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董卓为何偏偏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_董卓所立的刘协史称

董卓为何偏偏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_董卓所立的刘协史称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1 10:05:35

历史进入到中平六年(189),时年33岁的汉灵帝去世,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血雨腥风的争斗。在帝都洛阳中,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与以张让、段珪为首的宦官势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笔者称之为“洛阳宫变”。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洛阳宫变中,何进被宦官所杀,张让、段珪等人亦被逼自尽。至此,洛阳宫变以外戚和宦官两大势力覆灭而告终。不久之后,董卓便篡夺了洛阳宫变的胜利果实,擅行废立,废掉汉少帝刘辩而拥立陈留王刘协。

毫无疑问,董卓擅行废立,势必有树立个人权威以便自身专权的企图,此点无需怀疑。但他为何偏偏选中了刘协呢 这里面的具体因素有什么呢 关于这一问题,笔者在立足《三国志》和《后汉书》的基础上,认为其实可以用以下三点进行解释:

第一:董卓自认为与刘协“有亲”

众所周知,刘协生母是王美人,其在刘协出生不久便被何皇后毒害。此后,刘协便由汉灵帝之母董太后抚养。正因如此,刘协在当时有一个外号,那便是“董侯”。

由于董卓本人恰巧也姓董,故而董卓自认为自己与董太后是同族之人,那么就与“董侯”刘协存在特定的关联,正如《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刘协)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

在此情况下,董卓对刘协的认可度迅速提升,故他拥立刘协为帝便是理所应当之事。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切只是董卓的一厢情愿,事实上他与董太后和“董侯”刘协并无半点关系。董卓此举,其实是想借此拉高自己的身份而已。

第二:刘协遇事稳重,有帝王之相

洛阳宫变后,汉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在当时的表现不可同日而语。根据《后汉书·董卓传》所载:

帝见卓将兵卒至,恐怖涕泣。卓与言,不能辞对;与陈留王语,遂及祸乱之事。

由此可见,刘协相比于刘辩而言,更加稳重和从容。换言之,刘协更具帝王的资质和才能。通过这次对话,董卓无疑认为刘协更加贤能,更适合为帝,即史书中所说的“卓以王为贤”。

需要指出的是,董卓绝非是为东汉前途考虑才拥立较为贤能的刘协为帝,而纯粹是把刘协贤能的这一客观事实当作他擅行废立的理由,以此来堵住群臣之口。因此,究其本质,董卓的目的无非还是为了个人专权!

第三:刘协年纪较小

刘协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故而在洛阳宫变时仅仅才9岁。对于董卓而言,改立刘协为帝,无疑更加利于自己掌控。毕竟,对于军阀而言,皇帝年龄越小便越具有利用价值。

客观地说,与上述两点相比,刘协年纪较小才是促使董卓下定决心拥立刘协的最大动因。而这背后,赤裸裸地显示出董卓意图专权之心是多么的强烈。

基于上述分析,洛阳宫变后,董卓之所以选择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其实是经过一番综合的考量。只有拥立刘协,才最大程度符合董卓的利益,才更便于董卓专权!以上是笔者个人观点,期待各位的其它高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的一些问题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下呈现君弱臣强的局势,尤其到了汉灵帝的时候,外戚和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外有何进,内有十常侍,天下早已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了。

后来汉灵帝驾崩,留下刘辩和刘协,刘辩登基,史称少帝。刘辩是个活在夹缝中的皇帝,被十常侍和何进夹在中间,自己早已是个名存实亡的皇帝。这两大集团搞事情,把刘辩甚至都挤出了宫,又被曾经袁绍建议入京的董卓所胁迫,风雨飘摇中以为抓住了一根稻草,其实是另一只恶狼的尾巴。

董卓来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废了刘辩,另立刘协为帝,这件事怎么看呢,首先,相对于刘辩来讲,刘协比较聪慧一些,而且年纪稍微小一点。曾经汉灵帝有意废长立幼,但是没有办成,这些显性和隐性的条件给了董卓口实。

