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芦笙制作技艺哪个民族_芦笙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芦笙制作技艺哪个民族_芦笙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6 10:21:42

芦笙制作技艺是苗族的。

芦笙介绍:

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汉族的竽。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芦笙作为一种乐器,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芦笙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两种,其调式为“561235”和“612356”,重音芦笙的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芦笙则轻盈而高亢。

其音乐曲调的使用是很严格的,大体分为《祭祀》、《抒情》和《叙事》等三大部分,《祭祀》部分主要用于丧葬祭祀,曲调共有三百六十首,《抒情》部分主要用于踩花山等吉庆场面,但文山苗族芦笙婚礼音乐因历史上的不断迁徙而失传;《叙事》部分主要叙说苗族历史、故事传说等。

相关传说:

广西苗族传说,古时人间五年节无芦笙,遂向天上去要。先派喜鹊去,没要来。又派蝉去。蝉抠出内脏交公鸡看管,上天学会芦笙曲,将年节和芦笙带回来。人们忙过年节,不理芦笙。芦笙便又回天上。蝉向公鸡要内脏,公鸡说巳吃了,只好往外吐,整天咕咕叫,吐不出来。蝉无内脏,不愿再上天要芦笙。

人允许它吃露水,遂多次要芦笙。天上不肯给。蝉暗地记住芦笙构造,回来让人仿造,就有芦笙流传。贵州苗族传说,从前有一个苗家村寨遭遇老鹰的袭击,村子里的一只只鸡、鸭都被老鹰叼走了,没有人能制服这些老鹰。

勇敢的猎手茂沙知道这个寨子受害的情况后,用箭射死了老鹰,全寨子的乡亲们欢天喜地,都十分感激这位英俊的青年猎手。寨子里最美丽的姑娘榜确气打扮起来比孔雀还美丽三分,她认识了青年猎手茂沙以后,便深深地爱上了他。

不幸的是,美丽的榜确被一只白野鸡叼走了,白野鸡把榜确藏在一个山洞里,全寨子的人都找不到她。有一天,茂沙来到一片森林中,伐木人告诉他森林里有白野鸡,每天夜半三更时分发出的叫声令人害怕,同时还隐隐约约地听到女人的哭声。

茂沙听了以后,心里盘算着要除掉这个害人的精怪。他藏在森林里,到三更时分,果然飞来一只白野鸡,同时还传来一个姑娘的哭声。茂沙等到快天亮时,“飕”的一声射了-箭出去,射死了白野鸡,他从白野鸡身上拔下一根羽毛插在自己头上,就离开森林到别处去了。

白野鸡被杀死以后,那个哭泣的姑娘苏醒过来,原来她就是美丽的榜确。榜确知道是茂沙救了她,更是一心爱着茂沙。为了找寻茂沙,榜确的父亲告确囱说:“我们跳起舞,唱起歌,把四方寨子上的人都引来,还怕不能把茂沙也引来吗!”

于是他教人们采来竹子做成芦笙吹奏,把四面八方的人都引来唱歌、跳舞,直到第九天夜晚,榜确在人群里发现一个头上插着白野鸡毛的青年,一眼便认出他就是勇敢的茂沙。榜确的父亲告确把茂沙请到家里喝酒,告诉他,是他救了美丽的榜确。

之后,茂沙与榜确便结成了幸福的夫妻。后来,每年的这个时候,苗族同胞都吹起芦笙、跳芦笙舞,以示纪念。

芦笙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扬光大,其前身为竽。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爱的民间舞。芦笙舞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群众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风俗性芦笙舞。

彝族

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地区和云南省西部一些地区,曾用于喜庆丰收的酬神和送葬仪式中。清《滇南志略稿》载:

“……每年秋后,宰牲祀神,吹笙跳舞而歌,谓之祭庄稼。”清乾隆《开化府志·九》记:“……送葬,女婿吹笙跳舞尸前。”葫芦笙舞已多为群众自娱性舞蹈。云南省有些地方除用葫芦笙作为舞蹈伴奏乐器外,还用笛子、月琴等同时伴奏,称为“打跳”或“打歌”。男女青年边唱边舞、肩部前后摆动,舞姿健美潇洒。四川省凉山地区,凡吉日均跳葫芦笙舞;每逢火把节更为隆重,届时昼夜欢舞,连续3日。舞时不歌,多为两人一对,互相对脚动作,男子动作幅度大而有力,腿部高抬重落,女子动作较小,腿部不高抬,众人围圈而舞,吹葫芦笙者在圈内领舞,亦有女子边弹月琴边舞,或边吹边领舞 。

