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有哪些关于营销的有深度的书?_特劳特营销十要

有哪些关于营销的有深度的书?_特劳特营销十要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5 09:55:22

《营销管理》 作者:菲利浦.科特勒 国际公认的营销学圣经,也是国内引进的最高水平的营销学经典教材。营销需要管理,营销人同样需要《营销管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管理的营销就是盲目的营销,其结果注定是失败。 如何理解营销观念和营销价值,锁定顾客和目标市场,营销组合,关系营销等等,是《营销管理》一书给予我们的最宝贵财富。也许我们正在潜移默化地应用这本书中的理论,但要想在万千营销人中一枝独秀,那么,请你怀疑权威,怀疑科特勒。

《人性的弱点》 作者:戴尔.卡耐基 可以想象,两个看过这本书的人在一起讨论问题,都会热心关注彼此的神态和行为,因为卡耐基的逻辑是把自己的信心建立在他人的弱点之上。在这种关注之下,弱点本身难以出现,相反,对方超然物外的优势对自己而言就是一种压力。 本质是第一位的,弱点永远存在,即便我们有自知之明并努力去做得更好。这本书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真理:人并不需要伪装,越伪装弱点暴露得越彻底。

《定位》 作者:艾.里斯、特劳特 《定 位》是营销人、广告人、策划人的必读之书。定位是策略表现,同时也是广告表现,《定位》给人的收获,是“诱导”层面比“教导”层面强。《定位》就是寻求一 个策略支点,在极致发散的同时,也集中到“点”的突破。《定位》更多的是指引一种方向,企业或者品牌只要做对了方向性的决策,形成方向性差异化,就可以赢 面大增。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它的缺陷,当企业或者品牌过分去追求差异化,忽略消费环境,忽视外力作用,很可能就会陷入死胡同。

《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 作者:奥格.曼狄诺 作为一名优秀的营销人,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不可缺少的。这种素质,包括心理承受能力调整、心理反应能力调整、心理与行为调整等一系列不可或缺的自我素质培养。而这种过程不是一种先期的课程或者通过想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一种不断的自我激励过程。奥格.曼狄诺的这本书便是备受营销人推崇的自我激励书籍。乔.吉拉德的成功为营销人树立了一种无所不能的成功典范,相信任何一种境况下的营销人只要看了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就一定不会为困境所吓倒,而是迎难而上。这种外在的英雄式激励转变了一批批雄心勃勃的中国营销人。

《奥美的观点》 奥美公司 营销人多半爱好广泛,动脑、动手能力都很强,但我们并不能认为营销人只关注营销实战层面的技巧和流程;广告通常是策略运动,但营销人似乎天生对创意趋之若鹜,《奥美的观点》不外乎任何一家广告公司所做的工作:想想、思考、创意创作、付诸实施,告知大众。 对 一个区域市场来说,当销售遇到市场障碍,这个时候,营销人想到的往往是加大投入,通过广告或者活动人为地引导消费,刺激销售。这种行为就是源于创意的思 维。回过头来,我们再考虑,是不是所有的障碍都必须通过这种办法来做 那么久而久之,那些营销战略、营销技巧当真该束之高阁了。

里斯与特劳特定位理论研究指出什么

《营销管理》《人性的弱点》《定位》《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营销战》等等。

1、《营销管理》第13版是2009年由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科特勒,(美)凯勒。全面的内容和素材,既适合作为营销入门者的指导用书,也可以作为营销专家和管理人士的手头资料,既是一本深入浅出的教科书,也是一本营销者必备的工具书。

2、《人性的弱点》是2006年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戴尔·卡耐基。该书是风靡全球的自我教育与成人训练的范本。

3、《定位》是2002年2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定位》本书提出了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定位,改观了人类“满足需求”的旧有营销认识,开创了“胜出竞争”的营销之道。

4、《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是2002年在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奥格·曼狄诺,译者是安辽。该书讲述了一个名叫海菲的牧童,从他的主人那里幸运地得到十道神秘的羊皮卷,遵循卷中的原则,他执着创业,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推销员。

5、《营销战》是2002年08月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艾·里斯、杰克·特劳特。该书被美国企业界誉为企业营销的《战争论》,本书重点阐述了市场营销战役中的四种常用战略形式,如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和游击战;针对每一种形式又提出了三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具体的市场营销战役中应用这些原则。

扩展资料:

营销的主要过程有:

(1)包括市场调查、市场分析、生产决策、市场定位等;

(2)包括新产品的研发、新产品的生产,营销策划、品牌推广、市场宣传、产品展示、洽谈签约等;

(3)包括产品供应、发货运输、货款结算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营销战

里斯与特劳特的分分合合

里斯与特劳特定位理论研究指出了产品的认知在顾客内心排序第一的重要性,也给出了其他排序产品的解决方案。

特劳特核心观点是区隔市场、焦点经营,让品牌在顾客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定位是定位理论中最核心、最基础和最早的概念和观点,正是定位这个概念和观点奠定了定位理论的基础。

商业中的“定位(Positioning)”概念,最早于1969年由杰克·特劳特首次提出,并在四十多年的实战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

2001年,定位理论压倒菲利普·科特勒、迈克尔·波特,被美国营销协会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杰克·特劳特先生本人被誉为“定位之父”,被摩根士丹利推崇为高于迈克尔·波特的营销战略家,也是美国特劳特咨询公司总裁。客户包括:IBM、惠普、宝洁、西南航空、雀巢、苹果、通用电气、微软、沃尔玛和其他财富500强企业。

大竞争时代企业只有两种存在方式:要么实现差异化生存,要么无差异化而逐渐消亡。企业必须学习定位理论。商品只有被精准的定位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差异化和定位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定位四步法:

第一步,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步,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是利用其强势中蕴含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定位。

第三步,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信任状。

第四步,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传播上要有足够多的资源,以将这一定位植入顾客的心智。

请问定位理论里面的“二元法则”具体应该怎么理解?