董卓废汉少帝,离陈留王刘协为帝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个董卓被“引”京勤王,如今皇室衰微,朝廷内外隐隐约约几股势力渐渐崛起,董卓如今得到如此条件,理所应当的利用一下。刚来到京城,首先要找到一个靠山,最大的靠山就是皇帝,可少帝是别人捧起来的,跟自己不亲,只有自己建立起来的势力才能真正的顺从自己,达到“挟天子”的目的。

第二个就是立威,董卓响应号召,带领自己的西凉军浩浩荡荡的入京,天下都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董卓就是要让这些个文武百官清楚一下,自己以后就是汉天下真正的领导者,这废帝之事,自己就能做主,何况这天下。

第三个就是董卓来京的第一步还是站稳脚跟,因此他需要扫清所有阻碍他掌权的残余势力,无论是蹇硕或者是张让的宦官势力,以及何太后的外戚势力他都要一扫干净,打好自己的权力基础。董卓逼死少帝,杀了何太后就是最有力的说辞。

第四不管刘协聪明与否,他和刘辩在一个军阀头目眼里,还不是两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至于刘协稍微有主见胆识一点,也恰如其分的给了董卓“为江山社稷着想”的说辞。另一方面,这两个谁是皇帝无所谓,重点是背后的势力,刘协显然要白的多,一个没有势力根基的傀儡皇帝放在董卓面前,为何不立?

话说回来,刘协确实也是有想法的皇帝,不过可惜长大之后他的身边是曹操,而不是董卓。

(文字浅鄙诸君斧正抄袭必究)

董卓为何废刘辩立陈留王刘协

1 诸葛亮与周瑜联手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 )。

2 诸葛亮挥泪斩马稷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3 东吴的将领(吕蒙)“白衣渡江”,率军智取荆州。

4 董卓费掉少帝的理由。天子暗弱 不足以为君

5 董卓所立的皇帝刘协历史上称为(汉献帝 )。

6 “千里草,和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这字谜指的是(董卓)。

7 (满宠)替曹操说降了徐晃。

8 由于(陈登)的里应外合,曹操夺取了徐州()。

9 曹操为什么要诛杀汉献帝的董妃。 曹操杀了董承 董妃是董承的妹妹 他怕董妃以后怀恨报仇

10 关羽是从(孙乾)的口中得知刘备的下落的。

11 曹操部将中有谁与关羽的交情甚厚。 张辽 徐晃

12 (曹豹)因为被张飞毒打后怀恨在心,引吕布袭击下邳的。

13 吕布被曹操围困到下邳,袁绍尧吕布答应什么条件才肯出兵解救。得吕布之女为媳

14 听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在监狱中自杀的袁绍谋士是(田丰)。

15 董卓被讨伐他的各路联军击败后决定将都城迁到(长安)。

16 讨伐董卓之战后,董卓逃到长安,穿国王玺被(孙坚 )所得。

17 曹操为什么要汉献帝参加许田围猎。

18 煮酒论英雄后,刘备以截击(替曹操攻袁术)为借口,乘机逃离许都。

19 把气量狭窄的人称为(周瑜)。

20 碧儿眼是谁。 孙权

21 关羽斩了颜良、文丑后,曹操曾上奏朝廷,保举关羽为(汉寿亭侯)。

22 袁术死后,(徐璆)杀其家人,夺走闯国玉玺,献给了曹操。

23 袁绍攻打曹操的时候,手下谋臣(陈琳)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文章。

24 敢于在庙堂上击鼓骂曹的义士是(祢衡)。

25 在三国中要咬破手指起誓要诛杀曹操的名医是()。

26 刘备投奔袁绍后,与关羽等人失散,关羽力保刘备家小,死守(下邳)城。

三国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天子是谁

董卓对待现任皇帝的态度是相当野蛮的,他的做法是“废立”,就是废掉现任皇帝,另外再立一个皇帝。废掉当时的皇帝,在历史上叫做少帝的刘辩,立谁呢,立刘辩弟弟陈留王刘协。董卓一进京,就有这个打算,那么董卓为什么要换这个皇帝呢?他自己的说法是少帝刘辩懦弱愚昧,不配为人主,而陈留王刘协呢,机智聪明,有帝王之像,甚至有圣主之像。

