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成语主角_开天辟地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主角_开天辟地的主人公是谁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8 10:05:44

三顾茅庐--刘备

纸上谈兵--赵括

手不释卷--刘秀

铁杵成针--李白

围魏救赵--孙膑

闻鸡起舞--祖逖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乐不思蜀--刘禅

卧薪尝胆--勾践

负荆请罪--廉颇

开天辟地--盘古

感谢古代历史人物的初三作文

仍然属于神话时代,大多是后世传说的神人。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睛,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

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这个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份在内,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研究中华民族日神和月神的参考资料。《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中国古代神话中发明巢居的英雄。也称“大巢氏”。其初,人民穴居野处,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有巢氏神话传说中人物,汉族人民想象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发明者。相传远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为防御野兽侵害,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栖宿树上。《庄子》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时代。因居巢得名与有巢氏发明巢居有关,而被视为巢湖人。它与同时出现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一样,虽均出自后人虚拟,但也表明了汉族先民坚持生存斗争的光荣历史进程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庄周说:“古者禽兽 多而入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 之曰有巢氏之民。”(《庄子·盗跖》)韩非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本为巢以 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 五矗》)有巢氏是传说远古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遁甲开山图》说: “石楼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艺文类聚》卷十一引)琅玡山在山东诸城县,所谓有巢氏治于此,实不足为信。项峻《始学编》说:“上古皆穴处,有圣人出,教之巢 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处,古之遗迹也。”(《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认为巢居开始于南方。《林邑记》也说:“苍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 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周去 非说; “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 其所以然者,盖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欤!”(《岭外代答》卷四)这都说明巢居可能起源于南方。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据说,在这以前,天塌地陷,灾害不息,经过她的工作,一切就绪了。她也就成了传说中整理天地的神。这个故事反映了远古人类与自然界的艰苦斗争。

女娲氏为了美化人类的精神生活,还发明了笙簧乐器,能把风嘶鸟语,虫鸣溪唱,丝丝入扣地吹奏出来;男贪女爱的喁喁情话,水乳交融的心灵恋歌,也能曲曲传神地表达得淋漓尽致,于是人与人之间增添了无限的祥和气氛,特别是男女之间,由于音乐的滋润,许许多多幸福快乐的恋情,都被优美的音乐旋律激荡起来。

后来伏羲氏死了,女娲氏代立,没有儿女,因为年纪渐老,便退休到美丽的地方,即现陕西蓝田县女娲谷。那知来了一个康回,专用水害人,女娲氏老大不忍,于是再出来与康回斗争。

康回是冀州地方出现的一个怪人,生得铜头铁额,红发蛇身,是一位天降的魔君,来和人民作对,史书上又把他叫做共工氏。他那一邦的人熟悉水性,与人打仗总用水攻。女娲氏运用她的七十种变化,到康回那里打探了一番,回来后就叫众多的百姓预备大小各种石头两万块,分为五种,每种用青、黄、赤、黑、白的颜色作为记号。又吩咐预备长短木头一百根,另外再备最长的木头二十根,每根上面,女娲氏亲自动手,都给它雕出一个鳌鱼的形状。还叫百姓再备芦苇五十万担,限一个月内备齐。又挑选一千名精壮的百姓,指定一座高山,叫他们每日上下各跑两趟,越快越好,又挑选二千名伶俐的百姓,叫他们到水中游泳泅没,每天四次,以能在水底潜伏半日最好。女娲氏运用神力,传授他们一种秘诀,使那二千百姓欢欣鼓舞,认真练习。女娲氏又取些泥土,将它捏成人形,大大小小,一共捏了几千个。

