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外延、价值和意义是什么?_视觉艺术的含义

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外延、价值和意义是什么?_视觉艺术的含义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5 10:00:12

内涵:以某种目的为先导的,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并且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

价值: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各类视觉传达设计的涵义和特点标志设计:人们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并很大程度地影响自己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分为政治性、公益性、文化性、商业性。包装设计: 对书籍的封面及排版等进行艺术化的设计,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加深对其思想性、文化性和知识性的认识。 字体设计: 以特定的图形象征或代表某一国家、机构、团体、企业或产品的符号。简明、直观、易识别。图像设计: 指运用视觉设计手段,通过标志的造型和特定的色彩等表现手法,使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观念、管理特色、产品包装风格、营销准则与策略形成一种整体形象。书籍设计:为达到有效传达企业特定信息的目的,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使其形成鲜明的个性,使人易认易记。广告设计: 各种手工或电脑的绘画手段或影像技术,以及利用复合方式进行创造性的图像设计,构思巧妙,表现独特。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它起着保护商品、介绍商品、美化商品、指导消费、便于储运、 销售、计量等方面的作用。

意义:设计是人类改善生活与美化生活的创造活动,兼具有实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完美的设计可以使生活过得更安逸、更美好。生活与设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论食、衣、住、行、育、乐等各方面,都需要透过卓越的智能和设计创造,才能呈现出高贵、优雅的境界。设计除了追求实用、美观与民族性之外,设计也讲求经济性,要合理运用资源,不浪费、不奢靡,以达到现代设计尽善尽美的境界。

云南大学研究生院,门类艺术和视觉艺术创作与研究是什么意思,分别是学什么啊?

一、了解线条在视觉艺术中的各种功能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在几何中的线是没有宽度和厚度的。但现实和视觉艺术中的线,不但有宽度和厚度,而且有着丰富的变化形式。所以线条是非常敏感和多变的视觉元素之一。

(一)线条的类型

1、在视觉艺术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将线条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作为描绘客观对象的形状的线条,一般我们称之为轮廓线。如:工笔画等。B、作为强调艺术家对事物形态的主观感受的线条,我们称之为表现性的线条。如:写意画等。C、抽象的线条,它不表现生活中具体的事物,却能表现生活中事物的某种状态,多见于抽象主义艺术。如:康丁斯基所画的线条。D、具有构图功能的线条,我们称之为结构线。如:绘画透视中的视平线,地平线等。

2、线条所借助的工具不同,可将线条分为几何线和徒手线两大类。几何线是指在制图工具的帮助之下画出符合一定规范的线条。如:直线、圆、抛物线、阿基米德螺旋线等。徒手线是指只用笔而不用其他辅助工具所作出的线条。在美术作品中和书法作品中是以徒手线为自己的主要语言形式。无论从史前穴居人的洞穴岩画或现代儿童画中可以窥见一斑,线条是人类对形体理解和表现的最原始方式,是人类对形的一种认识手段,记录信息的最直接的语言。

(二)线条的性质

线条是人们视之为当然的现象与本能的描绘因素,涂鸦的基本形式以及线条在纸上的表达。线条的性质正是依附于自身的语言价值而实现,也就是线条本身的物理特性。

不同的民族对线条有不同的理解与运用方式。法国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喜爱用流畅的弧线表现人体。如他的钢笔画《马拉美》。抽象主义蒙德里安喜用方而直的线条对画面进行分割,使其为一种轮廓鲜明的外切体。

中国画的线是线条中最为独特的线的艺术。在传统技法中有十八种线的表现形式,线条的作用既要“壮物”又要“达意”。其中线条的质量除了刚、柔、健、劲、涩、枯、润、湿、浊、滑等之外,还与艺术家的人格联系在一起,是与艺术家关照自然的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吴道之的“吴带当风”以用笔的力度和速度把那种飘逸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顾十岂之的“春蚕吐丝”一般的线条把女性的缠绵温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再如陈洪绶的装饰风格,把古拙之意表现得炉火纯青。

