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元宵节的习俗是什么?_元宵节赏灯始于什么时期

元宵节的习俗是什么?_元宵节赏灯始于什么时期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5 09:57:44

元宵节来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1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3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话灯联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牶“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牶“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牶“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牶“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牶“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牶“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了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赏灯诗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牶“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牶“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牶“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牶“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牶“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食 俗

元宵佳节除了观灯游艺之外,食俗也令人十分神往。油锤元宵节的食品出现于唐宋时的有油锤,宋代《岁时杂记》中说:“上元节食焦锤最盛且久。”说明油锤为宋代的汴中(今河南开封)元宵节的节日食品。油锤是一种什么样的食品呢?据宋代的《太平广记》记载:油热后从银盒中取出锤子馅。用物在和好的软面中团之。将团得锤子放到锅中煮熟。用银策捞出,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再将油锤子投入油锅中,炸三五沸取出。吃起来“其味脆美,不可言状”。原来唐宋时的油锤就是后世所言的炸元宵,此记载可作今日研制“仿唐菜”时参考。油锤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其制法与品种已颇具地方特色,仅广东一省,便有番属的“通心煎堆”、东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等,真可谓唐宋食风今犹在。

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元宵节吃汤圆,最早见南宋诗人宋必大的《平园续稿》,书中有“元宵煮食浮阔子,前辈似未曾赋此”的记载。宋时的浮圈子,亦名汤团。到南宋,仅临安的上元节食品,便有乳糖圆子、山药圆子、珍珠圆子、澄沙圆子、金桔水团、澄粉水团和汤圆等。那么,这类似米粉为料的“圆子”为什么能成为上元的应节食品呢?原来,元宵节必吃元宵,以取“团团如月”的吉祥意思。至明代,元宵作为上元节的食品在北京已很常见。其制法是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东南所称汤圆也。清代时,御膳房所制的宫廷风味“八宝元宵”。早在康熙年间即为朝野所传闻。名剧《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对八宝元宵曾有这样的诗句牶“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元宵发展到今天,已形成地区有别,风味各异,丰富多彩的特点。面灯也叫由面盏,是用面粉做的灯盏,多流行于北方地区。面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做灯盏十二斗(闰年十三只),盏内放食油点燃,或将面灯放锅中蒸,视灯盏灭后盏内余油的多寡或蒸熟后盏中留水的多少以卜来年十二个月份的水、旱情况,这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其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如清乾隆年间陕西《锥南县志》载牶“正月十五,以荞麦面蒸盏燃灯,按十二月,以卜雨降。”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面灯在正月十六落灯之日煮或蒸而食之。清咸丰年间,山西《澄城县志》载牶“正月十五日蒸荞麦面为灯盏,注油燃灯,次早食之。”目前农村仍有此俗。

面条为元宵灯节落灯这天晚餐的食品。古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民谚。这一食俗多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梁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糟羹浙江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来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此外,浙江浦江一带吃馒头、麦饼。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舞 狮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元宵节赏灯习俗始于什么时期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1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3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 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话灯联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牶[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牶[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牶[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牶[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牶[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牶[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了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赏灯诗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牶[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牶[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牶[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牶[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牶[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食 俗

元宵佳节除了观灯游艺之外.食俗也令人十分神往.油锤元宵节的食品出现于唐宋时的有油锤.宋代<岁时杂记>中说:[上元节食焦锤最盛且久."说明油锤为宋代的汴中(今河南开封)元宵节的节日食品.油锤是一种什么样的食品呢 据宋代的<太平广记>记载:油热后从银盒中取出锤子馅.用物在和好的软面中团之.将团得锤子放到锅中煮熟.用银策捞出.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再将油锤子投入油锅中.炸三五沸取出.吃起来[其味脆美.不可言状".原来唐宋时的油锤就是后世所言的炸元宵.此记载可作今日研制[仿唐菜"时参考.油锤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其制法与品种已颇具地方特色.仅广东一省.便有番属的[通心煎堆".东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等.真可谓唐宋食风今犹在.