提到《定位》,不得不提这两位定位领域的祖师爷。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心智争夺战就出自里斯与特劳特之手。两位的著书总计超过20本,以品牌打造为中心,对心智和竞争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战术到战略,再从战略到战术,如此循环往复,都是在力图让国内的企业家、营销人知道何为营销的重心,如何以企业的战略为宗旨,来指导具体的运营工作。

纵观定位系列书籍,各家代表著述有邓德龙先生的《两小时品牌素养》张云先生的《品类战略》、鲁建华先生的《定位屋》。

1、定位(特劳特、里斯)核心内容及其要解决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营销领域的杰克.特劳特 和艾.里斯先生提出定位的概念。

合著《定位》(英文名称:Positioning--the battle for your mind,how to be seen and heard in the overcrowded marketplace)。个人认为可以直接翻译成:《定位:心智之战》简明扼要的指出定位是在心智中展开的。

《商战》,20世纪80年代,提出商战的核心内容。商业竞争的四大战略形势,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游击战,每种战略形势下都有相应的指导原则。一切取决于竞争、一切取决于心智里到底有什么。最终的目的是如何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消费者头脑这个终极战场里占得一席之地。

《22条商规》提出22条商业指导原则,以用于商业的实践。最终的目的也是帮助企业更高效的实现第一的目的。

他们合著的《人生定位》更进一步的分析了,个人如何在人生、商业上获得成功。一个人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所以必须找匹马来骑,俗称学会借势。

2、 定位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利用定位的思想去解决竞争的问题。扩大定位在美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3、特劳特核心内容及其要解决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里斯与特劳特先生分开,两人从此单独经营两家战略咨询公司。

特劳特先生之后的著作。《与众不同》如何基于心智进行与众不同,核心内容九大差异化方法。

《显而易见》如何寻找并借助常识进行定位。

《简单的力量》如何保持简单,应对心智特性-厌恶混论。

《什么是战略》把定位提升到战略层次。

《特劳特营销十要》针对企业品牌运营过程中的各个领域、环节做了展开。

《大品牌大问题》揭示大企业内部存在的种种品牌定位方面的问题。

《新定位》《重新定位》应对新的竞争环境,

如何展开接下来的定位,定位并不是一个静止的,而是随着竞争环境不断发展变化。

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是特劳特先生,与邓德隆先生合作成立特劳特中国区公司。特劳特定位从此先里斯一步进入中国市场。

其中国区合伙人邓德隆先生撰写一本中国版定位《两小时品牌素养》,纵观分析中国企业品牌观念、竞争观念,从更高的高度分析了中国企业的品牌出路。书中剖析了王老吉的整个战略历程。对定位在中国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推广作用。

特劳特中国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更大范围的宣传定位。为此,特劳特中国公司每年都投入数目不少的广告费;二是与非定位系的战略咨询公司、策划公司(如麦肯锡、叶茂中、等)展开竞争。三是,如何应对定位理论最新发展-品类战略;四是如何应对坚持长期定位可能引发的品类迟钝反应。

4、特劳特中国思想路线

从与众不同出发---形成差异化--形成品类(此处所提品类皆为基于心智的品类:产品信息在心智中的分类存储)。

从什么是战略--上升到战略

应对变化之道--重新定位--多品牌战略

特劳特中国灵活运用侧翼战达到开创新品类的目的。

5、里斯中国核心内容及其要解决的问题

里斯先生和特劳特先生分家之后,又在定位的基础上撰写了几本新作,

《聚焦》应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多数大企业的疯狂多元化。

《互联网商规11条》 互联网时代的定位之道。

《品牌22律》指导企业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有关业务扩张,品类开创等。

《广告的没落公关的崛起》有应对公关与广告的。

《董事会里的战争》有应对董事会内部各种关于营销与管理的问题。

《视觉锤》则让我们了解视觉形象和语言信息的关系:要用视觉形象这把锤子,把你的语言钉子植入消费者的心智中。

《品牌之源》里斯先生对品牌源头的探索明确指出品类分化是商业进步的动力。

其中国区合伙人张云老师,著有一本关于品类的书《品类战略》。认为这是定位理论的最新发展,定位的基点也是要立足品类,消费者以品类来思考,以品牌来表达,从研究品类开始定位工作。对定位理论的最新发展品类战略在国内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里斯中国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更好让企业家朋友知道、了解定位理论的最新发展--品类战略;二是如何让更多的定位爱好者了解品类战略、进而了解这是定位里很重要的部分,没有品类基础的定位站不住脚。

