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为什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点最后一棒主火炬的会是‘李宁’?_最后一棒火炬就是主火炬

为什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点最后一棒主火炬的会是‘李宁’?_最后一棒火炬就是主火炬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7 09:32:00

李宁点火,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但似乎又在意料之外。当李宁在空中点燃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的瞬间,也标志着北京奥运会的大幕正式拉开。至此,本届奥运会最大的悬念也就此揭晓,“体操王子”成为最后的幸运儿。那么李宁是如何击败许海峰等人获得殊荣的呢?记者经过深入采访,了解到了这幕后的秘密。 李宁胜在体重比较轻 看过开幕式的人都为最后的点火方式感到惊讶和震撼,其实正是因为“空中漫步”这充满震撼力的点火方式,才成就了李宁最后点火的一刻。据了解,当初圈定的点火人选中的确包括了许海峰、何振梁等众多国内体育泰斗,但是当点火方式确定后,符合要求的人就剩下李宁一个人了。 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 “最初奥组委考虑主火炬手的时候,为中国夺得首枚奥运金牌的许海峰是第一人选。不过许海峰现在太胖了,要想完成空中点火炬比较困难,体重过大成了许海峰落选的主要原因。由于主火炬手要不停地在空中做动作,过大的体重不仅很难完成这个高难度的动作,同时安全系数也不够高。” 除了体重之外,李宁体操运动员出身的背景也让他在这方面超过了其他候选人。由于以前是练体操的,所以李宁不仅个头体重都不大,而且在空中的平衡力和协调性也比较好。再加上,李宁如今作为成功的商人,他有足够的时间来不断地和开幕式剧组进行配合彩排。此外,作为自行车击剑管理中心副主任的许海峰,同时还是一个主抓奥运项目的业务干部。在时间的支配上,他也没有李宁这么自如。知情人说:“这次点火,组委会选择人选的首要标准就是看谁能万无一失地完成这个点火。 如果不能参加彩排和试点火的话,组委会是不可能选择他的。”何振梁落选的原因和许海峰差不多。 “体操王子”知名度够高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手的选拔有一套很详细的标准,其中必须要符合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规定,此外,这位主火炬手要能够代表中国人的形象,能够和世界各方进行交流,能够展现出奥林匹克精神,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从这几点要求来看的话,李宁确实是非常符合要求的人选。 在李宁的职业生涯中,前前后后拿到了100多枚各项比赛的奖牌,其中包括14枚世界大赛的金牌。而在奥运会的历史上,李宁曾经在洛杉矶一人夺得男子自由体操、吊环和鞍马三枚金牌。在国际体育圈内,李宁的知名度也是响当当的,除了留下了“李宁摆上”(吊环)和“李宁大回环”(双杠)这两个经典的体操动作之外,李宁还和飞人乔丹、拳王阿里等世界知名运动员一起被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为“二十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可见国际体坛对这位“体操王子”的认可度。李宁也是迄今为止获得该项殊荣的唯一中国运动员。 如果说凭借运动员时期的荣耀,李宁还不能够脱颖而出的话,那么再加上李宁现在的身份,他在国际范围内的知名度就是任何一位中国运动员都比不上的了。随着“李宁”服装成为越来越多国际知名运动队的赞助商之后,“李宁”这个体育品牌已经为越来越多人所熟知,而这显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李宁这位来自中国的昔日体操名将。 李宁点火能给人惊喜 虽然李宁的各方面条件都很符合主火炬手的选拔标准,但他最早确实不是奥组委的首选。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主要是因为李宁这个名字带有一定的商业性质,“其实在最初传出的主火炬手的候选人中,为中国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许海峰以及其他几位老运动员的呼声是挺高的,当然还有外界也有让姚明或是刘翔点燃火炬的呼声。”“每一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很多关于开幕式的细节都属于机密,而主火炬手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细节,”这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要保密,就是希望能够在开幕式现场给所有人一个惊喜,而让李宁来点燃主火炬,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这个目的。如果是许海峰点燃主火炬的话,肯定算不上惊喜,因为他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性身份,很多人都会想到这一点,而且从此前外界的声音来看,预测许海峰的人也是最多的。”而李宁有可能点燃“鸟巢”内主火炬的消息,直到开幕式前不到24个小时才慢慢流传开来。由此可见,包括很多媒体在内,一开始都没有将最终的目标锁定李宁,而他最终的脱颖而出也确实给世人带来了惊喜。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绝美瞬间,到底有多浪漫?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残奥会终于开幕了,大家对于这次的开幕式非常的期待,因为导演还是张艺谋,不得不说这个导演真的是太厉害了,已经导演了不下两次的奥运会。这次的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有一个与往届残奥会开幕式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有了盲人点火的仪式。张艺谋在人盲点燃主火炬时紧张又揪心,在点燃火炬时,大家开始为李端加油,李端最后在大家的加油声中终于成功的点燃了火炬。

