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三思而后行”为什么不好?_三思而后行事例

“三思而后行”为什么不好?_三思而后行事例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8 09:54:18

“三思而后行”为什么不好?

邵磊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开设“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并邀请84岁高龄的钱穆担任首届主讲。讲座期间,钱先生列举了7部“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论语》居首位。不夸张地说,钱穆先生的这份书单,有其一生博求返约的问学之功的凝聚,而其特别意义又在于肯认了《论语》作为中国人第一书的地位。括而言之,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观念、生活方式、话语习惯等都深受《论语》的影响和塑造。《论语》的一些篇章,如“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在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流传之广,几于人人耳熟能详。

与此同时,所谓“熟知非真知”,《论语》流行篇章遭误读误用的事例也颇为醒目,甚至不乏以讹传讹,流传愈广、误解愈重的情形。谨试举两例,以见一斑。

如《为政篇》第二十四章“见义不为,无勇也”,原意在于指斥面对正当合义之事而无所作为者,乃不勇于行义进德之人,依此,则个人不积极修身为学也可归入见义不为的范围;相较之下,自此语转出的日常语言里的“见义勇为”一词,含义明显狭窄许多。

又如《公冶长》篇第二十章的“三思而后行”,习惯上通常将其作为褒义语,用来表示对某某为人谨慎、做事稳妥的赞扬。这种用法如此习见,人以为常,殊不知,《论语》原文隐含着批评的意味。

尽管误读的具体缘由有不同,概言之,皆由听者、读者不曾真正虚心着实读原书而起。因此,为了如实把握“三思而后行”的完整内涵,让我们首先回到经典本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氏,名行父,谥文。根据《左传》记载,他去世于鲁襄公五年(前568年),算生活在孔子前一世代的人。文子在世时有贤名,和他同时代的晋国人范文子就曾称赞他说:“季孙于鲁,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左传 成公十六年》)高居相位多年,家人不穿帛,家畜不食粮,即使在古代,季文子节俭、廉洁的品格也实属难得。

不过,文子之所以赢得“三思而后行”的声名,却由于另一件事。鲁文公六年(前621年)秋,他受君命出使,朝聘于晋国。朝聘属古人“吉、凶、军、宾、嘉”五礼中的宾礼,乃诸侯朝觐天子之礼。彼时晋国由襄公主政,为诸侯霸主,而鲁国国势已衰,故定期朝觐亦属情势的不得不然。稍不寻常的是,出发前,季文子大概听到襄公生病的消息,于是甘冒不韪地在行装里备上了丧礼所需之物(“求遭丧之礼以行”)。随行者感到奇怪,文子遂解释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大意是说,凡事有备无患,当出国朝聘之际,临时措办礼品又很困难,设若襄公突然辞世,则无以为礼(丧礼和宾礼所用礼物不同),所以做两手准备没什么坏处。最后果如其所料,使臣未入境,襄公便已病死。仅此一事,就不难看出季文子做事周全。后来杜预为《左传》作注,也直接以此事为例证,引《论语》总结道“所谓文子三思”。如此,“三思而后行”的确可视作季文子一生处事少差池的得力处,故多年以后,仍有人以“三思”为其德行,向孔子当面称颂之。

虽然季文子其人其事众口交誉,孔子也一定要独立审察。这次,他对季文子的行事风格,只用了四个字表达看法:“再,斯可矣”。

“再”,再次,两次之意。较之“三思”,“再思”明显少了一次。“可”,多用于对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间状态的有限认可,如《论语》总章十五,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因此,“再,斯可矣”翻译成白话就是“再思也就可以了”(“三思思得太多了”)。如果“再思”才属于中间状态,则“三思”竟然属于最低层次的做法。孔子用“再,斯可矣”表达的便是对“三思而后行”极大地不认可。看到这里,今天的读者或许会感到意外。实际上,对这一点,《论语》历代的重要解释者都无异议。

比如东汉末年的大儒郑康成解释这句话时说:

“文子忠而有贤行,其举事寡过,不必及三思。”(见何晏《论语集解》)

体会郑氏之意,大概是说,季文子作为一位既有德性又有政治能力的贤人,判断事情,不用反复考虑即能合宜;而且听政贵刚断果决,多思不免瞻前顾后,犹豫失决,最终耽误事情。因此,“三思”属于“优柔寡断”,无论作为政治品格抑或个人性格,皆属缺陷,对于成德和理政不无害处。按照郑氏的理解,“再,斯可矣”向人们指出,用“三思而后行”评价季文子说低了,文子的谨细不过是“再思”的结果。“可”在这里是“停止”“完结”的意思。

到了北宋年间,理学家将“三思而后行”为什么不好说得更透彻。二程说:

“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转引自朱子《论语集注》)

