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历史上的周公究竟是谁_历史上有没有周公这个人

历史上的周公究竟是谁_历史上有没有周公这个人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5 09:53:54

提到周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周公解梦”“周公吐哺”两个成语。

周公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姓姬名旦,我们所熟知的“武王伐纣”中的武王叫姬发,是文王的第二个儿子,所以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

上面说到关于“周公”的两个成语,那么我们便分别从两个成语开始来讲述一下“周公”的传说吧。

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出自《史记》,意思就是周公礼贤下士,重人才,在吃饭的时候遇到客人来访,经常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

这一点与东汉献帝时,左中郎将蔡邕的“倒履相迎”,如出一辙,后人常用这两个成语表达在位者礼贤下士的情怀,用以激励自身。

在曹操的《短歌行》中将“周公吐哺”纳入其中,“天下归心”随其后,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怀。

周公解梦

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创造了周易,是我国最早的卜筮专著,为我国的术数学奠定了基础。所以第一次听到“周公解梦”的时候,便不自觉的将周公认定为周文王。

实际上,周公就是周公,民间多称“周公旦”,在武王伐纣中,周公的贡献不亚于姜子牙,而在周朝建立之后,周公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则远大于姜太公。

周朝建立后,姜太公分到了齐国,周公分到了鲁国,而周公将自己的儿子安置到鲁国,自己则留在京中辅助武王。

周朝建立2年,武王便一命呜呼,周公担心诸侯乱政,便开始摄政,七年之中平乱、肃商、建都、制礼乐,七年之后归政于小皇帝。古人认为若没有周公,恐怕周朝会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

周公摄政的七年间,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制礼乐”,也就是后来孔子终生倡导的礼乐制度,被称为“元圣”和儒学先驱,而周公频频出现于孔子的梦中。

所以在孔子学说主宰的时代,“梦见周公”便成为一个共识流传了下来,周公解梦应运而生,周公解梦并不是周公写的,只不过借“周公”之名,这全赖于周公所创立的基础政治文化思想造福人类。

中国历史上周公的故事是什么?

很多人做梦之后都会参照周公解梦来看看自己做的梦是不是吉利的,那么周公是谁他的名字叫什么?历史上的周公是什么人?其实在历史上是真的存在周公这个人的,这个人的历史原型就是周朝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这个人就是姬旦。由于自己的封地是在周,所以人称周公。

历史上的周公是什么人

大家对周公有没有原型有了正确的答案认知。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周公的历史。周公在小的时候就十分孝敬自己的父母。后来姬昌去世了,周公就和姜尚一起辅助周武王姬发。姬发是十分信任自己的弟弟周公的,基本上国家的的大小事都会询问周公,征求周公的建议。周公也是矜矜业业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不时地给周武王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就这样君臣上下一心,很快周武王的势力就在不断的扩大,周武王也开始准备伐商了。最后在牧野之战中,周武王轻松的战胜了商纣王。商朝的统治也被彻底的推翻了,周武王建立了周朝。

后来每两年周武王就去世了,当时的成王年纪十分小,周公担心天下人的因为成王年纪小想要造反,于是就开始代替成王处理周朝的政务。后来周公更是提出了十分符合当时周朝国情的分陕而治策略,就是周朝的东边周公管理,周朝的西边召公管理,双方以陕西为分界线。但是两边的政权最终的目的都是可以帮助周朝不断的扩大版图,更好的发展周朝的实力。

后来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叛变,周公亲自带领军队去平定叛乱,商纣王的遗民在这个时候终于全部臣服周朝了。所以说周公的东征也为周朝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后来周公更是建议周成王将周朝的国都迁到洛阳,这样可以更好的集中自己的政权。另外周公封邦建国的方针也开始施行,周朝的土地被分封成了大大小小七十几个诸侯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朝的王公贵族。除了这些在周朝军事,政治上的有效手段外,周公在礼乐,文化等等方面也是有着很多的贡献的。

周公也是在意礼仪的,制定了十分详细的周朝礼仪,还有很多的礼乐。周公的很多言论也全部都记载在《尚书》中,就连孔子也是十分推崇周公的,认为周公是儒家学的奠基者。另外周公这个人对于国家也十分忠心的,所以自己代替成王处理朝廷政事十几年,但是当成王成人后,周公迅速的完成了自己权力的交接,让周朝的权力可以真正的回到天子的手中。所以周公不但有才能,而且也是十分忠心的高尚之人。这也是后人十分推崇周公的一个主要原因。

古传周公解梦中周公是何人?