这次的残奥会与以往的残奥会非常不同,在最后点燃火炬的时候,张艺谋导演安排了盲人来点燃火炬,想必大家也都明白其中的意思,茫然是失去光明的人,点燃火炬也正是让盲人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的光亮。但是大家一开始都非常顾虑,毕竟李端什么都看不到,大家害怕会伤害到李端,毕竟火焰特别强烈,导演组也都叮嘱李端别烤到脸。

不过也多亏了这一次的雪花台,增加了微火的装置,这种特殊装置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护的作用。当最后一名的火炬手,李端慢慢的走向雪花台时,大家的心也跟着紧张和揪起来了,他慢慢的伸出手,去触碰那些的小雪花,大家也能够感受得到,火炬手也正是通过触摸与感知来认识这个世界,他的举动让很多人内心的火焰也都点燃了,仿佛这一点小火苗能够照亮整片的田地。

大家非常担心李端点不燃这次火炬,也很担心李端会因此伤害到自己。但是李端向大家保证,虽然自己看不到火焰的光亮,可是能够感受到火焰的温暖,他能够感受到那火焰就在自己脸的上方。李端表示自己特别的自信,一定能够点燃这次的火炬,再加上观众们的鼓励,观众不断的给他喊着加油,这也让李端变得特别的自信。最后李端在大家的加油声中和自己的自信中,终于把火炬给点燃了。李端之所以能够点燃火炬,不单单是因为观众们的加油,也是因为他非常的有自信。他也很有责任感,因为他知道他代表的不单单是自己,他代表的是所有的运动员,以及所有的残疾人运动员,李端说他要把那种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展现出来。

点燃主火炬的是谁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最绝美的瞬间,就是主火炬的设计,以及主火炬成为地球中心的瞬间。

小小的火焰成为了冬奥会的主火炬核心,被各个国家组成的雪花包围,逐渐升到舞台中间,看似有点无法理解的主火炬,随着场景的变化,开始伫立在地球的中心,这才让人恍然大悟,小小的火炬,象征着对地球的保护,火炬虽然小,但只要世界各国一心,就可以成为世界的中心!

主火炬理念的变化:

观看这类体育盛典,主火炬的点燃往往是大家最为期待的步骤。

但是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的理念直接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观看开幕式的时候,两个人拿着最后一棒火炬,暗示着主火炬即将出现。

但是两个人只是共同将最后一棒火炬安装到众多国家组成的雪花中心,随着雪花的升起,大家都逐渐明白,这片巨大的雪花,就是冬奥会的主火炬。

主火炬的闪耀:

主火炬的点燃,看起来比较平淡,由于和之前的所有主火炬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但是主火炬最为光辉绝美的时刻,并非和其他开幕式一样,是点火的瞬间,北京冬奥会的主火炬,最为光辉绝美的时刻,是伫立在地球中心的时刻。

主火炬完成后,逐渐升起,荧幕场景也逐渐变为人类的地球,而主火炬就在地球上熊熊燃烧。

火炬伫立在地球上,就说明了无论多么巨大的主火炬,在地球上都是非常渺小的火炬。

但是巨大的火炬,会产生很高的碳排放,污染地球环境,一个小小的火炬,低碳环保的小火炬,其实就可以成为世界的中心,也可以保护地球环境。小火炬所带来的反差,让小火炬表达的理念变得非常清晰。

