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在 什么 地方可以找到 快书《吹牛》的台词啊_什么是山东快书

在 什么 地方可以找到 快书《吹牛》的台词啊_什么是山东快书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8 10:09:50

山东快书“吹牛”

有这么一个大老黑,专门爱把牛皮吹。他爹今年45,他硬说是42年前的革命老前辈。

3岁就参加革命了。原来他是个小商贩,这一天他在农贸市场贩来鱼一推,其他人都在规规矩矩的做买卖,唯独他为了赚钱经胡吹,他拿着个大称吆喝着卖:“卖鱼来、卖鱼来,来晚了要后悔哎。我这鱼是太平洋出的黄花鱼,味道美来肉也肥,来晚了要后悔哎,我这鱼老头吃了能年轻、皮肤黑的吃了能变白,我这鱼老太太吃了不掉牙,大姑娘越吃人越美哎。买吧、买吧、快买吧,来晚了可就没下回了。哎、哎,你这鱼多少钱一斤,哦!现在便宜卖三块了,刚才二十块钱我卖了两大堆,二十!啊!好、好这一堆咱以后说,你先把那两堆上了税吧?我说同志你是干什么的?我是税务局的。刚才我是吹牛皮,根本没有鱼两堆,再一说,自古吹牛不上税,要知道上税我也不敢吹啊。

山东快书演员李东风是什么级别

经常听相声听曲艺的人,尤其是刚开始听相声不久的人,很多人一定对一个问题很困惑,那就是相声舞台上经常提到的数来宝、快板还有快板书、竹板书,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相对来说,山东快书由于伴奏工具的不同一眼就能认出来,但是数来宝、快板、快板书和竹板书在伴奏工具上一眼望去差不多,都是竹板之类的打击乐器,这就容易让人有困惑了。

再延伸一下,相声里尤其是快板表演中经常提到什么“言前辙、辙口、辙韵”是什么意思?还有快板三大流派之分是怎么回事,比如高峰和于谦的快板就是两个流派。

笔者就简单结合文献,再加上个人的理解说一下,如果不当之处还请各位相家担待。

一、 数来宝、快板、快板书和竹板书的区别

相对来说,数来宝是快板和快板书的祖宗,这个争议不大,数来宝是最早出现的,伴奏乐器也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牛胯骨,上面带着铁圈或者铃铛。还有一种叫撒拉几,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在数来宝艺术的基础上才发展出了七块板的快板和快板书。此外,快板艺人的师父师爷很多都是数来宝艺人,像高凤山的师父就是数来宝艺人曹德奎。

简单说来,数来宝和快板以及快板书的最大区别还不是伴奏乐器,而是辙口的运用和语言结构的不同。数来宝用的是“花辙”,可以做到每段一个辙口甚至每句一个辙口,最常见的比如“打竹板,进街来,一街两巷好买卖”,下一段就变成了了“叫我走,不能走,走到天黑空着手。”三三七的语言结构配上灵活的辙口,显得活泼俏皮,大家可以去听听马志明黄族民的相声《数来宝》,这是比较经典的。

而快板和快板书一是突破了传统三三七的语言结构,尤其是王派快板,不光是语言结构不同,中间甚至还有包袱。二是讲究一个辙到底,极少出现分段的辙口,比如高凤山的《同仁堂》就是“遥条辙”,每句最后一个字都是“药,槽,条”之类的辙口。

快板书则是在快板之后出现的,加了一个“书”字,就证明它是讲故事为主,而不是单纯的炫技和说包袱。它在快板的基础上增加了类似评书的叙事结构和方法,一般来说都是长篇叙事。

竹板书原则上来讲和数来宝是有渊源的,但后来自己成了一个门类,有单独的艺术传承,和快板说为主不同,竹板书是以唱为主,配上和快板类似的伴奏乐器。

郭德纲曾介绍说竹板书这玩意儿要失传了,这话确实,目前唱竹板书的人越来越少。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岳云鹏,他算目前唱竹板书比较不错的艺人了,像央视在录制专题纪录片《百年板声》介绍到竹板书时,用的代表作就是岳云鹏的《水漫金山》,这个纪录片是很多专家如刚刚去世的高玉琮老师和央视合作拍摄的,能选择初出茅庐的岳云鹏的代表作,由此可见竹板书这个技艺确实会的人不多,这也算是岳云鹏的一个傍身法宝了。

除了数来宝、快板、快板书和竹板书之外,我国各地还有很多种类似的打击说唱艺术,比如四川金钱板、山东快书、天津快板等,但笔者认为天津快板应该算天津时调的一种,只是沾上了快板的名字。

二、 十三道大辙是什么?