“有思则为善”是延续孟子的思想,简单地说,善非外在于人的物事,恶人为恶缘于对自身行事缺乏反省(“不思”),一旦能够有所反省(“一思”),则为善的通道便已经敞开,就好比恻隐之心一旦发动,只要不被遏止,一定会演进成善行。从孟子的角度看,在道德问题上,思与行有紧密的相关性,道德行为之所以没有发生,要么是因为“未尝知有思”,要么是因为原初的思想被其他东西扰乱。不过,对一般人而言,善端发动后,还有行动恰当不恰当、合宜不合宜的问题,“再思”的必要性就在于有机会纠正过来,这样可以说已经很慎重了。假如又要三思,则“所思”离“一思即得”的原初善心动念处已愈来愈远,且“思”本属人、物照面之际的当机触发,思虑过多无异于将心思从情境里抽离出来。这个时候,个人的私心就很容易掺杂进来,让本来分明的善恶是非让位于功利性的利害评估,让公义让位于私欲。

当季文子“求遭丧之礼以行”时,他对宾礼和丧礼内在要求的不同情感很漠然,对他而言,礼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仪节,一种装饰性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国家利益――不得罪强国,不失去体面――至于礼的纯洁性是否得到保证则无关紧要。不难发现,在“三思”后才发生的行动里,所谓“真性情”和道德意义往往都已经十分寡淡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古代儒者对“三思而后行”共同抱有疑虑,原因主要在于多思既可能令知行打成两截,从而使人由于不断迟滞而愈渐丧失一种果决的道德行动力,也可能造成在道德判断里渗透进功利考量,从而损害道德原则的崇高性和道德行为的纯粹性。那些依然抱持“三思乃美行”(刘宝楠语)看法的人,实在有必要反思一下,看自己是否已陷入前述窠臼。

(来源:中国艺术报)

涂磊道歉不被原谅,遭央视女主持发长文痛批,正人君子人设要崩了吗?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官渡之战》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官渡之战》读后感 篇1

想必大家都看过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吧,它可是我最喜爱的书之一。里面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情节,精彩纷呈的故事,还有许多历史典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历时九个月,是汉末群雄混战和三国形成两个阶段中具有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二大战。

曹操用荀攸之计不救颜良围住的白马先到延津,假装袭击袁绍,使袁绍调兵救援。袁绍将接应颜良的预备兵派去阻击曹操。曹操见袁绍中计 ,就派主力袭击白马 ,颜良猝不及防,被大将关羽斩杀 。袁绍因损失爱将暴跳如雷,让全军渡河追击,曹操发现袁军纪律不严,就利用这个缺点,在地上堆满战利品,袁军果然中计,曹操接着亲帅大军,大破袁军,并斩杀大将文丑。后来,曹操和袁绍打攻防战时,袁绍的谋士许攸离开袁绍,加入曹军,并透露袁军粮草全堆集在乌巢,于是曹操在夜晚火烧乌巢,使袁军补给断绝,袁绍只好逃跑,通过这次战役,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而袁绍精兵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通过这场战役,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善于调兵遣将,富于谋略的人。因为在白马被围攻时,他不先救白马,而是采用谋士荀攸的“声东击西 ”的方法,将接应颜良的预备兵派去,使袁兵分散,再用主力兵去解白马之围,斩杀颜良,又用计杀死文丑,火烧乌巢,最终取得胜利。同时曹操还是一个善于用人的人,他广交天下名士,用人方面知人善用,不计前嫌。最好的例子就是曹操收留了杀死他的勇将典韦的贾诩,让他为自己效力。而在官渡之战中,众谋士都对许攸投降一事表示怀疑,只有曹操力排众议,相信许攸,从而火烧乌巢粮仓,取得了战役获胜的转折点。

大家想一想,刘备才几员大将啊?除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虎上将,就没其他可以独挡一面,能在前线领兵作战的将领。而曹操手下战将千员,慕名而来的更是不计其数。袁绍虽然兵力强大,但不善于用人,刚愎自用,当田丰、许攸劝他勿与曹操开战时,他不但不听,还将田丰投入大牢,将许攸赶了出去,兵败后不仅未悔改,回来后还斩杀了谋士田丰,使下面群臣人人自危,再也不敢进言,而当关羽斩杀颜良后,袁绍不听别人的劝告,出兵渡河,结果损失惨重,文丑被杀,一败涂地。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我们从他们身上能够吸取许多经验教训。

我们做人就要像曹操这样胸怀大志,用人不疑,心胸宽广,而不能像袁绍那样优柔寡断、刚愎自用,最终导致身败名裂。从近代来看,我们的周总理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从小就立下雄心壮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为之而奋斗终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一个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好总理。一言以蔽之,人的一生不能虚度,要奋斗自己的人身,就像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一样: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们只有立下远大理想,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付出一切,年华才不会虚度。

