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为什么皇帝总是称自己为寡人呢?_自称寡人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皇帝总是称自己为寡人呢?_自称寡人是什么意思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3 10:09:49

关于“寡人”一称呼,通常的解释如下:“寡人”有寡德之人的含义,即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秦始皇之前古代王侯自谦的称呼,春秋战国时期、汉朝和南北朝比较常用,之后君王多以“朕”自称。

中国古代尤其盛行“天人感应”、“以德配天”、“君权神授”的观念,认为君主和诸侯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是上天只会把天下授给有德行的人,为了不辜负上天以致失去权位,就不能失德,所以君王、诸侯王谦称自己是“寡人”。

另一称呼“孤”的含义与寡人相近,因此多与寡人合称“孤家寡人”。《左传》中有言:“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刘邦为汉王时,韩信为齐王时,隋炀帝为晋王时,后汉刘赟被迎立时,均自称寡人,惟汉时尚多见,汉以后较少见。除此之外,古代士大夫和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比如《诗 邶风》中有“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里的寡人便是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自称。

不过,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其他观点,认为“寡人”的确用于君王自称,但就其在《左传》之中的使用情况而言,是否属于含“寡德”之意的自谦词值得商榷。

同时,“寡人”这一词的使用也不是随意的,有其特定的使用场合,例如《左传》中在诸侯与外国外交时自称都使用“寡人”,凡是臣子在外交时都对外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但是在君臣对话中则不怎么使用“寡人”自称。根据外交场合的语境,此时的“寡人”若是少德之人的意思是说不通的,所以“寡人”在这里更可能是表示国与国外交时诸侯特定身份等级的词汇,而没有什么自谦少德的含义,也不是对下自称的词,寡德之人的含义很可能来自后代一些儒学大师的臆测。

君主自称寡人是什么意思

1、古代的皇帝自称为孤家寡人,因为皇帝高高在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人在地位和权力上与他对等,人说伴君如伴虎,所有人在他面前都战战兢兢的,没有朋友,没有可以倾诉的人,就是孤家寡人;

2、古时“孤”与 “寡人”都是君主的自称,并不是现在比喻单独一人,无人支持帮助,而是表示自己是孤儿,夏朝之后王位世袭,只有老王爷死了,儿子才能继承,所以大凡诸侯国王都没有父亲。

古代为什么称自己为"寡人"

寡人,寡德之人。是君王的一种自我谦虚的态度。这里的寡字,意思是,“独自一个”的意思。也说明是皇帝只有一个。

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邶风》:“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从汉至五代,也有此称。刘邦为汉王时,韩信为齐王时,隋炀帝为晋王时,后汉刘_被迎立时,均自称寡人,惟汉时尚多见,汉以后较少见。

皇上为什么管自己叫寡人呢?

君主(主要是诸候国国王)的自称。

本意是寡德之人,指缺乏道德修养的人,是君主的谦称。

寡人,寡德之人。

古代王侯也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 的,《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

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 邶风》: “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

唐以后只有皇帝可以称寡人、孤家,是一种君主的谦称,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巩固江山一统。

皇帝称自己"寡人",是抬高自己还是降低自己 "寡人"一词的由来

寡,包括 称孤道寡 ,实际上它的本义就是形容地位的。

《老子》有言 自谓孤寡 ,《吕氏春秋 士容》里说 南面称寡 ,这个 寡 ,就是 独一无二 的意思。

《广雅 释诂三》记载:寡,独也。

《左传》里记载:及疆而寡。 天下疆土都归其所有,才 寡 得起来呢。

寡,就是独一无二。天下有谁是独一无二的?自然是君主。正所谓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嘛。

其实 寡 在古汉语里就是说地位独一无二,也就是至高权力的象征。所以皇帝称自己为 寡人 ,也就是地位独一无二、掌握至高权力者,这种自称完全没有问题。

事实上,这个字义到今天还存在。比如说 寡头 。

有人认为这是说 寡德 ,寡什么德?人家天下第一的权力者跟你个下人客气什么?

你想得很美,认为这是古代帝王的谦虚。但实际上完全不是。人家压根没跟你谦虚,这个自称就是告诉你, 我碾压你 ,你就别太瞧得起自己了。

所以你看古籍里,其他人称呼君主,也称为 寡君 。如果 寡 真是君主的自谦,人家自谦行,你作为臣民,敢这么贬低君主?