1、周公吐哺

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

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

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

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

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

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历史人物:周公

1、周公先圣 儒学先驱

[编辑本段]

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代第一位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势力扩展至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论语》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122-前1116)的母弟。他在周灭商之战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灭商2年后,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周公闻言,便对太公望和召公召公奭说:“我所以不顾个人得失而承担摄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稳。如果江山变乱,生民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对我的重托呢 ”周公旦又对将要袭其爵,而到鲁国封地居住的儿子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论身份地位,在国中是很高的了。但是我时刻注意勤奋俭朴,谦诚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到鲁国去,千万不要骄狂无忌。”。 相传他推行井田,制礼作乐,建章立制,主张“明德慎罚”。其言论见《尚书》等篇。

人们常说的“梦里见周公”里的“周公”在历史上真实身份是什么?

历史人物:周公

周公是文王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叫姬旦 史书上称他为周公或周公旦。他亲自参加了武 王的伐纣战争和建立西周政权、巩固西周政权 的工作。他是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位杰出 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具有军事、文艺才能的 人,由于他的努力,推进了周初历史的发展 在历史上是位做出过贡献的人物,为后世封建 统治阶级所推崇,并有很大影响,甚至被奉 为“圣人”的孔子,处在“礼坏乐崩”的春秋 时期,还在深切怀念他。 文王在世时,姬旦在诸子弟中就与其他兄弟不 同,是个孝顺、忠厚、仁爱的儿子。武王即位 后,他全力辅助武王,很多政事由他执堂处 理。武王九年向商纣发起军事行动,东伐至黄 河渡口孟津,周公辅佐行军。十一年发动了灭 封战争,当大军压境陈于商都郊外牧野,在阵 前哲师时,周公协助武王作《牧善》,在誓词 中历数了纣王的罪状。灭商后,武王举行建国 即天子位的典礼,周公手持大斧,召公手持小 斧,护卫武王左右,杀性血祭土神,将纣王的 罪行上告于天,以及殷的人民,完成了灭周建

商的大业。 周以西陲“小邦周”之国,在殷地刚刚平定, 尚未安宁情况下,如何全面管理东部原为商地 的广大领土和臣民,对新建的西周王朝来说 是个棘手难题。周公面武王建议:以周的力量 是无法全面进行统治的,只能以殷治段,分而 治之,以武力监督。 武王曾召集九州的长官,向他们表示,他时时 担心,如何才能确保西周政权,并使之能德行 光照四方:为此应选择建筑一个得地利的统治 中心。因此回到西十后,常为此事忧虑不安 夜不能寐。周公见此情况后,亲至王所问候。 当武王把心事说出后,二人讨论认为伊洛流域 是中央建都的好处所,因此决定营建洛邑(王 城,今河南洛阳泸水西)作为周朝的陪都,使 周朝能够有效地统治东方,以使周政权长治久 安。 武王灭商后二年,天下尚未安宁,但武王终因 操劳过度而病倒,大臣们都很忧惧,当太公、 召公虔诚地为武王占卜时,周公考虑到新建的

西周政权不能没有武王,为国为民着想,周公 挺身而出,愿以自己的生命代武王,使武王康 复。设立三祭坛、周公西北而立,向太王、王 季、文王为武王祈祷。 史官把周公的祷词写在简册上,祷告说“武王 身负重命治理天下,受到人民的敬爱,现因勤 劳国事,为疾病所危害,可是无论在天的三王 和国家人民都不能没有他,希望你们能保佑武 王,我姬旦可以自身代替武王的生命。”祈祷 后,周公则把策书封存于金腾医中,告诚保管 的人不准向外声张。可见周公在辅佐武王时, 全心全意,毫不顾及个人得失,不愧为股肱之 臣。 后来武王逝世,成王尚在襁褓之中。作为叔父 的周公,为国事着想,政权尚未得到巩固,恐 天下人得知武王逝世而背叛,成王年幼又不能 管理国家政事,于是自身挑起重担,代成王行 使统治大权,主持国事。但周公的一片苦心和 举动却遭到管叔及其他兄弟的猜忌,并放出流 言说:“周公阴谋篡夺王位,于成王不利。