刚刚准备完毕,康回就率部来攻,故技重施,洪水开路,女娲氏就叫百姓将五十万担芦苇先分一半,用火烧起来,化为灰烬,又叫百姓将烂泥挖起来和草灰拌匀,每人一担,向前方挑去,遇到有水的地方就填上,女娲氏在后面运用她的神力,只见康回灌过来的水都倒灌回去。康回败了第一阵,就率领部属直接冲杀过来,他的部属本就凶猛,这次又吃了亏,更是嚣张,这时女娲氏所做的几千个土偶个个长大起来,大的高五丈,小的也有三丈,手执兵器,迎向敌人,康回的部众几时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惊惶失措,败下阵去。女娲氏立即吩咐那一千个练习泅水的百姓:“康回这回退去,必定拣险要的地方守起来,他一定在大陆泽,和他的老家昭余大泽一带躲起来,那里他筑有大堤,为防他决堤灌水,你们一去遇到有堤防的湖泽,就用我为你们预备的木头在湖的四周先用四根长木一直打到地底,再用几根短木打在旁边,他就决堤不动,因为大海之中,鳖鱼最大,力也最大,善于负重,我已经到海中与海神商量好了,将几个鳖鱼的四足暂时借用,所以那木头上刻的,不但是鳖鱼的形状,它的精神也在里面。”这些人听了欣然前往,女娲氏又带了二千个跑山的百姓,携了缩小的土偶、石头等物,一路赶去,在大陆泽和昭余大泽彻底击败康回,康回逃跑时遇到那二千个久练长跑的人如何是对手,居然被生擒。部众将康回擒来献给女娲氏,女娲氏历数他的罪行,下令斩首,咔嚓一刀下去,却不见有血冒出来,但有一股黑气升到空中,原来康回也有些神通,化作一条黑龙蜿蜒逃去。最终与女娲氏的部下瑞顼氏在不周山又一场大战,康回失败,头触不周山而死。

于是出现历史上记载的如下史事:共工氏(康回)头触不周山,不周山崩塌,于是四极废、九州裂、天柱折、地维缺,女娲氏力任艰巨,炼五色石补天,于是地平天成,不改万物。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燧人氏,在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当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庖羲。据说他是个大发明家,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这是两件大的发明创造。当然,社会出现这样的新事物,是由于人们集体劳动的结果,而不会是某个“圣人”的恩赐。但这个传说告诉我们,那个伏羲氏族开始使用一种记事符号,又懂得制网捕鱼了。羲又叫太昊伏羲,据说,是华胥氏踩了雷泽中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他能够沿着生 长在都广之野的作为天梯的建木“上下于天”。

伏羲有许多创造发明,伏羲氏是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伏羲氏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他又拥有着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将他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这种二进制数学模式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石)描述了下来,这就是八卦。主要说他坐在一座方坛上,听 了八方风的乐音,便画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的符号,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间的种种事物。他又模仿蜘蛛结网,制作了捕鱼的网。他的臣子句芒,则根据这种原理,做了捕鸟的罗。伏羲还制作了瑟,创造了《驾辩》的乐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传说中的伏羲时代就开始显露出来了。 上古时期,孟津东部有一条图河与黄河相接,龙马负图出于此河,伏羲氏依龙马之图画出了干、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伏羲氏造书契、正婚姻、教渔猎,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蒙昧历史,开创了中华文明。龙马负图寺遂成为“河图之源”,伏羲氏则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汉书·孔安国传》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龙马赤纹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

伏羲后来做了东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属神。句芒的形状是鸟的身子,人的脸,驾了两条龙。他两个共同管理着东方青土树木的原野一万二千里的地方,是春天的主神。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他是传说中主掌稼穑的土神。大概是指原始社会农业开始发展的氏族名称。据记载,当初人们吃生肉,喝兽血,穿兽皮。神农认为人们这样生活下去,是难以维持的。于是,他“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实际上农业生产知识是上古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神农并无其人。后来人们推测,神农氏的事迹,大致反映相当于母系氏族制繁荣时期的社会情况。

据西汉初年的古书《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四川至今还有一个感人的神话传说,说神农氏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他尝尽了百草,有一天尝到一种剧毒的断肠草,终于他的肠子断烂,为人民牺牲了生命。神农氏还教给人们通商交换:“神农是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些传说都是后人对自己的祖先炎帝的神化,说明他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文明之祖。

文言文夜空

中国历史人物4——三皇五帝另说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皇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帝喾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

尧帝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好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死后,禅位于禹。

中国历史人物5——人文伏羲

在中国,知道伏羲的人大概不在少数,一般也能讲出在那遥远的洪荒时代,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以繁衍人类的传说。作为传说中的远古部落联盟首领,伏羲有“龙祖”之称。《诗含神雾》说其母华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泽留下的“大迹”孕生了他,闪电为龙之形,雷声为龙之音,雷神就是龙神。《拾遗记》称伏羲“长头修目,龟齿龙唇”。《三皇本纪》说伏羲降生时,有“龙瑞”出现,故“以龙纪官,号曰龙师”,即任命飞龙氏造六书,潜龙氏做甲历,水龙氏平治水土,火龙氏炮治器用,降龙氏倡率万民。始作八卦也被认为与龙有关。“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出河”,伏羲参照此图,“以画八卦”。

