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盲文到底是什么原理?_盲文是怎么摸出来的

盲文到底是什么原理?_盲文是怎么摸出来的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0 10:06:15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

透过点字板、点字机、点字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一般每一个方块的点字是由六点组成,左侧从上到下为123,右侧为456,叫一方。是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于1824年创造的,故国际上通称为“布莱尔”。

六点盲文的发明者是:路易·布莱叶(Louis Braille),也有人翻译为刘易斯·布莱叶。他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国一个贫苦的马具匠家里,他3岁时玩弄工具时不慎失手,刺伤了一只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只眼睛,以致双目失明。

布莱叶的父母没有放弃对这个盲孩子的培养。父亲在木板上用钉子组成字母,教他认字,后又送他到村里的小学读书。布莱叶学习既刻苦又聪明,深受老师和校长的喜爱。

布莱叶盲文由63个编码字符组成,每一个字符由1~6个突起的点儿安排在一个有6个点位的长方形里。为了确认63个不同的点式或盲文字符,数点位时是左起自上而下1—2—3,然后右起自上而下4—5—6。这些凸起在厚纸上的行行盲文,可以用手指轻轻摸读。

盲文是谁发明的?创建于什么时候?

有关盲文的知识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透过点字板、点字机、点字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一般每一个方块的点字是由六点组成。 它是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于1824年创造的,他3岁时在切割皮革时因刀子刺伤眼睛失明。

1819年进入巴黎国立盲童学校求学,1826年后在该校任教。

1829年发明了6个圆点作为一个盲文符号设计单位。它跟指头面的大小相适应,感觉最明显,摸读和书写最方便,成为全世界一致采用的最佳盲文符号。

6个圆点符号是┇┇,圆点符号有的凸出,有的不凸出,共有63种变化,代表所需字母、数字、音符等等,可以运用自如。故国际上通称盲文为“布莱尔(Braille)”。

布莱尔盲文由63个编码字符组成,每一个字符由1~6个突起的点儿安排在一个有6个点位的长方形里 。为了确认63个不同的点式或盲文字符,数点位时是左起自上而下1—2—3,然后右起自上而下4—5—6。

这些凸起在厚纸上的行行盲文,可以用手指轻轻摸读。

钱币上的盲文

以往的世界各国货币上无盲文符号,纸币主要通过逐级增大票幅,使盲人靠触觉区分不同的面值。

而金属硬币则是通过逐级增大钱径,或采用不同的币材使盲人感知大小、轻重来辨认面值,抑或在不同面值硬币上改变币形(如回形、正方形、菱形、多角形等、加大厚度等办法,使盲人能正确辫认这些不同面值的硬币。

但当代世界各国硬币开始注意采用官文符号,以方便盲人使用。

例如意大利的500里拉硬币上就铸有盲文符号,该币是双金属镶嵌币.背面外圈上部有10余个凸点。

泰国10株双金属镶嵌币背面外圈七部也铸有4个凸点。

墨西哥10、20、50、100比索不锈钢币,正面头像左或右侧均铸有数日不同的凸点,这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一套成系列铸有盲文符号的硬币。看来,将来镌刻盲文符号的硬币会越来越多。

人民币上的盲文

第四套人民币纸币主币上使用的盲文数字符号,是按照盲文6个圆点符号科学组合的规定要求而设计的。

1980年版人民币上,1元、2元、5元、10元的盲文面额在票面正面左下方,50元、100元在右下方。

第五套人民币首枚100元券于1999年10月1日发行,其它不同面额的券别也相继发行。细心的人会发现:新版人民币设计水平、印制质量、防伪技术较第四套人民币有了质的提高。钞票凹印手感进一步增强,盲文面额标记设计形式也与第四套人民币有所不同,其盲文面额标记均在票面正面的右下方,它将代表0的三个圆点连接起来,变成一个拐弯符号“┛”。这种简化了的盲文面额标记是从多种设计方案中筛选出来,并经中国盲文协会认可的。

第四套人民币上的盲文

相对而言.目前世界各国纸币上加印盲文符号的还不多见。我国前三套人民币纸币均未印有盲文,在设计和印制第四套人民币时,中央和国务院为了方便盲人使用人民币,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在主币上增印盲文符号。

于是,1元、2元、5元、10元券在左下角分别加印I个、2个(竖列)、2个(斜列)、4个小黑点,50元、100元券在右下角分别加印5个、7个小黑点.这些小黑点错综排列,仔细触摸,可感觉微微凸起,盲人通过触摸黑点多少及分布便可区分面值。

在设计和印制第五套人民币时,对盲文符号又进行了改进和调整,各票券盲文符号均印在票券正面右下角,并且将原来的官文符号的点进行了变形处理,凡是对称拐角排列的三个点均变成两杠组合的直角形,这样盲人触摸手感更强,且增加了美感。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盲文

