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马革裹尸出自哪里 了解一下_马革裹尸的典故

马革裹尸出自哪里 了解一下_马革裹尸的典故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5 10:01:16

1、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2、马革裹尸是个褒义词,多指军人战死于疆场,死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常用来形容将士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意志和决心。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东汉名将马援,马革裹尸的典故也是由此而来。在东汉时期,北边的少数民族经常进犯边境,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边境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边境这一问题,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虽然有了成效,但那也只是短暂的。

古代诗词中马革裹尸一词有何典故

马革裹尸出处和典故如下

出处: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典故:

马援是东汉初期的名将,他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过了三年,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

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以足智多谋闻名,是马援的老朋友。他对马援说道:“将军啊,大丈夫沙场立功,此番得胜还朝,皇帝定有封赏,高官厚禄,封妻荫子,此生再没……不料,未等孟冀说完。

马援就皱着眉头对他说:“我本指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什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夸奖我呢。”孟翼听了很窘,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为国家开疆拓土,足足打下了七个郡,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

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这样的地位与荣华富贵怎么会长久呢。”孟翼听了,还是一言不发。

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国边境,我打算向朝廷请战,去当个先锋官,做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应该安安稳稳地躺在自己的床上死去,然后被子孙用棺材敛尸埋葬。

大丈夫战死沙场,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这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啊。”孟冀听了,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不禁真诚地对他说:“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

马援不说空话,他只在洛阳呆了一个多月,见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了对边地的袭击,就主动请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战去了。六十二岁那年,马援又主动请求出征武陵。原来,那时武陵五溪的少数民族首领发动叛乱,光武帝派兵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急需再有人率军前往。

光武帝考虑马援年纪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马援见没有下文,就直接去找光武帝说:“我还能披甲骑马,请皇上让我带兵去吧。”说罢,当场向光武帝表演了骑术。

光武帝见他精神矍铄,动作矫健不逊当年,便批准了他的请求。第二年,马援因长期辛劳患了重病,在军中死去,从而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誓言。

马革裹尸的典故来自哪里?

古代诗词中马革裹尸一词有何典故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讯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马革裹尸是指牺牲在战场上,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不怕死在疆场上。

古代诗词中马曹一词有何典故

据《晋书 王羲之传》 附《王徽之传》载,徽之尝为车骑将 军桓冲的参军。冲问徽之官属何曹,徽之答:“属马曹。”复问“管几马答:“不知马,何由知数。”马 曹为古代管马的官署。后因以喻指低阶官吏。宋 苏轼《送李公恕赴 阙》:“尽坏屏障通内外,仍呼骑曹为马曹。”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集古代诗词中一词有何典故? “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

古代诗词中扬马一词有何典故

扬马是西汉辞赋家扬雄和司马相如的并称。二人都是蜀郡人,所作辞赋多为歌颂汉朝声威和帝王功德,长于铺排,辞藻华丽。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谓:“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治,刻形镂法。”后人常把他们并举。唐李白《古风》之一:“正声何微范,衣怨起骚人。扬马激稳如泰山波,开流荡无垠。”扬雄夙慕司马相如,“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走上模拟因袭的道路,成就不如司马相如。“扬马”又称“马扬”。《文心雕龙·辨骚》:“是以枚贾追风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

古代诗词中荐衡一词有何典故

《后汉书》卷八十下 《弥衡传》 弥衡唯善鲁国孔融及 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 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徂。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融年四十, 遂与为文友上疏荐之”东汉人聃衡料 械龄,之。后遂以“荐衡”用作吟咏举荐贤 才之典。唐 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 长句四韵》:“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 无人做蒯通。”唐 贯休《送沈侍 郎》:“俭府清无事,唯应荐弥衡。”

古代诗词中挟纩一词有何典故

挟纩,汉语词语,意思是披着绵衣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

典源

《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

「冬,楚子伐萧,宋华椒以蔡人救萧。萧人囚熊相宜僚,及公子丙。王曰:「勿杀,吾退。」萧人杀之,王怒,遂围萧。萧溃,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晋·杜预注:「纩,绵也。言说以忘寒。」

释义

披着绵衣

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 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 杜预 注:"纩,绵也。言说(悦)以忘寒。"