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只要做到与众不同,做到差异化,就不属于同一类,这是心智认知里的事实。例如,可口可乐(老一辈)和百事可乐(年轻人),老板大吸力油烟机,其他的油烟机吸力某种程度上没有老板的厉害。

6、里斯中国思想路线

从品类战略出发--形成差异化--形成品类

从聚焦出发--上升到战略

应对变化之道--品牌进化,

品类分化--多品牌战略

里斯中国灵活运用侧翼战,从品类(最靠近消费者需求)出发,结合具体的品类(凡不同我,必归异类)开创方法,重新定位定位。

7、定位屋的核心内容及要解决的问题

核心内容

1、提出体系化的定位理论,帮助企业家及初学者更快速的了解定位。

2、通过分析特劳特和里斯前后的著书让读者了解二者的同与不同以及内在的关联。

3、整本书融合了特劳特中国和里斯中国的最新思想、指导方法,更好的帮助企业利用整个定位理论。

8、所要试图解决的问题

1、再次推广普及定位二字,告别传统观念里的产品定位,价格定位,从潜在客户的心智里去思考企业的定位。

2、特劳特与里斯的分手之后,对定位的丰富、发展和演绎增加了复杂性。

3、定位系列书籍高达22本,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4、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到最初的定位,真正的让定位理论知识应用于企业品牌运营。

每一次的学习都会带给思想又一次升华,每一次行动都会带给自己更坚定的信心。个人认为,每一个企业家、营销人都应该从一个更高的高度和更深的深度了解定位理论的整个体系,进而能够从中发现可供利用的方法去真正的在运营中践行定位。每个定位理论传播者、实践者都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定位、了解品类,了解整个定位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整个定位理论才会普及开来,才会惠及更多的人;也只有这样,每一个企业家、营销人才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够毫不动摇的坚持所选择的方向。

市场营销的22条定律

“二元法则”是“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提出的著名商业概念。指的是在一个成熟而稳定的市场上,消费者的心智空间往往只能容纳两个品牌。如果你的品牌无法在同一品类中做到数一数二,就得重新考虑战略。运用“二元法则”著名的案例是韦尔奇,他砍掉不属于数一数二的业务而造就GE再续传奇。这方面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可乐市场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高端汽车的奔驰与宝马等都符合“二元法则”。

人生定位读后感

定位这套书是1993年首次出版的。二十多年过去了,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经典的营销定律并没有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而改变。

改变的是战术,但好的战略从未改变。

老子说“道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特劳特觉得,市场营销是有永恒不变的定律的,无论外部如何改变,这22条市场营销定律固若金汤。

领先定律:成为第一胜过做得更好

这是第一定律,创造一个你能成为第一的新领域,成为第一胜过做得更好。这在他的定位理论里反复的提及。

第一个创造的品牌,通常能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很大的原因是它的名称往往就成为了该品类的代名词。

品类定律:如果不能第一个进入某品类,那么就创造一个品类,使自己成为第一

要成为第一,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人们总是愿意去试一试一些新的品类,几乎每个人都会对新的品类产生兴趣。

如果不是第一个进入某个品类,那可以创造一个新的品类,自己来成为那个第一。

心智定律:进入市场之前,率先进入心智

这是反复提及的一个概念,市场营销的本质是争夺认知,而不是产品,这是一场争夺心智的战争。

就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知,一切从最开始就决定的,如果你在别人心目中是这类人的形象,那么要想改变成另外一种人很难。

认知定律:认知才是事实,其他都是幻觉

并不是最好的产品就能够得到最好的胜利,产品其实不存在客观性,存在的只是顾客或者潜在顾客心智中的认知,这种认知才是事实,其他的都是幻觉。

人们其实潜意识里面都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其实就是说自己的认知能力是比别人强的。人的本能,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也总是会去买那些自己愿意买的东西。

聚焦定律:收缩范围,聚焦

把焦点聚集在一个简单的词语或概念上,迅速的让自己的产品潜入顾客心智中。

佳洁士防蛀,沃尔沃安全,他们将一个代名词潜入了顾客的心里。而一旦有了自己的概念,就要全力保护它在市场上的地位。

专有定律:跟竞争对手同拥一个代名词徒劳无益

沃尔沃拥有了安全这个代名词,那么,奔驰或者其他的公司,即便是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营销活动,也不能够抢夺消费者心中安全这个词的代表,它依然是沃尔沃。

阶梯定律:消费者心里品牌会排序

以现在的共享单车为例,谁是你心里的第一品牌?以网约车车为例,谁是你心里的第一品牌?是滴滴还是uber?