快板艺术创作中最常用的就是辙口,不光是快板,绕口令,顺口溜,甚至是很多流行歌曲在创作时都要遵守和参考十三道大辙,当然,也许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东西,但中华语言博大精深,你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用到了。

十三道大辙其实很简单:

发花辙:韵母a,ua,ia,对应的字如“发、家、大”等。

比如说: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梭波辙 :韵母e、o、uo ,对应的字如“哥、罗、多”等

比如:要问女人有几何,俺也不知多少个。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个?

乜斜辙:韵母ê、ie、üe,对应的字如“约,略,斜”等

比如: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姑苏辙:韵母u,对应的字如“福,路,苏”等

比如: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一七辙:韵母i、ü,对应的字如“衣,期,雨”等

比如: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怀来辙:韵母ai、uai,对应的字如“来,坏,怪”等

比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灰堆辙:韵母:ei、uei(ui),对应的字如“飞,悲,吹”等

比如: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啊筛石灰

遥条辙:韵母:ao、iao,对应的字如:“药,靠,少”等

比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油求辙:韵母ou、iou(iu),对应的字如“流,秀,藕”等

比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言前辙:韵母an、ian、uan、üan,对应的字如“先,冤,前”等

比如:忽见天上一火链,好象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人辰辙:韵母en in uen(un) üen(ün),对应的字如“村、君、孙”等

比如: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江阳辙:韵母ang、iang、uang,对应的字如“刚,江,狂”等

比如:玉皇爷爷也姓张,为啥为难俺张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先扒龙皇庙,再用大炮轰你娘。

中东辙:韵母eng、ing、ueng(weng)、ong、iong,对应的字如“红,穷,灯”等

比如:看见地上一条缝,灌上凉水就上冻。如果不是冻化了,谁知这里有条缝

十三道大辙之外还有个小辙,韵母er,用在儿化合辙。

如果你想写快板、顺口溜、绕口令,甚至于写歌词,十三道大辙是必须首先要熟练掌握的。

三、 快板三大流派的区别

说到快板,就不得不提快板“王高李”三大流派,这是绝大部分学快板的人都绕不过去的,那么三大流派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高派快板,创始人高凤山,目前在世的传承人有崔琦、石富宽、李菁和于谦等人。

高派快板是距离传统数来宝最近的一个流派,特点是节奏快,口齿清脆,听起来速度快情绪很高亢,典型代表作如《同仁堂》。

王派快板,创始人王凤山,目前在世传承人有高峰等人(笔者知道的真不多)

王派快板是结合了竹板书发展而来的,听起来显得很轻松自然悠闲,端着个小板娓娓道来,情绪虽不高亢但连绵不断让你欲罢不能。经典代表作如《双锁山》。

李派快板,创始人李润杰,目前在世传承人有张志宽等人

李派快板就是快板书,特点是能大篇幅叙事,人物描写跟评书似的有开脸,叙事段落分明,中间动作比较多,看起来比较有意思,说白了就相当于打着竹板带辙口带动作的评书。

笔者个人理解啊,高派相当于摇滚范儿的快板,王派相当于婉约抒情派的快板,李派相当于嘻哈说唱风格的快板。

抛砖引玉,不喜随便骂,哈

中国曲艺有多少曲种?各是什么?

国家级。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李东风是出生在济南的独立音乐人,由各省文旅厅组织的高级职称委员会委员评审成为国家一级指导,是国家级艺术演员。代表作品《武松打虎》、《艺术也疯狂》、《坐唱数来宝》等。

什么叫快板啊?