这个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当时董卓还没有进京,宦官和士大夫就先互“怼”起来了,策划董卓进京的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所杀,然后宦官们劫持了当时的皇帝和他的弟弟刘协逃出京城。路上这些宦官们不是袁绍的对手,死的死逃的逃,那么这个少帝和陈留王哥俩一个十四岁一个九岁流落民间,万苦千辛最后才回到了京城,这时候董卓的军队已经来到了洛阳城边,于是就来接驾。当时少帝和陈留王已经被官员们找着了,一群队伍就往京城里面走,打头是崔烈,崔烈看到董卓的军队过来以后,崔烈就大吼了一声:董卓回避,圣驾在此。董卓说,你们这些人连个国家都治理不好,有什么资格要我回避啊?然后走到皇上面前,说皇上,我是董卓。刘辩就哇哇的哭了,我要妈妈。董卓就想,这哪像个皇上啊?然后又走到陈留王刘协的跟前说,王爷,我是董卓,你骑我的马吧,董卓把刘协抱到自己的马上,然后问最近发什么些什么事。九岁的陈留王对答如流,说得头头是道。董卓心想这个像皇帝,回去就把刘辩换了。

这个应该说不是董卓要换皇帝的真正原因,因为董卓的心里很清楚,他是要把皇帝掌握在自己的手心里的,让皇帝做个傀儡。既然是做傀儡的,傻一点不是更好吗,不像皇帝更加好,干吗要换一个聪明一点的、像一点的呢?当然像董卓这种人,他凭着自己的一时喜好,老子就是要换,那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他“废立”真实的原因还是要树立个人威望,控制中央政权。因为董卓是西北来的一个军阀,非常野蛮,在京城里面根本就站不住脚。董卓当然也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自己带来的这个军队是不足以成大事的,是要依靠当时王朝的那些名流、士大夫,所以董卓进京以后大量地起用这些名流、士大夫。但是那些名流、士大夫根本不愿意和他合作,从骨子里面瞧不起他。董卓只好耍野蛮,比方说他聘请了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这是一个大名士,请蔡邕出来做官,蔡邕推辞说哎呀,老夫年事已高就不去了吧,董卓说你不去是吗?我这个人脾气不甚好,喜欢灭人九族。蔡邕只好去做官。你说这样一个人,他怎么和当时的士族阶级合作呢?

董卓是野蛮,但他也有狡猾的一面。董卓当时到洛阳只带三千人马,董卓明白,这三千人是镇不住的,他想出什么办法呢?他让这三千人每天晚上换成便装出城,第二天早上换上军装大张旗鼓地进城,一连四五天,天天如是,这样洛阳城就不知道董卓带来了多少人马了,因为每天都有董卓的军队进城。所以他也是很狡猾的,他这么一弄,居然发现忽悠成功了,也发现洛阳城的那些士大夫没他以前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也是可以忽悠的,那我这回就忽悠个大的,换皇帝。董卓想你们不是都不听我的吗?我不是没有威望吗?你们不是都崇拜皇帝吗?你们不都是听皇帝的吗?要是我连皇帝都能换,看你们听谁的!但是董卓没有想到,这个皇帝是不可以随便换的, 董卓靠着废立皇帝做起了他的皇帝梦,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种做法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最终被王允施美人计点了天灯。

有关三国演义的选择题

三国中挟天子以令诸侯,被挟持的皇帝是汉献帝,他是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刘协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刘协后来逃出长安。

建安元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

扩展资料:

引证解释:挟辅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后汉书·袁绍传》载:“沮授说绍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三国志-武帝传》:“建安(196-220)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

《南史·梁纪上·武帝上》:“今以 南康 置人手中,彼挟天子以令诸侯,节下前去为人所使,此岂岁寒之计。”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协怎么死的

问题一:关于《三国演义》的选择题及简答题《三国演义》

1.董卓废帝的理由是什么( B)

A.刘辩之母何后乃乱党的妹妹 B.刘辩懦弱,刘协聪明

C.刘辩重用宦官败坏朝政 D.刘协乃长子

2.董卓所立的刘协史称(A )

