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_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时间

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_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时间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7 09:28:46

十九届六中全会会议开始时间是2021年11月8日,结束时间是2021年11月11日。

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出于“三个需要”的考虑。

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一定要继续考出一个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三个需要”的内容:

一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二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

三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

什么是改革创新?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于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

十六届四中全会一般指中国***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基本简介:

中国***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会委员194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52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继续推进各方面改革,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中国***党史 年代及其主要事件

改革创新指的是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更合理完善,并开创新的事物。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的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

2006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振兴中华的力量源泉。

扩展资料: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最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讨论提纲

党的一大:中国***诞生

1921年,中国***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中国***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31年,中国***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0年,百团大战由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1941年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期,中国***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4 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中共十八大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921到2021时间轴是怎么样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讲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问题时,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重要命题。

那么,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就这几个问题和大家简单研讨一下,以便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一.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我们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从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党在这六年多时间内召开的几乎没一次重要会议上都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那么,中央为什么这样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呢?我理解主要原因大概有这样几点: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强化主流价值观宣传教育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在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也存在社会主流价值观弱化的问题。具体表现是:

①对正确价值观弘扬力度不够;②部分领域价值观标准模糊;③部分领域和群体价值行为混乱。

2.国内外错误思潮对社会主流价值观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冲击。具体表现是:

①国外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的涌入,助长了国内价值观的混乱;②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趋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国民价值观建设。具体体现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而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就是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解决“物质贫乏”问题,更要解决“精神空虚”问题;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复兴物质硬实力,而且要复兴文化精神软实力。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的认识过程

改革开放之前,没有见过人们用“价值观”这个概念,更没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这些概念。但需要说明的是,没有这个概念,并不证明那时候我们党没有核心价值观,比如“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大公无私”等都是我们党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

1.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开始把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并提。

1980年5月,由《中国青年》杂志发起,开始了一场全国性的“人生观问题大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有学者开始采用“价值观”这个概念。比如有的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谈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富裕、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到了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正式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提。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到意识形态的高度。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就是说:就像政治上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样,思想意识上必须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四项基本内容。

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

2011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这一重要论断。这一论断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并列,成为我们党的基本治国理念和方略。

5.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讲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第一次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如何完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那么,党中央为什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倡导”这样三个层次呢?

1.近两年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理论界提出了许多概括。近年来,全国许多大的媒体都刊登过专家学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还专门开辟专栏进行了讨论。初步统计,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可能不少于70多种。但主张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占多数,有的人在此基础上加“自由、平等、公正”,还有的加“人的全面发展”。

2.人们从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国外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一定启发。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但这种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具体内容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二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具体内容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三是公民的价值观,具体内容是“五常”(仁、义、礼、智、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核心价值观,也分三个层面:国家价值观是“私有神圣,个人本位”;社会价值观是“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公民价值观是“诚实、善良、同情、负责”(德国、澳大利亚等)。

3.我们党也提出“三个倡导”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借鉴我国古代的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十八大概括的以“三个倡导”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

1.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有效运用各种媒体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使不同群体的人们充分了解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力度。教育是达到社会认同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须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力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不同层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3.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度。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们充分理解、认同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认同和掌握的目的还是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更多人的自觉行动。

4.要切实解决好影响和制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和问题。当前要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要努力解决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二要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问题,防止把市场经济的原则简单引入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党的领域中来;三要继续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化、大众化、普及化的问题。

十九届六中全会时间召开时间

1921到2021时间轴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创建于1921年7月23日,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

1921年到2021年大事记有:

1、1921年7月23日,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

2、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3、1923年6月12日-20日,中国***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4、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西山会议派”分裂国民党。

5、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6、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

9、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0、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11、1961年1月14日-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召开。

12、1971年12月,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交付使用,正式编入军队战斗序列。

13、2001年9月24日-26日,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召开。

14、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情况

1921年7月23日,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由于会场受到法租界巡捕的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1921年8月3日黄昏,浙江嘉兴南湖的暑热逐渐散去。湖面上一艘中等大小的画舫内,气氛庄重肃穆。在“中国***万岁”的低声呼喊中,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农业农村部-中国***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

常识知识解读:十九届六中全会

十九届六中全会时间召开时间是2021年11月8日至11月11日。

自1921年嘉兴红船上13名“水手”敢为人先、开天辟地后,党就在创业路上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一步一个脚印,铿锵有力的走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党无时无刻不在用三大作风约束自己,理论与实际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直至今朝,党的百年风华正茂。十九届六中全会,意义深远。

十九届六中全会具体召开4天,在11月8日是大会举行的第一天,而9日、10日是第二天和第三天,大会最后一天是11日,也就是第四天。在大会举行前,会议人员会提前到达北京,然后再等待会议的召开。

更多内容如下:

全会充分肯定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一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两镇老困个确立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御念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实现伟大变革的关键所在,是新征程上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踏上新征程,目标越是远大,使命任务越是艰巨,越需要领导核心掌舵领航、科学理论指引方向,“两个确立”为我们开创未来提供了根本保障。

2021年11月8日至11月11日,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并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建党百年的高光时刻,是对党领导中国革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沉而又伟大的总结,具有划时代意义。

知识概述

自1921年嘉兴红船上13名 水手 敢为人先、开天辟地后,党就在创业路上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一步一个脚印,铿锵有力的走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党无时无刻不在用三大作风约束自己,理论与实际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直至今朝,党的百年风华正茂。十九届六中全会,意义深远。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立党百年的丰功伟绩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回眸总结。带来了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全面迈进现代化、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开辟成功道路、展现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四大改变;创造了新民民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伟大成就。

十九届六中全会从 十个坚持 总结了历史经验,从五个方面指出了中国***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并创造性的回答了两个重要问题,即过去为什么会成功,未来如何能够持续成功。正处百年风华正茂的党,在赶考路上,交上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相信党的千秋伟业定能实现,未来可期。

模拟题

2021年11月8日至11月11日,中共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党的百年历程中,在此之前,曾制定了两个历史决议,分别1944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答了两个重要问题,即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C.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着力点主要是总结党的历史教训和分清历史是非。

D.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是牢记历史、不忘使命、保持公心、立党为民。

答案B

知识点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了解

解析

A项:在我们党的百年历程中,两部历史决议分别是,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分别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而排除。

B项: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答了两个重要问题,即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而选择B。

C项: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历史决议,主要总结党的历史教训、分清历史是非。而这次主要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故而C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而排除。

D项: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故而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_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