《官渡之战》读后感 篇2

东汉末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在公元200年二月,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他先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企图诱曹军离开官渡,然后一举消灭之。这时,曹操早已领兵来到官渡,听说白马被围,给于去救。曹操先派一支人马到达黄河,假装要渡河,袁绍听到消息后,急忙派大兵阻拦。曹操趁机带轻骑兵突袭白马。等曹操到了离白马十里之地,颜良才发现急忙仓促应战,被曹军先锋——暂降曹操,急于立功离去的关羽所斩杀。袁军群龙无首,顷刻间孤奔鼠窜。

袁绍闻讯,气得双脚跳。派大将文丑率六千轻骑兵为先锋,全军追击曹军。曹军把重武器丢在地上,让文丑认为曹军投降了文丑到时,以为曹军投降了,便领将士捡武器。霎时曹军见袁绍军乱成一团,就命令部队冲出去。袁绍军顿时慌了,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被关羽所杀。曹军大获全胜,形成了袁。曹两军对峙。

在这场强弱分明的战斗中袁绍为什么会输?我认为有三点:第一点是袁绍不采纳属下的建议,这是袁绍最大的败点,主要体现在两处:第一处是在战前,袁绍不听田丰、沮授的话执意开战。第二处是在曹操率大军进攻乌巢之际,袁绍不听张合,高览之言,进攻曹操大营,而不救乌巢,致使张合,高览叛变,让袁绍的战事雪上加霜;第二点是袁绍指挥不好,导致颜良、文丑过早被关羽斩杀,以至于最后无将可用;第三点是袁绍不能够充分信任其手下,导致许攸叛变,唆使曹操派兵火烧乌巢;当然,曹操获胜的原因也有两点,第一点是他能稳定军心,在危险前很镇定;第二点是曹操很能利用袁绍的上当之心,才取得了成功。

《官渡之战》让我明白了:在危险中要镇定,善于利用别人的缺点,这样才能成功。

《官渡之战》读后感 篇3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袁绍举70万大军伐曹操,而曹操却以7万击败了袁绍。

官渡之战曹操的胜负很值得探讨,在大仗之前,谋士为了给曹操壮胆,提出了“十胜十败”之说,曹操这才迎战。综合来看,曹操能赢有以下几点。

1.曹操善用人。他能接受来降谋士许攸的计谋,夜袭乌巢,断了袁绍的粮草;而袁绍用人严重失察,听信郭图的话中了埋伏,又听信了审配、逢纪的诬陷收田丰下狱,把沮授囚在军中,听任手下将领谋士勾心斗角,逼走了手下的大牌张合高览;

2.曹操知道兵贵神速,于是起精兵来决战,粮草并不是很充裕,而袁绍兵不如曹操之精却硬要与曹操比精良,不停从田丰的话,导致失败。这也告诫我们不要以为能够万无一失的做事,一切皆有可能,不要过分的自傲,否则终成恶果自尝之。

袁绍见刘备招兵买马,就想去讨伐刘备,袁绍的谋士说,刘备不是真正的敌人,曹操才是,你应该联合孙策,一起攻打曹操。袁绍听了,就派使者陈震前去江东。

陈震回来后,说孙策死了,孙权投靠了曹操,袁绍大怒,用七十万大军攻打许昌。曹操看到夏侯惇告急,派七万大军迎敌,结果大败而归,两军在官渡对垒,相持两个月之久,袁绍的手下献计,袁绍不听。曹操听了手下谋士之言,夜烧袁绍粮草,袁军军心焕散,大败而逃,曹军大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

袁绍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低估了对手的实力,以为兵多就可以取得胜利,不听谋士之言,最终失败而归。

官渡之战告诉我,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轻视对手,还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官渡之战》读后感 篇4

三国期间,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名叫官渡之战。这一战发生在公元200年,也正是这一战,大大削弱了袁绍的势力,奠定了曹操今后一统北方的格局,真可谓是三国中“三大战役”之一。关于这一战,古往今来都有许多人分析其胜败之因,那么今天,就让我总结一下其概要。

我认为,纵观官渡之战的最大主旨,便是“遗憾”二字。

第一个遗憾,是袁绍采用了错误的战术。

这一战,发生在曹操基本平定中原地区之时。当时袁绍盘踞幽冀二州,正有夺得九鼎的想法,却被曹操一下阻挡,少时的友谊自然是不触即破。于是,在公元200年的秋天,袁绍亲率七十万青壮,南下攻打他与曹操势力的交界之处—官渡。七十万啊,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数字啊!如果将曹操后来阻挡袁绍所率领的七万人马与之比较,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实力对比有多悬殊了。但最终的结果是—曹操赢了。我认为造成这个结果的最主要原因便是袁绍采用了错误的战术。其实当时袁绍的谋士田丰和沮授曾先后劝谏过袁绍,让他借助双方粮草供应差的先天优势,以逸待劳、以守待攻。遗憾的是,袁绍没有接受。他认为,曹操不堪一击,于是轻敌冒进,不顾粮草。而正是因为如此,曹操得以不惧因双方粮草差过大而导致的危局。