A.汗献帝 B.汗文帝 C.汉武帝 D.汗灵帝

3.下列未被吕布斩杀的是(A

D )

A.胡赤儿 B.丁原 C.董卓 D.王允

4.由于谁的里应外合曹操袭取了徐州(C )

A.侯成 B.魏绪 C.陈登 D.陈宫

5.曹操为什么要诛杀献帝的董妃( C)

A.董妃鼓惑献帝降诏罢除曹操 B.董妃为董卓之女

C.董妃为董承之女 D.曹操要在献帝面前树立形象

6.关羽是从谁的口中得知刘备的下落( C)

A.于禁 B.刘辟 C.孙乾 D.陈震 7.其中是三国“三杰”之一的是( C)

A.刘备 B.关羽 C.曹操 D.诸葛亮

8.合肥之战中,谁放箭射中乐进面门而救了凌统(C )

A.黄盖 B.丁奉 C.甘宁 D.吕蒙

9.东吴的谁率军智取荆州(C )

A.周瑜 B.鲁肃 C.陆逊 D.吕蒙

10.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11.一龙:(龙头)华歆、(龙腹)邴原、(龙尾)管宁

问题二:关于三国演义的20道题目三国演义测试题

1.曹操次子是 ( ) ,为曹操之妻( )所生,因( ) 而亡故。

2.《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奉孝”,他们是( ) 和( ) 。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公明”,他们是( ) 和( ) 。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子远”,他们是( ) 和 ( )。

3.《三国演义》中,曹将夏侯的左目为 ( )所射。 曹豹是吕布的( ) 。

4.《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表字先为( ) ,后改为“云长”,败走麦城,为( ) 所擒。

5.合淝合战时,吴国牙将( ) 告诉孙仲谋先将战马后退,再催马跃桥,孙权才以得脱。

6.《三国演义》中,( ) 有“《左传》癖”,( ) 有“口吃”。

7.李领兵犯长安城,是听取了谋士( ) 的计策。三国中号称“白马将军”的是( ) 。

8.曹孟德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说出的第一个人是 ( )。

9.三国后期,魏国人被称作“智囊”的人是( ) ,官居( ) ,为( ) 所斩。

10.曹操因为做了一个( ) 的梦,而决心不给司马氏兵权。

12.诸葛亮的父亲名为( ) ,诸葛玄是诸葛亮的( ) 。

13.诸葛亮死在( ) ,葬在( ) ,享年( ) 岁,病危之时,蜀汉后主派尚书李福前去问安,问丞相百年之后谁人可继任,诸葛亮先说( ) ,后说( ) 。后诸葛武侯在( ) 给魏将( ) 托梦显圣。

14.刘备是中山靖王 之后,孝景帝玄孙。其祖父为 ,父亲为 。刘备早年师从于 。

15.蜀汉即将降魏时,后主的第( )个儿子( ) 誓死不降魏,官封( ) 王,后杀妻、子,自刎。

16.董卓表字为( ) ,因( ) 而做西凉刺史。收复吕布时,是听取了身边谋士( ) 的计策。

17.群英会蒋干中计后,曹操下令掉杀蔡、张二将,后封( ) 和( ) 为水军都督。

18.诸葛亮之妻 ( )相丑,但有大才,孔明很多才学也取之于她,后生子( ) ,与武侯之孙( ),皆为( ) 所斩。

19.蜀汉最后一个年号为( ) ,后主刘禅表字为( ) ,做( ) 年皇帝位。

20.吴主孙权登基为皇帝后,封( ) 为丞相,孙权共在位( ) 年。

1.曹操次子是(曹丕),为曹操之妻(卞氏)所生,因(感寒疾)而亡故。

2.《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奉孝”,他们是(刘理)和(郭嘉)。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公明”,他们是(徐晃)和(管辂)。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子远”,他们是(许攸)和(孙峻)。