阶梯的极限存在着一个七品牌定律,就是说指定一个品类,随便让一个人说出来他所记得的品牌名称,很少有人会说出七个以上的品牌。

7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

二元定律:一个品类两大品牌

通常一个是值得信赖的老品牌,另一个则是年轻品牌。

行业巨头的二元化在很多领域显现,麦当劳和肯德基,茅台和五粮液,伊利和蒙牛,淘宝和京东。杰克韦尔奇说过,只有那些在市场中数一数二的公司,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胜,而那些落后者则只能被整顿关闭或者出售。

对立定律:研究领导者,把对手的优势变为劣势

就是说不要试图变得更好,但是一定要试图变得不同。

可口可乐是一个基础稳固的百年历史的老品牌,百事可乐就与它背道而驰,使自己抓住更年轻消费者的心智,成为新一代的选择。

分化定律:单一品类分化为几个小品类

每个品类都是开始于一个单一的品类,但是慢慢的就会分化成很多的小市场。

比如啤酒,最初是普通啤酒,后来分化出淡啤,清啤,纯生,无醇,黑啤等多个品类;再比如瓶装茶饮料,最初是绿茶,后来分化出冰红茶,冰绿茶,红茶,乌龙茶等等。

长效定律:长期效果和短期效果正好相反

降价促销会使公司的营业额上升还是下降?短期内促销能增加公司的销售额,但是从长期看,促销只会减少公司的销售额,因为它教会顾客不要在正常价格时买东西。一旦顾客养成这种认知,那么他就不会在你正常价格的时候会买你的东西,为了维持销售额,几乎不得不不停的降价销售。

延伸定律:产品越多,市场越大,阵线越长,赚钱越少

很多家里,衣柜里的衣服会越来越多,摆放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这看起来并不是刻意造成的。很多公司,市场越做越大,产品也会越来越多,但往往可能亏损。

少即是多,与其什么都想做,不如集中精力在消费者心智中巩固自己的定位。

牺牲定律:牺牲的是产品线,目标市场和不断的变化

不要轻易扩张你的产品线,而应该集中产品焦点,深化产品内容。

不要想吸引到每一个人。

不要试图追随市场的每一个潮流和风头。

保持稳固地位的最好方法是从一开始就不要改变你的战略。

特性定律:以独特的认知或特性为中心展开营销

产品特性不是生而平等的,你必须努力拥有最为重要的特性。

不要去试图模仿领先者,而是要找到自己的特性,并抓住这个特性,尽力渲染这个特性的价值,进而提高市场份额。

坦诚定律:承认自己不足,再将其转变成优势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坦诚会让彼此最舒服。产品也是。

对于自己的优点,你必须通过证明才能够使别人接受,但是承认自己的弱点则从来不需要证明。

坦诚自己的弱点也需要谨慎的使用,第一,你的缺点必须广泛的被人们认为是缺点。第二,你必须迅速将缺点转化为优点,坦诚的目的不是道歉,而是要建立一个足以让潜在顾客信服的利益。

如果当初三鹿奶粉能够第一时间将产品问题告知大众,并及时召回,安排善后,这个品牌应该可以避免灭顶之灾。

唯一定律:竞争对手唯一薄弱的环节是你全力攻击的焦点

在市场营销中能够奏效的战略与在军事上的战略是大同小异的。

成功的将军,通过对战局的研究,谋划一个出其不意,克敌制胜的突击方案;市场营销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竞争者只有一个容易被攻破的薄弱环节,这个环节应该是你全力攻击的焦点。

莫测定律:建立灵活性企业组织应对不可预见的未来和变化

市场营销计划大部分是对未来的假设,这种假设怎么预测的?你怎么知道三年后的市场是什么样子的呢?

尽管你不能准确的预测未来,但是你却可以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而这正是在形势变化中获得优势的途径。应对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具有极大灵活性的企业组织,当你所经营品类的市场发生变化时,可以快速的变革。

当然了,预测未来的失误几乎不可避免。

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的状况,比比皆是。

成功定律:成功会容易掉进品牌延伸陷阱

当一个品牌成功,公司会认为名称好是品牌成功的原因,所以急切地给其他产品也冠以同样的名称。事实正好相反,品牌的出名是由于你实施了正确的营销计划,采取了以市场营销的基本定律相一致的措施。

成功会导致自大,越相信自己的品牌或公司名称,越容易掉进品牌延伸的陷阱。

失败定律:发现错误并及时止损

错误不能避免的,但是发现错误后要及时的承认修正,然后继续前行。

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的抉择不可能每一次都成功。如果失败无可避免,及时撤退,可以达到亡羊补牢的效果。

炒作定律:炒作就是炒作,意义就在于字面意思本身

一般来说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公司不需要炒作,而需要炒作的时候,一般意味着他遇到了麻烦。

我自己在媒体做了十多年,深知媒体的可爱和可怕之处。这其中的度,值得每个企业花力气研究。

趋势定律:把流行变成趋势

时尚是一种短期的获利的现象,但是它并不能维持太久。并且时尚是一种轮回,现在流行的若干年前早就已经流行过,最好的是把握长期的趋势。

太阳底下无新事。

资源定律:就是需要花钱

无论是把自己的想法潜入顾客的心中,还是说要让他继续在顾客心中留下来,都是需要钱的。

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想法,如果没有启动资金,也不会变成现实。

没有资金支持的想法是毫无价值的。有钱的一方总是可以更好的更有效的宣传自己的产品,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人生定位:特劳特教你营销自己》占据职场竞争先机,自我营销必读之书。下面是我收集的人生定位读后感,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人生定位读后感