但是袁绍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就算采用了错误的战术,仍然稳赢。于是许攸出现了。

第二个遗憾是,袁绍并没有采纳许攸的意见。

许攸是曹操的朋友,但他竟投奔了袁绍。在官渡之战白热化的阶段中,他给袁绍献上了一个足以使曹操彻底败亡的计策—偷袭曹操的大本营许昌。这个计策,经过后代史学家的仔细研究,发现是可行的。而我们也知道,这个计策无疑会断掉曹操的后路,让曹操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就在这时,堪称三国史中最遗憾的事情之一来了—袁绍拒绝了。于是,就像三国演义中所述,“本初豪气盖中华,官渡相持枉叹嗟。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争得属曹家?”,许攸投奔了曹操。之后剧情,相信大家都知道,许攸告诉了曹操乌巢是袁绍粮草囤积处的机密。

然而,就算曹操烧了乌巢。胜局还是未定。于是,第三个遗憾来了,郭图为利逼降张郃、高览。

在曹操断了袁绍的粮草以后,尽管袁绍实力大损,但仍然有实力,还有张郃、高览两位将领。袁绍终于做了清醒的判断,让张高二将攻打在乌巢的曹军。可是,这时对乌巢失守难逃其咎的郭图为了不被二将发现是自己导致了乌巢失守,离间了袁绍和张高二人,使张郃与高览不得不投降了曹操。而也正是这一次投降,不但使袁绍实力大损,而且导致了袁军军心惶惶,致使袁绍最后在仓亭被打败,郁郁而终。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袁绍,作为一代枭雄,却没有如曹操般的宽广心胸和准确的判断力,最后败于官渡,遗憾而死。叹矣!

《官渡之战》读后感 篇5

看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官渡之战这个故事,读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好像我也被卷入了这次以少胜多的大战。

在官渡时袁绍的谋士徐攸抓获了一名传信人,是向许都传信催粮草的,这显然是个挫败曹军的大好机会,徐攸让袁绍趁曹营空虚之时将其一网打尽。可袁绍不肯,并认为是徐攸骗他,因为袁绍听信了其他谋士的闲话,认为徐攸是曹操的同窗,是在陷害他,还想把徐攸治罪,许攸只好连夜赶到了曹营。当我读完了这一句话的时候,为之叹息:“袁绍这个不识人才,没有计谋的将领错过了多好的机会啊!”

而曹操与袁绍不同,曹操当知道故友徐攸来投降的时候,正在床上睡觉,高兴得连鞋子也没穿,就跑出来迎接。许攸献计奇袭乌巢,成了曹操取胜的关键事件。这充分的说明,曹操识人才,怪不得当时那么多人才慕名而去曹操的身边。

最后因为袁绍的守军疏忽了敌军的军队,粮库被烧,袁绍的军队因此大败,曹操成了这次大战的获胜者,吞并了袁绍所占领的地区。

那些文武官就像战车上的武器和动力系统一样,缺一不可啊!袁绍不懂计谋,不识人才,最后文武官都一一离去,才到了如此田地。袁绍真是自作自受!

《官渡之战》读后感 篇6

我认为"官渡之战"是非常有名的战役,他讲述的是袁绍带领着70万大军去讨伐曹贼,而曹操在官渡迎战,它之所以十分有名是因为曹操只带几万人马却把袁绍的几十万人马打的溃不成军。那是因为曹操聪明过人,善于用心计。比如说在大战之前,曹操了解到袁绍背东朝西,可以利用太阳光的优势,所以请袁绍喝茶来拖延时间,等太阳光对曹方有利时,曹操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互让大笑起来,刚回到阵营便让射手放箭,由于太阳光十分刺眼所以袁方军士来不及准备被射到了一片。

在袁绍溃败以后许攸给袁绍建议,袁绍非但不听,还觉得许攸在害他,还要把许攸杀掉,许攸实在忍耐不下便投靠了曹操,曹操一听许攸来了鞋也没穿边去迎接,由于许攸的帮助,曹操大破袁军。

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便憎恨袁绍的袁绍的多疑无知,称赞曹操的机智过人。

通过这场战役我学会了生活中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只要你肯动脑筋,多想办法就能在逆境中转败为胜!