3.《三国演义》中,曹将夏侯的左目为 (曹性) 所射。曹豹是吕布的(岳父)。

4.《三国演义》中,关羽的......>>

问题三:三国演义 选择题b,e是不正确的

问题四:求关于<三国演义>这本书里的题目 越难越好 要特别特别难的(要带答案)选择题

1.黄巾之乱时由谁发起( )?C

A 张梁 B 张飞 C 张角 D 张无忌

*2.下列人物中是讨伐黄巾军的主要统帅的是( )?D

A 何进 B 刘备 C 曹操 D 皇甫嵩

*3.曹操在讨伐黄巾之乱时的官位( )D

A 太尉 B 大司马 C 黄门侍郎 D 骑都尉

4.是谁在曹操被徐荣埋伏时保护曹操渡过大河( )?C

A 曹休 B 夏侯 C 曹洪 D 曹丕

5. 夏侯祖上是哪一位汉代名将( )?D

A 夏侯 B 段煨 C 陈平 D 夏侯婴

6.刘备自称为谁的后人( )?A

A 中山靖王 B 山东齐王 C 汉武刘彻 D 河北赵王

*7. 曹操的第一个儿子被举荐为( )?B

A 校尉 B 孝廉 C 都尉 D 太守

8.在“捉放曹”情节中是谁放了曹操并随曹操一并离去( )?B

A 陈登 B 陈宫 C 吕虔 D 曹仁

*9.关羽的武器除了称为“万人敌”、“青龙偃月刀”还被称为什么( )?B

A 方天画戟 B 冷艳锯 C 丈八蛇矛 D 双股剑

10.从刘备起兵时就跟随刘备一直到打下西蜀的是哪位同乡( )?C

A 糜竺 B 孙乾 C 简雍 D 马良

11.下列人物哪位是孙坚骑兵时的四大将之一( )?D

A 程咨 B 孙策 C 韩逞 D 祖茂

12.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谁为盟主( )?D

A 袁术 B 袁逢 C 袁耀 D 袁绍

*13.公孙瓒手下有支名震天下的骑兵,这支骑兵的名称( )?C

A 并州铁骑 B 西凉铁骑 C 白马义从 D 先登死士

*14.是谁为曹操推荐郭嘉( )?B

A 许攸 B 荀 C 荀攸 D 程昱

15.吕布手下有八健将,其中是谁在白门楼一声不吭而被斩杀( )?C

A 张辽 B 魏续 C 高顺 D 宋宪

16.夏侯的眼睛是在征讨谁的时候被射瞎( )?A

A 吕布 B 张绣 C 袁绍 D 刘备

*17.袁绍手下有河北四庭柱,其中哪位被赵云刺死( )?D

A 文丑 B 淳于琼 C 张颌 D 高览

*18.袁术被曹操说为什么( )?A

A 冢中枯骨 B 天下英雄 C 治世能臣 D 淮南枭雄

19.袁术帐下有一猛将,能与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不败,他是谁( )?D

A 张勋 B 袁耀 C 陈兰 D 纪灵

20.孙策时期的二张是指( )?A

A 张昭张 B 张宝张梁 C 张颌张飞 D 张苞张角

*20.孙坚共有几子( )?C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21.是谁在镇守江夏的时候设计伏杀孙坚( )?D

A 蔡瑁 B 张允 C 刘表 D 黄祖

22.五子良将中谁善使大斧( )?D

A 张辽 B 乐进 C 李典 D 徐晃

*23.东汉的汉少帝是指( )?B

A刘彻 B 刘辩 C 刘宏 D 刘协

*24.“白波贼”是由谁统领( )?A

A 杨奉 B 徐晃 C 曹洪 D 曹休

25.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谁评价曹操的( )?B

A 许昭 B 许劭 C 许攸 D 许靖

判断题

1 陆逊的陆家与孙权家有仇 (对)

2.吕布是九原人士 (错)

3.孙坚字仲谋 (错)

4.赵云原本是公孙瓒手下 (对)

5.夏侯兰是赵云旧友 (对)

6.刘......>>

问题五:有关三国演义的题目,和答案。

1、《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1)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

(2)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

(3)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2、《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1)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2)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3、“群英会中计”是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1)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

(2)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4、七擒孟获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是诸葛亮擒的孟获。

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5、“巧授连环计”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人物:曹操、庞统

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6、《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主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7、“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8、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 “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9、《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 诸葛亮

10、《三国演义》中,你最欢地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11、《三国演义》中 “三英战吕布”的 “三英”指哪三个人?

