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航天员出征时提的小箱子竟然不带上太空!哪些行李能带上太空呢?_航天员小箱子的用途

航天员出征时提的小箱子竟然不带上太空!哪些行李能带上太空呢?_航天员小箱子的用途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4 09:59:15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公号:中国航天科普(id:space-more)

出征仪式上,航天员们身穿舱内航天服,面带微笑,向周围的人们挥手致意。有没有人注意到他们手上提着的一个小箱子呢?它是航天员的行李箱吗?航天员的“行李”都能带什么呢?

其实,这个小箱子不随航天员登上太空,更不是他们的行李箱,它是便携式航天服通风装置,是为舱内航天服通风的。

由于登船的时候,航天员需要身穿舱内航天服,而舱内航天服具有气密层,不透气。为了进行通风,航天员们需要用舱内航天服上的一根内径25mm的软管,连在便携式航天服通风装置上,这样才能处于比较舒适的状态。

因此,便携式航天服通风装置不需要带入飞船,在航天员到达发射塔架的飞船平台准备进舱前,就会脱开并交由塔架平台工作人员保管。

小箱子不是航天员的行李箱,那么,航天员有行李箱吗?他们能带什么样的东西进入飞船呢?这些东西有什么限制吗?

航天员的随身用品和我们旅行时所带的个人用品不同,这些用品经过严格规划和确定,并且全部纳入了装船产品明细表,由设计人员统一设计。每件物品要严格验收,包括它的尺寸、质量等等,还要经过反复测验。最后,由专职人员按照装船程序、规定的位置和固定方式装上飞船,在出发射前还要由航天员复查。

航天员用品包括飞行文件、工作用品包、个人生活用品包和航天药箱等。

飞行文件包括飞行手册和操作指南,列出了飞行全过程中航天员的任务、各种操作要求和操作指令,故障处置程序以及各种备查的重要技术信息。这些文件是航天员执行任务的重要依据,也是航天员进行操作的指导性文件。

工作用品包配置了航天员飞行过程中使用的工作用品,如失重条件下专用的书写笔、航天日记本、手电筒、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工作手表等。

航天药箱配置了用于航天运动病及其他常见病的药物和小型医疗器械,以备飞行中使用。一般情况下,航天员会在地面医生指导下使用这些物品,但在紧急情况下,航天员也可按药箱内的用药指南自行使用。

航天器上配置的生活和工作用品,经过了充分论证以及面相关的模拟飞行验证,完全能满足飞行全程中航天员的各种需要。所以,在航天员穿着舱内航天服登船时,除了佩戴的航天手表和一份袋装的飞行首餐食品,用于入轨后第一餐外,所有必需品都已经事先装船。

当然,经过批准,航天员会携带一些私人化的小件物品,如照片、纪念品等。对于要在空间站长期飞行的航天员来说,这类私密性的物品的限制会被放宽,但也必须经过批准,并接受一定程度的安全性检查。

太空插画-孩子对神秘的太空感兴趣,该如何科普?航空专家来支招

空间站核心舱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冷凝水收集与处理、尿处理、二氧化碳去除,以及微量有害气体去除等子系统,能够实现水等消耗性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

据悉,2021年6月17日6时32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3 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即将开启为期 3 个月的飞行任务。据专家介绍,航天员穿着航天服准备入舱前,航天服需要通风,这个小方箱子就是一个手持的小型便携通风装置,带电源和风扇,为航天服提供一定的通风量,来保证人体的热舒适性。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据新华社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以上内容参考 潇湘晨报-揭秘!航天员拎的小箱子有啥用?太空里可以上网吗?怎么剪头发?

航天员出征前,拎的小箱子是干什么用的?为何不集成到航天服里

孩子对神秘的太空感兴趣,该如何科普?航空专家来支招

2021年我们发射了两次载人飞船,6月17日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并于9月17日安全降落;10月16日0时23分,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实现载人飞船与火箭的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这次飞行,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会在太空待半年之久,他们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很多人都会疑惑,为什么他们都会带着一个小箱子 其实,航天员穿的是航天服,并不是普通的衣服,是一种压力服,而那个小箱子是一个通风机,连接着通风供氧设备。

上面这张航天服的详细介绍就来自《中国力量科学绘本》,是一本面向4岁以上儿童的科普绘本,涵盖了中国载人航天科学、中国高铁科学和超级工程科学。关于航天的知识,在《飞船升空了》《我要去太空》《你好,空间站》均有体现。

这套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铁道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等权威专家审定并推荐,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前沿工作者,让孩子深入了解中国的先进科学技术。

孩子们看到航天员能够升空,从心底里就有一种羡慕,对太空的内容特别感兴趣。这时就可以带孩子多多了解跟太空相关的知识了。

《我要去太空》从如何成为航天员的视角出发,带领孩子去了解成为航天员的必备内容。

航天员需要接受8大类58项的专业训练,也被称为通往太空的“58级天梯”,每一项内容都需要特别大的耐心跟恒心。

书中介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质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心理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训练等等全部类别的内容,每一项都需要特别多的学习和训练。

比如基础知识的学习就有8、9项内容,并且需要在1年半内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涉及到航空工程、心理学知识等。

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就是让航天员适应航天时的超重现象,载人离心机的转臂足有8米长,坐在转椅上会有大脑缺氧、视线模糊、心跳加速的症状发生。