冬奥会主导演

点燃主火炬的是数字火炬手。

9月23日下午,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公布了将于数小时后在开幕式最后的环节中,完成火炬传递最后6棒的火炬手名单。叶诗文(游泳)、樊振东(乒乓球)、徐梦桃(自由式滑雪)、石智勇(举重)、李玲蔚(羽毛球)和汪顺(游泳)将在开幕式现场完成最后的火炬传递。

最后一棒火炬手将会与代表火炬线上传递参与者的“虚拟数字火炬手”一同点燃杭州亚运会的主火炬台(塔)。最后一棒火炬手与代表火炬线上传递参与者的“虚拟数字火炬手”一同点燃杭州亚运会的主火炬台(塔)。

杭州亚运会主火炬装置由19根形态各异的立柱排列组合,象征着杭州第19届亚运会。点火之前主火炬装置处于闭合状态,看起来就像是一朵翻卷的浪花,设计灵感来自钱塘江大潮。主火炬装置的表面是不锈钢的镜面波纹的材质,这个材质可以特别鲜明地去把浙江的钱(塘)江大潮的特点,波涛粼粼的感觉,生动地表现出来,也展现了浙江勇立潮头的精神。

杭州亚运会的相关评价:

举办亚运会可以极大地提升杭州城市形象和国际知名度,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大型赛会的举办必然提升旅游业、服务业,整个城市各方面的发展都会迎来一个高潮。未来7年,杭州将按照亚运会标准布局城市交通、环境、住宿等一系列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并完善各类体育设施,这些设施都将成为亚运会为杭州留下的遗产。

杭州是中国第三个申办亚运会成功的城市,我相信今后,中国举办亚运会的城市会有第四个、第五个。暂时不去展望未来,我们先着眼当前。经济条件发达、文化底蕴深厚,以及闻名世界的西湖,可能是杭州申办成功的筹码。在亚运期间,杭州的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将得到很大改善。

亚运会火炬点燃方式

冬奥会主导演是张艺谋。

“每次都有人希望我打分,有时我拍**也是,观众经常问我打多少分。”张艺谋说,“作为一个创作者,我对自己其实要求很严格,通常不会给自己打出特别高的分。但我要给我们的团队,要给整场开幕式的呈现打100分。因为一个导演背后是无数默默付出的人,有无数人的艰辛努力和创意创造,才有了昨晚的开幕式。”张艺谋说,本次开幕式他很自豪的一点就是主火炬台和火炬点燃的创意。北京冬奥对他个人而言的最大挑战是“挑战自我”,他的想法在14年间发生了变化,不再比拼艺术表演节目,真正的价值还是要看“一起向未来”的理念体现。

一朵小小的雪花成为贯穿开幕式始终的线索,张艺谋认为,当带有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雪花组成美丽的大雪花,用小小的火炬点燃,更是表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象。这与人类最早起源呼应:火是生命之源,所有人在洞穴中呵护这个火种,用这种意境来表达人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更体现人类团结,一起向未来。这种表达在张艺谋看来,是对冬奥初心的回归:“世界处在这样一个艰难时刻,我们想奉献一份温暖和感动。”张艺谋认为,开幕式设计了若干前所未有的亮点,它们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共通性,给全世界传递了美的感受。

共同与共通的巧思体现在开幕式的方方面面,发出了“世界大同”的号召。“艺术是用美去感染人,让大家看到共同的东西,看到情感、看到内心、看到浪漫。我们没有只讲中国故事,我们讲的是大家的故事,传递了人类共同的愿望。万千你我,我们共有一个家。”他说。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

亚运会火炬点燃方式是:“数字火炬手”与最后一棒火炬手,共同点燃杭州亚运会主火炬。

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9月23日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点燃,亚运时刻开启!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由数字火炬手组成的数字人与现场最后一棒火炬手,共同采用甲醇燃料点燃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这是亚运史上首次通过废碳再生技术生成的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塔。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将向世界呈现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将现实世界的“亚运火炬手”拓展至数字世界,打造不可磨灭的亚运记忆。数字技术助力亚运精神薪火相传,数实融合,共同点燃主火炬。数字技术,让每一个普通人,无论相隔多远,都能在数字世界成为亚运火炬手,最终共同点燃体育之梦、幸福之梦、亚洲之梦。