《官渡之战》读后感 篇7

近看《三国演义》,觉之深意有加,看到官渡之战时更是觉得精 彩,历史上名的官渡之战让人看到久久回味。

袁绍领 70 万大军,粮草丰足,但是袁绍疑心太重,不听忠言, 先后把田丰,沮授,打入死牢,如果袁绍肯听他两人之计,也许历史 就会改写, 三国里的曹操就会给袁绍代替, 官渡之战让袁绍一蹶不振, 70 万大军被曹操 7 万人马弄的全军履没, 袁绍失败在于猜疑心太重, 用人猜疑,曹操却在困难时虚心对待来降谋士,特别是许攸来降,对 官渡之战的成败起到了关键作用,许攸进言袁绍,绍却不听从,后许 攸降操,并献计烧绍在乌巢之粮草,导致袁军大乱,操一举再攻绍大 营,绍大败,回都杀田丰。

观史之鉴今。今天重温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当历史行进到关 键之处,决定胜负的往往就在于决策者。决策者具有大智慧则将士以 一当十;决策者胸襟宽广则谋臣略士竭忠尽智;决策者志向高远凡事 则求久远,深谋之下则少过失,反之亦然。

《官渡之战》读后感 篇8

袁绍知道曹操拉拢孙权对付自己,就率领七十万兵马去讨伐曹操, 曹操只率领七万人马去迎敌。

曹操兵少粮少,就想速战速决,结果第一次交战就大败,曹操之后 率兵守在官渡。曹操派人到许昌催粮,结果被许攸抓住了。许攸知道曹 军粮草没了,就献计让袁绍趁机去攻打曹操,必胜。结果袁绍知道学友 曾跟曹操有感情,就不信任他,许攸见袁绍不信他,就投奔了曹操。

许攸给曹操献计,烧毁袁绍的粮草,袁军不战自乱,全无斗志四处 逃乱,袁绍发誓要跟曹操决一雌雄,曹操采取十面埋伏的计谋,兵分十 路,杀得袁绍大败而逃。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袁绍七十万人马怎 么会败给曹操的七万人马 许攸抓住曹操的使者, 本来是攻打曹操的良 机, 但是袁绍不相信许攸, 从而失去了好机会。

曹操相信了许攸的计谋, 反败为胜。

该相信别人的时候要相信别人,但是袁绍这时候即使后悔,已经 晚了,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以后做事不光想前面该怎么做,也要 想想做完一件事的后果是怎么样。

《官渡之战》读后感 篇9

今天我读了《官渡之战》的故事,深深地为袁绍的兵败感到可惜,十万大军、粮草充足,却败给了当时实力不如他的曹操,仔细品读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要太骄傲了。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看完这个故事我不明白:为什么袁军那么强大,人力足,财力足,粮食也足,为什么被曹操这么一点点兵打败了呢?原来一切都是因为袁绍太骄傲了,不听大臣劝说,独自进攻,结果导致曹操胜利。而他失败的原因只有两个字——骄傲,要是他不那么骄傲,那天下还不一定是谁的呢,历史也有可能因此发生大变化。一切都是由于骄傲。回想起来,我以前也有骄傲的时候,三年级下册的时候,期末考试成绩发布下来,我都不敢相信我自己的眼睛,天哪,99.5分,这可是我有史以来考的最高的一次分数了!于是我到处跟同学们炫耀,结果下学期期末考,我的语文分数只有可怜的90分,这时候,上学期被我嘲笑的小刘走过来,问:“你考几分啊,我考了95分!”我当时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早知道就别那么骄傲了。

俗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没有人是完美的,所以我们要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才能成为明日更好的自己!

《官渡之战》读后感 篇10

官渡之战在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是三国时代曹操统一北方的转折点,也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历来备受关注,我个人认为袁绍之所以败,败在他刚愎自用。而曹操之所以胜,胜在于他能博采众长。

官渡之战之前,刘备纠集了刘辟等黄巾余党,攻击曹操后方许昌。这时袁绍谋士田丰建议袁绍出兵攻打许都,袁绍以小儿有病,拒接了他。在官渡之战中,袁曹二人相持不下,曹操兵绝粮少之际,许攸再次献计攻打许都扰乱曹操后方,使其首尾不能兼顾。袁绍又拒接了他。曹操则不然,官渡之战前,在刘备纠集了刘辟之时,郭嘉认为袁绍不会出兵,不必担心许都。曹操以为可行,极力攻打刘备,结果袁绍果然没有乘机出兵。官渡之战中,曹操兵绝粮少,心中有了退兵之意,写信与许彧,许彧回答他说眼下敌强我弱,退兵则受制于人,不可退兵,唯有出奇计胜之。曹操也听从了他,并坚持了下来,许攸献计火烧乌巢,曹操也采纳了,并因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汉朝建立之初,刘邦大宴群臣,宴会上说自己之所以能取得江山完全是以为自己能用萧,韩,张三人,而项羽之所以失江山完全是因为有一个谋士范增而不能用。马谡失街亭,也是因为他刚愎自用,即不用诸葛亮事先为其准备的驻军图,也不听副将王平之劝。

刚愎自用的人之所以失败,在于他们自以为是,对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见识缺乏正确的了解。对自己太过自信,对别人的意见怀疑的结果。实际上一个人无论多聪明,多么刻苦的学习,多么不断的积累经验,也无法对所有事情都有所了解,有所知晓。

诚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大人物,能改变时代风云,历史格局,但是还是可以做到不自以为是的。然而可悲的是,在我们的身边常常的存在着这样的人。他们自以为是,对别人的许多所作所为都指指点点,借此来哗众取宠,自抬身价。诚然,他指点的事务之中,有些是他所熟悉的,他所精通的。但是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一些经验,一些主观的感受,甚至于自己一时的情绪。这岂不是在自讨没趣,贻笑大方吗?