(三)线条是最富表现力的视觉形式

1、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工具和变化多端的使用方法使艺术家绘制的线条具有了丰富的表现形态,除了我们常见的几何线和徒手线之外,还出现了运用电脑绘图软件描绘的各种线条、电子光线及通过弹、印、拓等手段而获得的各种肌理线条。

2、线条是最情绪化和最具表现力的视觉元素,力量、感情、速度与方向都可以通过线条表达出来,并且有时弱化,有时强化,有时明确,有时模糊,不一而足。

3、线条具有导向和界限的功能,线的方向性使得线条用于指引路径、目标等,同时线往往用于区分空间和区域,是物体空间转折的界限。如立方体的一个面延伸到一定的界限即便转入到另一个立面。如交通地图册中的各种交通路线,可以引导人们的视觉和行为,直到目的地。

4、多个线条和单个线条在视觉表现中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应。如单个线条所呈现的是一种单纯、寂静、冷漠等心理感应,而多个线条的视觉效果及心理感应不仅取决于每一根线条的形态,更取决于多个线条排列组合的方式,就栅格线来说,表现许多在直角上相互交叉的线,往往会呈现出一种安全、封闭、团结的心理感应。蒙德里安曾全力探讨这一形式,它是能够用作其他形式的精神分析的。

二、明确线条在视觉艺术中所传达的信息

(一)从物质形态中简化

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客观的,主观是客观物质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吕氏春秋》中有关于仓颉造字之说,他“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乌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正是奎星、龟纹、鸟羽在他头脑中的反映而创文字。从这一点看,他必然包含着可观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感情两方面的因素。他一方面反映着客观生活的某些因素,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家对所反映生活的独特感受、理解、评价与构想等主观因素。然而这种反应所运用的语言――线条,却有着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从物质形态中简化,得出具有审美特性和有用线的两层含义:一是对物体进行物质意义上的简化,而非再现物体的纯物质意义。二是对物体结构进行简化,即概括和提炼,将物体结构中具有审美意味和生命力的线条抽取出来,作为视觉艺术表现的基本形式依据。郑樵在《六书略》中日:“画取形,书取像,画取多,书取少。”自从甲骨文开始演变,文字的书写,趋简适便,实用性成为主要的目的,这种演变,是文字书写在一方面把象形图符的外部轮廓用线条加以概括,而另一方面在内部平涂并填以实用单纯的线条或排叠或交叉加以提炼,构成了中国书法的独特面貌。

(二)从精神层面中把握

线条的表现性有很大的容载量,一根线条可以表示宇宙天体的运动轨迹,亦可代表自身的灵魂。也就是说,线条除了表示物质层面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其精神层面的意义。中国书画就是线的艺术,中国书画从单纯的模拟画图逐渐演变为用线条表现精神蕴意。南齐画家谢赫提出“骨法用笔”,这是对线的精神形式的最早肯定,其中的“骨”之力是与人的精神修行有很大关系的。

在西方,康德也曾说过,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线的独在审美性质在于它不同于物质意义的精神表现作用。当我们不能把线条上升为精神高度时,我们总是受着客观存在的左右,这样是很可怕的。然而这线条的精神意义的产生绝不是虚幻的。首先,物质客观形态及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内在实质会激发我们的精神,无论是在绘画、书法、平面设计实践等过程中,体验精神气质,感知精神蕴意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艺术生产者与设计者的悟性、修养及风格也与线的精神表现’『生有绝对关系。宋代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用线稠密又飘洒流动,有仙人神气;八大山人《荷花小鸟》线条曲折柔韧、相互交织,是他对清朝亡国的怨愤精神的显现;康定斯基的线条粗壮有力以表达俄国革命胜利在望的精神意义;比亚兹来的书籍插图设计中以流畅、自由、淋漓尽致的线条运用充满了浪漫而神秘的精神气质,他的风格成为“新艺术”运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主要风格;2008年奥运会标志,线条质感充分表达了舞动北京的主题和奥运人文精神等等。线条的这种精神是不容忽视的。