亚运会特点介绍:

1、项目设置丰富

亚运会的比赛项目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传统奥运项目和一些具有亚洲特色的体育项目。例如,武术、围棋、象棋等项目在亚运会上具有很高的竞技水平和观赏价值,体现了亚洲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2、竞技水平高

亚运会吸引了亚洲各国顶尖运动员参加,竞争激烈,竞技水平较高。在许多项目中,亚运会的成绩都可以与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相媲美,充分体现了亚洲体育运动的实力。

3、传播友谊

亚运会不仅是亚洲各国体育健儿竞技的舞台,也是传播友谊、促进亚洲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亚运会,各国运动员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增进了解和友谊,共同推动亚洲体育事业的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杭州第19届亚运会

为什么最后一棒火炬是李宁传递?

冬残奥会开幕式2022观后感1000字(精选8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冬残奥会开幕式2022观后感1000字(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1

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一枚国际残奥委会标志。这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一个人的手掌中。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的标志。掌心的标志,寓意着将残奥精神铭刻在心里,生生不息。这一画面,成为本届冬残奥会的经典时刻。

8名旗手手执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入场,升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唱国际残奥委会会歌。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宣誓。

火炬传递仪式开始。

8名火炬手全部为残疾人运动员,在体育场中高擎火炬进行最后的传递。本届残奥会点火方式仍然是由最后一棒的手持火炬转化为主火炬。

还是那片“大雪花”,还是那束微火。不同的是,点火的人不一样了。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是盲人运动员,摸索着在大雪花中放置主火炬,全场观众大声为他加油喝彩。凝聚团结、友谊、进步的主火炬点燃,开幕式热情迎来又一波新的高潮。

开幕式导演沈晨说,“我们用了最大胆的方式,邀请一位盲人运动员来点火。到目前为止,在我所了解的残奥会和冬残奥会中,还没有过盲人运动员点火的先例”。

火炬嵌入雪花火炬台,微火留在所有人心中。从这一刻,我们一起守护这心中的一捧微火,一起守护这触手可及的一片光明。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生命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完美无缺,能够心怀炽热之情,唱响生命之歌,勇敢挑战极限的残奥运动员们,值得更多关注和掌声。每一个勇敢、坚定的追梦人都了不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了梦想,他们一路坚持,不惧风雪;他们挥洒汗水,追逐荣光;一切的努力,都源于心底的热爱。运动点燃希望,拼搏成就梦想。

未来这10天,他们将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冬残奥会历史。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2

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北京体育大学的90名演员,身着雪白的服装,跟随圆舞曲,在“鸟巢”幻化成一朵朵闪亮的雪花,舞动出流动的冰雪世界。最后呈现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的雪花的图案,伴随《冬奥之花多美丽》的音乐,火种缓缓升起到“鸟巢”上空。

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2月13日凌晨1点,距离北京2022年冬残奥开幕还有19天,位于顺义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排练场地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十米高台上,编导裴云用麦克不断喊着指令,90名演员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我们这个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导那个位置才能看到整个雪花的造型。”编导李文倩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这次借调参与《圆舞曲》的编创。谈起《圆舞曲》的编创,她立刻一路小跑到场边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签摆出了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表示每根牙签就代表了一名演员,“我们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墙上的时钟还在滴答地走着,艺术团舞蹈一队聋人演员魏菁阳打着手语:“我们通常早上9点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排练得晚些。”每天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发各节目第二天的排练时间和场地,《圆舞曲》的结束时间总是出现“拉晚”两个字,“拉晚就是没有点儿,直到完成当天的排练任务,最晚一次是到(半夜)2点。”

磨破的舞鞋是她们的勋章

“她们又来擦地板了,鞋都磨破了。”夜里十点半,刚转场来到模拟场地,看着躺在地上的演员,工作人员不经意地说。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个,演员穿着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要演员躺地上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都干净了。

两个多月的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阳用**胶布把红色棉舞蹈鞋缠住继续排练。“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脚趾头调皮地说。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她和她的队友都是艺术团附属学校2015级学生,现在就读于长春大学舞蹈专业,“我们出发的时候,学校举行了欢送仪式,春节还寄来了零食大礼包。”学校的关心让她们备感温暖。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没人去换新鞋,“都不想换,磨损得太快,这样节约一些。”