(1)刘备

(2)关羽

(3)张飞

12、《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谁,被赞誉的人是谁?

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13、“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14、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反对这观点:因为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

赞成这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这仁

15、杜牧《赤壁》诗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赤壁之战 曹操 周瑜

16、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17、“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倍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曹操煮酒论英雄

18、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谁?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

人物:关羽

故事:单刀赴会 大意失荆州

19、诸葛亮在“三气周瑜,夺取荆州”过程中,逼得周瑜咬牙切齿地说:“既生瑜,何生亮。”

20、《三国演义》中“白衣渡江”一段讲的是谁的故事?

吕蒙

21、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两厢情愿的意思。该歇后语是从《三国演义》的故事中演绎出来的。

22、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

(1)怒鞭督邮:张飞

(2)跃马过檀溪:刘备

(3)巧授连环计:庞统

(4)三气周瑜:诸葛亮

(5)割须弃袍:曹操

(6)木牛流马:诸葛亮

(7)辕门射戟:吕布

(8)智料华容......>>

汉献帝刘协

汉献帝刘协寿终正寝。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刘协后来逃出长安。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曹魏青龙二年(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刘协登基后,董卓自封为丞相,后又加封为太师,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董卓的军队在洛阳劫掠财物,奸*妇女,无恶不作,后并把洛阳城烧成一片废墟。

建安五年(200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威逼刘协立其女曹节为皇后。

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

随即进入许都,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所以刘备便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汉(史称“蜀汉”,刘备便是汉昭烈帝),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寿终正寝,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

汉献帝刘协

提到后汉三国人物,大家的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魏、蜀、吴三大势力的人物身上,因此关于这些人物的介绍及研究文章汗牛充栋。不过,当我们认真地阅读历史就会发现另外一个一直被大家所忽略而又不能遗忘的人物 汉献帝刘协。如果没有这个人物的存在,那三国乃至以后的中国历史就将重写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汉朝的末代皇帝的一生吧。

在后汉三国时代,有一对同年出生又同年去世的著名人物:一个是后世称之为 古今第一贤相 的诸葛亮,而另一个就是本文的主角汉献帝刘协了。

刘协,字伯和,是汉灵帝刘宏的第二个儿子,母亲为王美人,据《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等相关史料记载:王美人生下儿子刘协后,因为担心被何皇后迫害,便将刘协交给董太后亲自抚养,不久,王美人果真被何皇后在药中下毒杀害,儿提时的刘协便失去了母亲。也许是出于对王美人的怀念吧,在后来群臣请求灵帝册封太子之时,灵帝想立刘协,认为长子刘辩为人轻佻,缺乏威仪,但到最后灵帝却又犹豫不决,没有下文了。不久,灵帝病重,把刘协托付给蹇硕。

公元189年4月,灵帝于嘉德殿驾崩。这样一来,继承人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宦官和外戚两大集团的关注。宦官蹇硕当时在皇宫中,想先杀何进,然后立刘协为皇帝,不料消息被泄露,计划失败。经过一番争夺,刘协的同父异母兄弟刘辩得以登上皇位,史称少帝。在这场最高权力的角逐当中,刘协失败了。幸好当时的他只有九岁,尚且年幼,笔者揣测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应该说不大,也许他还更乐意于玩耍嬉戏,勤奋读书呢。不过此时他的那个同父异母兄弟刘辩的日子却是一天比一天难过了。

先是在同年刘辩的那位不争气的舅舅大将军何进优柔寡断,原本是想谋诛宦官,结果因行事不密,反被宦官张让、段圭抢先动手给杀了,引起都城洛阳一片混乱。接着是袁绍、袁术等人偕同何进部将吴匡、张璋在洛阳到处诛杀宦官,张让、段圭等人挟持刘辩、刘协兄弟逃跑,结果张、段二人在途中被杀。这两兄弟惊魂未定,在夜里追着萤火虫的微光徒步向南走,想回到洛阳,途中连板车、马都需要从当地农家索要,真可谓狼狈之极。直到董卓出现,两兄弟才算是摆脱困境。却又不曾想董卓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少帝刘辩说起话来语无伦次,把个董卓听了个云山雾罩的,刘协却是一一回答,从始至终,毫无遗漏,这回少帝刘辩的好日子到头了,董卓相互一比较,觉得刘协贤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后养大的,他认为自己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少帝,改立刘协为皇帝的念头。机缘巧合,回到洛阳以后,刘协终于在董卓的扶持下当上了皇帝。是年公元189年九月,刘协八岁。

