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说春是哪个民族的风俗_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

说春是哪个民族的风俗_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4 09:52:30

“说春”是石阡侗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综合性民俗活动。主要活跃在“立春”时节前后,从“唐朝差我送春人,特来贵府开财门”这么一句春词可见说春之俗始于唐代。

说春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说唱曲种,现主要流传于甘肃省礼县龙林、大潭以及西和县石峡镇、陕西汉中、四川东北米仓山南坡,巴中市巴州区和南江县交界的道教胜地阴灵山一带及南江县朱公、黑滩两乡镇。属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重点保护项目,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品。

说春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独特的民间习俗,也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说唱艺术。说春的人叫"春官"。春官说春是春官在春天来临前的腊月时离开家门到外地走村入户以说唱的形式向人们传播农时节气,报送吉祥祝福,最终获得人们回赠的财物米面的一项民间习俗。说春时春官一边向人们说吉祥话,唱新春调,道祝福词,送春帖表,宣扬政策,教人为善,一边又获得人们回赠的谢礼。春官说春即是一项传统的民间习俗,又是春官谋取生计的手段。

说春的主要用具有春牛,春牛棒,春版,春帖。

1、春牛是用黄杨木雕刻而成,约三四寸长,牛背上骑一个小男童。

2、春牛棒的来历与"打春"有关。据说隋朝皇帝杨广在位时作恶多端,死后被贬为春牛于立春之日降生于长安城中,牛脖子上有"杨广"二字,百姓一看为杨广所变,便捆起来,拿棒来打。因而立春又叫"打春",打牛的棒又叫"春牛棒"。

3、春版是民间艺人用刀刻的专门印制春帖的木刻版。因一年和一年的节气时间不同,因而每年要更换一次。

4、春贴又叫"二十四节气表",是春版的印刷品。

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

与梵净山并称为姊妹山的石阡县佛顶山,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水源充沛,给“夜郎古国”石阡这片温婉的福地增添了一份壮阔之美,孕育了底蕴厚重的特色文化。占全县总人口74%的仡佬、侗、苗、土家等12个少数民族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催生出灿烂而精彩的“非遗”文化。

石阡,历史悠久、资源富集、品牌独特。春去秋来,不同时节不同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活动,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无穷乐趣与魅力。仡佬毛龙节、石阡木偶戏、石阡说春,这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文化发展态势,被石阡人称为“非遗三件宝”,成为3张亮丽而耀眼的文化名片。

一道盛宴——仡佬毛龙节

石阡“仡佬毛龙”源起于古代仡佬的“竹王”崇拜和生殖崇拜。石阡的仡佬毛龙节,是以仡佬族民间“龙神”信仰为主的一种民俗活动,活动时段为每年大年三十夜至正月十五、十六。龙崇拜是仡佬毛龙的核心。仡佬毛龙节包括“龙”信仰、附属图腾信仰、扎艺、玩技、念诵等基本要素。

2006年5月,石阡仡佬毛龙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大年三十夜至正月初二、初三是准备阶段,由村寨里的“堂主”,带领2至3名有文化、口碑好的村民到各家各户集资,采购竹、纸、浇烛石蜡等“扎龙”所需材料,然后请艺人“扎龙”。扎好毛龙后,正月初六或初七要举行开光仪式。系列仪式结束后,人们才能托举着神圣的毛龙走村串寨集中表演。当天,来自全县各村寨、社区的近100条毛龙灯队齐聚县城,各施绝技,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到了正月十五、十六,就是“烧龙”的日子。来自十里八乡的毛龙队伍在广场上一字排开,锣鼓鞭炮声中,用黄纸折成的祝告、供品等与毛龙灯一并焚烧,表示本寨诚心诚意耍了毛龙、敬了神,乞求其庇佑全村寨人民平安大吉。烧完毛龙,将衣箱、锣鼓等送到下届堂主家中,新堂主招呼烟茶、招待夜宵。至此,一年的玩龙活动全部结束。

一截木头——石阡木偶戏

石阡木偶戏俗称“木斗斗戏”或“木脑壳戏”,是流传于石阡县各民族中的一种民间傀儡戏曲剧种,鼎盛时期的演出范围辐射到湘、鄂、渝、黔等周边地区。据口传资料,大约在200年以前,木偶戏自湖南辰溪传入,至今已有七代传人,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以远的“刻木人像”的“傀儡”,为宋元时期杖头傀儡的遗存。

2006年5月,石阡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阡是全省重点生态区和多民族聚居区,在木偶戏角色的制作上融合了各民族的特点,除了侗族特点外,还加入仡佬族筒裙、破肚衣等元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目前,在石阡民间活跃着3支木偶剧团。其中,花桥镇付家三兄弟的民间木偶剧团成立较早,三兄弟不仅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熟练驾驭木偶进行演出,而且将侗族特有的传统木刻技艺融汇其中,人物造型独特,服饰色彩艳丽,舞动起来活灵活现。他们凭借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能演200余出木偶戏。

在石阡坪山乡还活跃着一支民间剧团,专职表演的剧团成员有6人。他们多受乡里乡亲之邀,在婚庆、还愿、祭祀等特殊仪式上表演。为了培养继承人,他们要求孙辈们在课余时间随行学艺,现已有10余名徒弟。

