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刘半农的后世纪念_刘半农生平简介

刘半农的后世纪念_刘半农生平简介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5 09:55:54

纪念馆刘半农故居位于江苏省江阴市西横街,是一座二进六间二侧厢的建筑,三个天井和一个庭院间隔其中,总面积400多平方米,距今约有150多年。

1989年,刘半农故居已辟为刘氏三兄弟(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纪念馆,分成六间展室,陈列着刘氏三兄弟生平起居的情况及大量手稿、实物。 墓地刘半农逝世后,停灵地安门外嘉兴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29日与其胞弟刘天华共葬于香山凤凰顶(旧称木兰陀)。这里早年是中法大学的公墓。墓坐南朝北,墓基为4米见方石台,基座为四方形阶梯式,高约1.5米。墓表在方台之上,墓表北侧又矗立着一座大理石石柱,上面镶嵌着巨幅刘半农的遗像。左右配以刘半农生前所制的“日晷”、“推断尺”等雕画。墓前原竖两块石碑,一块是周作人撰写墓志,魏建功书石,马衡篆盖;另一块碑文为蔡元培所撰,碑额为章太炎篆书,碑文则是钱玄同书丹,现两块墓碑都已推倒砸碎,原墓碑已残,一块置于墓顶,一块散落于墓东边的地面上。

1983年刘育伦为其父刘半农墓进行了修复。现有墓碑高1.5米,是1989年元月依第二通碑重建的,上书“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先生夫人之墓”,为吴敬恒题。 纪念文章作品名称作者悼刘半农先生白涤洲我对于刘半农先生的回忆魏建功一九三四年的回忆胡适忆刘半农君鲁迅哀刘半农先生蔡元培以上资料来源于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诗人

好文不厌百回读,每读一次便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比如美读鲁迅先生的散文《忆刘半农君》,文章为我们介绍了一位活泼、近于草率、勇敢的老朋友形象,文中的表现艺术独具一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对比”出“真人”。文章第5段拿陈独秀“内皆武器,来者小心”的锋芒对比出半农的“不觉其有”武库的锋芒不露,拿胡适之的“内无武器,请勿疑虑”对比出半农的让人“亲近”。从而突出地表现了半农憨厚可亲、自然的性格。

其次,“比喻”显“真身”。对于半农的浅,作者认为是“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这句巧妙的比喻既明确表现出作者的态度,也表现出半农虽浅却涤,“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的人物特征。

总而言之,文章的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别具一格,独出心裁,对比、比喻的运用恰到好处,为刻画人物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美读先生的《忆刘半农君》,不仅在人物形象塑造时的表现手法上独树一帜;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也是炉火纯青。本文以对刘半农情感为线索,叙述刘半农的生平事情,真实表现了前后期刘半农的思想情况,公平地评述了刘半农的生平功过,而这种爱憎分明则巧妙地体现于作者所运用的对比衬托与比喻两种主要修辞。

在表现半农的亲近自然时,作者巧妙地将他与陈独秀与胡适对比,同时运用比喻,将韬略比作仓库,形象生动表现了陈、胡的才学令人钦佩,同时也于对比中衬托出了半农的平易近人。在写半农的“浅”时,比喻成一条清溪,暗含了对半农“浅”的赏识,反驳了那些批评他的人。在全文整体上将前后期半农的不同表现作对比,从宏观上概括了半农一生,公平合理,仍是功大于过。

总之,作者运用对比与比喻将刘半农活生生表现出来,使形象写得有血有泪,堪称经典之作。

另外,美文《忆刘半农君》在结构上也独具特色。这是作者对朋友的死去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叙述了作者由与朋友的认识到朋友的死去与朋友关系的变化。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文章由作者哀悼开启全文,“我是应该哀悼的”,然后展开回忆。从和他初次见面,到他成为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到“都亲近刘半农”,作者便与刘半农成了好朋友。

接着又叙述了作者与刘半农由亲密走向疏远的过程。他消极的思想引来了批评便到法国留学,作者又写文批评他的缺点,又加上他不断做打油诗弄烂古文,至此作者与刘半农的关系变得疏远。现在他死去了,作者又撰文以纪念。

文章经作者与朋友刘半农关系由认识→亲近→疏远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死去朋友的哀悼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所犯的错误的惋惜之情。

附注原文

忆刘半农君鲁迅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字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①。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②,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注:

①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一个史实性错误。

②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

民间手工艺术家有谁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有:席慕蓉、徐志摩、林徽因、海子、舒婷。

