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李冰是谁李冰是哪个朝代的 李冰是哪个国家的他是做什么的_都江堰谁设计的

李冰是谁李冰是哪个朝代的 李冰是哪个国家的他是做什么的_都江堰谁设计的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7 09:53:37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一提到都江堰,人们的脑海里就会将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和李冰父子紧密联系起来。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的杰作,时隔今日,经历了两千多年,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依旧造福着四川人民,使成都沃野千里,变身为天府之国。

李冰,关于他的生卒年和出生地都没有详细记载,我们不知道他究竟是哪个地方的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后来在秦国任职,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李冰被秦王任职为蜀郡太守。在他任职蜀郡太守期间,做了一件极为了不起的事情,他和他的儿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或许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李冰父子做得事情看起来也并不是太复杂,只需要动用一些人力、物力将河道疏通就可以了。其实,问题并不是如我们想的那样简单,在李冰父子没有主持修建这个都江堰时,蜀地还是“人或成鱼鳖”的,饱受洪灾、干旱折磨的贫瘠之地,都江堰一修建而成蜀地就变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修建成功不仅解决了岷江的水灾问题,而且对周围的环境的破坏降到了最低,他修建的都江堰完美地和周围的环境融合为一体。

都江堰就像是个天然的调节器,最令人震惊的是,这项工程屹立了2200多年,经历了岁月的风霜洗礼,历经了地震,经历了种种磨难竟依旧屹立不倒,可见李冰父子的鬼斧神工,我们感叹都江堰伟大的工程时,也感叹李冰父子过人的智慧,这样的治水智慧,恐怕连现在很多所谓的水利专家都望尘莫及吧。作为世界遗产的都江堰工程,说它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其实一点都不夸张。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工程,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鱼嘴,即都江堰首部的地方。整个大坝又分为了:分水堤,分沙堰,宝瓶口,这三个设计看似随意,却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古人很顺应自然,依据山水的态势,让江河进行自动调节,看似简单又随意的设计,却使都江堰历经千年风雨而屹立不倒。

关于都江堰的修建,李冰父子可是费了很多心血。李冰在任职蜀郡的太守后,也发现了蜀地是个气候宜人、植被茂盛的好地方,只是这里的洪水肆意泛滥,河水经常不受调节,造成洪涝灾害,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他开始思考解决的方案,并着手实施。在开始解决问题之前,他还去到了蜀地的很多地方亲自考察,《史记》里也记载了李冰前往蜀地实地考察的事情,“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只用了为数不多的几句话,就将李冰的功绩一笔带过,却不知这简单的文字背后是李冰父子付出的多少心血。《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还在都江堰安设计了一个石人水尺。这项水位测量技术出现在战国时期的蜀郡,应该算的上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

不仅如此,李冰还在四川的很多地方,疏浚河道,修建水利工程、索道等,老百姓对这样一位太守,感恩戴德,感激他用自己的智慧,带给了人们安稳的生活,因此在四川的很多地方也修建了祭祀他的庙宇,将他视作高尚、伟大的人。李冰的都江堰,既消除了西面的水患、又解决了东面的旱灾,可谓一举两得,把蜀地这个曾经的重灾区变成了秦国的粮仓,也造福了后代的子孙,可谓功德无量。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

因为李冰父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了极具科学价值的都江堰。李冰修筑都江堰-李冰修筑都江堰

大约公元前316年,秦国派兵越过秦岭,灭掉控制成都平原的蜀国,设置蜀郡。大约又过了五、六十年,秦昭襄王任命很有才干的李冰为蜀郡守(地方长官,李冰任蜀郡守大约在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要他去治理急待开发的西蜀。据《华阳国志》记载,“李冰能知天文地理”。他早就听说蜀郡管辖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地方。但因常闹水旱灾害,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百姓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贫困之中。李冰到成都上任以后,安排了一下公务,便不辞辛劳,四出调查。他走了很多地方,访问了许多人,不久就把发生灾害的原因弄清楚了。原来,成都平原是一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扇形平原。从岷山之中奔腾而下的岷江,流至灌口(今四川灌县灌口镇)进入平原,水势减缓。由于玉垒山挡住了它东去的道路,河道被迫折转向西,充沛的江水日夜不停地流至宜宾,汇入长江;而成都平原的广大地区却得不到岷江的灌溉,一遇冬春无雨,就闹旱灾。可是到了夏秋,上游岷山积雪融化,中下游又经常发生暴雨,雪水加上洪水,使江水陡涨,岷江河床容纳不下,便泛滥成灾。洪水淹没农田和房屋,以至平地可以行舟,成都平原深受其害。虽然从远古的时代起,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就开始兴修水利,与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但始终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面对频繁发生的灾害,受尽苦难的人们便这样传说:岷江是由江神主宰着的,江神喜怒无常,一且发怒,不是化为孽龙,就是变成犀牛,兴波助澜,酿成水灾,使人不得安宁。李冰学问渊博,不相信这些无稽之谈,决心率领官吏和百姓大干一场,除害兴利,为民造福。

整个都江堰工程包括渠首工程和灌溉渠道两大系统。渠首工程在今四川灌县城西。这里地扼岷江从山区进入平原的咽喉要冲,利用江水的落差和平原的倾斜,可以实现自流灌溉,费用省,效益大,一劳永逸。渠首工程由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要部分以及其他辅助工程组成。分水堤好象一个“金”字,所以又叫金刚堤。它的前端好象鱼嘴,称为分水鱼嘴。分水堤如同一把利剑,直至滔滔的江水之中,把岷江一分为二,形成外江和内江。西边的外江是岷江主流,主要作用是排水泄洪;东边的内江则供给灌溉用水。宝瓶口是凿开玉垒山而形成的一个引水口,长约八十米,宽仅二十米,狭窄如瓶颈。它能自动控制从内江流入渠道的水量,起节制闸的作用。飞沙堰是分水堤和宝瓶口之间的一道低矮的滚水坝。涨水季节,过量的洪水夹着大量泥沙和石块漫过坝顶,流入外江,既分洪又减淤,一举两得,保证了灌区的安全。分水堤、飞沙堰和宝瓶口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从宝瓶口引入的江水通过四条大干渠和密如蛛网的支渠毛渠,流向广阔的成都平原。四大干渠实际上就是四条河道,其中两条从成都城下流过,可以行驶船只、放送木排,为船运提供了方便。两千多年前建成的都江堰,设计便如此科学合理,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少见的。