盲文是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于1824年创造的,故国际上通称盲文为“布莱尔”。

创造过程:

六点盲文的发明者是:路易·布莱叶(Louis Braille),也有人翻译为刘易斯·布莱叶。他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国一个贫苦的马具匠家里,他3岁时玩弄工具时不慎失手,刺伤了一只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只眼睛,以致双目失明。

1824年,刚满15周岁的布莱叶从人的体形受到启发。他想,每个人都有两个肩膀、两臂和两个膝盖,在这些部位上若各加上一个凸点,不就成了放大了的6个凸点了,经过一番精心安排,一套以不同方式排列、有规律可循的法语字母方案拟定出来了。

6个凸点,加上空白,共有64个变化。

1829年,布莱叶在原方案基础上加入了数学符号和音乐符号。他把这个方案首次向皇家盲人学校全体师生宣读,要求校领导予以审查和推广。

1837年正式定稿。次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布莱叶盲文读物

布莱叶逝世后,他发明的6点制盲文逐渐为世人承认。

1887年,布莱叶的盲文被国际公认为正式盲文。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创造者,1895年,人们将他的姓--布莱叶,作为盲文的国际通用名称。

盲文的组成

盲文的组成是以"方"为单位的,也就是类似英文的字母为单位一样,一个汉字由若干个方组成,书写的规则就是按照汉字的拼音来书写。我们书写的次序比较特殊,是反写正读的,也就是从右向左写。这样才能够读的时候保证是从左向右读,因为要从纸的背面扎一些点,然后从正面来摸读的啊。

每个方的组成是六个点,至于具体书写工具,就是现成的笔和字板,板上右现成的方,纸在下面可以用笔打上点的,这个就靠我在这里说也说不清楚,最好找到实际的东西来看一下。

我们国家使用的普通话的盲文有两种,双拼和现行,现行使用的时间长,也被人们称作旧盲文,由于各种原因两种盲文同时存在,但是为了交流方便,建议先学旧盲文吧,也就是现行盲文,因为使用的人比较多。

人民币上有盲文吗?

生活中很多地方有盲文,比如电梯、医院、公共厕所、人民币、公园、地铁、博物馆等。

盲文是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于1824年创造的,20世纪80年代,盲人黄乃先生根据我国语言特点创造出了中国盲文。盲文也可以叫点字或凸字,主要是靠手指的触觉来分辨出每个不一样的文字。“现在人们使用的盲文是在拼音的声母和韵母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每一个声母韵母在盲文板上都会有固定的点位,比如我们书写‘高’字,就在盲文板的右侧先扎出来一个声母g的点位,再在第二个区域内扎出来一个韵母ao的点位,这样反过来触摸的时候,就能识别出这个字。”魏国光介绍,盲人在书写盲文时,首先要把盲文板固定在盲文纸上,然后从右向左书写,当书写完成后,就把盲文纸反过来,从左向右的去触摸,就可以感觉到刚才用盲文笔书写出来的那些凸起。

“其实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电子语音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了很多。”在采访的十多位视障人士中,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几乎都能够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的多种功能。如:喜马拉雅、畅读助手、懒人听书等听书软件。在与人交流中,微信、QQ等软件的语音功能也是他们常用的工具。如今,盲人电脑语音软件、人体语音温度计、电子语音盲杖等新兴电子语音用品的出现,让他们逐渐用“听”代替了“读写”。

盲文怎么学认字写字

有的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我国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在票面券别上设计使用了盲文数字。

你是否注意到?我们使用的第五套100元人民币的右下角印一个凸起的圆点和两个直角。

50元人民币是两个斜放的圆点,一个直角;20元人民币是两个竖放的圆点,一个直角;10元人民币是一个圆点,一个直角。

这些圆点排列特别,仔细触摸,可感觉微微凸起,可别小看这些特殊符号,它们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许没什么特殊意义,但是对于盲人,它可有重要的作用,盲人就是通过触摸原点和直角及分布来区分人民币面值的。这些点就是盲文。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我国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在票面券别上设计使用了盲文数字。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第四套人民币上的黑点设计者叫李小川。

李小川1979年复员到工厂从事钱币设计工作,他家附近有个盲人在卖报。旁边有个小女孩子在替盲人数钱,一张又一张白纸条,从盲人口袋里扔出来,李小川上去问是怎么回事。小女孩哭着说,不知是谁缺德,把白纸条当钱币给了盲人。