1、席慕蓉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2、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途中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3、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为“徽因”。

林徽因是中国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在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4、海子

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

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

5、舒婷

舒婷,原名龚佩瑜(一说龚舒婷),1952年生,福建厦门人。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省文联、作协副主席,厦门市文联主席。

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七、八届主席团委员。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代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省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第九届常委。

刘半农哪年发明了“她”字﹖

李振凯

擅长:油画,中国人物画,书法,篆刻,尤以油画人物和书法著称。

简介:李振凯,字李松,号冰雨,山东宁津人。自幼以地为纸、以水代墨练习中国书画,九岁那年就受到著名书画家白冰先生的精心指导。习书画。系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笔耕会员。马来西亚中央艺术研究院顾问,中国大众书画社常务理事、书法家、一级美术导师、一级美术鉴赏师。

1997——200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中国画专业。国家一级美术师。其艺术作品曾在全国艺术作品大赛中获奖40余次。

2001年——2005年间先后在北京、济南、郑州等地举办了个人书画作品展,赢得了社会好评!并有多家媒体、报纸对其艺术作品作过专题报道。其艺术作品已被许多国家、地区的博物馆、企业及个人收藏。

主要作品及画展

1994年 在全国百津——文明杯写字段位大赛中荣获青少年组二等奖。

1995年 在建国四十六周年画家、书法家、诗人艺术作品大赛中,中国画作品《深山飞练》荣获绘 画组二等奖、书法作品《情系艺海》获得书法组一等奖。

1996年 中国画作品《春雨蒙蒙》荣获全国“楚风杯”篆刻艺术作品大赛金奖 。 1997年 艺术作品《回归》荣获全国“迎回归”艺术作品大奖赛金奖,并被选为精品赴加拿大展出。

1998年 作品《故乡的黄昏》荣获全国“长城杯”大专院校师生文学艺术作品大赛银奖。

1999年 在中国美协三百家艺术作品联展中油画作品《那时候我们还很小》荣获金奖。 在第三届国际金鹅奖书画大展中作品《悄悄话》获铜奖。

2000年 在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中书法作品《读》荣获银奖。在“中华魂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五百家中荣获金奖。

2001年 5月在北京荣宝斋画廊举办了李冰雨个人艺术作品展。同年11月油画作品《远古的回忆》系列被选为精品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独立创作作品《书法系列》被郑州泉画廊收藏。

2002年 3月在济南举办了个人艺术作品展。油画作品《大地本色》在中国西部大地情 全国艺术作品大赛中荣获金奖。独立创作品《敦煌系列》被北京艺美画廊收藏。

2003年 4月在郑州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个人书画作品展、同年9月在郑州美术馆举办了李振凯艺术作品展。独立创作作品《江南水乡》被郑州希雅画廊收藏。

11月在郑州创办了雨缘艺术工作室。

2004年 独立创作巨型壁画《静静的沉思》,同年9月独立创作作品《祈 祷》被郑州希雅画廊收藏。

11月独立创作油画作品《春夏秋冬》 系列 被郑州泉画廊收藏。

2005年 创作了《百虫大战》系列丛书的全部插图。

2006年 4月创作了德州罗庄居委会大型装饰壁画《高山流水》。

6月创作了天衢工业园大型装饰壁画《静静的沉思》

李振凯是七十年代青年一代中唯一能同时拥有“油画家、书法家、国画家、篆刻家、诗人”之称者,著名画家默石说:“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同时在发挥其精神气质方面,也来得直接和强烈。他的书法将书、画、印、诗、西洋画融为一体,“扎实的文化艺术功底、潇洒熟练的笔锋、立意深刻的构思、高雅清秀的色彩,已经构成了画家李振凯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的作品无论是在人文上还是在技法的表现上使他的艺术风格得到了了标新立异的70后艺术家不可多得的艺术素养。

请问《忆刘半农君》是讲写什么内容的呢?