这本书买了好久,一口气看了好多章节,唯独最后两章今晚才看完。所以前面说什么基本已经内化了,其实就是不记得哈哈哈。

但是还是觉得学到了东西,主要就是说要成功最好的途径并不是靠自己,而是要擦亮眼睛多倾听多观察,去发掘那些好的创意(不是发明),或者可以嫁个有钱人,利用家族优势等等。而绝不是靠自己的才能白手兴家,这是少数的神话,不适合每个人去效仿。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基本上可以抛弃,从今天起不必再纠结自己适合做什么,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你要做的是发现并毫不犹豫地骑上一匹赛马。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去观察去发现谁是下一个继计算机之后的新领域。

这里说一下我的见解,我还是觉得一个人在还没遇见他的赛马之前,应该准备好自己,不仅多听多看,还应该多学多思考,完全抛弃个人也是不对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会使你的思路更加清晰,才能更容易及时发现赛马,不仅也不能无所事事地去等着,时机会到来,关键你是否有眼光识别。当然你并不能完全准备好,这个世界没有完全准备好的人和事,当时机到临,人的机制自然会加速融入到新领域中去,并快速吸收新知识。

还有针对品牌定位的建议就是将定位尽量细化,从一个行业到一个点,使人能够马上在脑海中出现的独一无二的选择。就是如此精细化的定位,将来的竞争将是品牌定位的竞争,谁先占领谁就是王(当然要保证好质量过关,质量是所有之基本)。这是一个少即是多,多即是少的时代,懂得舍弃,才有专一,要把一切不能让你成为第一名的东西统统丢掉,抵抗内心的贪婪自大,忍痛割爱做到极致,专心做好一件事,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这本书适合时时翻阅,警惕自己。

2人生定位读后感

《人生定位》是一位微博朋友推荐的,到了现在的职业生涯阶段,应该是带着些功利之心便买了来读。读到143页不想再读下去了,暂时搁置。却又不能武断没有用处,于是便写篇笔记来巩固下阅读心得。这本书给我的价值便如以上的纠结。从文字翻译角度应该是相对拙略的,很多地方用了直译。由于语言逻辑和表达习惯的不同,读起来有些晦涩。

作者很多观点还是很有些深意,有些与以往我们接收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不同,有些还和我们东方的哲理相通。

全书分为四个大部分,第一至二章导入个人定位的概念,特别强调要找到你的赛马是成功的关键。第三至五章将“赛马”分为三类分别来描述,并附加相应失败率。高风险赛马(努力型、智商型、教育型、企业型)、中等风险(才华型、爱好型、地利型、宣传型)、低风险(产品型、创意型、他人型、伙伴型、配偶型、家族型)。后续第六至十二章便详细介绍了七种赛马的要点。第十三章至十五章便是全书总结,特别强调了更换赛马、“特郎普陷阱”、和最后一章寻找赛马的7个忠告。从结构而言还是很严谨的。

关于成功的概念,作者用“利用外在成功来安抚内心不安全感,这是人类常有的一种心态”来点题,并提升要关注到成功是别人给与的,因此成功关键在于相信他人。避免陷入对外在成功的符号的过度追求。然而对确切的成功概念和心性的修炼却并未涉及,这应该是本书的遗憾。也是读完以后我将其归入到成功学类的原因——而且职场成功和人生财富、职位成功的概念并没有阐述清楚。亦有可能是作者为了清晰讨论的范围和本书结构有意回避吧。

关于规划成功的理念,作者自己在开篇也提到“隧道视觉症”——一旦被设定的目标框死,你将看不到毕生难遇的良机,从而与机会擦肩而过。强调过度规划和自我会限制对机遇的把握。

自信和成功的讨论还是颇具亮点的,作者认为人生智商和自信(IQ CQ)改变的空间便有限,人们也不必过多纠结于此。成功一定带来自信,而自信未必带来成功,除非你特别喜欢自欺欺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建立自信的捷径在于成功,从而建立和增强自信。前两天和SEO刘老师聊这个话题,她的阐述更为朴实——进步做有效的方法就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谈到成功和职业规划,很多人会提到成功人士,其实所谓成功人士的经验都是修饰过的结果。而且他们的成功是基于特有的情景,很难复制和直接借鉴。重要的还是体悟自己的成长道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他人经验帮助开阔眼界就算了。

作者关于教育作为成功途径的阐述也颇为务实,教育和学历背景更多作为进入的敲门砖,一旦进去以后就不能作为包袱和继续前行的桎梏。客观的看,教育背景的确是大公司选人和提拔的重要指标。如同外貌对人的成功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

很多职场人士面临跳槽的选择,选择企业要问企业给你带来什么,而不是如同常理思考你给企业带来什么。这个问题上还是刘老师的阐述更深刻:用博弈论的思路开面对选择,除了看到得到什么,还要看到你失去什么和付出什么,从而权取平衡。

很对出入职场的人自恃才华,但有才华更需要他人的认可,而且要注重个人包装,这方面丝毫不异于产品的包装。如果自我意识压过个人能力时,就会变成自负的“百事通”。

有些企业中的潜规则值得关注:

