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为什么大城市的房价高?_为什么房价越调越高

为什么大城市的房价高?_为什么房价越调越高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1 10:00:14

大城市房价贵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释:

1. 需求过剩:大城市的人口众多,导致房屋需求量大,而供给量相对较少,因此房价水涨船高。

2. 土地稀缺:大城市的土地稀缺,开发房地产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这也是导致房价高昂的原因之一。

3. 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房屋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这也是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4. 政策因素: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例如,政府实行限购、限贷等政策,会使得购房者的需求量减少,从而影响房价。

综上所述,大城市房价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人口、土地、城市化进程和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近10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为什么持续猛增

很对人对于房价的非常的快速增长,可谓是望尘莫及的,也是很无奈的。我国的房价的持续增长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形成这个问题的因素的很多也极其复杂,而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整个国家的政治,还有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于近年房价的飞涨,那么造成房价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1、人口的快速的增长

人口的快速的增长,导致对房子的需求量都呈现旺盛的趋势。由于我国人口的阶段性的快速增长,居民的收入也呈现阶段性的增长,这就使得住房的需求量的集中释放。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也就造成了我国现在客观我国房价的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需求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也就推动房价的快速增长。对于庞大的购房群体,还有产品需求的供求关系,造成了比较庞大的购房群体,从而造成了房子需求过大,而房子少的情况也就推动的房价的快速增长。

2、成本的上涨

对于城市的发展的越来发达,导致了这些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所以导致资源向这些发达的城市聚集。城市的发达造成了资源短缺,接着资源的成本就会增加,也会导致房价增长。在开发商看来,一个楼盘的成本最大不在钢筋水泥,而是土地;随着地价的不断升高,政府财政的大笔支持外,开发商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资本,所以开发商在确定房价时会有波动。

房价的增长的原因除了这些外,还有国家经济的增长,资金可获得性的多少都会有影响。在房价的控制上还应该调控土地的供求,维护市场的竞争的秩序,保障房地产商的利益。还应该完善的住房保障的制度

国家搞过6-7次房价调控,为什么房价没有下降

一、供求因素

自1998年开始推行住房改革政策以来,我国逐步取消福利分房,推行住房市场化,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自然离不开其供求因素。

(一)供给因素

房地产开发建设的特点、土地供应的限制,致使房地产供给有限,在住房需求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房价上涨。

1. 房地产开发建设的特点,致使房地产供给有限,跟不上同期需求。一个楼盘的开发时间一般需要3~5年,动辄上亿元资金。这就使房地产供给需要较长的时间,供给有限,跟不上同期房地产需求的增长,也成为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素。

2. 土地供应的限制,致使房地产供给有限。房地产开发多集中在城镇或城镇周围,要占用大量优良的可耕地,这就往往与中国“18亿亩耕地不动

摇”的政策红线相冲突。加上农地的征用与补偿,国有土地的招标拍卖,耗时耗力。

3. 房地产业具有半垄断性质,房地产开发商往往变相减少住房供应,囤积提价。为了维持垄断利益,房地产开发商往往通过捂盘、捂地等手段,变相减少住房供应,加剧了房价上涨。

(二)需求因素1. 居住需求

我国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每年都有大量劳动人口进入城市,这些新进人口都会形成对所在城市的住房需求,并带动对配套服务设施及商住楼的需求,房地产的价格上涨空间大。

我国保障房制度起步较晚,保障房建设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逐步发挥影响房地产市场供求的作用,一些不具有购房能力的中低收入者,在市场房租过高的情况下,被迫加入购房大军。

2004~2011年间,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扬,尤其是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但是收效甚微,反而出现了“越调控、越暴涨”的奇特现象。一些本来不急于改善住房的居民提前购房,出现了房价多年持续上涨形成的“恐慌性购房大军”,甚至出现了一些家庭购房户主为未成年人的现象。这些过于提前、超前的房地产消费行为,变相加大了房地产需求。

