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阿诗玛是云南哪个民族塑造的艺术形象_阿诗玛哪个民族

阿诗玛是云南哪个民族塑造的艺术形象_阿诗玛哪个民族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7 10:09:35

彝族撒尼

《阿诗玛》是流传在撒尼人民口头上的一支美丽的歌,是撒尼人民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它充分体现了撒尼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自此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开始享誉海内外。从那时起,一个勤劳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强权的阿诗玛形象,活在了国人的心中,另有同名的香烟和景点。

《阿诗玛》是中国哪一个民族的民间长诗

是云南彝族的艺术形象

阿诗玛--彝族撒尼人的经典性传说

云南阿着底地方有个彝族姑娘名叫阿诗玛,她聪颖美丽,与青年阿黑相爱 。头人热布巴拉之子阿支,贪婪阿诗玛的姿色,心存歹念。一次,阿支在传统舞会上戏弄阿诗玛,遭到严厉斥责。阿支贼心不死,央媒人海热带着厚礼前去逼婚,又被断然拒绝。于是,阿支趁阿黑去远方牧羊之机,派人将阿诗玛劫走。阿诗玛乘隙将与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掷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获讯赶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开出通道 ,纵马驰骋,快速前进。阿支用尽种种威胁和利诱手段,都不能使阿诗玛屈服。阿支恼羞成怒,正要举鞭毒打阿诗玛,阿黑及时赶到。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赛歌,一决胜负。阿支赛输,但仍不甘心,又企图用暗箭杀害阿黑。阿黑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门和大厅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众家丁用力拔箭,箭却纹丝不动 。阿支慑服,只得将阿诗玛释放。阿 诗玛和阿黑喜悦地同乘一骑回家。他 俩来到溪边,下马小憩。阿支带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洪水将阿诗玛淹死。阿黑悲愤地呼唤着她的名字,但阿诗玛已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万载,长留人间。

云南阿尼玛是什么民族的

《阿诗玛》是云南彝族的一个民间长诗。

《阿诗玛》的作者是彝族诗人席慕容,他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旅居云南时,与当地彝族人民结下深厚的情谊,深入研究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阿诗玛》被誉为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了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采用了非常特殊的文学形式,“诗词长调”。是彝族民间长诗的传统形式,由若干诗行组成,用于讲述英雄事迹、民谣、神话传说等。

《阿诗玛》之所以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是因为它充分展现了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作品中融合了彝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信仰、道德等方面的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也向人们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文化交流与交融中,推动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除了展现出彝族文化的特色和民族精神之外,也富含着深刻的人类情感。

《阿诗玛》的来源

《阿诗玛》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一位名叫江亢虎的彝族人在四川省宜宾市国强村听到一位老彝族讲述了阿诗玛的故事。随后,江亢虎将故事记下来,并通过报刊、杂志和讲演等形式广泛宣传传播。

1953年,席慕容到云南游历时听到了这个故事,受到了深刻的触动,便开始着手创作《阿诗玛》这部长诗。

席慕容在《阿诗玛》中保留了原本故事的许多元素,并在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艺术创作,使这部作品成为一篇具有彝族文化特色以及普遍人类感情的长诗。值得一提的是,《阿诗玛》中采用了“诗词长调”的形式进行表达,这是彝族民间长诗的传统形式,为全篇作品赋予了强烈的文学艺术气息。

阿诗玛出自云南省石林彝族,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中的主人公。作为彝族人民口口相传的阿诗玛,她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精神。

阿诗玛植根于石林彝族撒尼人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历史之中,在该民族群体中起着确认文化身份的作用,已成为撒尼人及彝族的一张有代表性的“名片”。阿诗玛也是被认同的中华民族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之一。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阿诗玛是云南哪个民族塑造的艺术形象_阿诗玛哪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