没有一名演员退出

腿上、胳膊上、腰上到处都是淤青,魏菁阳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得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的协调一致,控制好旋转,就成了舞蹈成功展示的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地方,这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练习和磨合,才能做到“人椅合一”。

高强度的训练,让演员的精神状态都高度紧张,尤其是还没经历过重大演出的四队学员。一天半夜,正在睡觉的郭京乐突然坐了起来,嘴里说着梦话“好累啊”,学员刘嘉星梦里坐起来打着节拍,嘴里说着“一二三四,错了错了”。同住的老师都被吓了一跳,开心一笑后转而又心疼这些刚读初三的学员。四队是艺术团2019年面向全国招收的附属学校学员,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重大演出。

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很多演员都曾有过怨言,最后大家都坚持了下来。“为了祖国、为了冬残奥的信念,李文倩老师的暖心鼓励,大家的'互相打气,最终让我们都坚持了下来。”魏菁阳坚定地说。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3

3月4日晚,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他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

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时间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这次,李端双手举着火炬,差一点就嵌入了主火炬台,但还是没成功。

“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

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短短的一分钟,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中国人,包括咱中国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李端特别感谢在那一分钟里,为他加油鼓劲的人们。

“我们盲人感觉不到光亮,但是能感觉到声音,能感觉到那些帮助过我和一直支持我的人们,就像残奥火种在我的右上方,温暖着我右边的脸和我的心,那种感觉特别好!”

李端曾是篮球运动员,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此后,机缘巧合中,李端再次踏上竞技场。出众的运动天赋,让他在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残奥会跳远、三级跳远比赛中夺得冠军。

“我现在的心情和我当年在‘鸟巢’打破世界纪录夺冠的心情是一样的!”李端说,“感谢‘双奥之城’,感谢这么好的时代,让我有机会两次来到‘鸟巢’。第一次是参赛,9万名观众和我一起唱国歌,第二次是点火炬,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这个夜晚,为我们点亮了夜空。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4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时隔几天,至今还有许多画面让人印象深刻。其中,主火炬点燃的过程让所有人动容:

最后一棒火炬手——田径运动员、两枚残奥金牌获得者、视障运动员李端,高擎火炬走上“雪花”,多次尝试将火炬摆放到正确位置,均未能成功。就在这时,一声响亮的“加油”声带动全场观众自发为他呐喊鼓劲。开幕式临近结尾的这一幕,生动诠释了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也成为当晚最温情的一幕。最终,在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下,李端将火炬稳稳放在“雪花”中心。

在开幕式导演沈晨心中,这也是当晚最精彩的一幕,真正体现了主创团队创意——残疾人通过自身努力,完成突破,冲破阻碍,最后到达彼岸。“那一瞬间就是开幕式的名称——生命的绽放瞬间。”

同时,这一幕也体现了主创团队一直想呼吁的残健共融、团结友爱。“那一瞬间,我们也很紧张。我想,运动员也是听到这声加油和大家对他的鼓励,激励他突破了自我——这就是团结,这就是大家共同完成的壮举。”

沈晨坦言,邀请一位盲人点火,是“最大胆的方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过盲人点火的先例。”他说,“用盲人来完成点火风险会比较大,但是在经过场地训练以后,还是有一定把握。所以开幕式那天晚上,我们所有人很激动,也很紧张,特别为这一棒运动员骄傲,他真正完成了一个壮举。”

除了台前的感动,沈晨的感动更多来自幕后。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演员中,残疾人比例占到约30%。比起“残疾人演员”这个称呼,沈晨更愿意叫他们“残疾人朋友”。在整个排演过程中,这些朋友给他带来了太多触动,把最美好的样子留给了舞台。

让沈晨记忆犹新的画面有很多:比如2月22日那天,因为时间紧张,排练持续到深夜。演出人员中有老人和孩子,考虑到身体原因,沈晨请他们到旁边休息,但每当听到“再排一次”的指令时,每当灯光大亮一瞬间,老人和小朋友还是迅速到位,坚持训练。这样的故事在整个排演过程中还有很多,每一个都让沈晨潸然泪下。