这本《我要去太空》介绍了如何才能升到太空中的身体素质和必备条件,让孩子们深入了解航天员的训练,了解这项工作的内容。

《你好,空间站》以一位航天员的口吻,带领孩子去参观在空间站的衣食住行,在空间站的工作内容。

他们在太空中的家是“天和”核心舱,里面挂着五星红旗和中国结,这会带给航天员浓浓的自豪感和亲切感。

在“天和”核心舱里面没有钟表,就会有智能机器人唤醒他们,也会讲笑话逗他们开心。他们的卧室没有床,休息用睡袋就可以了,可能第二天醒来就会飘在天花板上了。

这本书的右下角是植物培养皿中麦子的发育情况,每一页的麦子都在成长,从一个小麦苗,慢慢长出了麦穗,特别贴心。

我们国家的高铁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既能穿山越岭,还能跨江跨河,《中国力量科学绘本》也介绍了关于高铁的众多知识。

不要说孩子们了,我都对高铁的很多知识感到好奇。比如,高铁的运行机制是什么样的 高铁之间是如何相互避开的

在这本

《高铁出发了》

中,以“北京西-广州南”的一趟高铁旅程为线索,向我们讲述了高铁的

车体设计、供电系统、隧道设计等具体内容。

高铁之所以可以快速平稳地奔跑,除了巧妙的车体设计,还需要供电系统和高质量、高精度的轨道支持。

在高铁的车顶上装着

受电弓

,受电弓负责将铁路接触网的电能传输到列车上。而传输电能的铁路接触网覆盖了所有的高铁路线,就能保证高铁在运行时一直都有能量传输过来。

高铁已经成为大家的重要出行工具,速度快、平稳,是高铁的重要特征。而安全的保障,在于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的专业负责。

《一起坐高铁》以一个具体的高铁之旅来介绍,讲述“复兴号”的运营、检修、司机驾驶等工作内容。

我们乘坐高铁之后,会有乘务员将我们的行李箱整理一下,并且如果是过大的行李箱,会提醒乘客放到更安全的地方。这是以防在运行过程中,行李箱会突然掉下来砸到人。

驾驶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一般不能上厕所。并且为了防止驾驶员疲累,需要他们30秒踩一次踏板,如果超过40秒没有踩,列车就会紧急制动。

为了保证每一次出行的安全,机械师会检查受电弓有没有异物入侵、变形或生锈;检查车轮有没有裂缝或变形等等。

我们每次出行的安全,感谢每位辛勤工作的机械师、乘务员、司机等工作人员。

整套书不仅仅包含高铁、太空,还有工程知识。

在《超级大桥通车了》,讲述了港珠澳大桥是如何建成的,带孩子去工程现场一探究竟;《超级港口建成了》讲述了洋山港的建造过程及建造步骤,为孩子还原港口建造的知识;《铁路通车了》以蒙内铁路为原型,向孩子讲述铁路建设中地质勘察、路线设计、选择轨距等内容。

这套书能够带给我们如此丰富又有趣的知识,得益于各位编辑老师、绘画者和审定的工程人员。光名单就可以列很长:

作者曹慧思,是清华大学教育学硕士,资深童书作者。

曹光磊,是清华大学工学硕士,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人员。

程冠之、谭盐宾,是工学博士,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张智慧,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航天科普专家。

中交三航院,洋山深水港总体设计单位。

张澎,是画家,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系老师。

管治国,的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新锐插画师。

这套《中国力量科学绘本》是爱好太空、爱好高铁、爱好一切工程的孩子必备的绘本,也是一套给孩子科普中国科技的必备绘本。

让孩子们感受科技的同时,也能了解科技背后的知识、工程内容、工艺设计等,

从小给他们种下科学的种子,以待他们的开花和结果。

神舟12发射成功,记者有个新发现,航天员手上提的小箱子是什么?

这个小箱子的作用与航天服密切相关。大家知道,航天服的作用,就是在太空环境条件下,最大程度地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安全,毕竟太空环境与地面环境完全不同,除了微重力以外,还有接近真空的 负压 、高强度的宇宙射线等,而通过航天服的保护,可以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外界有效隔绝起来,在内部形成一个与地面环境非常接近的微环境。

航天员手里拿着的小箱子是什么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长征2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以一往无前之势冲入澄澈霄汉。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完成太阳翼展开。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标志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各国反应不同

对于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世界其他国家的反应是不同的。嫉妒的代表就是美国。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在航天方面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但是面对中国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是坐不住了。就在前一段时间,中国火星车成功着陆的时候,美国的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就跳出来了。他指着中国的火星车照片公开说,中国正在超越美国。

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共同运营的国际宇宙空间站(ISS)处于老朽化进程中,只决定了使用到2024年为止。因此,将来中国有可能成为“唯一拥有宇宙空间站的国家”。这版新闻刊登在日本雅虎上,摘取部分乡民的正面评论。很难得,高赞前几位都是正面的。和往常一样,日本人在揶揄中国的时候,中国正在一步步前进着。

在此前举行的出征仪式上,3名航天员手上提着的小箱子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航天员出征仪式上,航天员们手里拎着一个小箱子,专家介绍,航天员穿着航天服准备进入船舱之前,航天服需要通风,航天员手中提的小方箱子就是一个手持的小型便携通风装置,带电源和风扇,为航天服提供一定的通风量,来保证人体的热舒适性。历次航天员出征仪式上,航天员都会拎着类似的小箱子,不过等到航天员们进仓之后就用不上了。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另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据了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后,3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3个月。

3个月后,航天员完成本次飞行任务,返回神舟十二号飞船,飞船撤离空间站,执行返回和着陆飞行,将航天员安全带回地面。

航天员手里拿的小箱子是手持通风机。

航天员的航天服是全面密闭的,内部并没有空气流通。短时间没有问题,但是时间一长航天员的身体受不了,因此航天员身着的航天服是需要通风的,航天员手中的手持通风机为航天员提供了一定的通风量,来保证人体的热舒适性,以保持航天员的精神状态。

航天员出征时提的小箱子竟然不带上太空!哪些行李能带上太空呢?_航天员小箱子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