2. 投资与投机需求

除了房地产的居住性消费需求外,中国还存在庞大的对房地产的投资与投机需求,这也助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由于缺乏多元的投资渠道,大量社会闲余资金涌向房地产业。近10年里,中国房地产的投资性需求不断上升,推动房价上涨,进而再次导致投资需求上升,形成了房价上涨与投资需求上升加速循环的现象。

同时,投机需求膨胀是推动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直接诱因。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下滑,国内资金缺乏合适的实体经济投资领域,大量转投价格不断上涨的房地产经济。个人储户在存款负利率情况下,也通过较高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流入房地产经济。

另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增发货币并长期保持接近零利率的低利率,资金通过各种途径流入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二、宏观经济因素

(一)货币超发的通货膨胀背景,形成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基础与诱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稀缺下房地产天然的增值性容易吸引资金流入,诱发房地产价格上涨。居住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与企事业发展相关的生产条件和办公条件的改善,也直接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由于土地的有限性,人们对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历来就存在着乐观的预期。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时期时,许多非房地产企业和私人投资者大量投资于房地产,推动了房地产市场交易的火爆。

2. 长期通货膨胀会形成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一国经济高增长时期,往往伴随着高通胀。中国这10年经济高速增长,通货膨胀自然是“水涨船高”,加上缺乏有效对抗通胀的市场经济手段,房地产不断升值,吸引愈来愈多的投资人进入房地产市场,更是推高了房地产的价格。而我国市场调控手段目前不很健全,很多时候仍然惯性地选择行政命令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如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这些行政调控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被扭曲,其效果大打折扣。

3. 金融监管不力,致使宏观调控容易造成过度放贷。金融机构过度放贷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直接助燃剂。充足的资金支持是房地产价格长期持续上涨的必要条件,没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配合,就不会有房地产价格长期上涨。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出口开始下滑,实体经济生存艰难。在利益驱使下,金融业开始转向房地产业,加大了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园区开发等房地产相关业务的地方融资平台、开发商和购房个人放款,并将这部分贷款作为高收益、低风险的优质资产。实际上这些贷款是长期性的具有房价波动风险的贷款,银行运用的却是银行储户的短期存款,这就形成了银行信贷资产的期限错配——短期负债用于长期资产。银行业对房地产业长期的资金投入,客观上助推了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

(二)金融业规避贷款监管,助推房地产在充足资金支持下硬挺提价

2010年政府出台针对房地产经济调控的有关信贷政策后,金融业为了逐利,维持原有房地产贷款

的到期续贷,采用银行理财金等金融创新业务来规避有关政策及金融监管,透过银行表外业务间接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相关领域,变相发放房地产业务贷款,形成了目前庞大的银行表外业务风险。

(三)一些不法房地产业者通过各种手段变相提高房价

一些房地产业者,利用理财业务、信托业务规避监管机构对房地产业的金融监管,同时,采取“阴阳合同”、虚假宣传、预售制下实际交工质量下降、增大公摊面积等建筑面积计算猫腻、捂盘、囤地、抬高老楼盘附近新购用地价格等手段,抬高已建楼盘的售价。甚至不惜出重金雇佣“经济学家”、媒体知名人物出面为房地产价格上涨辩护,为房地产业逃避政府监管出谋划策。

三、制度因素

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还存在一些制度性因素,现有土地制度为房地产土地供应制造了障碍与寻租空间。农地不能直接入市,农民的土地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土地财政”的空间。除此之外,制度因素还有以下问题。