寡君 是对君主的敬称。如果像某度上那群半吊子一样,以为使臣出使外国,在外人面前低三下四毫无尊严贬低自己的君主,即使作为 上邦 也还把自己的君主往脚底下踩,卑贱成这副德行,这些使臣就这么点政治水平,那《战国策》还有什么看头。至于 朕 这个自称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给自己定下的的专有的自称,除了他自己以外,所有的人都不能够称自己为 朕 。但是在先秦的时期, 朕 是一个非常非常平常的自称,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朕 这个称呼不分尊卑贵贱,也不分老幼妇孺,每个人都可以称自己为 朕 。但是自从秦始皇上位以来,当他一统天下以后,他便下令规定只有他一个人可以称自己为 朕 ,因为他自认为自己的功劳高过三皇五帝,自己的权威震慑四海之内。他只允许自己一个人称为 朕 。所以自秦统一之后,各朝各代的皇帝都称自己为证。所以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在当时那个诸侯分割权力的时代,那些诸侯王都称自己为寡人和孤,只有当他们的诸侯国真的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帝国以后才称自己为 朕 。于是由此看来,自古以来人们便认为的 朕 地位似乎比孤和寡人都要高。

寡人的由来

中国过去的皇帝自称寡人,孤家,意思是我多么孤单呀,没有人理我呀;无非是虚假的谦虚。英语的皇帝一词是emperor。字母em是雇佣的意思,per是每个人,or是名词的后缀,表示。。。。者。皇帝是给每个人打工的,多么谦虚呀。中国的皇后自称哀家,意思是我多么悲哀呀。谦虚。英语的皇后是queen打扑克的疙瘩。字母qu是一个挽着头发的女人的象形,ee是眼睛,n是门。皇后只不过是一个看门的女人.

综上分析可知,皇后自称“哀家”就是悲哀的意思。

君主的称呼

类别:历史 作者:佚名

现在的网上文章中,对王国,帝国,皇帝,国王的运用一片混乱。在现实的历史上,只有有实力的大国才会成为帝国,小的国家则为王国或者公国。举例而言,如果你回到中世纪,占领了一块200平方公里的小地方,于此建立一个小王国,那没什么奇怪。但若在这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帝国,就比较搞笑了。不过对于王国和帝国的称呼,多数作者还是了解的,但对皇帝和国王的区别,则很少有人知道,经常有一个君主一会儿是皇帝,一会儿降职为国王的现象。对于皇帝的称呼,有中国和欧洲两个系统,但共同之处是皇帝的地位高于国王。

在中国历史中,自秦皇自称皇帝之后,皇帝就是天下共主,国王是皇帝的下属,或者是属国的君主。中国的国王基本有两种,一种是象汉,晋那样分封的诸侯王,在帝国之内有自己的王国,具有派遣官吏,实行税收的半独立的权力;另一种是属国的国王,比如朝鲜, 安南,暹罗等国的君主,想来诸位是没有听过朝鲜皇帝的说法,因为朝鲜的君主只能称国王,而那位著名的越南傀儡皇帝保大是在越南脱离中国属国地位后才能有这种称呼。中国历史上,对皇帝这种称呼是非常敏感的,国王可以有许多,但皇帝只能有一个,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属国君主只能称为国王,不能叫皇帝的缘故。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大朝代中,只有宋代,由于实力太弱,所以会承认辽、金的君主也为皇帝,其他朝代没有这种现象。即使是宋代,当公元1038年西夏国王自称皇帝时,宋廷也会立即称之为“反”,并且停止互市,派兵征剿。因为西夏向宋称臣,作为臣属国的君主,是不可以称皇帝,这和辽金不同。当然,宋的实力太弱,征剿西夏连战皆北,最后也不过是西夏在国书中从此不再自称皇帝,而是称“男”,把叫宋的皇帝称为“父大宋皇帝”,西夏国主依然在国内称帝,但宋至少争回了面子,所以宋对西夏年赐绢茶银两,作为西夏国王自削帝号的回馈。在中国未统一的乱世如十六国时代,五代十国时代,或者象隋末,元末的乱世,称王者多多,但称帝时必须考虑,是否有这实力,否则就往往会遭到其他国家或势力的围攻。比如朱元璋在势力已经强大后依然对称帝很谨慎,一直找个傀儡当皇帝,自己称吴王,其发令时总称皇帝圣旨,吴王令旨。不顾即使皇帝是傀儡,朱元璋也绝对不会把吴王二字排到皇帝前边。在这种乱世,没有实力就自称皇帝是会导致灭亡的,象五代十国的南唐,在归顺宋时自削帝号为国王,当后来李煜决定叛宋自立的时候,首先的举动就是恢复皇帝的称号,这种行动就是典型的反叛,自然遭到宋军的攻击,最后灭国。