《官渡之战》读后感 篇11

《官渡之战》,深刻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曹操,一个智慧的才子,愿听取他人的建议,认真分析,作战勇猛,豁达大度,却误杀了忠义之士沮授。袁绍,虽说拥有雄兵猛将,但仍难取胜,他猜疑心重,又缺谋少断。在官渡之战,因为不采纳谋士许攸的建议,怀疑暗中有勾结,而错失良机,全军溃败。许攸一气之下投奔曹操,袁绍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两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曹操须做事三思而后行,唯恐后悔莫及。而袁绍猜疑心太重,自己要冷静地分析是对是错。

我觉得这篇短文,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为人处事都必须谨慎,不能粗心大意,草率行事。如学习,即使做完了也需要仔细检查、字字不漏,如果到发现错误时也无能为力。特别是在考试中,千万不能松懈,做完后要细心地反复检查,哪怕一个字也可能造成很大的失误。但也不要太过紧张,这样反而不好,放着平常的心态,严谨细心,处世公心,待人善心。

《官渡之战》读后感 篇12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的战例。曹操以七万军队打败了袁绍七十万大军。为什么袁绍七十万大军却敌不过曹操的七万人马呢?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粮草是否充足,士气是否高昂,军队人数的多少,地理环境的优劣。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主帅能力的强弱。

许攸是袁绍的一位很好的谋士。一日,曹军的粮草吃完了,曹操写信并派人去许昌催督粮草。不料这封信落入许攸之手,他十分欣喜,急忙拿信来见袁绍。袁绍却不以为然,说曹操诡计多端,怕这信中有假,竟不听许攸建议。还说许攸和曹操是同窗,这次和曹操里应外合来算计他。许攸一气之下离开了袁绍,去投奔曹操。

当许攸来到曹营的时候,曹操正在睡午觉。曹操忽然听到帐外许攸的喊声,知道许攸来投。曹操非常高兴,急忙起身出帐相迎。由于走得太急,以至于连鞋子也没有来得及穿,就迎了出来。这令许攸大为感动,便帮助曹操出谋策划,终于打败了袁绍。

袁绍轻贤漫才,刚愎自用;曹操尊贤重士,求贤若渴。袁绍虽兵多粮足,手下谋士如云,而他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处事不当,以至于处处失误。曹操虽兵稀粮少,但他能明辨是非,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手下人心团结,军心稳定,往往能化险为夷,事事主动。因此官渡之战,在决战之前,胜负就已经决定了。

这种以少胜多的战争事例,在历史上也不是绝无仅有的。如赤壁大战,孙刘联合总共不过十几万人,却大败曹军八十三万人。再如毛泽东面对蒋介石发动的五次围剿,都能从容应对,并且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些都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例子。

于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在于军队人数的多少,而在于统帅能力的强弱,其中包括他所采取的政策和策略。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事例

《爱情保卫战》中,有一个人,在点评别人的时候,总能说出一些哲理,给人的感觉,这个人的经历比较坎坷。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感悟。

这个人就是涂磊。他从基层做起,直到经理助理。辞职创业,被坑,看到招募主持人,就报名了,结果录取了,开始了主持生涯。

他在这个节目中,发挥自己的长处,人生感悟也多,给人感觉:他是一个正人君子,对一些不忠诚感情的人,一点都不留情面。这个毒舌程度,跟金星有一拼。

好男人,也会遇到坎坷

他凭着节目中的好人缘,获得了众多关注。当然,人红是非多。他在飞机上,换上飞机提供的拖鞋,将脚4放在墙上,这个事情,被拍了下来,他成了众矢之的。

作为一个知名主持人,竟然在公众场合不雅观,这还了得?公众场合都这样,私底下不知道会如何。网友们的指责,涂磊“出名”了。

他就在社交网络发了道歉声明:大概意思是分析了三类评论,第一类是大家都是普通的人类,这个举动没有弄脏墙面,没有影响别人(旁边没人),可以理解;第二类是涂磊是道貌盎然的人,私下里却是另外一番面孔。第三类是别人可以这样做,涂磊不行。

针对每一类,涂磊予以解答,之后还解释了这样做的缘由,主要是自己有静脉曲张,需要这样的方式来放松一下。最后就是给大家道歉,会接受大家监督。

这个事,算不算事?那就看个人的理解了。有些人觉得这样的举动不好,有失体统,也有主持人对他的解释给予批评。

涂磊既然是静脉曲张,需要多活动,那就选择高铁或者是公共交通,这样就可以多活动,没有必要乘坐飞机,前面的交通工具,可以满足涂磊的愿望。

这个说法是不是可以?当然可以。涂磊的解释,反驳的话,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但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正确?那就见仁见智了。