虽遭逸陷,但周公还是坦诚地向太公和召公解 释说:“我所以不避嫌疑代成王摄政当国,是怕天下背叛周朝,无法向在天之灵的三王交 待。周政权刚刚建立,武王就去世,成王年 幼,为完成周的历史大业,我才这样做。“终 于得到谅解和敬佩,辅佐成王班政,并令其子 伯离代已到鲁作鲁公。他告诫伯离说:“虽然 我在天下地位很高,你现在虽为国君,要戒骄 戒傲,礼贤下士,管理好封国。 周公代成王主持国政后,管、蔡极为不满,放 出流言,引起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虽为周公 所平息,但武庚却乘机联合管叔、蔡叔和在东 方的旧势力共同反周。面对武庚的叛乱,当时 周公处境艰难,内部甚至出现骚动和不安,对 是否东征平叛,意见不一。 因此周公作<大诰》,说服那些在叛乱面前动 摇和畏缩的贵族。周公、召公协调了内部矛 盾。周公亲率平叛大军,进行了第二次东征 经过三年苦战,终于平息了叛乱,杀掉了武 庚、管叔,流放蔡叔、霍叔。平定武庚叛乱后

西周建国后,按宗法制进行了分封,按血缘父 子、兄弟、夫妇、尊卑、贵贱的亲疏远近关系 或封建等级关系;又如封国、爵禄、朝觐、聘 问、丧葬、祭祀、巡狩、学校、民政等王制以 及丧服中的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缆 麻“五服”、吉、、宾、军、嘉“五 礼”“三从四德”均需制定一套典章制度来维 护,使等级关系有所遵循,使统治秩序有所保 证。 <礼>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特权而制定的,<国语 楚语》提到“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 维护等级,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 系的,“礼失则昏”,“礼成而不反”,可见 制<礼>对西周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性。 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祭 祀,由宗子主持:戎指征伐,由周天子决定, 因此举行仪式时非常隆重,均规定有不同等级 的乐舞;盟会、饮宴、婚娶、丧葬,也有不同 等级的仪式和乐舞。如<论语·八》载:“季 氏八偷舞于庭”,孔子愤慨地说:“是可忍,

熟不可忍也”,因为按乐舞制度,天子用八作 (一八人),诸侯六,卿大夫四价,士二 偷。而季氏为卿火夫,居然用天子的乐舞,是 对周礼的冒犯和破坏。可见乐舞和礼制是相互 配合,相辅相成用以维护等级制的。 周公制礼作乐,从政治方面到文化方面,制定 了一一完整的典意制度,使封幸秩序得以稳固 和发展。周公所制定的礼乐制度,对于后来的 各封建王朝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司马迁著<史记》,在八书中首列<礼书> 因为礼使君臣朝廷、尊卑贵贱有序,“天下从 之者治,不从者乱”,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所 需要的;《乐书》居其次,认为帝王创业大功 告成后就制乐,政治安定后就制礼。而乐可以 协调人们关系,和睦相处;可进行道德教化, 并不是为了娱乐自心,快乐纵欲,而是为治理 好天下。 成王长大能够处理国政时,周公则归政于成 王。在成王主持国政时,又有人进谗言诋毁周

公说:“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 大事”,使成王大怒于周公。为了避免矛盾, 周公只好避居于楚国。当成王在档案馆中看到 周公为他向河神祷告的策书时,方见周公的 颗赤诚忠心,成王悔恨自己,热诚地把周公接 回来。 周公回王室后,成王年纪已大,怕他在管理国 政中,纵欲放荡,则写了《多士》阐述商的历 史,以告诫成王。又作<毋逸》,提出创业艰 难败业易,要他从历史兴败中汲取教训。 由于推行周公建立的典章制度,又主张“明德 慎罚”以缓和阶级矛盾。加强了统治,成康之 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呈现太平 盛世,史称“成康之治” 周公的一生,是全力辅佐王室,为周代政权建 设奋斗的一生,为后世相臣的楷模。

周公是谁

周公,姬姓,名旦,是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关于梦周公,在儒教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梦,经常被称为“周公之梦”,或“梦见周公”。表明周公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子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

是姬旦

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其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爵为上公,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历史上有很多周公之说。比较出名的是易经中提到的周公解梦。周公大行封建,营建东都洛邑,制礼作乐,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传说周文王姬昌一共一百个儿子,老大姬伯邑考,早年被纣王所害。老二姬发,就是后来的周武王,老三姬鲜,老四姬旦。在所有儿子中,姬发和姬旦是文王最看重的,也是最贤能的。而姬旦最孝顺最友爱,在所有人中鹤立鸡群。《史记》此记载: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文王去世之后,武王姬发继位。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 而“周公为辅”,翻译过来,周公就是了。弟弟当中,类似召公奭、毕公高、毛公遂、曹叔振铎、卫康叔等等都是很能干的,跟着四哥辅佐二哥

历史上的周公究竟是谁_历史上有没有周公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