民间传说,在都江堰动工前夕,李冰和江神进行过殊死搏斗。当时,江神提出要娶美女二人为妻,并扬言说如不答应,就要制造水灾。为了不让百姓受害,李冰说他愿把自己的女儿送给江神。送女那天早晨,他带着美酒和食品,独自一人来到江神庙。江神以为李冰是来向他敬酒的,十分高兴。谁知李冰举起酒杯以后,却一一列数江神的罪过,痛斥它的贪婪和残暴。江神气急败坏地逃向河边,变为一头黑犀牛。李冰紧追不舍,也化为牛,和江神展开搏斗。你来我往,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江岸上人山人海,人们屏着呼吸焦急地等待着较量的结果。一会儿,李冰汗流浃背地来到人群之中,对他的下属说:“我斗累了。南面那条牛就是江神,你们去把它杀死吧!”下属应命勇敢地冲上前去,奋力搏斗,终于把凶恶的江神杀死。这个传说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李冰和修堰群众,在兴建都江堰过程中,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开凿宝瓶口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在没有扎药和先进工具的战国时代,要凿开坚硬的岩石,打穿玉垒山,并不是容易的事。李冰集思广益,想出了好办法。他让民工们把许多木柴堆积在岩石上,用火点燃。熊熊的烈火把岩石烧得滚烫,趁热浇淋冷水,顽石便在冷热的急骤变化中粉碎开了。工程中需要修建很多堤坝。怎样堆砌呢?李冰从洗衣妇女用的竹笼得到启发。他让民工们从山上砍来竹子,编成一个个大竹笼,放在水边,然后填满鹅卵石,层层相叠,一条条堤坝就修起来了。这样就地取材,简便易行,节省了很多费用,加快了工程进度。为了测量水位,控制内江水量,李冰让石工打了三个石人,立在分水鱼嘴附近的内江中,要求水量多时不超过石人的肩,少时不能让石人露出脚。水利史专家说,这三个石人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则。

都江堰建成以后,成都平原的水患大为减轻,经济面貌根本改观。天旱时,打开水门,清水自动流入田间,浸润禾苗;下雨时,关上水门,多余的水顺渠流走。蜀地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没有荒年,从此称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它的效益,人们赞美它“泽被千秋”、“功著万代”。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多次整治,都江堰灌溉的面积已由原来的两百万亩增加到八百万亩。今天,和丰收与欢乐联系在一起的涓涓清水,不仅灌溉平原地区,而且通过龙泉山隧道,流向川中丘陵地带。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

李冰及其儿子: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1、宝瓶口的修建过程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2、分水鱼嘴的修建过程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3、飞沙堰的修建过程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时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由于离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在李冰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历史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 赵州桥 张公堤 钱塘江大桥分别是谁设计的

李冰父子. 李冰,战国时人。知天文地理,隐居氓峨,与鬼谷友。时张若守蜀,与张仪 城不就,兼苦水患,乃荐冰代若。冰营郡治,致神龟,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壅江作堋,穿郸检两江,别支流过郡下,以行舟船。 李二郎为李冰仲子,喜弛猎,史轶其事,名字无考,世传种种异迹,荐绅先生难言之。可征者,谁作五石犀,以压水怪,穿石犀溪於江南,命日犀牛 ,与其友七人斩蛟。 李冰与中国道家高人鬼谷子是朋友。鬼谷子是中国道家祖辈之一,擅长道家术数、神通。中国史书有很多关于鬼谷子用功能降魔、造山,福泽百姓的故事。鬼谷子是汉大将军张良的师父,相传活了八百年。据传,张良隐退後,进山修道,就是去投奔师父鬼谷子。 有史书称,李冰父子和鬼谷子是朋友,属大道高手。李冰之子二郎,就是中国神话中的二郎神。二郎神功夫高强,孙悟空都败在他手上。据传说,二郎神为修都江堰,与四川蛟龙打丈,後与河神谈判,做石犀牛镇河怪,历尽艰辛,设立都江堰,造福百姓。 古人说天神打仗,百姓遭殃”。说得是另外空间正邪交战,都会反映到人的空间,天人合一。相传,都江堰在另外空间是一个降魔的故事,有大魔被二郎神制伏,换取天府之国二千多年的恩泽。道後来衰落,先天大道高人,在中国越来越少,到近百年来,道已经沦落为看风水、算命等民间小术,群魔乱舞,都江堰也遭此劫。

都江堰设计者—— 李冰 李冰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水利专家,在他担任秦国蜀郡守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赵州桥设计者—— 李春 李春是首创世界第一的空腹式石拱桥——赵州桥的设计者。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坐落在隋代赵州(现河北赵县)的河上,故称为安济桥。 张公堤设计者—— 张之洞 张公堤原为清光绪31年(1905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为治理汉口水患,筹措白银80万两修建的防洪大堤。现在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预备建立森林公园。 钱塘江大桥设计者—— 茅以升 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建造主持者是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设计于抗日战争期间。

满意请采纳

李冰是谁李冰是哪个朝代的 李冰是哪个国家的他是做什么的_都江堰谁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