解释可以理解,但不能如此表达

他的解释,很多网友认为,这不是解释,而是找理由。错了就是错了,为何还要在前面说那么多,说了,网友的评论,再解读网友的评论。

这个做法,是在抖机灵?抖机灵也是要分场合的,要是用在不对的地方,这不是抖机灵,而是被人都记录。他们就会找方式来反驳,引起另外一场舆论,用这种方式走红,应该非涂磊所愿。

网友说得没错,你给人的形象是正人君子,而且,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要注意。王源抽烟,就是不好的行为,道歉是必须的。

王源的道歉,就很好。而不是涂磊这种方式,将网友的评论分成三类,逐一点评。你还以为你是在《爱情保卫战》呢!用你的阅历,点评别人的爱情,这个方式,在节目中可以,在现实,就用错地方了。

涂磊的表达,很涂磊。但是,网友要的,不是这个,要的是规规矩矩的道歉,没有理由。一些人的观点是: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欺骗。涂磊,你欺骗大家了!

涂磊的做法是不对的,虽然是道歉了,很多人不愿意相信,包括一些主持人,就在这里。没有老老实实讲自己的问题,而是耍心眼。心眼多的人,有的是。

他觉得是很诚恳地道歉,但很多人为何有不一样的想法,涂磊可能没有想过,只是在走形式,这样的心态就导致语言描述出现问题,让大家群起攻之。

涂磊属于出力不讨好的,很多人的道歉,可能是模板化,但他用“涂磊”式表达,在节目中可以,但在网络上,可不行。因为网络是各种信息的汇聚地,很多人对一个观点有很多种解读,涂磊中招了。

涂磊的错,应该改,更应提防一些人

涂磊这样做,也是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这个做法是错误的。他是不是应该听那个主持人的,改换交通工具?没有必要。要是赶时间,要是觉得高铁不舒服,凭啥要听这个主持人的?

这个主持人用质问的方式来表达对涂磊的愤慨,好像涂磊破坏人家家庭了一样,至于吗?他是做错了,但没有伤天害理。用涂磊的话说,自己的人品,经得起考验。

这个主持人义正辞严,感觉不是在喷涂磊,而是想火自己,为了让自己火,用了一个出位的表述,这种做法,是不是急了?

张艺谋和章子怡参加一个活动的时候,他明确告诉章,不要上台,他上去之后,看到章穿着肚兜站在旁边,他很尴尬。下台以后,狠批章子怡,说她将野心都写在脸上。这位主持人是不是也这样?

想出位,可以啊。但不能踩着人家上去,好不好?你们好歹是同行,难道同行是冤家吗?郭德纲曾经经历的,都是同行的排挤,难道主持人也这样吗?

涂磊做错了,自己也承认了。但是,不能因为这一个事情,就说涂磊的人品出现问题,要是他这样都出问题了,陈蓉、程雷、朱桢等主持人,是不是就十恶不赦了?

人家只是到富豪那里祝寿,说了些谄媚之词,他们获得的处罚,可谓是严厉。但是,并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而是取消2年考核奖,之后就没有其他事了。怎么着,将涂磊赶出主持界,就满意了?

涂磊出去了,那些人也未必能上来,因为上来是要凭实力的,而不是落井下石。这样的主持人,人品是不是应该考察一下了?

要是没有问题,再参加节目的选拔,能不能升级再说。但就这个事情而言,涂磊是有错,但背后捅刀子的,是不是更应该提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涂磊表示,这个错,他认了。以后不会,请大家监督,要是再犯错,大家讨伐也来得及。

立马将他置之死地,这是多么狠的心?做人留一线,日后好想见。评论别人的时候,多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能做到?要是做不到,麻烦您,闭嘴吧!

写在最后:

涂磊的错,我们普通人,都可能犯。随地吐槽、户外抽烟这样的错误,很多人都会有,但由于我们是普通人,只要提醒,我们都会注意,改正了。

涂磊是公众人物,他的行为被放到网上,引起公众讨论,这个错,大吗?大。因为有示范效果。真的大吗?也不大,只要注意,就可以改掉。

心中有敬畏,行动有规矩。这应该是网友批评涂磊的目的,也是涂磊以后做事需要注意的,但绝对不是将涂磊一棍子闷倒,拖出去了事。

做人做事,三思而后行,这是大家希望涂磊做的。也是公众批评的目的,希望涂磊能够改正,在节目中,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心灵鸡汤。你喜欢看他的节目吗?