董卓掌权以后,其暴行引起公愤。各路诸侯迅速起兵讨伐,董卓自知不敌,接受女婿李儒的建议,决定迁都长安。虽然文武大臣都不同意,但在董卓的威逼之下也只能随行。数百万百姓背井离乡,一路上颠沛流离,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董早还下令火烧洛阳,二百里内,一片焦土,鸡犬不留。虽然在史料上找不到当时刘协的态度和举动,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一定会让他刻骨铭心。经过这样一番磨难,刘协应该得以迅速的成长和成熟起来。

到达长安后,刘协在董卓专权的的日子里战战兢兢地生活了两年,这期间他目睹了董卓的种种暴行。直到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借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原本汉献帝刘协可以开始过上好日子了,却不料好景不长,随着李、郭之乱,他又落到了李傕、郭汜的手中。这段日子应该说是他少年时期最痛苦的回忆了。作为国家最高权利象征的刘协,不但没有机会一展自己的治国之策,复兴汉室,两年来一直是危机重重,朝不保夕,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在这种困境之中,汉献帝刘协逐渐成熟了,少年睿智的他开始学习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生存,并利用一切机会向世人展示自己这个大汉天子的才华和个性,不甘心成为傀儡。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长安出现饥荒,一斛谷居然卖到50万钱,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汉献帝刘协下令开仓赈济,并委任侍御史侯汶负责处理。但灾情却没有丝毫的改善,刘协怀疑侯汶贪污,竟然亲自于御前量试做糜,并证实发放中确有克扣现象,于是下诏杖责侯汶五十,重新派人进行赈灾工作,终于缓解了灾情,同时也给朝中大臣们留下深刻印象。年仅十四岁的刘协第一次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聪慧。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傕、郭汜由于相互猜忌而兵戎相见,刘协又一次被挟持,并随之颠沛流离长达一年多的时间。不但毫无皇帝的威严可言,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随之一起的朝中大臣常常数日吃不到饭,自尚书郎以下的官员还要亲自出城去采野谷充饥,有的甚至因没有找到粮食而饿死,可谓处境凄惨。有一段时间,刘协就住在以荆棘为篱笆的房子中,连窗、门都无法关上,群臣议事,也只能借茅舍作为朝堂,士兵们执在篱笆上观看,相互拥挤取笑,根本谈不上什么帝王的威严;一次,刘协向李傕要五斗米、五具牛骨,竟遭到拒绝,最后李傕只派人送来了五具臭牛骨。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引起了刘协的强烈不满,本欲与于之理论,在侍中杨琦的劝说下方肯作罢;李傕、郭汜停战以后,献帝欲驾幸弘农,郭汜偏偏不理睬,刘协悲愤得一整天不吃饭,以示抗议。所遭受的种种屈辱终于让这个少年皇帝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用绝食来表达心中的愤懑。面对残酷的现实,汉献帝刘协长大了。他在等待时机,摆脱目前的困境。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应有的尊严和权利。

终于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机会来了。曹操在这场争夺皇帝的角逐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为了达到 挟天子以令不臣 的战略目的,曹操先是不断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博得刘协和朝中大臣们的好感,在迎接刘协后不久,曹操就借口粮食匮乏,连哄带骗把刘协及一班朝中大臣转移到许昌,至此,汉献帝正式迁都于许昌,也许此时的刘协还以为再也不用经历童年、少年时候悲惨生活,从此走向安定。但结果却又是事与愿违,刘协又一次失败了,而且是彻底的失败了!

