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南京立春饮食习俗是什么_咬春是什么意思

南京立春饮食习俗是什么_咬春是什么意思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8 10:03:23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南京立春饮食习俗,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南京立春饮食习俗

立春应如何躲春

立春躲春注意事项

南京立春饮食习俗

1、萝卜

过去“咬春”就是买个萝卜来吃,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那么老南京“咬春”为什么要嚼萝卜呢 根据《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南京人从古到今都爱吃萝卜,气候土壤环境也很适合种萝卜,种出来的萝卜鲜嫩多汁,吃起来十分爽口。不只在立春这天,南京人爱吃萝卜是出了名的,甚至还流行“南京大萝卜”的说法,形容淳朴、热情、保守的南京人,可见南京人和萝卜极有渊源。

立春时,老南京餐桌上还常多些荠菜、大葱、韭黄等春天的时令蔬菜,也有“咬春”的意思,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2、炸春卷

立春到,说到老南京最主要的年俗,就是炸春卷了,这叫“咬春”。“立春”这一天,民间有“咬春”的说法,过去人“咬春”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现在的老南京“咬春”一是尝美食,二是图个吉利。

《岁时广记》记载:“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以肉或素做馅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后来蚕字音谐转化为卷,即现在的“春卷”。古时常用椿树的嫩芽为馅,元代用羊肉为馅,现今则多以猪肉、豆芽、韭菜、韭黄等为馅,也有用荠菜做馅,谐音“聚财”。

春卷以薄面皮包馅,用油炸制而成,皮一般用麦面,也有用鸡蛋皮、豆腐皮的,馅料分南北两派,北方多用韭菜、豆芽、肉丝等,南方多用白菜、肉丝、虾丝、海米、芹菜、豆沙、水果等。春卷色泽金黄、外皮酥脆、肉馅鲜嫩、香气诱人,除了立春,平时也会经常吃。

3、春饼

每年立春日,南京人有吃春饼的风俗,名曰“咬春”。吃春饼的风俗古已有之,晋代有“五芋盘”即“春盘”,就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式因地而异。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同时要配上时令菜炒制的和菜,如韭黄等切丝炒。有的地方还讲究用酱肚丝鸡丝。吃时要用春饼将和菜包起来吃,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吃春饼时,每人面前最好放一只干净的平碟子,将春饼置于其上,放上和菜或其他炒菜,卷好,拿着吃。在吃春饼的同时,还可以配些汤水来滋润。春饼宜配绿豆稀饭或红豆小米粥等。但若有一碗酸辣汤,或其他汤类,亦无不可。

温馨提示,立春养生最好是吃应季蔬菜,如菠菜、芦笋、生菜都是不错的选择,巧妙搭配更能达到营养均衡的效果。

<<<返回目录

立春应如何躲春

躲春,就是躲开立春的这一天。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

更有一些地方习俗里面,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还有一点是在房间里或者任何一个地方待着,只要不出门,不见月光,安安静静的待上两个小时左右,一直从太岁出现待到太岁离开,这样就能化解一年的灾祸,也就是成功的躲春。

<<<返回目录

立春躲春注意事项

敬太岁

用敬太岁的方式,来恭敬流年岁君,起到流年趋吉避凶、旺运助运的效果;建议立春时间(两小时内)在居家正北方位置摆放三样水果(如苹果、火龙果、葡萄等)朝正北方恭敬拜三拜,示意敬拜岁君,保一年平安顺心。

家中摆绿植

除此,可以在家中摆放绿植。立春是万物复苏的日子,此时正是绿植生命力最顽强,生长最茂盛的时候,所以不妨在家中的太岁方位摆上一些绿色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化解太岁带来的不利影响。

尽量不要搬家

在犯太岁期间运势都是很低迷的,此时最忌讳“动”,更不要说搬家了,就连出远门也不宜太过频繁。如果立春当天有搬迁事宜,包括搬新家、搬新办公室、店铺变迁等,应当推后再做打算,不然会影响家宅运势。

尽量少睡懒觉

在立春当天应尽量少睡懒觉,宜出门多做活动,比如参加朋友聚会或者聚餐等。这一天应保持一个精力充沛、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整一年的运势才会有所好转。

参加一些喜庆活动

立春当天宜参加一些喜庆活动,如果恰巧有朋友结婚那就更好了,这是转运的好方法,去婚礼现场沾沾喜气,有利于个人运势的提升。

<<<返回目录

咬春有什么寓意

吃春又称为咬春或者啃春,中国民间立春节令食俗。既是指要在春天吃适宜养生的食物,也是指要多吃时令季节的果蔬。关于春分前后的饮食,中国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

打春咬春是什么意思

咬春是立春的一种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除了吃萝卜,各地还有吃春盘、春饼、春卷等习俗,也都可以叫做“咬春”。

在饮食上,立春时节有特殊的食俗,即吃春饼或春卷等,称之为“咬春”。不同地区“咬春”的具体食物也不相同。

立春意味着天气逐渐变暖。古人讲究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这个时节,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蛰居的虫类慢慢苏醒;河里的冰也开始融化,鱼背负着碎冰片向水面游动。

立春为什么大家都吃春饼?