关于深思而后行的诗句

如果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将会导致一些该做的事没有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反而做了,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这时候很多人都会后悔:我当初为什么要那么做呢?这就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语:“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中国还有句古话叫“三思而后行”,也就是在做某件事之前,先要考虑一下后果。

如果我们在做事之前都能做到这样,就会避免做很多错事。

因此,我们要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自己做了错事的时候,首先要认识到由于自己的错误给他人、给社会造成了损害,也给自己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应该主动的去承担责任,并尽可能地加以弥补,而不要再想方设法为自己开脱责任,那只能使自己错上加错。

其次,要认识到主动地承担责任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而且会培养起自己的责任感,使自己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很重用的一环,它可以避免我们因对行为产生的后果缺乏预见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损害。

当自己做错事而又给他人、社会带来影响的时候,要勇于承担责任,这也是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1.关于像三思而后行的诗句有哪些

三思而后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三:古人说“三”的时候,往往不指确数的“三”,而是表示次数很多。但这里和“再”相对,所以仍旧看做确数。指考虑周到,然后再去做。 季文子遇事都要考虑三次才去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想两次就可以了。”

谋定而后动 语出《孙子兵法》: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在合适的时机收手,会有收获。

相近意义的词句: 高瞻远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居安思危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倚!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2.关于深思慎取的事例和名言

春秋末,范蠡为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忠心效命,勤苦效力,为越王谋画20年,帮助勾践发愤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国势日盛,公元前482年,乘吴王夫差在黄池大会诸候之机,他建议勾践发兵攻吴,获大胜,俘吴太子友,数年之后灭吴,迫使夫差自杀,雪洗越国当年被吴灭亡的耻辱。继而又助勾践北征,直副齐鲁,称霸中原。

此时范蠡觉得危险就在眼前,功高震主,君主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兔死狗烹”,历史上的例子多了。于是他收拾细软,带上家属悄悄远去,改名陶朱公,归隐经商。与其同时辅佐越王的文种,不听劝告,留恋富贵,结果被勾践所杀。

长孙皇后与其兄长孙无忌,帮助唐太守李世民完成大业,建立大功。太宗欲封长孙无忌为宰相,长孙皇后闻讯后,出面力阻。她对唐太宗说:“臣妾感谢圣恩,臣妾已位尊至皇后,长孙家不能再封赏了。汉朝的教训太深了,当年吕后受皇上宠幸,满朝都是吕家的人,结果图谋造反,遭灭之灾,祸国殃民。长孙无忌不能为相,请求皇上另找人选。”李世民拒不采纳皇后的请求,仍封长孙无忌为相。

长孙皇后向皇上请求遭拒绝,于是就将其兄长孙无忌找去,向他讲清利害,要他远避裙带,切不可贪图眼前荣华富贵而酿成大祸。无忌最后被皇后说服,向皇上力辞宰相之职。

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经办衣》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宋·胡宏《胡子知言·文王》

多言不可与谋,多动不可与久处。明·薛宣《读书录》

言为世范,行为士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言有物,行有格。《礼记·缁衣》

出门要三稳:身稳,手稳,口稳。中国谚语

言寡尤,行寡悔。《论语·为政》

得意之事不可再做,便宜之处不可再住。中国谚语

鸟三顾而后飞,人三思而后行。中国谚语

成事每在穷困日,败事多在得志时。中国谚语

怒多横言,喜多狂言。明·吕坤《续小儿语》

言行如走棋,一动思三步。中国谚语

古之天子,口不敢戏言,身不敢妄动;动必三省,言必再思。白居易《塞人望归众心策》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斯宾塞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琼瑶佩语·修己》

图大者,当谨于微。吕近溪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陆贾

小谨慎多制胜,感情冲动事多难。绪儒斯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胡宏《胡子知言·文王》

多言不可与谋,多动不可与久处。薛宣《读书录》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为政》

言为世范,行为士则。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贾谊《新书·大政上》

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礼记·儒行》

言必有据。鲁迅《故事新编·序言》

3.形容人做错事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古诗

1、《怅诗》

唐代:杜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译文:自己寻访春色去的太晚,以至于春尽花谢,不必埋怨花开得太早。自然界的风雨变迁使得鲜花凋谢,春天已然过去,绿叶繁茂,果实累累,已经快到收获的季节了。

2、《长歌行》

汉代: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译文: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莫,莫,莫。

4、《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5、《钗头凤·世情薄》

宋代: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译文:世事炎凉,人情险恶,黄昏中下着雨,打落片片桃花。晨风吹干了,昨晚的泪痕,当我想把心事写下来的时候,只能倚着斜栏,心底里向着远方的你呼唤;和自己低声轻轻的说话,希望你也能够听到。难,难,难。

我们咫尺天涯,今时不同往日,我身染重病,就像秋千索。听着远方的角声,心中再生一层寒意,夜色甚深。?怕人询问,我忍住泪水,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瞒,瞒,瞒。

“三思而后行”为什么不好?_三思而后行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