为了在企业世界如鱼得水,你必须折中你的原则

从外表看,你必须是团队的一员,而内心深处,必须是一个顽固的个人主义者,你必须掩饰你的竞争本质。

企业规模越大,缺乏合作精神的员工越有可能在远没有到达高层之前就被清除出局。爱唱反调的人要当心,当你在一家大企业工作时,其潜台词是:要么加入企业,要么加入失业。

个人关系是你努力攀登企业阶梯的关键。

今天大企业趋势是:袖手旁观、谨慎做事。

聪明如猫、行动如狗。

如果能把一个问题表述清楚,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

整体读下来,感觉是本枕边书或旅途书,信手翻几张或许能够和你自己的感悟有所契合,一些语句能够触发你的思考,这就不错了。

3人生定位读后感

长期从事销售工作的我,其实并不善言辞,也不善交际,但客户大都是被我的诚实和专业折服。所以这样的关系大都止步于业务之上。而对于销售,最大的问题在于您如何获得客户的心智,即品牌所代表的心智资源。

这个理论是不是第一次听说呢,我也是。学过管理学的同学都知道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如果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是第一次生产力革命,德鲁克开创的管理学是第二次生产力革命,那杰克特劳特的定位学说就是第三次生产力革命。

艾里斯,杰克特劳特的《人生定位》是定位经典丛书之一,书中把人生比作赛马,有三种风险模式,分别是高中低等。

高风险赛马意味投注者完全依赖自己身上的某种东西。包括努力型,智商型,教育型,企业型。胜率分别是100:1,75:1,60:1,50:1。

中等风险赛马就是认为成功要部分依靠自己,部分借助外力。包括才华型,爱好型,地利型,宣传型。胜率分别是25:1,20:1,15:1,10:1。

低风险赛马就是把成功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外界帮助上。包括产品型,创意型,他人型,伙伴型,配偶型,家族型。胜率分别为5:1,4:1,3:1,5:2,2:1,3:2。

今天我们讲讲努力型赛马,这也是风险最高的赛马。也是我一直骑着并深以为然的。

如果你的个人营销策略是完全依靠自身的才干和能力,对外部环境视而不见,那么你的坐骑就是你自己。

如果你落后,你会鞭打自己。换一种说法就是“努力工作”。“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企业家神话,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态度,根本没有必要。那种心态不够健康。

当您非常努力,没得到相应的回报时,仍然焦虑不满迷茫恐惧的时候,您是不是觉得生活很无趣,很无力,人生苦短是谁说的?

但是,不都说成功人士往往会努力工作吗?是的,她们确实如此。不过,这并不等于说努力工作的人往往就能获得成功。

美国导演W.C.Fields说“如果一开始你没有成功,不妨再试一次。然后放弃,一个劲儿傻傻地在那里纠结是一点用都没有的。”

通用电气董事长杰克韦尔奇尤其反对“只工作不玩耍”的做法。“列出20件让你工作90个小时的事情,其中有10件肯定毫无意义。”

在建筑中,少常常就是多,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读到这里,您千万别误解,你不用努力工作了,而是要努力工作,骑上一匹骏马,你的人生将应有尽有。努力工作只是其中一个选项而已。

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静下心来,问问自己,你到底在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更有效果。

4人生定位读后感

平时耳闻目濡,经常听到各种公司大谈特谈“定位”,但常常听不出所以然。最近看了艾·里斯(Al 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著的《定位》(Positioning)一书,该书是一本改变了传播——营销的书。它讲述了什么是定位,并提出定位是广义的成功战略,定位技巧可应用于包括“政治、战争和商业,甚至追求异性”;

时代可以分为:产品至上时代、形象至上时代和定位时代。在产品时代只需拿出“更好的捕鼠器”并且有钱去推销它就行了,但仿效产品毁掉了产品时代。在形象时代,声誉或者形象比任何一个具体的产品更加重要。但拾人牙慧的公式同样毁掉了形象时代。在定位时代,创新不再是通向成功的关键。要想取得成功,企业必须在预期的客户头脑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个一席之地不仅包括企业的长处和短处,还包括其竞争对手的优点和弱点。在定位时代,光靠发明或发现新东西是不够的,甚至没它也行,但你必须是第一个打入客户的大脑才行。

人脑有一个针对现有信息量的防御机制,它能拒绝无法“计算”的信息,只接受与其内部现状相称的新信息,其他东西则一概过滤掉。政府、企业或产品都需要有正确的定位。定位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有一个适当的位置。

“缺乏适当定位”至今是许多本土企业及非赢利组织在竞争中的瓶颈,是营销中的突出问题点。对于个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个重要问题呢?