线条的精神在于把握和体验,对于被描绘物质的客观精神和描绘者主观精神的作用应同样重视。一般来说,二者的精神越吻合、越近似,表现成功的可能也就越大。因此,在视觉艺术中的线条应充满现代人的精神气质。

(三)从线条的构成形式中寻觅

用线条必然要寻找线条的构成形式,无论是中国的书法、绘画,还是在平面设计中线条的构成形式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丰富多变的构成形式。

在视觉艺术中,线条的构成形式通过以下的一些形式规律体现出来。

1、节奏和韵律:主要是指线条运用过程中的紧张、松弛、刚劲、柔软等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对称与均衡:是线条在画面上的质、量关系,包括线的粗细、直曲,线的方向性和力度感之间造成的视觉重量关系。

3、连续:单线的连续贯通及用线的一律性。

4、间隔:笔断意连,间隔之间造成的断裂或连续的视觉流动感,给观众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5、重叠:多次反复涂画,层层重叠,造成深度厚实的感觉,增强视觉刺激。

6、单独:仅用一根或几根独立的线条突出某种意味。

7、粗细:表现不同的感觉,如:粗狂与细腻,使线条带有某种力量与情绪。

8、疏密:疏密不同可造成远近、虚实及主体、非主体之别,在视觉中形成紧张与松弛的感觉。

9、交叉与错综:线条的效果强烈,有冲突感,易于表现有力度感的物体,给视觉以强烈的刺激。

10、变化与统一:所有的线的形式、意味都宜于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没有变化就没有创新和发展:没有统一就会杂乱无章,达不到纯熟的境界。

总之,我们必须意识到线条作为视觉艺术的基本传达手段,无论是在文字的组成、形象的描绘、人类感,隋的表现中,还是在事物信息的传达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了解并掌握线条的各种作用需要我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开拓和创新;从艺术生产和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应用和体会线条的魅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黄晓利

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凡是视觉传达的艺术都可以称作视觉艺术,不单指平面设计。它区别于音乐(听觉)舞蹈(肢体),诗歌等,平面艺术设计,装置,动画等都可以归为视觉传达。

本专业旨在培养既具备现代视觉艺术设计观念和理论基础,又掌握最新的影像媒体技术表现手段,能在多个领域从事视听艺术设计与创作的,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跨领域、复合型视觉艺术人才,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设有电视美术、人物造型设计两个方向,学生在第三学期根据个人专长和学习情况分方向培养。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设计基础、品牌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编排设计等。各校的课程设置根据培养方向和教学特点有所不同。

视觉设计是什么

视觉传达设计,即艺术设计,是为传播特定事物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行为。

大部分或者部分依赖视觉,并且以标识、排版、绘画、平面设计、插画、色彩及电子设备等二度空间的影像表现。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传播、教育、说服观众的影像伴随以文字会具有更大的影响。

所具有的含义是:以某种目的为先导的,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并且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

扩展资料

一、主干课程: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设计基础、品牌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编排设计等。各校的课程设置根据培养方向和教学特点有所不同。

二、知识技能:

1、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技能和方法;

3、具有独立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平面设计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视觉艺术在消费社会中对人们日常生活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视觉设计是针对眼睛功能的主观形式的表现手段和结果。了解更多艺术留学内容

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设计之下又细分为视觉设计、平面设计、UI设计等等,平面设计和UI设计作为近年来的热门职业之一,很多人对此都比较了解,但关于什么是视觉设计却不太清晰。视觉设计的重要性跟这个世界看脸一样,不言而明。视觉设计决定了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对其产生的第一印象。视觉设计的成就:一个好的视觉设计广告能很好地抓住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通过创意与这些特点和规律产生一种共鸣。这样就能产生强烈的冲击力,打动消费者,从而挑起购买欲望。

国外院校申请是一个复杂的流程,选择好的留学院校,是未来发展的一大步,这里推荐斯芬克艺术留学,学校结合专业方向、课程设置、院校要求偏好、录取数据等精准择校,深度挖掘学生背景及特点,打造与梦校匹配的背景规划,S推出TUDIO国际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多元互动体验。