这一幕深探刺痛了李小川的心,他琢磨能不能在流通的人民币上做了标记,让盲人通过手感识别人民币的真伪。这时正值第四套人民币设计,李小川顾不上休息,来到沈阳盲校,向盲校教师请教,盲校教师听说他的来意,都非常激动。

3天后年逾花甲的王德顺老师交给他3套盲人数码,李小川选择了其中最简洁的一套。以一个黑点代表数字1,两个黑点代表数字5,三个斜点代表数字0,设计了带盲文币值的钱币画稿。中国造币总公司对李小川的建议非常重视,经有关专家多方论证,决定用于人民币钞票上。

世界卫生组织给的数据,2010年,中国盲人824.8万,低视力6727.4万,视力残疾是两者的总和7551.2万。按照这个势头,目前的盲人,估计可能超过1300万,也就是,每一百个人里面,就有一个盲人。他们也是消费群体的一部分,应当受到重视和关注,在人民币上增加盲文符号,充分体现了对于盲人的尊重。

怎么样可以学习盲文?

盲字点位教学是盲字入门的第一步,是盲字字母教学的准备,是盲字学习的重要阶段。通过指导视障儿童摸认和书写点位,来促进其手指触觉功能及手脑的协调能力的发展,为学好盲字和掌握知识做准备,并在刻苦锻炼摸读和书写盲字的基础上让其树立坚强的意志。

盲字点位教学一般包括摸认点位和书写点位两个阶段。按照视障儿童的感知特点,点位教学应从摸认点位开始。

一、摸认点位阶段

(一)引导视障儿童摸认盲文的基本点位结构——六点子。可以按下面的三个步骤进行

摸认点位是视障儿童顺利掌握盲文的基础,教学时一般要结合教材的安排顺序进行,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一教学阶段。这就是俗称的“六点子”阶段。教学前教师要准备一些比较大的六点子教具。

1.引导视障儿童通过触摸教具粗略感知六点子符形,形成初步印象。然后,启发、引导他们感知这是六个凸起的小圆点,与平整纸面感觉的对比是明显的,盲字点位基本结构就是六个凸起的小圆点;再告诉他们小圆点按照不同的方向有序排列着,它从左到右分为两排,从上到下分为三层.整体的感觉是一个长方形。刚入校的视障儿童自身各方面情况不尽相同,如有的有左右或上下等方向性的概念,有的此概念比较模糊,有的根本就没有此概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情况,如发现还没有方向概念的视障儿童就要进行个别教学,先帮助他们识别方向,在此基础上再帮助其形成点位概念。最后,还要指导他们摸认六点子的点位名称和位置,告诉他们六点子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左边从上到下分别是l、2、3点,右边从上到下依次为4、5、6点,它们的名称是左上角第一点,左中间第二点。左下角第三点,右上角第四点,右中间第五点,右下角第六点。教学的关键是在讲解的同时要求视障儿童用右手食指触摸比较大的六点子模型。用边摸边数读点位的方法,引导他们掌握六点子的位置和名称。

2.引导视障儿童在教材中专门附着的供入门或练习用的吸塑纸上,用右手食指触模点位进行训练,加深对六点子的排列以及各点子的位置的理解和记忆。

3.引导视障儿童按照教材的教学内容的排列顺序:用右手食指的前端轻轻地去触摸每一个符形.摸认六点子的排列和各点子的位置。摸认教科书上的六点子时,一定要求他们边摸边数读点位的位置和名称,并严格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 引导视障儿童结合教材摸认点位符形时,要按照盲文点位教学部分的教材顺序进行,这部分内容也叫准备课。准备课共有五部分,这五部分内容的设置和排列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的:分别为帮助他们认识盲字点位的基本结构,准确把握六个点的名称和位置,初步建立“方”的概念;为进一步帮助他们熟悉各点位的位置,巩固“方”的概念;指导他们竖摸点位;指导他们练习横摸点位;点位综合练习。这部分内容教学的难点是指导视障儿童用手指仔细辨别每方的大小和方与方之间的距离,其目的是识别单行的点位,如同样在上层的点子,到底是第一点还是第四点,那么靠近六点子的是第一点,距离远的是第四点,以此类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摸读习惯。刚开始时不要时问太长,以防手指尖由于疲劳而降低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帮助和强化视障儿童对盲字点位结构、名称和位置的记忆。如可以启发他们根据符形的具体特征,用象形的方法辨认缺点符形,给不同结构的符形取一个形象化的名称。如1245点是个小方框,123点是条直线,234点右点头,156点左点头等;还可以让六个视障儿童为一组,分别代表六个点位中的一个做点位排队游戏。开始时教师要组织和指导.然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可以激励他们进行比赛。这样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更真切地感知盲字点位结构和名称。加深记忆。还可以用儿歌帮助记忆,如“左边一组123,右边一组456,它们都是好朋友,各自按序成直线,齐步向前走”。或“1414肩并肩,齐步走在最上层;2525手拉手,中问位置永不变;3636齐步走,永远行走在下层”。