做事没有重点,希望人人满意,得到所有人的满意,结果是没有人满意。值得做的事情非要等到尽善尽美才去做,结果很可能永远做不成。如果你试过多次,并且偶尔取的成功,你在公司里的名声可能会很好。我们经常会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想法,却没想到不管是鸡头还是鸡尾他终究是鸡,成不了凤凰。泰坦尼克号上最好的船员到头来也得和最差的水手上同一救生艇,而且他还得有幸露出水面才行。我们还经常会试图做一些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所谓好高骛远。这特劳特定位读后感都可谓是定位不当。

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远大可行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给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并努力达到你的目标。首先,得给自己下个定义。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得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至少要对自己能干些什么事要了解,不要以为自己能为所有的人干所有的事。人人满意等于没人满意。当然,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能力有限,这要求我们不停的审视自己,经常给自己下定义。其次,要不停观察我们所处的环境,思考他的特点和利弊,看他对我们自身的发展是否有利。一个环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对你有利,但过一段时间又可能会抑制你的发展。环境包括社会、公司、你的上司,也包括你的朋友。对社会,我们必须努力去了解他,适应他。公司和上司是可以选择的,要选择真正对你有利的。如果你上了失败者的船,无任你多么出色都无济于事。不要只问你能为公司和上司做些什么,要问他们能为你做些什么。朋友要多交,但光交朋友还不够,你还要牵出友谊这匹马,间或操练他一番,否则的话,你需要的时候,反而用不上。总之,你必须不停的去适应环境,使之为你服务。最后,要敢干,要有信心。任何值得一做的事情都值得去乱做一气,要敢于犯错误,并勇于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不打算冒风险,不打算受到纷至沓来的非议,就不会第一个提出新点子或新概念,就很难取得成功。

个人定位和产品一样,就是要在预定客户的脑子里占有一席之地。不要在产品里,甚至不要在你自己的脑子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把你的想法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出来,传达给你的“客户”,让他们知道你的追求是什么。在他们的头脑里给你自己定了位,就有可能把你往你希望的方向推动。

总之,你所做的一切必须为你的目标服务,小不忍则乱大谋。Hitch your wagon to a star!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必然会取得成功!

5人生定位读后感

“定位”就是你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如何独树一帜。这在商界举重若轻的言论,影响深远。

综观这本书,第一章节杰克特劳特便根据定位的概念列出许多大公司所普遍犯的九大错误。这些错误令那些巨头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作者的意思,原本这些错误可以避免的,但执意所为的后果是损失惨重。如果想避免迷茫,少走弯路,想突出特色而独树一帜,想在市场营销战中获胜,清晰定位是绝对有必要的。看吧,那些超级公司正是犯了定位模糊的错误,被分为九大类,让人们吸取其中的教训。瞧,人们心智中对你的产品的看法,对你公司的看法影响着他(她)们的行为方式。作者告戒人们要放弃改变人们心智认知的行为,最重要的是强占预期客户头脑并独树一帜。我个人甚至相信这个方法也适用于人际关系的交往。一个独特的与终不凡气质的人总是容易让人记住,这是因为这个人在那个人心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形象,和普通人区别开来,产生了强烈的个性。如果从改变自己的角度上来说,来一个重新定位不是非常棒吗?但很难,人的习惯行为是很难改变的,更何况从内涵气质上的改变。而此时我们所犯的错误,和一些机构臃肿,不愿意随便改变自我的企业又有什么两样。所以说要想做好企业,先做好人先。企业是由人构成的。

通用汽车公司,杰克劳特劳形容二十世纪初的通用“一团遭”。很混乱的'原因是品牌随便延伸,各种牌子概念混淆不清,加上没有价格的区隔,通用无法统一管理好众多汽车品牌,导致,可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牌子发展缓慢,劣势品牌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良。基隆深刻理解了这样的问题,费尽心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塑造品牌,区隔概念,终于通用又慢慢强大起来,但很可惜他的接班总裁不管是唐纳还是罗杰都走向二十世纪初所犯的严重错误,无视区隔汽车概念,甚至放弃了汽车设计的专长,同一性几乎让通用喘不过起来了。作者针对这些错误总结三大教训,第一,警惕成功,言下之意是通用因为自大而不讲定位,硬把自己一厢情愿想法强加到顾客身上;第二,领导者必须封锁竞争,美国汽车市场被日本汽车拿下,或许它的自大,忽略了竞争对手的猛烈性,没有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在人们心智中独树一帜而失去市场;第三是,不要与前线失去联系,市场竞争状态是企业必须了解的,忽视对手的行为而盲目行动必然付出昂贵的代价。

杰克在第四章写关了于AT & T公司的衰落主因。AT & T进军电脑业和有线电视领域而不主张拿下擅长的通讯行业,结果是大量资金投入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试问有谁有足够的实力去撼动IBM这样的电脑巨人?有线电视又碰上小贝尔及定位清晰专业级的竞争对手。AT & T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失策导致错过了很好的发展时机,对业务定位不清晰。作者得出的教训这一是关注现实世界,强大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成长是有极限的。如果能重新回到AT & T公司的主业务上来,焦点聚集在自己是通讯公司的定位上来而不要再妄图做改变人们心智的傻事。

AT & T公司衰落还不算最坏,如果从世界顶级公司到死亡,那就让人充满了遗憾。人们更多的是把这些现象视为极好的研究对象。数码设备公司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象一到璀璨的流星。IBM同样是数码设备公司的强大对手,很可惜强大就会陷入傲慢,低估竞争对手,市场定位严重错误,以为迷你电脑才是主流。结果残败最后被康柏收购了。事实上所有的大型公司都会犯下傲慢的错误,以为市场是自己的可以为所欲为。市场是谁的决定权永远在消费者手上。

从此本书中不难看出,杰克虽然列出好几个事例来说明不同的问题,但核心问题就是定位错误。那些大公司总以自己认为的那样来争夺市场,而不考虑这些行为在消费者头脑形成的影响,结果付出昂贵代价甚至消亡。我想我们的人生也真的需要认真考虑如何正确定位的问题。