打春咬春是立春的习俗。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

3000年前我国就有迎春仪式,至今已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咬春的吃春盘、春饼、春卷、咬萝卜习俗等。

立春的历史习俗

自唐朝起,民间还普遍流传有吃春盘的立春食俗。如南宋后期陈元靓所撰的《岁时广记》一书引唐代《四时宝镜》记载:“立春日,都人做春饼、生菜,号春盘。”

春盘一词也屡见于唐代的诗词作品中,如诗人岑参在《送杨千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一诗中就曾这样写道:“汝南遥倚望,早去及春盘。”到了宋代这一习俗更加普遍,北宋大词人苏轼曾在其诗词作品中多次提及这一习俗,如“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愁闻塞曲吹芦管,喜见春盘得蓼芽”。

立春啃春是什么意思

立春吃春饼是一种习俗,起源于唐朝,有迎春的意思。

立春吃春饼也叫“咬春”。由于立春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蔬菜发出嫩芽,人们尝鲜,古人就用面皮包着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饼,寓意着五谷丰登,也是春天的象征,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传说吃了春饼和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春饼,会使人们更加勤(芹)劳,生命更加长久(韭)。

最早的春饼是与合菜物在一个盘里的,称为“春盘”。关于春盘的记载,可见于周处《风土志》:“正无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盘。五辛者,所以发五脏气也。”这里的五辛盘即春盘。《四时宝镜》说“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唐宋时,春盘已放在立春日出现。

立春吃春饼生菜等是立春习俗之一,俗称嚼春、咬春或者尝春,立春吃春饼有迎春的寓意。

有记载说宋代宫廷的荠菜迎春饼是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春饼薄如蝉翼,这里记载的是用稀面在1种平锅上抹一下,即成极薄透明的饼,用来包荠菜馅,然后用油炸出的春卷(又叫春盘)。春饼、春卷是古人心目中的春的象征。

啃春什么意思

立春啃春指的是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盘的,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由于立春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蔬菜发出嫩芽,人们尝鲜,便用面皮包着五彩缤纷的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饼,寓意五谷丰登,并将它互相赠送,取欢喜迎春、祈盼丰收之意。顺时而食,是心与自然的沟通,吃下与节令相合的食物,就是将整个四季放入了口中。老北京吃春饼最讲究,一定要卷成筒,从头吃到尾,寓意“有头有尾”。

咬春是什么意思啊

啃春又称咬春,中国岁时风俗,中国北方京、津等地立春日有吃春饼和生萝卜的习俗。

啃春又称咬春,中国岁时风俗,中国北方京、津等地立春日有吃春饼和生萝卜的习俗。古文中多有记载,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曰咬春。”清吴伟业 《琵琶行》诗:穿宫近侍拜长秋,咬春燕九陪游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春》:是日(立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

中国民间总是把立春叫打春,而打春这天,乡人又有一个习俗,就是在立春时刻,不论大人、小孩都要啃吃几口萝卜,这习俗叫啃春。要说这啃春习俗的来历,还有个神奇的传说。

传说,远古的时候,人们在狩猎的同时,开始搞点农业,那时候三皇五帝也都把种粮列为万行之本。乡人呢,更是以种粮为天职。所以,不论三皇五帝,还是乡人百姓,对一岁之首的春,更是心里十分重视。那时候,人们到了立春这天,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仪式来庆祝。

打春简介:

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史书上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京都风俗志》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

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这里说的芒神,就是春神,主宰一年的农事。老北京的庙会里,一般都会在卖皇历的同时连带着卖春牛图,春牛图上前面牵牛的那个男子,画的就是芒神。

彩牛绘身,鞭炮齐鸣,还有装扮成春官的人在道前相迎,接芒神、打春牛,这样的仪式历史很悠久了,而且最早都是宫里亲自出面操办这一切的。宋《东京梦华录》书中曾经记载:芒神和春牛“从午门中门入,至乾清门、慈宁门恭进,内监各接奏,礼毕皆退”。

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

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盘的,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词语造句:

1、在立春这天,传统的北京人必吃上一口儿春饼炒合菜,这不仅为了应“咬春”的典,更是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能和和美美,顺顺当当儿地生活,正所谓“天地一家春”。其实“吃”在很多时候都不是为了充饥,而是对一种情感的寄托。

2、立春要摆咬春宴,大家来把幸福咬,咬汤圆,甜蜜蜜;咬饺子,合家欢;咬春卷,日子甜;咬春饼,幸福一层又一层。祝立春日幸福快乐!

3、昨日上午,建国门街道在金宝街举办立春日鞭春牛和咬春活动,打扮漂亮喜庆的小牛童和春姑娘一起挥鞭打牛,一打风调雨顺了,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

4、年初二,逢立春。回娘家,探探亲。携礼物,满欢心。卷春饼,庆立春。吃萝卜,咬咬春。白昼长,天生温。勤换衣,宜捂春。祝福你,开开心心满园春!

南京立春饮食习俗是什么_咬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