(二)引导视障儿童用正确的姿势摸读盲字帮助视障儿童掌握正确的摸读姿势,有利于促进其身体的健全发育,同时可以提高摸读速度,还让人感觉摸读的美观大方。一定要严格要求,及时纠正。正确的摸读姿势是:把书放正,即将书的底边与课桌底边对齐。身体要坐的自然而端正,切忌趴在桌子上,双手同时放在书上。食指指尖靠拢呈八字形轻轻地斜放在要摸读的符形上;两手大拇指和其余四指自然分开。可以起按压书的作用;两个食指前端轻轻地接触点符.对符形的点位、点数进行清晰的感知,初学的人以右手食指摸读为主,但最好是双手食指同时练习为好。双手的中指和无名指略微弯曲.使它们的前端和食指的前端并齐轻轻地放在点子上。帮助辨别行次。随着摸读能力的提高.大多数视障儿童的中指和无名指也能进行点位的辨认。教学时一定要提醒其不能用力按压凸点,不能用指甲抠,要轻轻地摸。

(三)引导视障儿童掌握换行技巧

摸读时,要求视障儿童按从左向右的顺序从第一行第一方开始,摸认完第一方再摸第二方,摸完一行再摸下一行。换行时,两手要分工合作,右手摸字,左手摸行。刚开始摸读时,一般采用摸到一行末尾再换行的方法:两手的食指摸到一行结尾时,右手暂时不动,左手沿着这一行返回到第一方,然后垂直下移到下一行,轻放在下一行的第一方上,接着右手移到左手处,继续按前面的方法摸认第二行;在视障儿童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后,就要指导他们逐步提高换行速度,方法是:当左右手一起摸到一行的中间时,左手就回去寻找下一行的开头,右手则不停地继续摸下去,这样等一行摸完,就能马上开始第二行的摸读。前一种方法也叫行尾换行摸读法,后一种叫行中换行摸读法。熟练后,孩子可以用手指灵活、快速地摸读盲文,两只手可同时摸读和换行。开始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换行习惯。

盲人在书写盲文时,通常是?

盲文又称点字,国际通用的点字由六个凸起的圆点为基本结构组成。

盲字的点字形式,六个凸起的点,在纸上有凸起和不凸起之分,从而形成了63种变化,即63个点符或者字符。

每个字符的结构如下所示:每个字符各有各有三个点,从左边自上而下叫做1、2.3点,从右边自上而下叫做4、5、6点。这些都统称为点位。

读法与写法:

什么叫“方”、“一方”、“满方”、“连方”、“隔方”?

点字符号的单位结构“方”。六个点子所占有的位置及不足六个点子所占位置“一方”;满方-六个点子所占有位置;隔方(跳方)“一方后空一方再出现“一方”;连方两个以上的“一方”连在一起。

盲文的书写规则:

盲文与我们通常的句子有不同的区分。分词连接是盲文特有的重要规则。要掌握盲文,还必须掌握分词连接的规则。所谓分词,就是一个单词单独写;所谓连读,就是根据特殊的盲文,便于触摸和阅读,将一些单词拼在一起来书写。

众所周知,盲文与汉字不同,它是由有辨识力的眼睛使用。首先,盲文是一种触摸文本。盲人可以通过用手指触摸文本来感知文本的声音并理解其含义。其次,盲文是拼音的一种特殊形式,盲人通过触觉来触摸和阅读汉字,形成对单词的音义概念。

第三,盲人的生理缺陷限制了他们学习用一支笔和一支笔阅读,他们只能一个一个地去感受和阅读,否则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会疲惫不堪。分词连接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内容能否准确表达和理解。分词的形式不能太长或太松,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则。

从右往左写。

盲人在书写盲文时,首先要把盲文板固定在盲文纸上,然后从右向左书写,这样才能够读的时候保证是从左向右读,因为要从纸的背面扎一些点,然后从正面来摸读的。当书写完成后,就把盲文纸反过来,从左向右的去触摸,就可以感觉到刚才用盲文笔书写出来的那些凸起的字。

中国各地盲文特点

中国点字是使用汉语拼音来表示中文的,由三个方块分别代表声母、韵母和星号组成一个发音。

台湾点字另外规定点字与注音符号的对映,由声母、韵母及声调组成一个发音。

在香港,使用广州粤语拼音,粤音共九个声调,由三个方块分别代表由声母、韵母及声调组成一个发音,但第一声不标音,即由二个方块分别代表。

盲文到底是什么原理?_盲文是怎么摸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