修行人渴望实现的最高境界,进入了涅磐就是脱离了生死的轮回,断除了一切的烦恼的根源,进入到与宇宙的存在皈依的世界之中。

苦集灭道的涵义。苦知一切世间生命所能感受到的种种苦痛。比如爱变恨、乐变苦、享乐过度带来的苦恼、青春之乐潜藏着的衰老与疾病的危机,美味品尝过多导致的生病,钱财带来的杀身之祸,名利地位的变迁引起的种种麻烦等等。苦的根本的原因在佛法上解释为右于人的贪、嗔、痴、慢、疑而导致的覆盖心性的无明所引起。一旦人类能够洞悉苦的根源,并在源头上杜绝到这些思想的侵蚀,人就会获得开悟,明心见性,获得正知正见,远离颠倒梦想。

集的涵义指产生以上这些痛苦的原因。灭指的是从根本上消除烦恼、苦感,得到自由自在的解脱境界。道指的是之所以要脱离痛苦获得快乐的方法与道路。道法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能够指导思想行为的智慧的见解。

佛法认为一切事物之间都有直接与间接的因果关系,每一事物既是前一事物的果,又是后一事物的因。事物之间有的是原因,有的是条件,有的是结果。并且有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认为任何事物与任何生命的存在,都是处于时间线上的前后相序的运动过程。因果关系是一切实有事物的普遍逻辑关系。佛法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深俱现代发明的系统论与运筹学的观点,认为各种事物与生命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找到这种联系,就要仔细地考察事物的前因后果的关系,把握事物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从而看清现象与事物发生发展的本质。所以佛法的理论是符合辩证法的原理的。佛法提倡的戒杀、戒酒(毒)、戒*邪、戒偷盗等观点在今天看来对改善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健康,以及社会的安宁与人们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建立仍有着积极的现世的意义。

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

佛教的宗旨是啥?

佛教起源于印度,在印度却败落了。而在中国得到了普及,又成了东南亚某些国家的国教。

东南亚不去管它,那里盛行小乘佛教,和中国佛教说不到一块去。且说,佛教为什么在中国普及了,甚至左右了儒和道。为什么佛教在中国能够超越儒道,甚至使中国人认为,佛教本来就是中国的。仅是释迦佛的国藉没办法改。而观音大士幸亏没加入印度藉,中国人已把观音定为中国藉了。

儒教的中心内容,是为知识分子服务的。是故,其脱离工农商大众。儒教是教导知识分子,如何进取为官。为官后如何治国治民。若机不逢时,则如何退居独善其身。

但,知识分子在古中国毕竟是一小群,在官场为士大夫阶层。在民间为文人雅士青楼之客。故,儒教没有广大的劳苦大众的心理和思想基础。

道教的本质是另一种形态的个人奋斗。为官不行,为民又不雅,故而还是求仙飘渺一些。故知,道教也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佛教却不同。佛教的小乘,有类似道教的特征。故小乘佛教在中国传不起来。因为中国已经有了,道教已经存在了。

是故,大乘佛教以普渡众生,普渡劳苦大众的面貌出现,立时赢得广大民众的接受。

儒、道两家对比之下,感到考虑不足。故大量吸收了佛家理论和佛家精神,也改行渡己渡人之说。渐渐,在中国,儒佛不分,道佛不分。佛教思想早已深深渗入儒教和道教中去。

在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把儒教或道教列为国教?

显态原因是,执政者不愿以儒代政。一方面要利用士大夫,一方面又必须削弱和打击士大夫。是故,不可能列儒教为国教。

同时,道教极易与民间势力勾合而反政。故,又时时打击削弱道教。

佛教理论是不参政,有戒律要求不得过问政事。是故较为受到执政者的欢迎推广。

天主教和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伴随经济、军事、文化入侵而来。西洋人要在东方开辟市场,必须有共同语言者和共同思想者的配合。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传播就是解决西方思想,文化、经济、政治等等与东方的融通。

禅的宗旨是什么?和佛的宗旨有什么区别?有哪些著名禅经?