美术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视觉艺术中的审美教育

视觉艺术主要指绘画、雕塑、建筑、书法及室内外装饰作品等等视觉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在于审美经验、审美意识的视觉形态化.在于各种视觉形式因素如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按照一定的意图组合成视觉形象的艺术整体。包括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的审美意识的动态系统.都凝缩着审美内容,静态中蕴涵着动态的力.体现着动态的美。

视觉艺术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审美教育的特殊性——对于视觉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色彩感、形体感、线条的韵律感、质感、构图等直接感性方面的敏感性的培养,使受教育者由视觉形象去领悟深层的审美内容.完善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

具体地说视觉艺术.首先是视觉形式的艺术、视觉审美形式的艺术。它依靠形式而存在。它的内容.也是见之于形式的内容。人们接触视觉艺术。第一步就是要正确地感受艺术的审美形式。接着便是外依于感觉和内依于经验.形成对视觉艺术对象的整体把握。由此,才进入理解、情感、抽象而出现的某种快感反应.判断才有审美意义。所以构成视觉艺术形式的线、色块、结构等,就成了美感的基础和培养、提高受教育者对审美形式的感受力。这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使受教育者正确地把握作品。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应培养受教育者的情感表现力和想像力。

在教育受教育者欣赏艺术作品时.要重视情感要素.不能只限于描述艺术作品的题材、情节、思想、技法等。这是因为.在视觉艺术中.决定其审美价值的是凝聚于视觉形式中的情感,是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的高尚与低下、深刻与肤浅。至于视觉艺术中的题材、情节、思想、技法等因素,都是融在情感之中才体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的。

首先.情感表现力的培养是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在视觉艺术中.往往构成内容的一种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情感和表情的高超艺术表现。米开朗琪罗雕塑的“大卫”那怒视前方、手握石头的形象,凸显一种坚毅与抗争的神态:罗丹雕塑的“思想者”低首沉思的面容.因沉思、凝重而表现一种凝思结想的态势这两个雕塑都生动地展示了精神与肉体的完美融合.使人产生探究不已的精神.得到很高的审美享受。

表情,自然有生理依据。喜悦时微笑,正是基于身体内部的和谐和肌肉的放松:愤怒时双目圆睁,正是因身体内部的感情外露。表情有相对性和微妙的差别性,还有千变万化的动态性.这就使它在视觉艺术中获得了极大的表现自由.也使欣赏者对于表情的准确把握成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它是审美艺术的重要方面。

其次.想像力及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是审美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因为,视觉艺术首先是视觉形式,但这种形式又绝不是单一的形式.因此.对于视觉艺术的形式感受也不仅仅是感知形式.看起来似乎是纯心理、纯形式、纯感知的,而实际是有着社会内容的这就是说.在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形式美中.仍然或多或少、或自觉或不自觉地显示时代的、民族的乃至阶级的差异.总是与特定的社会、时代、民族的习惯、想像、观念相互影响。在形式感受中,实际有着超形式、超感性的东西。

既然形式渗透着社会及历史内容.而对视觉艺术的形式.需要有理解的问题.“大卫”塑像预示着民族不屈的精神.渗透着强烈而又复杂的情感内容.如不能深入理解这一艺术作品的内容.就谈不上艺术欣赏.也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艺术想像。

想像之于视觉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视觉艺术往往用一个瞬间的动势揭示一个过程,《伊凡雷帝杀子》中那疯狂的伊凡雷帝惊恐、悔恨、痛苦地抱着被他杀死的儿子.虽然是整个情节所反映的一个过程.但给欣赏者带来自然的艺术想像,使其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因此,视觉艺术本身必须具备艺术作品的想像特点.否则难以使欣赏者获得完美的审美享受。

如何正确地进行视觉艺术的审美教育.这主要表现在正确引导艺术创作与欣赏方面。具体地说.视觉审美能力的培养,要以发展受教育者的色彩、形体、线条、质感、构图等直接基本感受为基础,引导受教育欣赏美术作品时.不应局限于描述作品的题材、情节、思想等方面,而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方面。