欧洲的皇帝之所以在汉语中叫皇帝,自然是我们中国人这么翻译的,但我们没有象对其他国家君主那样翻译成苏丹,法老,安息之类,正是因为欧洲的皇帝的地位要高于国王,这点和中国的皇帝是相似的。欧洲的皇帝也有天下共主的意思,因为古罗马的皇帝是当时世界的统治者(指欧洲人心目中的世界),在帝国崩溃后,国王是可以有许多的,但皇帝是只有古罗马的继承者才可以如此称呼。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的皇帝是罗马分裂后东方部份的继承者,不需要谁承认。西方的皇帝则需要公认才行。法兰克的查理本是法兰克的国王,由于其战功赫赫,几乎统一了西欧,并维护基督教的利益,被教皇上尊号罗马人的皇帝,从此成为查理曼大帝,被视为罗马的继承者。同样,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是罗马的继承者,其由选帝候选出其皇帝。除此之外,西欧和北欧的君主都是国王,再没有任何皇帝。奥地利的皇帝是很晚才有的,因为奥地利的君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连续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位置,并同时扩大疆土,成为帝国,所以其君主称为皇帝。德意志的皇帝是在普鲁士统一德国,建立帝国后才有的,在这之前霍亨佐伦家族的君主只是普鲁士国王,而不是皇帝。当然,象奥,德皇帝,以及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皇帝都是中世纪之后的事情,中世纪对皇帝的称呼很严格,即使是在中世纪后,这个词也不会被滥用,比如英国还占有印度殖民地的时候,英国君主的称呼是不列颠国王兼印度皇帝,并没把自己自动升格为大英皇帝。在东欧,皇帝一词在罗马帝国分裂后一直只属于东罗马的皇帝所有。在东罗马灭亡后,才有了俄国的沙皇,沙皇一词源于凯撒,凯撒和中国的“天子”一样,在罗马帝国之后也如同秦之后,成为对皇帝的另一种称呼,这个词也只属于皇帝所有(在中国,秦之前的商王,周王也可称天子,秦汉之后,皇帝相当于过去商周的王,国王的地位降低,不会再有人称王为天子)。沙皇采取这种称呼也表示自己是古罗马的继承者,是东正教的保护人(之前是东罗马的皇帝兼任东正教领袖)。总之,欧洲的皇帝虽然不象中国这样是国王的上级,但依然比国王地位更高。

大帝(The Great)一词同样不是随便哪个君主都可以用的,见过一个有名的玄幻作品,其中某国的君主世代都一概叫大帝,这就让大帝一词太贬值了。The Great(伟大)一词很明显反映了其应有的意义,必须是一个君主有巨大的功业才可以如此称呼,并非一坐上王位帝位就可以自然而然伟大得起来。古罗马这么多皇帝,只有君士坦丁,查士丁尼等廖廖几个对内对外在文治武功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君主才会被元老院上此尊号。在俄国,历代沙皇中,只有彼得和叶卡捷琳娜两人被帝国院上大帝尊号,即使如伊凡四世那样的名君也得不到。不仅如此,大帝的尊号一般不是生前可以获得,往往是死后总结生前功业才能获得,否则如唐明皇那样前半生文治武功成就非凡,此时若上大帝尊号,等后来天下大乱时就是个讽刺了。至于象一些作品中篡位还没成功,就自称我是某某大帝了更是不可能。征服世界的亚力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的大帝尊号同样不是当初就有的,是后世的罗马人给他加上的。在中国,没有加大帝尊号的传统,唯一得到这个称呼的只有道教众神的领袖玉皇。对中国皇帝开始称大帝的,我印象好象是从柏杨开始,不过柏杨先生在他的著作中也不会是见哪个皇帝都称大帝,被他如此称呼的同样只有李世民和康熙等廖廖几个。

相应的,皇帝的儿子应该是皇子,未来的皇储应该是太子(当然,以弟,孙等为皇储时不用这个称呼);国王的儿子称王子,未来的国王是王储;皇后,王后等各有其对应。但这里只讨论君主的称呼,就不细说了。

为什么皇帝总是称自己为寡人呢?_自称寡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