我曾将龙的精神总结概括为“融合、福生、谐天、奋进”8个字。考察有关的典籍资料和民间传说,伏羲的所作所为与这8个字是相吻合的。

先说融合。伏羲是一个融合起来的称号。《遁甲开山图》说,女娲氏之后,先后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等15个氏族袭用伏羲的名号。伏羲还是来自黄河上游的伏羲氏与居住下游的太昊氏的融合,故称太昊伏羲氏。伏羲的创造发明很多,这不是一个人、一个氏族能够完成的,是后人将众先民、众氏族的功劳融合在了伏羲身上。伏羲也是祖先崇拜与龙崇拜的融合。

再说福生。无论是如织网罟、造书契、创八卦、制乐器,还是定婚姻、作历算、定节气、驯牛马,伏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类服务,造福众生的。

再说谐天。《易 6 1系辞》言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说明伏羲是尊重天及自然界,想认识其种种规律,想按照规律行事的。总之,是与天和谐的。

还有奋进。伏羲的生息、活动之地有多处。如甘肃天水(古成纪)有伏羲庙,称“羲皇故里”;如陕西宝鸡(古陈仓)有伏羲氏“徙治陈仓”之说;如陕西临潼,骊山顶峰上有“仁宗庙(人祖庙)”,敬祀着伏羲女娲像;如河南淮阳有“太昊之墟”,有伏羲女娲庙,有画卦台;山东金乡、单县,相传有伏羲陵……这说明,伏羲一族大体是沿着黄河的流向,由西向东不断迁徙的。迁徙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开拓生存空间,奋发进取的过程。

以上我们讨论的伏羲,实际上是人文伏羲,即历代人民用文化创造的伏羲。那么,有没有一个史实的伏羲呢?我倾向于有。只是五六千年前的人事,毕竟太遥远,那个时候又没有文字,这便决定了我们只能根据一代一代的口头传说、星散的记述和考古发现来推测和想象他老人家当年的情形。这样的推测和想象是历久弥新、无穷无尽的。

中国历史人物6——女娲

祝融①古帝。一说为炎帝裔。《山海经 6 1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话,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视融。”一说为黄帝裔。《山海经 6 1海内经》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又《山海经 6 1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实则炎、黄古本同族,故二说一也。祝融号赤帝,罗泌《路史 6 1前纪》卷八:“祝诵氏,一曰祝和,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祝融神话,还见《山海经 6 1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墨子 6 1非攻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子夏城之间,西北之隅”;祝融等七神雪天远来,助周灭殷事见于《尚书大传》及《太公金匮》;共工与祝融戊,不胜而怒触不周山事见《史记 6 1补三皇本纪》。

②火神。《左专 6 1昭二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吕氏春秋 6 1四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③主管南方之神。《管子 6 1五行》:“昔者黄帝……得祝融而辩于南方。”《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淮南子 6 1时则训》:“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炎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神农亦称“神农氏”。

①农业的发明者。关于神农的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生产阶段的情况。《周易 6 1系辞下第八》;“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②古帝名,即炎帝、烈山氏。清马骕《绎史》卷四引《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晋王嘉《拾遗记》卷一:“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及拾之,以植于囚,食者老而不死。”《史记 6 1补三皇本纪》亦谓:“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纪。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因以火德王,以火名官,故曰炎帝。始教民耕种。

③医药之祖。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流传久远,至今不衰。《史记 6 1补三皇本纪》谓: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 6 1修务训》亦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晋干宝《搜神记》卷一:“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述异记》卷下:“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后世传言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肺好五脏,因能化解药毒。又传说神农因尝百足虫,不能解其毒而致死。参见明 6 1周游《开辟衍绎》第十八回王子承“释疑”。又有神农“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等等。

④土神。《礼记 6 1月令》夏季之月:“毋发令而待,以防神农之事也。”注:“土神称曰神农者,以其主于稼穑。”⑤异草名。《太平御览》卷三九引《神农本草》:“常山有草名神农,置之门上,每夜叱人。”神农涧在河南省温县。明陈仁锡《潜确类书》卷三一:“神农涧在卫辉府温县。神农采药至此,以杖画地,遂成涧。”今温县尚流传有此活的神话。

