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内圣外王的意思是什么_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的意思是什么_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3 09:51:56

内圣外王的意思是: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内圣外王,汉语成语,拼音是nèi shèng wài wàng,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示例:明·李贽《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具备此书。”

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外王”一词虽然首见于《庄子·天下篇》,但已成为儒家哲学之特点的代名词,故人们一般称儒家思想实际上即“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所在。

内圣外王是谁提出来的

内圣外王是庄子提出来的。《庄子天下》中说: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这就是“内圣外王”一词的出处。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主流说法为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内圣外王之道是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拼音:nèi shèng wài zhǔ。

注音:ㄋㄟˋㄕㄥˋㄨㄞˋㄓㄨˇ。

解释: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例子:明·李贽《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书。”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感情:内圣外王是中性词。

内圣外王要点概述

(一)内圣外王反映的是道家黄老派的思想,其中“内圣”主要指“以天地为宗”,指一种超脱物外,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而“外王”则是指通过“因循为用”,君无为而臣有为所达到的“海内归”“天下服”的具体事功。

内圣主要是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外王则来自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但又“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将君子、百官等包括进来,以仁义、礼法、刑名等作为治国的具体手段,体现了黄老派的思想特点。

(二)对于内圣与外王的关系,《天下》篇是以内圣为本,外王为末,认为“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一心定而万物服”,强调“本在于上,末在于下”,具有举本统末的思想倾向。

但由于黄老派主张“因循为用”,强调尊重客观治理之道,反对君主对臣下、民众作过多干预,要求君子“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百官“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故仁义、礼法、形名等“末度”即具体的原则、法度在外王的实践中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由内圣而外王,不是直通而是曲通,是内圣通过仁义、形名等“末度”而达至外王,即虚静无为的“本数”须“系于末度”,落实于或通过具体的法度、法则来实现和完成。

内圣外王的意思?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并非儒家首创。孔子的儒学思想内涵深远,内容丰富,既能体现在道德、人格方面,也体现在其政治思想方面。

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作为儒家思想之一,孔子时代并没有明确提出“内圣外王”这一概念,而是道家思想代表庄子所提出,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身修行,并不对外部社会制度有所诉求,要求制度的建设与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对肉身的保障。与西方民主、宪政、自由主义制度相比,“内圣外王”中的通过内修的济世功用,以实现个人理想和达济社会,进而达到王道社会这一中国传统政治理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专制皇权导致人治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张缺少分权制衡、社会制度建构的非正义性而导致其实施起来较难,常常出现“内圣不外王,外王不内圣”的局面,是一种政道有余但治道不足的表现。

内圣外王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注音 ㄋㄟˋ ㄕㄥˋ ㄨㄞˋ ㄓㄨˇ

拼音 nèi shèng wài zhǔ

词性 成语

基本释义

⒈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国语辞典修订本

内圣外王「ㄋㄟˋ ㄕㄥˋ ㄨㄞˋ ㄓㄨˇ」

⒈内备圣人之德、外具王者之风。指内外兼修,学术、德行二者具备。

引《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邵雍传》:「尧夫,内圣外王之学。」

引证解释

⒈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引《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宋史·道学传一·邵雍》:“河南 程颢 初侍其父识 雍,论议终日,退而叹曰:‘ 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明 李贽 《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书。”

内圣 外王的意思

出处:《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释义: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读音:nei sheng wai zhǔ

例句:

1.王莽之成败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就是其中之一。

2.自然的回归与名教的重建-论郭象「内圣外王之道」

3.如果说西方的民主问题实质上是权力的合法性问题,那么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则在于如何给最高权力以限制。

4.随着「圣」的逐步道德化,圣最终被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理想。

5.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出自何处

内圣 外王的意思如下:

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庄子天下》中说: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

这就是“内圣外王”一词的出处。庄子在这里并没有正面解释“内圣外王”的思想,而是表达了诸子百家先秦各家由道术之“一”而成方术之“裂”时的看法,他认为“内圣外王”才是真正的“道”。

在宋代以前的儒家典籍中,很少看到“内圣外王”的说法。北宋理学大师程颢将邵雍的学说称作“内圣外王”之学后,这一说法才被广泛使用。

明代思想家吕坤说:“天德王道不是两事,内圣外王不是两人。”清代学者陆陇其,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他说:“若深看则这敬字,只怕充积未盛耳,充积到盛时,则敬字外别无学问,亦别无经济。内圣外王之事,无不在其中矣。”

他们都是在儒学意义上来使用这一术语的。而近现代学者用“内圣外王”来表达儒家精神,就十分普遍了。康有为在《论语注》中说:“孔子之道,内圣外王,原合表里精粗而一之。”

1927年,梁启超这样概括儒学:“儒家哲学,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儒家千言万语,各种法门,都不外归结到这一点” 。

1956年,熊十力于《原儒》中,明确地指出“儒学总包内圣外王”,更加明确地指出“内圣外王” 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儒家关于人格理想和政治理念的基本命题,这在学术界上并没有太大争议。

内圣是什么意思

1、内圣外王,汉语成语,拼音是nèi shèng wài wàng,意思是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出自《庄子·天下》。

2、成语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儒学有“内圣外王”之说,“内圣外王”有什么寓意?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

儒学中有 内圣外王 之说,可是 内生外王 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儒学,诗诸子百家中学说的一种,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推崇儒学。刚开始由孔子创立,后来以孔子的思想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为完成、立体的思想体系。他还是中国古代悠长的主流思想,有深远影响。但是在秦始皇时期,儒学受到 焚书坑儒 的影响,受到重创。在汉武帝的时候再次繁荣。 内圣外王 是儒家修身的终极目标。在儒家的今典代表作品《周易》里面曾经提到过 进德修业 ,这就是 内圣外王 的前期雏形。

内圣 ,就是通过一整套严格的精气的修炼然后可以感悟到宇宙的本源。孔子解释道:所谓大圣者,知通大道应变而无穷,辩乎万物之情形者也。 外王 ,就是说的通过不断的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从而认识世界,掌握更多的规律和真理。在儒家思想中, 内 和 外 在行动上应该是统一的,是内心道德思想和外在实践相统一。内 是基础, 外 是内的目的。只有不断的内心修炼,加上不断地学习,才可以最终的达到 内圣 最终达到 外王 的目的。如果 内圣 脱离了 外王 就会成为一种自私自利,相反,就是一种低层次的事功思想。孔子以百姓为对象,主张以礼乐制度最为规范手段,同时用法律手段,来稳固统治、维护社会安定。

由此看来,与西方世界相比,西方世界比较注重物质世界的探寻,中国古代则是更加注重内心和行为的统一和谐。社会发展至今, 内省外王 的思想还是作为人生追求的基本境界,也是处理个人行为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准则。

内圣外王的意思是什么_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