示例 :

晋 潘岳 《马汧督诔》:"沾恩抚循,寒士挟纩。"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逆萌》:"管取春温如挟纩,组练三千。"

清 秋瑾 《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貔貅海上军容壮,冒雪凌霜如挟纩。"

摺叠把丝绵装入衣衾内,制成绵袍、绵被

示例: 阴飔一动,虽当烈火流金之候,使人翛翛有挟纩意。--明·宋濂 《看松庵记》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造绵》:"其治丝余者,名锅底绵,装绵衣衾内以御重寒,谓之挟纩。"

古代诗词中獭祭一词有何典故

陆宗达、王宁在《古汉语词义答问·说“祭”字》中曾有“獭祭鱼”即是獭“杀鱼”之说,认为:“獭性残,食鱼往往只吃一两口就抛掉,捕鱼能力又强,所以每食必抛掉许多吃剩的鱼。人们指堆积故实为‘獭祭’,即取堆积残余之意。”对此,钱剑夫先生却不以为然,他在《“獭祭鱼”非獭“杀”鱼说》(见1999年9月 4日《文江读书周报》)一文中认为陆说“甚新,然甚疑之”,并引《大戴礼·夏小正》和《礼记·月令》证明,“皆无释祭为‘杀’者。则陆所言,于古无证,创说也无可据之理”。

钱剑夫先生虽然否定了陆说,认为“獭祭鱼”非獭“杀”鱼,但也未能指出“獭祭鱼”中的“祭”到底作什么讲。

其实,说“獭祭鱼”为獭“杀”鱼,是前人早有的意思。不仅有“祭鱼”,而且还有“祭鸟”、“祭兽”之说。

古代诗词中"獭祭"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月令》

獭祭,又叫 獭祭鱼;《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獭,是一种两栖动物,喜欢吃鱼,经常将所捕到的排列在岸上;这种情形很像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称之为獭祭鱼、或獭祭。

古代诗词中冰雪一词有何典故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征”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阳春白雪”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古代诗词中获麟一词有何典故

《春秋 哀公十四 年:“春,西狩获鳞。”杜预注:“麟 者,仁鲁,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主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璀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绝笔于获鳞,之一句。”麒麟, 传说是一种璀兽,邦无道而鳞获,传说孔子自获鳞后中辍了《春秋》的写作。因用此典咏喻邦国无道或生不逢时。晋 刘琨重赠卢谌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唐 李白“古风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供参考。

古代诗词中陆沉一词有何典故

《庄子 则阳》:“方且 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 也……”注曰:“人中隐者,譬无水而沉也。”“陆沉”原意是无水而沉, 啃隐居,亦指埋没人才。宋 黄庭坚《欠韵柳通叟寄王文通》:“故人昔有 汶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唐 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高义难自 隐,明日宁陆沉。”唐 杜荀鹤《秋日怀九华旧居》:“吾道在五字,吾身宁 陆沉。“北周 庾信《幽居值春》:“山人久陆沉,幽径忽春临。”又据《世说 新语 轻诋》:“(桓温)与诸僚属登 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衍)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陆沉”喻国土沉 沦。金 元好问《癸已四月二十九日 出京》:“只知灌上真儿戏,谁谓神州竟陆沉 ”清 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之一:“陆沉预为中原叹,他日应 思鲁二生。”

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

马革裹尸的典故最初出自《战国策·齐策四》记载的故事。故事中,晋国名将韩起率领军队攻打齐国,齐国用马革裹尸来抵挡晋军攻势,以此鼓舞士气。

后来,韩起使计攻破了齐国的都城,看到敌方将领的尸体用马革裹着,深受感动,下令将其安葬。此典故成为了用马革裹尸来表达不达目的誓不回头的典型比喻。

马革裹尸(拼音:mǎ gé guǒ shī)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马革裹尸”的原义是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也作“裹尸马革”。

成语寓意

马援六十二岁的高龄还主动请缨出战,终“马革裹尸”而还,实现了他最初的诺言。“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马援,为了国家的安定、人民的幸福,战死疆场,他的死重于泰山。“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马援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可见做人不能安于享乐,而应为正义之事投入全部的力量,就算献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马革裹尸出自哪里 了解一下_马革裹尸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