拉祜族

在节日和劳动之余均跳葫芦笙舞。传说有80多套舞曲。舞蹈中的动作,大致可分为表现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模拟鸟兽的舞蹈。例如舞者 脚向里扫腿,勾脚向外蹁腿,是表现收割谷子;“斑鸠拣谷子”,表现了斑鸠觅食、嬉戏的姿态。舞蹈富于表现力,生动有趣,独具特色。男子在圈内边吹笙边舞,动作繁杂,女子拉手围圈,动作简单。舞蹈动作速度,一般先慢后快,动作幅度,逐渐加大。芦笙舞芦笙舞是拉祜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在节日集会或有的祭祀活动时,均跳此舞。拉祜族与同属氐羌族群的彝族一样,崇拜葫芦,把葫芦视作祖先诞生的母体的象征。芦笙舞的动作,除有少数为祭祀活动时的特有动作外,绝大部分是表现生产生活和模拟动物生活的,其过程非常详尽。

男的吹笙,女的手拉手围成圆圈其舞为芦笙舞的基本舞蹈形式。芦笙舞是特点突出的拉祜族代表性舞蹈。跳起芦笙舞,能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充满民族团聚的欢乐,增强民族的信心和力量。拉祜族百分之八十以上集中分布的澜沧江以西地区,都跳芦笙舞。而与其它民族杂居地区则较流行跳歌。

葫芦笙悠扬婉转、口弦声余音绕梁,表现拉祜族劳动场面的“丰收摆舞”充满欢腾和激情,使人难以忘怀。

僳僳族

由吹葫芦笙者领舞,众人皆随后,按逆时针方向移动,互相拉手、甩动臂膀,动作多为二人相对,有前、后对脚或面对面、背对背翻动转体,动作有力,跳动不高,偶有拍手击节而舞。舞者情绪开朗奔放。在云南西部和四川西昌等地也称为“跌脚”或“蹢脚”。

纳西族

在古老的纳西族东巴经《鲁般鲁绕》中,早已记载了牧奴们作和吹奏芦笙的情景,芦笙舞也相应产生了。纳西族葫芦笙舞是节日时自娱性舞蹈。一般首先要跳一段“扭美”,它是葫芦笙舞曲的基础。舞时众人携手紧扣臂膀,面向圆心,左肩微向前,胯部随脚步的移动略向前后闪动,当向前抬腿时,身体略前倾,胯部向后,动律独特

苗族

是苗族民间舞中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早在明代《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清《苗俗记》中也记有“每岁孟春,……男女皆更服饰妆。男编竹为芦笙,吹之而前,女振铎继于后以为节,并肩舞蹈,回翔婉转,终日不倦”。这说明1000多年前苗族芦笙舞即已盛行。也说明女子振铃击节而舞的舞蹈一直延续到清代,现多为徒手而舞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些地区出现了过去从芦笙舞未有过的妇女芦笙手。苗族芦笙舞大致可分为自娱性、竞技性、祭祀性3种,其中自娱性芦笙舞最为普遍。舞蹈时,芦笙手在队前或在圈内领舞,一般按男前女后的队列,逆时针环绕行进。有的地区还用3.3米高的大芦笙和芒筒伴奏,增加低音声部伴奏效果。每当盛大节日,成百个芦笙,上千的人群,层层环绕跳芦笙舞,气势极为壮观。在“跳花”、“跳月”、“踩花山”等民族节日,青年男女还通过芦笙舞选择配偶,如“讨花带”、“牵羊”等均为表现男女青年相爱的舞蹈。竞技性芦笙舞,在节日期间举行,以曲调多、技巧难度大取胜。舞蹈动作有连续旋转、矮步、倒立、翻滚等。舞时乐曲不中断。有的地区苗族老人亡故,有以芦笙舞祭祀亡灵、慰藉死者家属的习俗。其舞蹈动作沉稳。

鼓点铿锵,舞姿纯朴,表现了山民耕作、狩猎的生活情景,风格粗犷剽悍。表演者虽谈不上有很高的艺术感觉,但从他们演练的舞步中让人领略到的是热情、是奔放、是令人心胸宽阔的想象...