(一)缺乏个人房地产税收制度,大量不规范的税费政策,造成房地产需求旺盛,房地产成本与价格不断上升

房地产的取得、交易、流转环节税费较多,这些税费往往被转嫁给购房者,而在持有房产方面的税种缺乏,不利于打击炒房交易,无法长期有效地抑制房价非正常上涨。

欧美国家实施比较完善的房地产法律法规,实行土地私有制,承认个人合法的土地及房产所有权,土地及房产供给充足。在这些国家,房地产行业是竞争性行业,居民可以自由进入房地产行业,不存在非常暴利的情形,即使是2001~2005年房价高涨时期,房地产业的收益率仍然低于高科技行业及金融业的平均收益率。同时,欧美国家实施房地产保有税制、房地产转移税制。这些与房地产有关的税收,加大了房产的持有成本和转让成本,使得房地产,特别是民用住宅类的房产炒作空间压缩,投资空间有限,房地产上涨空间受限。目前虽然美国房价已经跌落至历史低点,但高额的物业税却成为挡在购房团面前的大山。

(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推高了土地价格和房价

在分税制背景下,地方财源减少,工业欠发达地区,更是财政窘困,土地财政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财源。

2008年经济增速回落,地方财政更加依赖土地财政。于是出现了执行中央政策不积极,或者变相出台抵消政策效力措施的现象。这也是导致调控政策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长期缺乏的保障房制度建设,也迫使那些本应该进入保障房的阶层,被迫进入商品房购房大军,增加了房地产需求,助推了房价上涨。

(三)目前对房租的调控措施及租房者的权益保护措施缺乏,致使房租不断飙升,迫使一些没有购房能力、本来打算长期租房的中低收入被迫加入购房大军

我国收入分配差别大,在目前缺乏有效投资渠道的情况下,部分高收入人群争购黄金地段的高端住房,抬高了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而且,房屋租赁市场不规范,缺乏租金上涨的调控机制,对租户权益无法保护。在房价上涨时期,出租人往往选择卖房或提高租金,使原本打算租房居住的个人难以承受,而选择购买住房。

(四)房地产业承载的特殊功能,迫使城市居民承受高房价

我国房地产业承载着一种特殊的功能——居民户籍及社会共同服务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居民户籍往往与住房捆绑,与相关居民生活福利捆绑,如购买汽车等要求当地户籍、购买自有住房才能真正落户,子女才能在自有住房区域内的公办学校入学;个人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当地户籍人口才有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就业、教育、医疗等,都与户籍挂钩,从而间接与与自有住房与房地产相关。这就等于说,自有住房与政府对居民进行社会管理捆绑,出现了自有房屋的居住功能与居民社会管理功能的捆绑。在当今城镇化加速的情况下,迫使一些来城市谋生、原本租房的中低收入阶层,在尚缺乏社会保障的形势下,为了获取城市户籍与城市公共福利而购买高价的商品房。

与中国相对比,欧美国家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管理与保障制度,个人有在国内完全的自由迁移权和平等的受教育权,不需要通过购房来取得居住、落户和社会保障及社会公共服务(如子女教育)资格,大大降低了对自有房产的需求。

四、社会因素

除了上述供求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外,中国房地产价格10年持续上涨还存在着社会因

素。

(一)对住房的消费习惯与社会心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安居乐业”的生活理念与信条,对拥有住房的安定感要求非常强烈。社会的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也迫使年轻人早早进入购房大军。

(二)房地产的社会财富分配效应助推房价上涨

房地产的社会财富分配效应,迫使中国一些不具有购房能力的居民为了积累财富而通过贷款购房来做投资,这也推高了房价。房地产作为抗通货膨胀的保值品和增值投资品,在高通货膨胀时期会形成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加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和差距拉大。在通货膨胀持续和房价长期上涨的情况下,拥有一套或多套自有房产,就意味着自有财富快速上升,而没有房产的阶层面对不断高企的房价,自有货币资产快速贬值。这种分配形势加剧了中低收入者的恐慌心理,而超越自身购买能力去贷款买房来做投资。

(三)房地产价格上涨带来的受益群体增多并多元化,形成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与民意博弈,加大了政府调控难度

房地产资产的社会财富分配效应,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有房阶层或抗房价调控阶层,政府调控政策的效力大减。在通货膨胀时期,高收入阶层,以至中低收入阶层也因有无房产、房产多少而形成不同的的群体。有房或多房阶层,尤其是大量举债购房的群体,急切盼望房价继续上涨来实现自身的财富积累,往往抵触中央控制房价的政策。