沈晨说:“我知道他们和我们一样,每个人都在为冬残奥会而努力,他们不想因为身体原因而对排演造成阻碍。这也是一种突破自我,一种自强不息。正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最终收获了开幕式的胜利荣光。”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5

3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成功举行,但关于主火炬点燃细节,直到仪式开始后依旧对媒体记者们保密。直到最后一刻,高擎火炬的中国运动员李端走到“雪花”中心,点燃主火炬。正如开幕式导演沈晨所说:“我们用了最大胆的方式,邀请一位盲人来点火。到目前为止,在我所了解的残奥会和冬残奥会中,还没有过盲人点火的先例。”

更令人动容的是仪式当晚的小插曲——由于不可避免的视障原因,李端在点燃主火炬的过程中多次让火炬错失点位。然而,现场在短暂的沉默后,突然迸发出热烈的掌声。全场观众开始自发为他鼓劲呐喊,这温馨而励志的情景成就了开幕式上经典的画面,在一声声嘹亮的“加油”声中,李端将火炬稳稳嵌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成功点燃,熊熊燃烧!回忆起这一切,李端说:“(点火)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有信心有决心把它完成好。”

1978年出生的李端是位东北汉子,具备不错篮球天赋的他曾两次入选国青男篮。然而,就在备战1996至1997赛季CBA联赛时,因为一场意外,李端不幸失明。磨难袭来,他也曾有过颓废放弃,但很快便从黑暗中站起,走上了人生的新赛场。虽然告别篮球,但他开始学习盲文和盲人按摩,很快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掌握了运动康复技能。此后,他更在各级残联的推荐帮助下,重启了运动生涯,考虑到自身所具备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弹跳好、下肢长的特点,最终将三级跳远定为主项。

“练跳远必须要跑得直,而且步点要准,步子大了,踩过起跳区就犯规了,步子小又没进起跳区,歪了还跳不进沙坑。”谈及三级跳远,李端觉得与开幕式的火炬点燃十分相似,既要精准,又要胆大心细。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李端从2000年到2012年,在参加的4届残奥会中夺得4块金牌,并以高超的竞技水平征服了赛场,征服了观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掌控自己命运的人生“三级跳”。

当晚,作为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和全场9万名观众高唱国歌,李端感到特别自豪。他的话中既带着荣誉感,也有责任感:“我不只是代表自己,我代表所有的运动员和残疾人运动员,我要把这些运动员和全国8500万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出来,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有信心。”早先接受媒体采访时,李端还曾说过“受伤的战士还是战士”,奔跑不息的他,也将继续绽放光芒。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6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北京体育大学的90名演员,身着雪白的服装,跟随《冬残奥圆舞曲》的音乐,在国家体育场幻化成一朵朵闪亮的雪花,舞动出流动的冰雪世界。

2月13日深夜1点,距冬残奥会开幕还有19天,北京顺义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10米高台上,编导裴云不断喊着指令,90名演员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编导李文倩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这次借调到导演组参与《圆舞曲》的编创,她非常兴奋地一路小跑来到场边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签摆出了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每根牙签就代表一名演员,我们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李文倩说。

《圆舞曲》的排练结束时间总是很晚,艺术团舞蹈一队聋人演员魏菁阳打着手语:“我们通常是早上9点排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更晚些。”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演员都穿着厚厚的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需要演员躺在地上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都干净了。

两个多月的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阳用**胶布把自己的红色棉舞蹈鞋缠住继续排练。“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自己的脚指头调皮地说。舞蹈三队演员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她和队友都是艺术团附属学校2015级学生,现在一起就读于长春大学舞蹈专业。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没有人去换新鞋,“都不想换,磨损得太快,这样节约一些。”这一双双破损的舞蹈鞋,也是演员们为冬残奥会开幕式奋斗的战绩。

《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如何协调一致,如何控制好旋转是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环节,这需要长时间不断练习和磨合,才能形成人椅一体。魏菁阳说:“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得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并没有阻挡大家训练的热情,最后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人退出。

“鸟巢”的夜晚,他们用希望和坚持舞出了一副流动的冰雪美景,让冬残奥之花绽放。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7