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元宵节吃汤圆.最早见南宋诗人宋必大的<平园续稿>.书中有[元宵煮食浮阔子.前辈似未曾赋此"的记载.宋时的浮圈子.亦名汤团.到南宋.仅临安的上元节食品.便有乳糖圆子.山药圆子.珍珠圆子.澄沙圆子.金桔水团.澄粉水团和汤圆等.那么.这类似米粉为料的[圆子"为什么能成为上元的应节食品呢 原来.元宵节必吃元宵.以取[团团如月"的吉祥意思.至明代.元宵作为上元节的食品在北京已很常见.其制法是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东南所称汤圆也.清代时.御膳房所制的宫廷风味[八宝元宵".早在康熙年间即为朝野所传闻.名剧<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对八宝元宵曾有这样的诗句牶[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元宵发展到今天.已形成地区有别.风味各异.丰富多彩的特点.面灯也叫由面盏.是用面粉做的灯盏.多流行于北方地区.面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做灯盏十二斗(闰年十三只).盏内放食油点燃.或将面灯放锅中蒸.视灯盏灭后盏内余油的多寡或蒸熟后盏中留水的多少以卜来年十二个月份的水.旱情况.这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其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如清乾隆年间陕西<锥南县志>载牶[正月十五.以荞麦面蒸盏燃灯.按十二月.以卜雨降."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面灯在正月十六落灯之日煮或蒸而食之.清咸丰年间.山西<澄城县志>载牶[正月十五日蒸荞麦面为灯盏.注油燃灯.次早食之."目前农村仍有此俗.

面条为元宵灯节落灯这天晚餐的食品.古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民谚.这一食俗多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梁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糟羹浙江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来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此外.浙江浦江一带吃馒头.麦饼.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舞 狮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元宵赏灯开始于哪个朝代

汉代就有了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已将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元宵赏灯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通衢闹市建有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除燃放灯火外,还有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活动和众多民俗。

元宵节赏灯的风俗由来已久,古人的赏灯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为什么有“元宵节”?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正月十五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元宵节赏灯始于汉代,到唐代已发展为灯市。

唐代禁止人们夜间在大街上自由行动,但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是个例外。人们在这天晚上可以走出家门,随便上街观灯赏月,尽情狂欢。普通百姓赏灯大多是冲着热闹而去,而皇帝组织的赏灯活动就多了一些文化的气息。

唐中宗就举办过一场元宵赏灯赛诗大会,会上有好几百位文人学士吟诗作赋。其中苏味道作了一首堪称绝唱的《正月十五夜》,有两句是这样描写灯市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从此,“火树银花”常被用来形容节日期间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场景。

盛唐时期,元宵节赏灯的规模更大。唐玄宗规定每年元宵节前后三日都是赏灯日,这使得元宵赏灯的气氛更加热烈。

唐睿宗年间,在京城安福寺门外,搭建了一座高达二十丈的灯轮。灯轮是一种类似于宝塔状的彩灯,在庞大的灯树上,装点上五颜六色的彩灯五万多盏。彩灯同时点燃,远远望去真的就像一株巨大的灯树,照耀的天空都如白昼一般,真是壮观极了。

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月》:“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孟浩然《同张将蓟门观灯》:“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看来唐代的北京地区灯市也气度不凡。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京城。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唐人赏灯的同时经常伴随着唱歌、跳舞的活动,灯火映照下,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乐。

宋代的灯市也非常热闹。花灯的灯架有多种,如竹子、铁、木条、藤条、麦秆、兽角等。灯架可以扎成各种形状,外面用纸、绢、纱、玻璃等封好,并绘有图案。

据《武林旧事·灯品》记载,宋代最好的花灯产自苏州和福州。苏州的灯叫苏灯,最大的苏灯直径可达三四尺,用五色琉璃做成,灯上面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栩栩如生,非常奇妙。在所有花灯中,皇宫中制作的灯自然是最豪华的了。宋代皇宫里曾做过一座琉璃灯山,灯山高五丈,上面布满了各色人物,每个人都能活动。元宵节那天,硕大的灯山被安放在专门制作的大彩楼上,灯光照耀下,如水晶宫一般耀眼绚烂。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1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3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话灯联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牶“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牶“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牶“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牶“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牶“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牶“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了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赏灯诗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牶“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牶“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牶“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牶“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牶“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食 俗

元宵佳节除了观灯游艺之外,食俗也令人十分神往。油锤元宵节的食品出现于唐宋时的有油锤,宋代《岁时杂记》中说:“上元节食焦锤最盛且久。”说明油锤为宋代的汴中(今河南开封)元宵节的节日食品。油锤是一种什么样的食品呢?据宋代的《太平广记》记载:油热后从银盒中取出锤子馅。用物在和好的软面中团之。将团得锤子放到锅中煮熟。用银策捞出,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再将油锤子投入油锅中,炸三五沸取出。吃起来“其味脆美,不可言状”。原来唐宋时的油锤就是后世所言的炸元宵,此记载可作今日研制“仿唐菜”时参考。油锤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其制法与品种已颇具地方特色,仅广东一省,便有番属的“通心煎堆”、东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等,真可谓唐宋食风今犹在。