高房价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首先,高房价引发“房奴”、“蜗居”、“蚁族”、“鼠族”等社会现象,导致社会问题突出。其次,高房价会挤压一般工薪阶层的消费能力,不利于刺激内需。第三,高房价下房租(包括住宅租金、厂房租金和商铺租金)高企,会提高民众生活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加大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也会吸引大量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流入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削弱本来就因出口不振而疲惫的制造业,带来社会资源错配问题。第四,房价持续上涨,会继续使有房者财富越来越增值,财富越来越多,无房者储蓄越来越贬值而财富不断缩水,越来越买不起房,使社会财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各个阶层达成共识,通力合作,有力调控房地产,打破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循环怪圈,使房地产价格回归正常水平,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政府应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与政策措施,去除房地产本不应有的社会管理功能与公共福利职能,完善宏观调控措施,加强金融监管和房地产业监管,建立健全保障房制度,加强租金调控政策和租户权益保护体系。

“房价越调控越上涨,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有没有法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在昨日江苏省国土厅举的“6·25全国土地日”高层论坛上,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的宋林飞教授发出如此忧言。在他看来,房价如此“空调”下去,必将带来巨大负面影响。而目前“房价与宏观调控反方向运行”这一“怪现状”已经到了非扭转不可的地步。宋林飞认为,房价之所以屡调不下,主要是因为当前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面临四大挑战:价格泡沫增多;土地管理弊端突出;暴利与腐败蔓延不止;住房保障力度不足。顽疾一:目前楼市泡沫膨胀应对:政府干预给房价挤水分2005年,北京房价上涨21%;2006年,广州房价上涨22%;2007年南京房价同样快速上涨:4月同比上涨11.5%,5月同比上涨9.2%。面对这些数据,宋林飞认为楼市泡沫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房价过快上涨便是是楼市泡沫膨胀的表现。”宋林飞表示,如果经济发展不足以支撑地价、楼价的上涨,就是出现了价格泡沫,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的房地产泡沫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有些大城市的泡沫已较为严重。房价出现了泡沫自然要挤压。宋林飞认为,南京“一房一价”虽然具体举措有待优化,但其取向与时机无疑是正确的;“5月份南京房价上涨了9.2%,像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如果对于过快上涨的房价放任不管就是不负责任”。他建议政府一方面加大对房价泡沫的挤压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违规开发商的监管力度,因为现实的情况是:房子越盖越多,但价格却越涨越高,显然不是一般的供求不平衡;“能否解决房产商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将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顽疾二:高地价助推高房价应对:变“价高者得”为“价优者得”房价和地价究竟是谁抬高了谁?宋林飞说,开发商总是喜欢将房价上涨的原因归于地价,而地方政府部门则想方设法证明地价并没有抬高房价。但在他看来,这个“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问题,谁都有责任。宋林飞说,2006年6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40个楼盘的资料,无论是协议还是招拍挂供地的,地价都占房价的25%30%。但值得关注的是,有数据表明,2006年和2007年土地成本上涨50%,住宅价格上涨了30%,土地价格的上涨导致商品房开发成本上升,必然推动房价上涨。“现行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宋林飞介绍,土地向来都是政府垄断,高地价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目标,一些地方政府追求土地收入最大化,导致地价成倍上涨。他认为首先要优化土地供应方式,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房地产市场用地。其次,要改变现行的土地招拍挂制度。宋林飞表示,对普通商品房的供地,应该把“价高者得”转变成“价优者得”,实行“地价最高、且房屋售价最低者得”的规则。顽疾三:房地产行业猫腻屡禁不绝应对:严格控制开发商的暴利“国八条”、“国六条”等一系列措施已出台多年,但房价调控为何成效不大,究竟谁在房地产高价中推波助澜?谁又在高房价中获取了暴利、损害了人民利益?此前立足于户型及房价涨幅控制的调控政策,还没有触及根本,宋林飞认为,房地产行业暴利的内在拉动,才是房价在宏观调控中“越调越高”的主因。以闲置土地为例,大多闲置土地的背后都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而这些闲置土地又直接导致楼市供应阶段性不足、房价持续上扬。“打击楼市官商勾结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宋林飞指出。开发商获利什么情况下才是合理的?宋林飞认为南京“一房一价”规定的普通商品住宅8%的净利润便是恰当的。“世界房地产市场的平均行业利润率为5%-7%。而南京取的是上限。”宋林飞说,只有环保节能、科技含量高的少量住宅开发,才应该得到超额利润。顽疾四:经适房廉租房,缺缺缺!应对:加快加量建设政策房各地一直在喊的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的建设力度到底有多大?宋林飞毫不客气,“我看力度都不大”。他介绍,各地城市的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建设虽在加快,但不同程度地存在迟缓与不足的问题。就江苏而言,从2002年起江苏经济适用房的投资额占住宅的比重就连续4年一直没有突破10%,并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001年为11.8%、2002年为8.3%、2003年为6.8%、2004年为5.3%,2005年末为4.6%。