上一位朋友讲的都和我的意见相同。

在这里我想补充一些,如果博克多同学是初学佛学者,一定要找个好的老师指导禅学,又或许参与正信佛教活动(也就是非迷信的活动),当然也要从佛教基本道理学处,例如佛教历史,佛教演化史,各个宗派等等。

要不然,纵然在禅学上又很高深的的大道理,但心灵上却留着一个空虚的无底洞。

我本身也是禅学和净土宗的修行者。大家互相加油吧!

北风清扬 留

佛教的宗旨是什么?

佛教的根本宗旨,佛教教义十六个字: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义,是诸佛教。

这是诸佛的教诲。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佛教的宗旨是什么

佛教的宗旨是解脱烦恼,脱离轮回。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通过修行,可以见到这个物质世界的最小组成单位,可以见到前世及来生,通过自己亲证亲见,达到解脱,具体阐述如下: 佛教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 在具备禅定或近行定的定力的基础上,修习四界分别观,之后在四界透明体当中,可以见到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色聚。色聚是不断在生生灭灭的,有透明及不透明的两类色聚。通过智慧之光观照色聚,会发现组成色聚的8-10种究竟色法,这就是物质世界的组成方式。 在照见物质组成后,通过修习名法,照见名法是由心、心所构成,心及心所都是不断在生灭的,而且速度非常之快,每秒钟有上亿个心及心所生起又灭去。 通过这样的修行,发现世界是由不断生灭的名色法组成,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我、灵魂这样的不变的东西,因此破除了心中的我及灵魂等邪见。 然后再通过修习寻找名色法生起的原因,会发现名色法相续生起的原因是由于贪爱、爱欲。通过修习追溯名色法生起的原因,可以照见前世,通过追查名色法相续,可以照见名色法在将来的发展以及灭去的时刻,这样可以照见来生。 因此破除了对轮回的疑惑,破除了对佛法的疑惑。 这是佛法慧学十六观智的前两个阶段: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 详细的十六观智的描述可以自己看《清净道论》

诸事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盘寂静的后一句

《经籍、寓言故事·宝瓶》原文与赏析

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四方乞求供养,经十二年,求索富贵。人心既志,天愍此人,自现其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 ”“我求富贵。欲令心之所愿,一切皆得。”天与一器,名曰: “德瓶”,而语之言: “君所愿者,悉从此瓶出。”其人得以随意所欲,无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舍,象、马、车乘,七宝具足。供给宾客,事事无乏。客问之言: “汝先贫穷,今日云何得如此富 ”答言:“我得天瓶。天瓶中出此种种物,故富如是。”客言:“出瓶见视其所出物。”即为出瓶。瓶中引出种种诸物。其人骄逸,捉瓶起舞。执之不固,失手破瓶,一切诸物,俱时灭去。

此篇选自 《众经撰杂譬喻》,一作《众经撰杂譬喻经》,旧题 “《比丘道略集》,姚秦·鸠摩罗什译”,是一部从各种佛经中辑出的譬喻 (包括寓言) 选集。

这种譬喻选集的形式在 “十二部经” 中——佛经体例的十二种类别中属于 “譬喻”四部 (因缘、譬喻、本事、本生) 之一,是佛教文学的精华部分。除此而外,较有名的还有鲁迅早年出资刻印并著文介绍过的南齐·求那毗地译的《百喻经》,三国吴·康僧会译的 《旧杂譬喻经》晋·法矩、法立共译的 《法句譬喻经》及姚秦·竺佛念译的 《出曜经》等。这些经中的许多譬喻故事都曾在我国广为流传,在民间有较大的影响。