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元宵节吃汤圆,最早见南宋诗人宋必大的《平园续稿》,书中有“元宵煮食浮阔子,前辈似未曾赋此”的记载。宋时的浮圈子,亦名汤团。到南宋,仅临安的上元节食品,便有乳糖圆子、山药圆子、珍珠圆子、澄沙圆子、金桔水团、澄粉水团和汤圆等。那么,这类似米粉为料的“圆子”为什么能成为上元的应节食品呢?原来,元宵节必吃元宵,以取“团团如月”的吉祥意思。至明代,元宵作为上元节的食品在北京已很常见。其制法是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东南所称汤圆也。清代时,御膳房所制的宫廷风味“八宝元宵”。早在康熙年间即为朝野所传闻。名剧《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对八宝元宵曾有这样的诗句牶“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元宵发展到今天,已形成地区有别,风味各异,丰富多彩的特点。面灯也叫由面盏,是用面粉做的灯盏,多流行于北方地区。面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做灯盏十二斗(闰年十三只),盏内放食油点燃,或将面灯放锅中蒸,视灯盏灭后盏内余油的多寡或蒸熟后盏中留水的多少以卜来年十二个月份的水、旱情况,这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其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如清乾隆年间陕西《锥南县志》载牶“正月十五,以荞麦面蒸盏燃灯,按十二月,以卜雨降。”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面灯在正月十六落灯之日煮或蒸而食之。清咸丰年间,山西《澄城县志》载牶“正月十五日蒸荞麦面为灯盏,注油燃灯,次早食之。”目前农村仍有此俗。

面条为元宵灯节落灯这天晚餐的食品。古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民谚。这一食俗多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梁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糟羹浙江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来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此外,浙江浦江一带吃馒头、麦饼。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舞 狮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元宵节猜灯谜始于哪个年代

简介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 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编辑本段节日历史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相关传说点彩灯来历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

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

袁世凯与元宵 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节日习俗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 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 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 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 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今年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偷菜节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

食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科学吃元宵

元宵佳节将至,很多人家里早已备上元宵,一顿吃不完,甚至连续几天都是餐桌上的“常客”,早餐、加餐甚至夜宵都少不了。

俗话说过犹不及,其实说起吃元宵来也是一样。从营养学来看,糯米皮加上豆沙、芝麻、枣泥、花生等甜馅或鲜肉、菜肉等咸馅,都是高糖分、高热量的非健康食品。那么到底如何吃元宵,才能保证美味与健康兼收呢?

早餐不宜食用

元宵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还含有油脂,但却缺乏营养素,除了热量和糖外并没有太多其他营养。这样的食品首先是不适合当早餐吃。除了缺乏营养外,还因为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的,而元宵外皮的部分都是糯米的,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而导致泛酸、烧心等情况,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元宵节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

由于明帝崇尚佛教,他听闻佛教的僧人在正月十五这天要观佛舍利、点灯敬佛,于是他下令,正月十五这天夜晚皇宫和寺庙中都需点灯敬佛,大臣百姓们也都需挂灯,于是形成了元宵节赏灯的传统。赏灯的传统是由佛教礼仪传播发散,从皇宫蔓延到民间,从中原发展到全国,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民性的风俗习惯。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在汉代出现,发展兴盛则是在唐宋两朝。唐朝是历史上国力空前强大的时期,元宵节赏灯的习俗也得到发展,在元宵节这一天,举国上下,大街小巷纷纷张灯结彩,人们还开始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柱、灯树等,满城一片繁华景象。

宋朝开始兴起了男女们在元宵节通宵达旦逛灯市的习俗,王宫贵胄们也与百姓们一同度过这欢乐的元宵佳节,猜灯谜这一活动便是在宋朝兴起。

元宵节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自古时起便受到了重视,到现今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元的节日习俗,赏灯会是元宵节中最盛大的活动,其他活动还有赏月、猜灯谜、吃元宵、放焰火等,不少地区也有耍龙灯、划龙舟、耍狮子、踩高跷等民俗表演,是一片欢喜祥和的节日氛围。

元宵节的习俗是什么?_元宵节赏灯始于什么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