6人生定位读后感

最近一两天连续阅读《定位》,由里斯和特劳特一同编写的。其中给我最深的理念是营销就是要把产品植入顾客心智之中,并开创了“胜出竞争”营销之道。(之前还看了阿尔里斯的《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真是大为感触:原来是公关一直在扮演着塑造品牌这个角色,而广告只是在维护塑造好了的品牌,保持它的力量,使这个品牌充满活力,不衰败,所以公关就被提到最前线,而广告是后于公关,被退到第二的地位,起着保护和维持作用,这两者不能倒换顺序,也不能缺少某一个,一个品牌或是公司以及个人,只有将公关和广告很好的运用,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看书一向很慢的我,今天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大师不愧是大师,当时他们写这本书得出这样的观念的时候还有很多人都骂他们是胡说八道,说他们的观点不正确,就包括营销大师大卫奥格威都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任何好的理念都是能经受的住时间考验,这样的理论才是时代所趋的。

直到2001年,美国营销学会评选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结果不是劳斯。瑞夫斯的USP、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也不是菲利浦。科特勒所架构的营销管理及消费者“让渡”价值理论,不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价值链理论,而是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

(1)一个企业只有在它这个行业成为第一,树立行业第一的服务或是第一的位置,并且真正做到了第一(所谓第一是先于竞争对手提出),你才能牢固的树立你第一品牌的形象,你才能不被竞争对手打败,所以时机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公司的定位一定要准确,在之前一定要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做到真正的了解自己的产品,自己的位置,以及竞争对手的动向,你才有针对性。

(2)但是现实中很多产品并不是在行业中排名第一第二,有的甚至是第二百名,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惧怕,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为自己的品牌取一个好的名字,因为名字中间就隐含了你的定位,最为重要的是定位信息一定要简单,在现代社会信息纷繁的年代,你只有极为简单又富有创意的信息才不会被信息的海洋给淹没,才能让受众记住你;还有你的产品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目标受众,而不是人人都兼顾,否则你的目标群体会丧失。

(3)很多企业都喜欢用产品延伸线来给产品定位,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很多公司的管理人员都觉得采用产品延伸来定位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扩大影响,没错,这是广告公司的想法,因为广告公司是喜欢做同一个品牌的案子,如果他们做一个新的品牌则会遇到更大的压力和竞争力,而且广告预算也更大,所以这又回到公关第一,广告第二来了。要是将一个新的品牌交给公关公司并且运用公关的手段也就是第三媒体,并且采用舆论传播为导向,那么不用花费多少预算就可以在公众心中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到这个品牌成熟之后再交给广告公司来维护企业的形象。

(4)有的公司受不了延伸产品利益的诱惑,而延伸出一些新的产品,从短期来看,确实能给公司盈利,并且能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是致命性的伤害,当你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一点点的市场份额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丧失了你在某一个领域领先的优势,把这种优势拱手让给了你的竞争对手,并且你的延伸产品的市场份额也是永远竞争不过对手的优势品牌的,这样你的品牌就会慢慢的从市场中退出,最后消失。

7人生定位读后感

《定位》作者是杰克特劳特,书中阐明最好的学习是从失败中学习,我花了四个小时把从百度百科上面下载的一部分有关《定位》的内容看我,让我感到很开心,我觉得写的很精彩,而卧缺乏的就是这样的营销经验营销思维,SEO思维也是类似的,都是实战总结的经验!

我拿一个案例来说一下吧!美国通用汽车:忘其成功之道刚开始的时候,通用汽车可以用“一团糟”来形容,1910年,杜郎(通用创始人)收购了17家汽车公司,当时因为品牌太多,也没有一套管理的体系,导致内部出现竞争,收购的七款品牌中,只有两款盈利其他都是亏本的,后来alfred sloan(阿尔弗莱德斯隆)进入通用人生产副总监,在他的指点下通用开始塑造品牌,他强调营销和品牌形象,并结合市场的性质划分部门,充分积极的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更好的参与竞争,并且见自己的汽车品细分成五个隔区:雪佛兰、旁帝克、别克、奥斯摩比和卡迪拉克,在这样的策略下,通用占据了美国大半市场份额,但是随着斯隆的离开,金融界人士federico G。DOonner唐纳兼任通用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认为,生产固然很重要,但是赚钱盈利更为重要,于是他采取了和斯隆截然不同的方案,他说既然都是车,那我们为什么不互换零件呢?这样我们的生产成本就会降低,增大了利润,这样傻瓜都知道是极其愚蠢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这样就会失去车原有的独特性,消费者会愿意出更高的价格去买盒普通车一样的车吗?也就是这样导致了品牌的流失,这完全是不符合营销的,忽视个美国人的热爱汽车心里,把汽车设计丢的一干二净,而这恰恰是通用的销售力所在,更为严重的是唐纳把之前的策略丢得一干二净,将汽车的价格又定在斯隆之前的交替混乱的局面,区隔不清,内部竞争市场,市场份额从57%跌至28%。从这个一案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教训!

有哪些关于营销的有深度的书?_特劳特营销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