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丑时是几点到几点_丑时是几点到几点钟的

丑时是几点到几点_丑时是几点到几点钟的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18 10:14:16

凌晨1时至凌晨3时。

丑时,十二时辰之一,又称鸡鸣,荒鸡。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1时至凌晨3时。如《诗经·汝日鸡鸣》:“汝日鸡鸣,士日昧旦。”古时鸡鸣而起,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而朝。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休息。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古代中国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代中国人民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_、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丑时是几点到几点钟的

丑时一般是指1点-3点(24小时凌晨1时~凌晨3时)。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如《诗经·汝日鸡鸣》:“汝日鸡鸣,士日昧旦。”古时鸡鸣而起,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而朝。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休息。

扩展资料:

古代中国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代中国人民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百度百科-丑时

丑时是几点到几点

丑时是凌晨一点到三点钟,丑时也被叫做鸡鸣、荒鸡。丑时是十二个时辰中的第二个时辰,十二生肖中的牛在这个时间刚吃完草,正准备休息,所以人们将凌晨的一点到三点叫做丑时。

十二时辰是我国古人根据一天中太阳升起和落下的规律,结合自身劳作和生活习惯总结出来的一种时间机制,跟我们现在的二十四小时制是一样的,只是时辰代表的时间更宽泛,而我们所说的小时时间更加的精确。

十二时辰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独特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的祖先对于人类天文历法的一个杰出的贡献,更是我们国家非常灿烂的文化之一。十二时辰分别是子时 、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从子时开始,亥时结束。

古代中国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代中国人民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丑时一刻是什么时间

丑时是凌晨01:00到凌晨03:00。

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

丑时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上午1时正至上午3时正)。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丑时,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昼夜划分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

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映的情况。

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

古代的几点到几点是什么时辰

1、丑时一刻是指子夜一点一刻。

2、深夜23点到子夜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亥时。

3、一天一夜为24个小时,这样,箭上的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就是24个小时除以100,等于14分40秒,舍零归整,人们便把一刻钟定为15分钟,相传成习,一直沿用到今天。

丑时是几点到几点?

在古代,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十二时辰制度,在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扩展资料

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

19:00-21:00为一更,一更在戌时,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这个时候,人还在活动着。

21:00-23:00为二更,二更在亥时,名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23:00-01:00为三更,三更在子时,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这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这无疑是一夜中最为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候黑暗足以吞噬一切。

01:00-03:00为四更,四更在丑时,名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虽说,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所以四更也可称为是“狗盗”之时。

03:00-05:00为五更,五更在寅时,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时辰

丑时是指几点到几点

丑时是01时至03时,一共有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2个钟头,具体分布如下:

1、子时:(23时至01时)。

2、丑时:(01时至03时)。

3、寅时:(03时至05时)。

4、卯时:(05时至07时)。

5、辰时:(07时至09时)。

6、巳时:(09 时至11时)。

7、午时:(11时至13时)。

8、未时:(13时至15时)。

9、申时:(15时至17时)。

10、酉时:(17时至19时)。

11、戌时:(19时至21时)。

12、亥时:(21时至23时)。

扩展资料:

时间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

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

1、丑时是凌晨一点到三点钟。

2、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为凌晨1时至凌晨3时。如《诗经·汝日鸡鸣》:“汝日鸡鸣,士日昧旦。”古时鸡鸣而起,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而朝。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休息。

3、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丑时是几点到几点_丑时是几点到几点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