在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时,由团长邰丽华带领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与北京联合大学等45名听障演员用手语“唱”国歌,虽无声,但意浓,感动了现场所有人。

在登场前的后台通道内,所有演员正在有序备场,当场内的国歌声响起,只见演员、工作人员整齐站立,听障演员也随之站起来面向场内。没有人指挥,这是刻入身体的自觉;没有人要求,这是留在心中的热爱。

手语和口语一样也有方言,最初各地都有不同的习惯手势。邰丽华回忆起以前“唱”国歌的时候,由于没有标准,也没有节奏,打手语时畏首畏尾。“就像唱歌跑调一样,小心翼翼放不开。”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通用手语版正式实施,邰丽华正是国歌通用手语推广的示范者。

2021年全国“两会”上,邰丽华用手语唱国歌的视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坚定、有力的动作感动了网友。“现在有了国家标准,我们打起来更有力量了。我们也能大胆地把对祖国的这份热爱表达出来,向世界传递一种精神力量。”邰丽华自信地说。

此次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是历史上首次将手语唱国歌作为表演元素增加其中。“能够站在这个舞台,用手语唱国歌,就是国家关心、关爱残疾人的生动体现。”在排练的时候,全体演员尤其注重细节的把控。“前进”手势的方向,“不愿”转头的幅度,邰丽华一遍一遍带着练习,纠正动作和表情。“国歌是庄严神圣的,我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了残疾人的形象。”

演出方案最初只有北京联合大学的女大学生,在邰丽华的建议下作出了修改,“我们的国歌是铿锵有力的,只有女性,似乎缺少一些让人振奋的力量。”此后,导演组增加了12名听障男演员。国旗下男子的阳刚和女子的柔美相得益彰,整齐划一的动作、坚定的情感,一次次打动观众。

奏唱国歌时不仅有残疾人代表,还有健全人。来自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和残疾人共同完成一项表演任务,他们推着轮椅,搀扶盲人,逐渐和残疾人融为一体。邰丽华特别提到这次冬残奥会上的融合理念,“残健融合理念才是最为重要的。”邰丽华说。

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既体现了体育精神,也是“平等、参与、共享”理念的体现。一位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对记者说:“几个月的训练,我们天天和残疾人朋友在一起,我都学会手语了。”的确,在交流中共进退,在和谐中同成长,正是这样的有爱互助,让手语演出成为开幕式亮丽的一幕,成就了难以磨灭的精彩瞬间。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8

开幕式上,伴随着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冉冉升起,国际残奥委会会歌回荡在国家体育场上空。很少有人知道,此次演奏国际残奥委会会歌的乐手是47名来自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的盲人孩子。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是一支由盲人组成的管乐团,成立于2011年,最初由34名老师、36名盲孩组成。历经10余年的发展,乐团现已发展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盲人管乐团。本次参加演出的成员由小学三年级到高三年级的孩子组成,年龄最小的仅10岁。

扬帆管乐团的负责老师介绍,2021年11月接到演出任务后,根据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工作安排,他们从100余名团员中选拔出47名音准、节奏都比较好的团员参演。从拿到乐谱到参加正式演出,只有49天时间。管乐团师生们放弃了寒假休息,进行了高强度集训,一遍又一遍地记谱、演奏、排练,师生们克服了种种困难,5天内就完成了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的首次排练。

2月8日,师生一行63人启程赴北京。负责老师告诉记者,管乐团的绝大部分孩子都出生于农村,不少孩子是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来北京,能够参加冬残奥会开幕式表演,所有人的心情都非常激动,振奋不已。

进入封闭管理开始集训后,天气寒冷、气候干燥、饮食不习惯……各种困难接踵而来。然而,这些都不是最困难的。因为视力障碍,普通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动作,比如出场时持乐器的姿势、预备演奏时拿乐器的动作……孩子们做起来非常困难,需要老师们手把手指导和纠正。此外,寒冷的气温也是乐团面临的一大考验。演奏时,孩子们不仅要在寒冷的环境中长时间站立,还要克服铜管乐器被冻住后,吹不响或者吹跑调的问题。

为了完美地展现这1分58秒的“声行合一”。孩子们每天都冒着严寒在室外训练半个小时以上,通过不断练习,他们逐渐适应了演奏环境,联排表现得一次比一次好。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观看了扬帆管乐团的演奏后,感动地称赞:“音准特别好,演奏得特别棒,你们太棒了!”