燧人氏又称“燧人”①远古人“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关于他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②远古时代以燧木取火的氏族,又称“燧明国”。《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号鸟},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同书卷七八引《礼古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遂天之意,故为燧人。”又有“燧人氏夏取枣杏之火”的传说(见《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九州论》)。今河南商丘流传有“燧人击石取火”的活神话。

赤帝即“炎帝”。《淮南子 6 1时则训》:“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此赤布,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之火德

铲草兴锄传说,神农时种庄稼,用石片在地里敲着、走着、喊着;“草死,苗长。”后来,人们变懒了。天热时,用绳子把石片吊树上,人们坐在树下敲着,喊着。草也不死了。没办法,人们拿铲子铲草。地晒干了,铲草费力气。有的劲使猛了,铲子也弯了,翻过来扒,化铲着得劲。从此有了锄。

瑶姬炎帝女。亦作“姚姬”《文选 6 1宋玉<高唐赋>序》:“妄巫山之女也”。注引《襄侣音旧传》:“赤帝(炎帝)女姚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神女。楚怀王游于高唐,昼寝,梦见与神遇,自称是巫山神女,王因幸之。燧为置观于巫山之南,号为朝云。”又《太平御览》卷二九九引《襄阳耆旧记》:“我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巫山之台,精魂依草,寔为茎之,媚而服焉,则与梦期,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此与古神话述帝女死尸化为草契。《山海经 6 1中次七经》:“又东二百里,曰姑瑶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露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瑶姬神话又有瑶姬为西王母之女一说。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庙乃在诸峰对岸小冈之上,所谓阳云台,高唐观。……今庙中石刻引《镛城记》:瑶姬,西王母之女,称云华夫人,助禹驱鬼神,斩石疏波,有功见纪。今封妙用真人。”此说又见五代蜀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三所记。唐彦谦《鹿门集 6 1拾遗 6 1楚天》诗云:“不会瑶姬朝与暮,更为云雨待向人 ”唐李白《感兴八首》诗云:“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

精卫填海最早见于《山海经 6 1北次三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朽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晓,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孝。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石,以堙于东海。”据《述异记》(上)之说,精卫与海燕结合生子,一雌一雄,一名“鸟市”,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雀。在东海精卫誓水处,因曾扇于此川,故誓不饮此水。据现今湖南流传的“紫盖峰”传说,精卫为神农求还魂草被救,填海复仇等,并得到道教神仙指引、搭救和鼓励。陕西和河南方城也有此类神话流传。

共工炎帝裔。据《山海经 6 1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宋罗泌《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 6 1启筮》:“共工人面蛇身朱发。”相传共工为水神。《左传 6 1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 6 1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夫下。”《淮南子 6 1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神话最著者,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 6 1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颛顼,黄帝之裔(《山海经 6 1海内经》)。故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 6 1原道》);与神农(《雕玉集 6 1壮力》);与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与女娲(《路史 6 1太吴纪》)之争。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由禹为黄帝系统人物,当亦系黄炎战争之余绪。今河南杞县流传的“女娲补天”则谓:共工、祝融,女娲、棺人为兄妹。共工与祝融因吃天鹅蛋之争,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滥,女娲乃有补天之举,似更原始。参见“杞人忧天”。祝融与共工战《史记 6 1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参见“共工”、“杞人忧天”。

蚩尤炎帝后裔。宋罗泌《路史 6 1后纪四》“蚩尤传”:“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同卷注引《世本》:“蚩尤作五兵:戈、矛、朝、酋矛、夷矛。”相传:蚩尤不但以金作兵器,并能呼风唤雨。《山海经 6 1大荒北经》。“虽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蚩尤与黄帝战并被黄帝所杀之事,记述繁多,各有异文。《初学记》卷九引《归藏 6 1启筮》:“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山海经 6 1大荒南经》:“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郭璞注:“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皇览 6 1家墓记》:“传言黄帝与虽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宋 6 1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解州盐泽,……卤色正赤,……俚俗谓之蚩尤血。”一些典藉中还记有蚩尤的形象。《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龙免河图》:“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述异记》云: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剑戟,头有角。”相传蚩尤禀性“贪虐”(见《路史 6 1蚩尤传》)、“暴”(见《史记 6 1五帝本纪》),然死厉又受人尊祟。《皇览 6 1冢墓记》云:“蚩尤冢,民常十月祀之。”《述异记》卷上:“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龙鱼河图:“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封禅书》记齐把八神,“三曰兵主,祀蚩尤”。今河南台前县有“虽尤家。”汉代冀州民间尚有纪念虽尤的“角抵戏”。可知蚩尤原非与黄帝争帝位的叛逆、魑魅形象。