如视觉艺术中所选用的题材.许多人认为题材决定审美,认为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决定题材的价值.认为画伟人比画平民有价值.这是用一种政治和道德等社会标准来衡量艺术作品。实际上。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被几代人肯定并不是以反映政治上的伟人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如罗丹的《老妓女》、米勒的《拾麦穗的妇女》、凡高的《自画像》等均取材于社会中贫民生活。使欣赏者从中深刻感受艺术的内涵.也是作者情感的一种成功表现。

此外.从审美教育方面看,视觉艺术中最有力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构建的是情感要素。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它是一定的“力的图饰”.是某种情感的“同构” 情感活动是具有生理依据的.不同情感依据不同的生理的“力的结构”。当某一对象作用于视觉时.便引起脑皮层上视觉区域的生理活动.形成对于对象的知觉。格式塔学派还认为,这种对于对象的知觉并不是对象的机械复制.而是一个能动的组织过程。组织的结果就是所谓“完美”或“格式塔”也同样有其生理依据— — 也是一定的生理的“力的结构” 当知觉的“力的结构”相一致时.便产生“同构”.这一情感便被唤起。对这一对象的知觉.便成了具有一定情感的知觉艺术家把这种具有一定情感的知觉完形— — 艺术地表现出来就是艺术情感要素。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视觉艺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重点应引导学生理解其艺术作品表现的思想和情感.使学生真正理解艺术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从而得到审美享受,并培养其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三、视觉艺术素养的文化意义

视觉艺术是基于视觉认知规律, 运用视觉习性的精神作用, 在空间感观上创造心灵间沟通的物质桥梁。生活中自然融合的视觉艺术水平的高低, 恰恰体现了视觉文化生活与视觉艺术素养的息息相关。中国彩陶文化中满足视觉美誉的纹样远远超过对盛装功能的刻意表现, 从历史的源点上可以看出视觉艺术不同程度的社会作用和感染力, 这一点, 既反映了视觉艺术影响人类生活品质的真实写照,也逐步形成衡量和促进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 对视觉艺术素养的普及, 也就具备了现实的文化意义。

目前, 文化大众、享乐主义、消费欲望和都市空间,这些使得视觉因素僭越其他因素成为文化的主因。物质性的消费被精神性的消费所取代, 商品拜物教转向了“形象拜物教”。更准确地说, 形象即商品。法国哲学家德波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消费社会的形象霸权。在其影响深远的《景象社会》一书中, 他开宗明义地切入了一个基本主题:“在那些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中, 生活的一切均呈现为景象(spectacles) 的无穷积累。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转向一种表征( representation) 。”在德波的理论中, 景象这个重要概念的含义十分复杂,“景象不是形象的聚合, 而是人们社会关系, 以及经由形象所中介的社会关系。”恰如马克思以商品概念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 德波是通过景象的概念来透视社会。景象不等于形象, 却和形象密切相关。当他说生活呈现为景象的无穷积累时, 实际上是指出了当代社会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 乃至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均由形象作为中介。所以, 景象既指依照形象、商品和景象来组织的媒介社会和消费社会。

当商品以其显著的可视性入侵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时, 与其说是在消费商品, 不如说是在消费景象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渐被其外观的符号价值或景象价值所取代。一些知名的商品品牌, 从可口可乐到好莱坞**, 从麦当劳到耐克运动鞋, 这些世界性的商品其外观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使用价值。

美国文化理论家杰姆逊说, 审美进入日常生活, 就是形象的大规模复制和生产, 就是形象从传统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圈层”中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就是我们在一种距离感消失的前提下所导致的“主体的消失”。在杰姆逊的文化“图绘”中,我们看到了视觉艺术素养的巨大文化意义,将素养推至文化的前台这样的历史过程。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文化生活的要求。所以说,视觉文化生活乃是视觉艺术素养的温床,当这个温床让视觉艺术素养开花结果后,才能更好地延续视觉文化生活的蓬勃生机。

美术,是一门艺术.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

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外延、价值和意义是什么?_视觉艺术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