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艺,而多姿的民族舞歩也是精粹。黔东南苗族优美的芦笙舞、铜鼓舞;黔西北的彝族琮琮的月琴和热烈奔放的铃铛舞;黔东北土家族的摆手舞等等都为民族文艺大花园增添了异彩。

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祭祖或节日、喜庆的主要舞蹈之一。但由于历史上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等原因,相当一部分苗族村寨已失传,现尚保存芦签舞蹈较好的有交下、巫忙、党道、南宫、反排、番召、革东、宝贡、台盘等地。传说是某苗寨有一姑娘,名叫葛仰香;长得很漂亮,已与一个穷苦青年相播。相亲相爱,然而有一财主想去霸占。一天葛仰香与相播双双相约远离他乡。但却被财主知道了,带家丁尾追二人。当追至一山崖时,相播摔下悬崖身亡。葛仰香为此悲愤不已,便在大年初一邀约同伴一起吹空舞蹈,以悼相播在夭之灵。当大家舞蹈至天黑时,葛仰香倒地,气绝身亡。后来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两位苗族男女青年的纯真爱情,每每在过年过节吹芦史舞蹈以示纪念。汉族史籍里也对苗族芦笙文化的生动记载:“参差六竹管,长声黄钟涛,短声清微散,舞来随节旋,吹去别促缓,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满山。”芦笙的舞曲及舞步,各地大同小异。芦笙舞曲内容可分为礼乐曲、叙事曲、进行曲、歌体曲与舞曲等。芦笙演奏与芦笙舞的形式可分为吹笙伴舞、吹笙领舞与吹笙自舞,前两者吹笙可以是七、九、十一或更多人。吹笙伴舞及吹笙者不舞或在场中小舞,周围男女群众层层环绕舞蹈;吹笙领舞及吹笙者在前边吹边舞,男女群体结队绕圈踏声舞蹈,场面尉为壮观。吹笙自舞指小集体、双个或单个吹笙者用小芦笙表演,亦吹亦舞、舞蹈动作高难,配合默契。芦笙舞蹈动作可概括为走、移、跨、转、立、踢、别、勾、翻等。芦笙舞动作表现或庄重肃穆;或节奏紧凑,动作激烈;或轻松明快、活跃敏捷,都因适用的不同而有异。芦笙曲与萨笙舞体现出苗族人民的各种生活与文化形态。

水族

农历九月的水族年,是芦笙舞最活跃的日子。芦笙舞通常与铜鼓舞、斗角舞共同活动。芦笙队一般由5只高低音不同的芦笙和7只低音芒筒组成,男子在前边吹边舞,女子手持花手帕于后相随而舞。动作多模拟行船、骑马、射猎或水牛滚塘等,动作特点粗犷、慓悍;开胯、挺胸、全身剧烈抖动。

侗族

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别系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和侗水两个语支。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骆越”支系“西瓯”的后裔。隋唐时期至宋代,曾被称作“峒”和“洞”,以后才以“侗”为该民族的族称。

广西柳州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具有丰富多彩内容的盛大民族活动。

芦笙制作工艺是哪个民族的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非常隆重。其中又以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凯里、麻江、雷山、丹寨等四县交界地区舟溪芦笙节于每年阴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举行,芦笙堂设在河沙坝。十六日开始“起堂”,十七日****,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增加赛马活动,二十日还举行斗牛,二十一日,芦笙会结束时,苗族男女青年进行“游方”活动。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黄平县谷陇芦笙会,每年阴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举行,芦笙场设在一块平缓宽阔的山坡上。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数最多时可达数万人。节日的活动与舟溪的相差不远,那千把芦笙齐奏的场面非常壮观

哪个民族的芦笙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

芦笙制作工艺是苗族的,详细介绍如下:

历史与文化背景:

芦笙是苗族的重要乐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苗族的传统中,芦笙常用于庆祝丰收、节日、婚礼等重要场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芦笙的制作工艺在苗族中世代相传,凝聚了无数匠人的智慧和心血。