佛经的这种写作形式,在文学上的价值很高,表现了一种丰富的想象力,使人感到新鲜、生动。这些譬喻的故事被用来概括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以后的中国文学有较大的影响。而它们本身所产生的直接效果,一方面,由于本身的生动性,很符合了传教的需要; 再一方面,它们所表现的义经虽还有些浅俗粗糙,有时或者还不符合佛教义学的根本精神,但却易于被一般民众所接受。与那些佛教义学的繁琐抽象的思辩相比,自然拥有更多的读者。

佛教宣传 “修持得福”。修持有好多种,“乐善好施”为其一,更具体的,本文所说的供天祭神就是最通行的做法。修持能够得福,富贵寿考,甚至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很符合一般群众的心理,所以对神佛供养之风习在民间颇为盛行。但是,供天祭神,必专诚一心,否则终究前功尽弃。如本篇的主人公,开始能“人心既志”,所以得到了应有的“福报”,但是终为骄逸之心所挠,得意忘形,结果是瓶破物失,又一无所有。

整个故事所隐喻的思想是: 修持佛道,定要专心诚志,不能有一点 “贡高我慢”之心,否则难以如愿。若从更进一层的意思分析,仅为得富贵而供养天神是一种不彻底的修持方法,不足为取。佛教宣传“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这是佛家的 “四法印”。其中的 “漏”就是烦恼。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 “我”,或为 “我所有”,这叫做惑,惑使人烦恼。烦恼的种类很多。贪欲、嗔恨、痴愚是三毒。加上傲慢、犹疑、恶见为六根本烦恼。由于烦恼而造种种业。业就是行为、言语、思想的活动。烦恼和业引生未来或为天人,或为人,或为地狱、鬼、畜生的身心,于是又起烦恼,又造业,又生身心,这样的生死轮回,没有休歇。而生死轮回是苦的。以人生而论,生、老、病、死、与所爱者分离、与所怨者相聚、所求却不得,五取蕴等都是苦,所谓 “人生八苦”,而佛说世间有无量的苦。和 “有漏皆苦”相反的是“涅槃寂静”。涅槃是无漏,是苦果苦因的消灭。这是佛教所宣传的修行佛道者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智慧福德圆满成就,永恒寂静无苦安乐。这就是 “离苦得乐”。

本篇主人公供天祭神的目的只是 “求索富贵”,这正是 “贪欲”的一种表现。一旦有富贵就又生骄逸之心。实际上根本不是真正修持佛法,而是在烦恼的圈子里愈陷愈深,所以,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福报,更谈不上到达“涅槃寂静”的境界。这是作者真正的目的,对那些只为现实利益而修持,仍跳不出“三世轮回”者的一种绝妙的讽刺。

本篇所用的是记事体裁。它的主要风格是形象逼真生动。如写到主人公为求富贵,“四方乞求供养,经十二年”,那种非常虔诚祭神的样子已经出现在读者面前。而最后有了富贵,却又忍不住原来的骄逸之心,在此,作者只用了“捉瓶起舞”四个字,就把那人的那种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与前恰是绝妙的对照。

佛典的叙事经常有想象奇妙、情节曲折的特色。佛典喜欢创造稀奇的境界,也善于创造稀奇的境界。佛典想象力的丰富是惊人的,它自由自在地驰骋,引导读者走入优美、富丽、新奇、幻化的世界。而佛典叙事的内容又常常是繁衍复沓的,曲折多变的,显得有情趣,有波澜,很能吸引人。但“宝瓶”一篇以及其它一些寓言小故事却与此不同,它的笔调是平实简练的。它通过“供养”、“得瓶”、“出瓶”、“瓶破”四件事的叙述,明白、准确、概括地道出了作者的意旨。这种平实、简练、朴实、通俗的风格对以后白话文学是有一定影响的。

诸事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盘寂静的后一句是诸行无常、诸漏皆苦。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这四句佛陀宣说的话,称为四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寂灭为乐是什么意思?_有漏皆苦的漏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