经过几年的颠沛流离,刘协似乎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皇帝,就算是有名无实,但却始终是国家最高权利的象征,既然有那么多人在打自己的主意,那自己也要好好的利用这个有利条件,不再重蹈覆辙,完成作为一个皇帝所要完成的职责。因此,刘协看中了曹操,立即授给曹操节钺、录尚书事、司隶校尉,迁都许昌后、又任命他为大将军、准备借助曹操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愿望。在这其间,刘协少年睿智的名声,也逐渐为当时众人所公认。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写给劝谏袁术的书信中就提到刘协 明智聪敏,有夙成之德 ,虽说是溢美之词,但也证明刘协的确很是聪颖的。

不过一代奸雄曹操所需要的却不是这些。老奸巨滑的曹操根本就没有想过如何帮助刘协光复汉室,只是想利用他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随着曹操地盘的不断扩大、权力不断的稳定,曹操逐渐开始铲除异己,集权于一身。对此,刘协是有所察觉的,也是不甘心的,他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反抗行动。刘协曾气愤的对曹操说: 你若要辅助我,就要宽厚一些;否则,你就开恩把我抛开罢。 说得曹操大惊失色,匆匆告辞,从此不再朝见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刘协任命自己的岳父董承为车骑将军,借以牵制曹操;刘协又秘密写下衣带诏赐给董承,要董承联络终于汉室的大臣、诸侯,共同铲除曹操。刘协的这一次冒险,反映出他还是很有头脑和见地的。不幸的是,刘协的种种努力都因为计划泄露而告失败。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处死了参与计划的董承、吴子兰、种辑等人,并夷灭三族。刘协的贵人董氏也因为受到其父董承的牵连而被害。当时董贵人怀有身孕,刘协虽然极力保护,但最终未能幸免。刘协的失败,宣告了自己恢复皇权愿望的彻底破灭。曹操借此加强了对刘协的控制, 左右侍卫莫非曹氏之人者 。这时的汉献帝刘协已经完完全全成了一个傀儡。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伏皇后又因早年写给父亲的信中提及曹操的残暴,要其父设法除掉曹操,被曹操发觉,结果伏皇后和其两个儿子及伏氏宗族一百多人被处死,曹操又把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这样一来,刘协不但孩子没了,就连枕边人都没有保住。可以想象这时的刘协的心里一定是在滴血。难怪他在与伏皇后道别的时候悲痛地说出连自己都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之类的话。巨痛之下,刘协绝望了。从此,他不再心存什么恢复皇权之类的空话了。幸好他与那位曹皇后的关系还算是融洽,这多少给了刘协一丝安慰。这位曹皇后虽然是曹操的女儿,但也算是嫁夫随夫,在曹丕篡汉时与刘协保持了高度一致,公然大骂其兄犯上作乱。气得在场的曹休表示:如果她不是先王之女,必一剑杀之。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故,曹丕袭爵魏王。这时的刘协做了一个很奇怪的举动,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这可能是刘协再一次错误估计了形势而做出的特别之举。也许他认为曹操一死,自己就有机会恢复皇权亲政了,所以特意改换年号。不过他这最后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同年,华歆、贾诩、王朗、李伏等众多曹魏的亲信大臣,在曹丕的授意下,直闯汉献帝的寝宫,威逼刘协逊位。刘协终于醒悟了,他担心了几十年一直害怕出现的厄运降临了。刘协不禁全然不顾皇帝的仪态,失声大哭,黯然退入后殿,闭门不出。曹皇后见此情景,按捺不住对丈夫的同情,挺身而出,痛责众人,才暂时给刘协解了围。但不久汉献帝刘协终于还是在曹丕的逼迫下于当年10月禅位于曹丕。不过,曹丕倒也象其父曹操一样,没有加害刘协,封其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使用汉天子礼乐,建汉宗庙以奉汉祀。随着汉献帝刘协的退位,在中国统治了近二百年的东汉王朝也随之结束了。

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献帝病故,终年54岁。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

终其一生,汉献帝刘协始终是个悲剧人物,虽少年睿智,但一生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无法施展;虽有心回天,但先人留给他的实在是个烂摊子,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阻挡历史的滚滚车轮。

董卓为何偏偏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_董卓所立的刘协史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