芦笙制作材料:

芦笙的主要制作材料包括竹子、铜片、羊皮等。竹子是制作芦笙管身的主要材料,要求竹质坚韧、无裂纹。铜片用于制作芦笙的共鸣部分,羊皮则用于制作芦笙的喇叭口。这些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对自然的尊重。

制作工艺流程:

芦笙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匠人会挑选合适的竹子,进行去皮、打磨、调直等处理。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将铜片剪裁成适当的形状和大小,用于制作共鸣部分。接着将羊皮剪裁成合适的尺寸,用于制作喇叭口。最后将各个部分组装在一起,完成芦笙的制作。

艺术价值与传承:

芦笙制作工艺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一个芦笙都是匠人的心血之作,体现了他们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审美。同时,芦笙制作工艺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传承这一工艺,苗族人民得以保留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

面临的挑战与保护:

尽管芦笙制作工艺在苗族中有着深厚的传统,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工艺面临着许多挑战。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等都使得芦笙的制作和使用逐渐减少。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苗族社区和组织开始采取措施,如举办传统手工艺比赛以及开设培训班等,以传承和发扬芦笙制作工艺。

哪个民族的芦笙制作

哪个民族的芦笙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如下:

苗族的芦笙制作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肯定和保护。芦笙是苗族人民传统的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对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肯定,也是对整个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推动。通过保护和传承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文化多样性和繁荣发展。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芦笙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乐器,可以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通过开发芦笙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肯定和保护。我们应该加强对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历史方面,芦笙作为苗族人民传统的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一些文献记载和传说,苗族芦笙的制作技艺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苗族先民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芦笙的制作技艺逐渐发展和完善,成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方面,芦笙是苗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它不仅是乐器,还是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情感的象征。在苗族的传统文化中,芦笙被视为神圣的物品,被用于各种宗教仪式和民俗活动。因此,芦笙的制作技艺在苗族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芦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乐器

哪个民族的芦笙制作具体如下:

芦笙是苗族的传统乐器。芦笙的制作在苗族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音乐演奏的工具,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苗族芦笙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首先,制作芦笙的材料通常包括竹子、铜片、牛角等。

1、竹子是制作芦笙的主要材料

竹子是制作芦笙的主要材料,其选择和加工都有严格的标准。铜片则用于制作芦笙的共鸣部分,通过特定的加工和打磨,铜片能够产生美妙的声音共鸣。牛角则被用于制作芦笙的喇叭口,牛角的形状和质量对芦笙的音质有着重要影响。

2、苗族匠人会根据传统技艺和经验

在制作过程中,苗族匠人会根据传统技艺和经验,将各种材料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他们先挑选合适的竹子,将其锯成特定的长度和形状,然后进行细致的打磨和加工。接下来,他们会将铜片包裹在竹子内部,并用特制的工具进行固定。

3、牛角则被切成适当的形状

牛角则被切成适当的形状,并与竹子和铜片进行连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匠人们会不断调整和优化各个部件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芦笙的音质和稳定性。同时,他们还会在芦笙上刻上各种图案和文字,以表达对祖先和文化的尊重。

4、苗族芦笙的制作还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之心

除了技艺外,苗族芦笙的制作还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之心。在苗族社会中,芦笙被视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同时也是对祖先和文化的传承。因此,制作芦笙的过程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对苗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总之,苗族芦笙的制作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它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和学习苗族芦笙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民族乐器。

芦笙是西南地区苗族、瑶族、侗族等民族的传统乐器。芦笙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汉族的竽。少数民族每逢年过节,都会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会通过吹奏芦笙来庆祝节日。如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

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出现。

芦笙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两种,其调式为“561235”和“612356”,重音芦笙的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芦笙则轻盈而高亢,其音乐曲调的使用是很严格的,大体分为《祭祀》、《抒情》和《叙事》等三大部分。

《祭祀》部分主要用于丧葬祭祀,曲调共有三百六十首,《抒情》部分主要用于踩花山等吉庆场面,但文山苗族芦笙婚礼音乐因历史上的不断迁徙而失传;《叙事》部分主要叙说苗族历史、故事传说等。

芦笙制作技艺哪个民族_芦笙是哪个民族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