刑天亦作“邢天”、“形天”。《山海经 6 1海内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据宋罗泌《路史 6 1后纪三》,刑天似为炎帝臣属。“刑天与帝争神”亦为炎黄之战余绪,帝即黄帝。常羊山为炎帝诞生地,还其放处。常羊山北为黄帝子孙居处者。

中国历史人物7——炎帝

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其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于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大概其执政时间早于黄帝,所以《史记》云『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徒鲁。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炎帝一生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用木材制造两种翻土农具,教农民垦荒种地。第二,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第三,从前人们没有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时纔开始制造出来。第四,炎帝时发明纺织技术,使赤身裸体的人穿上了衣服。第五,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尝百草是为了知道百草的药性,进而发展用草药治病的技术,炎帝也因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炎帝在我国民间被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初祖。炎帝与黄帝缔造了千千万万个姓氏的后裔。于是原本是父子兄弟的,在若干年后,可能成为不同姓,又不同族的陌路人;而毫不相干的外邦民族,也可能由于特殊的原因共享一个家庭的徽号。历史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变幻莫测。

1. 古文中的天空叫什么

天空的近义词有:上苍、长天、长空、青空、云天、天宇、天穹、苍穹、穹碧、穹汉、穹昊、穹宇,凌霄。

在古代汉语中,也有人用碧落来形容天空,碧落是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后来泛指天上(天空)。

扩展资料:

古代关于天空的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的主人公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盘古,最早见于三国时期的吴国旭。在古代,有一颗巨大的星星漂浮在太空中,形状像一个鸡蛋。巨人里面有一个叫盘古的巨人,他一直在用斧头砍东西,试图摆脱围困。

经过一万八千年的努力,盘古挥舞着他最后一把斧头,砰的一声,这颗巨星一分为二。盘古上方的巨星有一半变成了气体,不断上升;在巨人脚下的那半块,然后进入地球,不断地变厚,宇宙开始有了天地。天和地一天比一天高三英尺,盘古成了英雄。

盘古开天辟地还有一层意思:盘是盘问、盘诘的意思,古是以前就存在的事物,可以理解为早以存在的“道”。整句话意思就是:不断追溯早已存在的“道”,可以开辟天地。

百度百科-天空 (汉语词语)

2. 求描写天空的文言文

题萧郎中开元寺新构幽寂亭

刘长卿

[唐]

康乐爱山水,赏心千载同。结茅依翠微,伐木开蒙笼。

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候客石苔上,礼僧云树中。

旷然见沧洲,自远来清风。五马留谷口,双旌薄烟虹。

沉沉众香积,眇眇诸天空。独往应未遂,苍生思谢公。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岑参

[唐]

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

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荷戈月窟外,擐甲昆仑东。

两度皆破胡,朝庭轻战功。十年只一命,万里如飘蓬。

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

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

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

四月犹自寒,天山雪蒙蒙。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唐]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唐]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

陆游

[南宋]

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

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

不令气象少渟滀,常恨天地无全功。

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太阴杀气横惨淡,元化变态含空蒙。

正如奇材遇事见,平日乃与常人同。

安得朱楼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横风。

3. 求描写天空的文言文诗词曲赋都可以只要是天上的东西日月星辰都可

题萧郎中开元寺新构幽寂亭 刘长卿 [唐] 康乐爱山水,赏心千载同.结茅依翠微,伐木开蒙笼.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候客石苔上,礼僧云树中.旷然见沧洲,自远来清风.五马留谷口,双旌薄烟虹.沉沉众香积,眇眇诸天空.独往应未遂,苍生思谢公.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岑参 [唐] 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荷戈月窟外,擐甲昆仑东.两度皆破胡,朝庭轻战功.十年只一命,万里如飘蓬.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四月犹自寒,天山雪蒙蒙.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唐]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唐]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 陆游 [南宋] 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不令气象少渟滀,常恨天地无全功.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太阴杀气横惨淡,元化变态含空蒙.正如奇材遇事见,平日乃与常人同.安得朱楼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横风.。

4. 星空亭的古文怎么写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3、仙鹤在人世,长鸣思远空。有人秋水上,倚杖月明中。玉树三更露,银河万里风。徘徊意无极,迟尔出樊笼。

4、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5、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6、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7、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成语主角_开天辟地的主人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