石阡民族中学是该项目在校园传承推广的重要场所。学校专门开设木偶戏课,向学生们教授木偶戏的基础知识和表演、唱腔等方面的技艺。此外,该校木偶剧团的老师们还把部分经典剧目进行收集整理,编写成乡土教材,现已整理出《赐马叼袍》等20余出完整的剧目。

一段歌谣——石阡说春

“说春”是石阡侗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综合性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花桥镇坡背村。

2011年6月,石阡“说春”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二十四节气”于2016年11月30日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阡说春”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习俗,入选非遗扩展名录。

说春活动在立春前后进行。相传这个村里的封姓人家是唐朝时所封的“春官”后代,春词中“唐朝差我送春人,特来贵府开财门”就说出了说春之起源。

“正月立春雨水节,不犁山土要犁田”“人人要学庄稼佬,不久就得新米尝”等劝勉人们珍惜时光、勤恳劳作的词句,在乡间地头广为流传,体现了侗族同胞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

封家说春属于“说正春”,一般为家传,不传外姓,并受特定的说春地域限制,即在镇远、施秉、三穗、玉屏、岑巩5县范围内进行。

除封姓说春之外,县内各地“春官”则属于“说野春”,又称为“说耍耍春”“说花花春”。比起“说正春”,他们的春词比较灵活,不拘古节,无论从春词或唱腔上看,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春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社会功能,其语言、音乐、说唱等方面的特点,对研究当代少数民族社会教育方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侗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生存观、道德观、伦理观提供了有力例证。

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 风俗文化的由来是什么意思

“说春”是石阡侗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主要活跃在“立春”时节前后。

说春源于商代武丁时期的迎四方神之习俗,现今宗教色彩已全部消失,成为一种比较单一的节令说唱习俗,历史长达三、四千年之久,它是由传统民间春官在民居堂屋大门口进行的一种节令说唱活动,一般在农历十月小阳春后开始,次年春分左右结束。

说春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说唱曲种,现主要流传于甘肃省礼县龙林、大潭以及西和县石峡镇、陕西汉中、四川东北米仓山南坡,巴中市巴州区和南江县交界的道教胜地阴灵山一带及南江县朱公、黑滩两乡镇。属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重点保护项目,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品。

说春来源

春官说春来源的最直接原因是皇历的传播。中国从夏朝开始有了天文历法叫夏历,唐朝文宗皇帝李昂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本人钦定,只许官印不准私印,从此历书就叫"皇历"。皇历也就是春历,过去对农民的耕种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上古时期农夫因不知准确的农时节令,耕田种地十分盲目,不是早便是晚,常常有种无收。

"三皇""五帝"十分着急,便常骑一头耕牛四处游说,向种田的人宣传气象和种田技术,年年如此,便形成后来的说春习俗。春官在古代是官名,唐光宗时曾改礼部为春官,改礼部尚书为春官尚书。明太祖曾立春夏秋冬官,谓之四辅。

唐代以后春官成为掌管天文历法,传播春耕信息的官职。当时春官推演出较为准确的历法节令。人们根据历法节令种田,结果获得大丰收。

为了让更多的农夫知道新一年的节令,每年立冬后朝庭将节令印刷成节气表,然后通过较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将节气表传给各州,府,县。县里举行拜春仪式后,把节气表(即说春的春帖子)分发给各路春官,让春官分发给各家名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种十分古老的民间艺术习俗,这就是石阡说春。主要的形式就是说春官会在春天的时候用说唱形式挨家挨户报春,祝贺等等。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风俗文化的由来是什么意思?它现在的形势又是怎样的了?

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

这是石阡侗族的独特习俗,据说在商朝时期就有了,距今有几千年历史了。在每年的腊月的时候,就会有专门的说春官拿着春牛,春牛棒,春版,春帖等道具挨家挨户的进行说唱。而说唱的内容都是春季的时节,一些吉祥的祝福等等。说春官也会因此获得村民的米面回馈,所以这也是一种人们谋生的手段。

而在古代的时候,说春官最开始是由朝廷任命的,是一种官职,不过后来民间开始自己组建了说春官,但是还是需要地方部门的同意。说春官在古代的时候地位是十分尊贵的,就算是统治者们也是十分看得起春官的。不过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春官开始被人们遗忘了,慢慢的很多人也不再当春官了。

如今的说春基本上就是单纯的说唱了,古代传下来的哪些道具,内容基本上都没有了。而且这种单纯的说春也开始慢慢的消失了。和大多数的传统艺术一样,老一辈老了之后这种传统艺术就没有了,年轻人都选择了出去工作,真正坚持的还是哪些极少数的中老年人。目前说春已经成为了四川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希望这样的文化还可以持续更久的时间。

其实每每看到这样的传统文化艺术消失的时候都是十分痛心的,毕竟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但是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这样的传统却开始消失。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进步的代价吧,现在只能希望更多人可以更多的重视一下这样的传统文化,让这样的传统文化可以继续的发展下去。

说春是哪个民族的风俗_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