2002年-2005年全省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仅占商品住宅竣工面积总计的8.8%,而且大多分布在市区边缘地带。宋林飞说,近几年来,经济适用房占住宅新开工面积的比重大致保持在6%以内,这和省政府提出的10%左右的比例存在较大的差距。严重供不应求。他认为,首先由政府出资开发与经营廉租房,同时采取共同投资、政府补贴等法,拓宽廉租房建设的渠道,让的城市贫困家庭改善居住条件。记者徐关辉国土厅厅长:房价上涨主因非地价在昨日的讲话中,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陶培荣坚持认为:推动商品房价格上涨的主导因素并非地价,而是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等因素。陶培荣说,地价仅占房价一小部分比例,2006年全省地价占房价的比例为20%-30%,与国内重点城市基本相当。在国土厅此前公布的全省地价监测报告中,去年全省房价相比2005年上涨了6%,但全省住宅用地的平均地价则只上升了5.73%。并且2006年住宅楼面地价上涨幅度占房价上涨幅度的比例平均为20.77%。“换言之,2006年住宅地价上涨仅带动了房价上涨1.25%。”江苏省国土厅一位副厅长也表示:房价为什么会那么高?主要还是由其供求关系决定,在房价上涨过程中地价并不起主导作用。反过来说,即便政府给土地定一个较低的价格,并以此出让给开发商,在高房价的影响下,开发商也不会将开发出来的房子低价销售。数据:南京地价占房价比全省最高在论坛上,陶培荣厅长透露,通过该厅连续对全省城镇地价变动情况进行监测:2006年全省地价占房价的比例为20%-30%,其中南京市区住宅用地楼面地价占房价的比例为30.18%,为全省最高。记者获悉的这份监测报告显示:尽管经历了宏观调控,但从监测结果看,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对地价的影响仍然十分显著。

2006年度苏南地区的地价水平处于全省首位,苏中地区地价水平居中,苏北最低。从具体城市看,南京地价水平无论是商业、工业还是住宅,均为全省最高。去年南京市市区商业地价3876元/m2、住宅地价2794元/m2、工业地价470元/m2。不仅如此,南京住宅地价在房价中占的比例也位于全省榜首。

2006年度,南京市市区住宅用地楼面地价占房价的比例为30.18%。八部委求解房价暴涨原因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公布后,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八部委,将联合对5月房价涨幅较快的城市进行调查,以摸清5月房价快速上涨的真正原因,其中“非市场、非正常的因素”将成为本次调查的关注重点。调控房价已经两三年了,八部委为何连一个房价上涨的真正原因还没有摸清,还停留在摸查房价上涨的原因上,并且不止一次的摸查,如果一直这样的“摸下去”,如何能够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呢?现在已经到了用真心,出台真措施、硬措施、狠措施的时候了。

为什么大城市的房价高?_为什么房价越调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