训练中,每当询问孩子们苦不苦,累不累,他们都会回答:“苦,累,但是值得!”他们认为,能够参与冬残奥盛会,这份荣耀就值得全力以赴。

;

东京奥运会最后一棒火炬手是谁?

张艺谋详解李宁当选最后一棒火炬手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更新时间:2008-8-9 6:39:38

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中国昔日的“体操王子”李宁飞绕“鸟巢”一周后点燃主火炬。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中新山东网枣庄8月9日电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中新社北京八月九日电 (记者 王欢 黄翔)对最后一棒火炬手的特殊要求决定了李宁的当选,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九日凌晨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了其中缘由。

选择已经退役的李宁是有特殊要求的,张艺谋指出,首先他要在高空做高难度动作,需要训练很长时间,我们不大可能邀请一位正在准备参赛的现役的运动员来做。其次,此人要获得过崇高荣誉,兼具体操技能方面的基础。

张艺谋边说边用手比划:“要知道空中的转身、横着走都要经过特别训练。经过国家体育总局的推荐,我们最终确定了李宁。”

提到昔日“体操王子”李宁为此进行的刻苦训练,张艺谋说:“李宁特别的努力,最近每天晚上他基本上都是凌晨一点钟‘上班’,到鸟巢进行训练。尽管有非常好的身体基础,但他深知责任重大,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据悉,李宁在空中“行走”五百米,一圈耗时三分零十秒,转完一圈下来要休息一个小时才可以上第二次。“有时我们下班以后天都亮了,还看到他在空中练习的身影。”张艺谋不住赞叹:“我们都被他感动了,他今天完成得非常好。”

现年四十三岁的李宁曾在一九八四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自由体操、鞍马和吊环三枚金牌,中国体坛至今无人打破他单届奥运会独得三金的纪录。退役后李宁成功转型,创造了中国第一体育品牌。(完)

推迟了一年后,东京奥运会圣火终于被点燃,日本著名网球运动员大坂直美成为最后一位走上主火炬台的火炬手。

在206支国家和地区体育代表团入场后,进行了宣誓仪式、歌舞演出以及无人机表演,东京奥运会组委会主席桥本圣子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后发表了致辞,随后日本羽毛球运动员桃田贤斗等六名运动员护送五环旗进行了升旗仪式。

在现场火炬传递仪式上,第一棒是柔道奥运冠军野村忠宏和女子摔跤传奇人物吉田沙宝里。第二棒有三人完成,均为著名的日本棒球运动员,分别是王贞治、长岛茂雄和松井秀喜,其中王贞治已有81岁高龄,已经无法独立行走,但在他人的搀扶下坚持完成了这一特别的传递。

完成第三棒火炬传递的是一位医生和一名护士,而接下来完成第四棒火炬传递的是一位残奥选手普田和歌子,这位身残志坚的选手在夏季和冬季残奥会上都拿到过金牌,第五棒是六位小朋友。

最后一棒传到了大坂直美手中,大坂直美手持火炬,来到主火炬台前,主火炬台的灵感来自富士山。大坂直美走上火炬台后,直接将圣火点燃,并面向现场的运动员们挥手致意。随着圣火被点燃,东京奥运之旅得以正式开启。

日本网友吐槽大坂直美当点火手

7月24日消息,2020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在23日晚正式举行,日本网球名将大坂直美成为最后点燃新国立竞技场主火炬的火炬手。但有许多日本网友吐槽日本体育历史上拥有那么多辉煌成绩的前辈,不应是大坂直美成为最后点火的选手。

“那么多杰出的日本运动员,为什么偏偏选了没参加过奥运,前几年日语都不怎么会说的她?”还有网友吐槽了大坂直美的外观和神态:“你看地道的日本人唯唯诺诺,传个火炬不是鞠躬就是下跪,大阪往那儿一站,来了个小脏辫,顺带一个转身白眼,一看就不地道。”

为什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点最后一棒主火炬的会是‘李宁’?_最后一棒火炬就是主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