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最美的青春原型背景介绍 塞罕坝林场的历史精神永驻_塞罕坝第一代人名单

最美的青春原型背景介绍 塞罕坝林场的历史精神永驻_塞罕坝第一代人名单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3 10:08:03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正在央视热播,这部剧的原型背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塞罕坝,主人公冯程和覃雪梅带领大家在艰苦环境下拓荒造林,携手打造了世界最大的手工林场。

冯程是塞罕坝造林人

《最美的青春》剧照

上世纪六十年代塞罕坝遭受沙尘暴自然灾害的袭击,坝上寸草不生,荒无人烟,冯程等一批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塞罕坝荒漠,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出现了万顷林海,将塞罕坝改造成功,这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壮举,冯程和覃雪梅等人成为塞罕坝的第一代造林人,五十年的风霜,现在的塞罕坝已经是绿洲。

《最美的青春》剧照

冯程不怕艰苦,敢于尝试,勇于奉献,率先进入塞罕坝,成为开创塞罕坝林场的领头羊。覃雪梅本是漂亮大学生,她也是第一批塞罕坝造林人,女生中最有头脑和能力的,她与冯程是同学,到了塞罕坝后两人朝夕相处,将青春奉献给了这片荒漠,并且撒下爱情的种子。

塞罕坝林场的历史故事

塞罕坝历史资料图

这部剧对应的历史是1962年的塞罕坝,经过塞罕坝人五十五年的艰苦创业,在高寒区建造了万亩林场,也是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林场初期环境十分恶劣,可造林人为了改变这一切,顽强生活,披星戴月植树造林,建立了生机勃勃的塞罕坝。

塞罕坝历史资料图

1977年一场雨凇袭击林场,有五十多万亩的森林受灾,面对这种突发状况,工人们伤心过后自救,1980年塞罕坝又遇到大旱灾,连续三个多月都没有雨水,干燥的天气导致十多万亩良田旱死,但这两次灾害并没有打垮造林人,他们重整旗鼓将有生命的树苗种在这荒原上,经过工人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绿洲林海,这是多么伟大的事迹。

塞罕坝是如何透过三代人传递绿色接力的?

1、塞罕坝林场建设者: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团体奖获得者。颁奖词:高志局四海,万载垂清风。

2、在我们中国版图上,我们向北看有这样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啊,爷爷种树,儿子种树,孙子还是种树,在这里出生的孩子,很多孩子的小名叫苗苗、森森、小蝶,在这里人们特别认同一句话:如果没有树木,人类将会怎样,如果没有森林,世界将会怎样?

3、他们是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

4、55年来,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5、55 年来,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荒漠上徒手种下112 万亩人工森林,将森林覆盖率提高至80%。从1 棵树到112 万亩,从一大片荒漠变成一大片森林,塞罕坝人让世界看到人类正在创造绿色文明的奇迹;

6、55年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精神感动中国,感动了世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最美的青春》冯程的人物原型是谁?

在蒙冀交界之处,有一片茂密的林海——它就是塞罕坝。

它是传奇

55年间,它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如今包含6个林场,112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80%的“天然氧吧”,成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从“沙地变林海,让荒原成绿洲”,是三代塞罕坝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创造出的绿色奇迹。

“功勋树”:见证第一代塞罕坝人艰苦育林

因此前的过度开垦和连年的战争,到新中国建立初,蒙冀之交的这片土地,已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

1962年,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林场原有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正是这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拓荒先锋,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

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的生活条件也是十分艰苦。没有饮用水,他们就化雪水用;粮食匮乏,他们就吃黑莜面加野菜。许多人都患上了心脑血管,类风湿等疾病,由于没有医院,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这一代造林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2岁。

远离城市生活,扎根大山之中,塞罕坝人没有怨言;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跟不上,塞罕坝人就自己克服。如今,正是有了塞罕坝这片林场,才没有让北方的沙漠不断南迁,才可以拥有这么大一片宝贵的绿色资源。第一代塞罕坝人就是这个奇迹的铸就者。

塞罕坝第一批大学生有多少人

《最美的青春》人物原型,第一批塞罕坝造林人值得我们尊敬:

《最美的青春》以第一批塞罕坝造林人的热血青春为原型,匠心呈现一幅绿色画卷。

为遏止沙漠逼近北京、涵养京津地区水源,国家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紧急集结起来的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在1962年的深秋,凿开了塞罕坝的第一个树坑,开启了三代人55年的造林传奇。

1964年4月20日,王尚海、刘文仕精心挑选了120名员工,调集了最精良的装备,挺进位于总场东北部10公里处的马蹄坑。早春的塞罕坝,白天气温在零下2摄氏度。每个人的雨衣外面都溅满了泥浆,冻成了冰甲,走起路来,咣咣直响。大干3天,马蹄坑坡上全部栽上了落叶松。