刘半农1918年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一时轰动全国。这种现象一出现,就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群众的承认、称赞,并被广泛使用,各种字典也都收录了这个字(因为其本身属生僻字,所以小字典原没有收录),此事在当时文化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汉语中没有字与英语“She”相对译,因此最初翻译“She“时,常译成“他女”、“那女的”。由于“她”是常用词,往往造成成篇累牍的“他女”“那女的”,看上去和读起来都感觉十分别扭。

早在1917年,刘半农就提出了用“她”字以对应“She”的建议,不过,在1920年以前,他虽有此非正式的提议,却并没有发表文章明确阐述有关见解。

扩展资料:

”它“字,本意是指虫,后作蛇。古已有之。

《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并非刘半农首创。

有论者说,刘半农是“她”字的最早提出者,也是最早使用者,“她”字的首次入诗,就是他那首《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小惠《父亲刘半农》和徐瑞岳《刘半农生平年表》中均持此说)。其实,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而先于《教我如何不想她》,将“她”字入诗的,也另有其人其诗,如俞平伯发表于1920年2月的《别她》一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她(汉字)

女字的“她”是刘半农首创的吗?啥时候出来的?

《忆刘半农君》是鲁迅为悼念刘半农逝世而写的一篇记人的散文。刘半农"五四"时期曾和鲁迅等一起参加《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倡导者和重要作家之一,虽然后来意气消沉,逐渐失去对旧文化的战斗精神,但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是有建树有影响的人物。刘半农逝世,文化界许多知名人士都深为哀悼,鲁迅也著文悼念。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看人论事都极为深刻和独到,他对刘半农的一生,不溢美,不掩瑜,从大处着眼论其是非,从细处落墨写其为人;评价公允,感情深挚。他的褒贬爱憎,都联结着社会的血肉,包蕴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跳动着现实的战斗的脉搏。

文章主旨:鲁迅先生通过对刘半农的回忆,从新文化建设的高度对刘半农的一生,作了严正和通达的评价,突出了刘半农作前半生的建树和贡献以及前后性格的变化,表达了对亡友赞誉和痛惜的感情,同时也有力地悍卫了新文化运动。

(1)作为一篇回忆亡友的悼念文章,作者只截取了他从事文化活动的几个片断,仅用一千多字的篇幅,就准确勾画出了他的生平业绩和性格特点,文笔简约而凝重。

(2)在语言风格上,因为是悼亡之作,不同于以议论为主的杂文,而是更多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笔法,记人叙事,墨淡情浓,在婉曲含蓄中蕴籍着深沉的情思。如评述十年前的半农,针对那时人们对他的批评,指出"不错,半农确是浅",继而笔锋一转,用一条清溪作比喻,对他那种虽欠深沉老练,但却真诚直率的人品做了形象的描绘和准确的揭示。文章结尾处,又与此呼应,深情地写道:"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

(3)刘半农去世时,他的生前友好都表示沉痛的悼念,但也有人别有用心地进行诽谤,有人不分是非地一味溢美,正是针对这些人,鲁迅说:"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这些话意蕴深沉,表现了鲁迅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原则立场和对朋友真诚深挚的感情。

女字的“她”是刘半农首创并提出使用的,是在1918年。

当时,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我国古代已有这个字,读作jiě 。只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出现了tā这个音。

当时这个”她“字属于生僻字,故刘半农以为自己创造了”她“字,其实不然!近代以前,中国本无区分男、女和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传统。几千年来,似乎无人觉得有作此区分的必要。但随阒白话文运动的兴起,西方语言特别是英语的东渐,这一问题就逐渐出现和凸显出来。

在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字表示。后来白话文兴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也用“伊”字来指女性,如鲁迅早期作品中就是如此。

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一时轰动全国。这种现象一出现,就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群众的承认、称赞,并被广泛使用,各种字典也都收录了这个字(因为其本身属生僻字,所以小字典原没有收录。),此事在当时文化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汉语中没有字与英语“She”相对译,因此最初翻译“She“时,常译成“他女”、“那女的”。由于“她”是常用词,往往造成成篇累牍的“他女”“那女的”,看上去和读起来都感觉十分别扭。后来人们又借用吴方言中的“伊”来专门代表女性第三人称单数,并在晚清和“五四”前后成为一种趋势。像鲁迅、周作人等现代作家的作品中,就用“伊”字来专指女性。

早在1917年,刘半农就提出了用“她”字以对应“She”的建议,不过,在1920年以前,他虽有此非正式的提议,却并没有发表文章明确阐述有关见解。倒是周作人于1918年8月5日出版的《新青年》上撰文,提及了刘半农的这个建议:“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觉不便。半农创造‘她’ 字和 ‘他’ 字并用。”但周作人以“印刷所里没有,新铸许多也为难”等理由认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而周本人也仍然乐于使用已经习用的“伊”字。

刘半农的后世纪念_刘半农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