天后,放叶率达96.6%。面对一片稚嫩的绿色,王尚海等人号啕大哭,泪如雨下。

一位老职工回忆说:“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即使抱着火炉子也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缺少粮食,就吃全麸黑莜面加野菜;缺少副食,多数时间只能吃咸菜,有时能吃上点盐水泡黄豆,就是难得的美味了。

塞罕坝偏远闭塞,道路不通,人们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没有电,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孤独和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他们的心理极限。

《最美的青春》以塞罕坝造林人的真实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冯程(刘智扬饰)、覃雪梅(何雨虹饰)为代表的来自全国18个省市林业大中专的毕业生,与承德围场林业干部职工为骨干的369人组成开荒队伍,积极响应祖国号召,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与自然抗争的故事。

林业大中专毕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响应国家的号召去了河北省塞罕坝上工作,和覃雪梅等人成为第一代荒漠种树人,在恶劣的环境下始终不忘坚持的梦想,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大家共同创造了荒原变临海的伟大壮举。

最美的青春原型

47人。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批大学生是1958级,有47人。塞罕坝是一个蒙汉混合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坐落在全国著名旅游城市河北省承德市最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总面积近一千平方公里。

1958级学生毕业时正好赶上建设塞罕坝。东林时任院长刘成栋鼓励学生们为了祖国的需要贡献自己的青春,让大家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火热建设中。刘院长在典礼上的致辞,奠定了47位塞罕坝东林人的生命底色。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最初班底中,只有东北林学院的47人是真正学林的本科毕业生,他们为塞罕坝的建设立下了功劳。

陈彦娴在开学第一课说的什么话

《最美的青春》以塞罕坝造林人的真实事迹为原型,“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但随着清王朝历史的推移,森林植被遭受到破坏,原始森林荡然无存。

1962年,我国决定在木兰围场建大型机械化林场。

55年来,三代塞罕坝人建造了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浩瀚森林为京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1962年,原林业部从全国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了127名毕业生,和河北承德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向荒原沙地进军。

9月份,从承德围场县城到塞罕坝的路上,18岁的尹桂芝坐在一辆解放牌大货车里,一想到“马上就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心中非常兴奋。

缺少粮食,大伙儿只能吃非常粗糙的全麸黑莜面。蔬菜紧缺,天气好的时候,大伙儿就挖点野菜吃。盐水泡黄豆已是塞罕坝难得的美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创业者们开荒种地,一边造林,一边种粮,自力更生。

这里医疗卫生设施严重匮乏。由于下坝一趟时间长、成本高,早期的创业者们身体不适,通常都会“扛着”,实在扛不住了,才会坐车下坝,去近100公里外的县城就医。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不少人都患上了心脑血管病、关节炎、风湿。

如今,荒原变绿了,风沙变小了,生活改善了。抚今追昔,塞罕坝人由衷欣慰:当初吃的苦,都化为了今天的甜。

在塞罕坝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很多故事,其中一个是“六女上坝”。

1964年,年仅20岁的陈彦娴和几个同学主动去塞罕坝植树造林,后来她成为一名女拖拉机手,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这里。剧中,以陈彦娴为原型的角色张曼玲,由张思乐扮演。张思乐演出了那一代年轻人的精气神,还挑战了从16岁到80岁的60多年跨度。

塞罕坝人物的事迹有哪些?

9月1日晚,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2年《开学第一课》如期“开讲”。澎湃新闻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的劳动课成为其中重要一讲。在《开学第一课》中,劳动课开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

在这堂劳动课上,已经头发花白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向学生们讲述了塞罕坝造林之前的样子——到处都是沙窝子、野草,荒凉到看不到一个人。陈彦娴回忆,第一代务林人住在窝棚里、马棚里,冬天下着大雪,刮着白毛风,雪都没过膝盖以上,要走两个小时才能到山上,但大家依然坚持到山上伐废木,为第二年造林的人打好基础。

虽然劳动这么辛苦,但是我们心里有我们的理想,就是把这一棵小树给它栽活,到老了的时候不后悔,觉得我这一辈子值了。”当陈彦娴说完这句话时

“六女上坝”之陈彦娴,说起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的故事,就不得不提今年73岁的陈彦娴。作为第一代务林人代表,陈彦娴参加了塞罕坝展览馆重新布展后的开馆仪式。

参观展览馆时,在用照片、书信和文字讲述当年“六女上坝”故事的展示墙前,老人驻足许久,陷入深思。作为“六女上坝”的发起者,53年后的今天,陈彦娴仍对往事记忆犹新,恍若昨日。

塞罕坝精神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

最美的青春原型背景介绍 塞罕坝林场的历史精神永驻_塞罕坝第一代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