中国曲艺全部曲种

相声 | 小品 | 评书 | 山东快书 | 快板 | 二人转 | 鼓曲 | 天津时调 | 梅花大鼓 | 铁片大鼓 | 西河大鼓 | 京韵大鼓 | 单弦 | 北京琴书 | 山东琴书 | 四川清音 | 福州评话 | 南昌清音 | 苏州评弹 | 扬州评话 | 蒙古族好来宝 | 白族大本曲 | 姚安莲花落 | 侗族琵琶歌 | 花灯说唱 | 陕西独角戏 | 陕北说书 | 壮族末伦 | 独脚戏 | 双簧 | 上海说唱 | 金钱板 | 贵州琴书 | 潞安大鼓 | 乐亭大鼓 | 兰州鼓子 | 长沙弹词 | 常德丝弦 | 四川谐剧 | 四川扬琴 | 湖北评书 | 西藏折嘎 | 青海平弦 | 九江文曲 | 粤曲 | 三弦书 | 大调曲子 | 河南坠子 | 尺唱 | 锦歌 | 徐州琴书 | 温州鼓词 | 苏州评话 | 绍兴莲花落 | 桂林零零落 | 安徽琴书 | 凤阳花鼓 | 福建南音 | 苏州弹词 | 壮族蜂鼓说唱 | 京族弹唱 | 天琴弹唱 | 尼呐哩 | 瑶族铃鼓 | 打溜子 | 宁夏坐唱 | 湖南瓦乡歌话 | 鸡毛竹 | 神农架龙凤鼓 | 土家围鼓 | 竹柝曲 | 来帕尔 | 嘣嘣妥 | 伊若乐 | 天津岔曲 | 平鼓弹唱 | 内蒙古陶力 | 龙头琴弹唱 | 扎年弹唱 | 乌力格尔图道 | 溜子说唱 | 湖北土家小曲表演唱 | 口弦琴 | 玛克塔拉 | 岱日查 | 乌力格尔 | 笑呵亚热 | 花腰傣铓鼓说唱 | 玛克塔拉 | 吉林才谈 | 嘛哈哩 | 古尔鲁 | 恩施三才板 | 彝汉双语相声 | 吉林独角戏 | 青海白嘎尔 | 哈调弹唱 | 藏语说唱表演 | 吉林鼓打令(唱谈) | 都它尔弹唱 | 广东小曲表演唱 | 西藏相声 | 瓦乡歌话 | 酋水土鼓 | 格萨尔说唱 | 上海滑稽戏 | 京东大鼓 | 太平歌词 | 梨花大鼓 | 子弟书 | 西城板 | 滑稽大鼓 | 八角鼓 | 太平鼓 | 山东大鼓 | 花钹大鼓 | 北京曲剧 | 十不闲莲花落 | 联珠快书 | 岔曲 | 马头调 | 槐书 | 锣鼓曲 |

想学山东快书手里拿的东西叫什么我想学

快板属于中国曲艺中韵诵类即似说似唱的一类表演形式。快板虽然都以节奏感极强的数唱或诵说方式进行表演,所说唱的曲词均是句式比较规整的韵文。快板一般只表演说理或抒情性较强的短篇节目,且曲词的押韵方法比较自由,称为“花辙”,即可在一段曲词中自由转韵。快板书,曲词的基本句式,是七字句为主的上下句体结构,但实际运用时只要与说唱的节奏与曲调不矛盾,常常嵌字、增字或减字,句式自由灵活。快板类也依流布地域、方言采用及说唱风格的不同,而有诸如数来宝、说鼓子、陕西快板等等曲种。快板在表演形式上均十分简单,一般由演员站着以手持击节的小型打击乐器,自行伴奏说唱。有一个人表演的“单口”形式,两个人表演的“对口”形式,和三个人或三人以上表演的“群口”形式。用来伴奏即击节的乐器,也依具体曲种而有所不同,如山东快书使用的是两个月牙形,方寸大小的铜片,表演时单手击节,称为“鸳鸯板”;数来宝或者快板用的是一大一小两付竹制击节乐器,其中大板为两块,小板为五块,大板较大,小板的五块竹片较小,用绳子串结起来,表演时演员左右手分持大板和小板说唱。段落之间常常击节打板,演奏出各种花样的打击效果,以娱观众。快板作为韵诵型的口头说唱艺术类型,十分注重曲词语言本身的创作和艺术上的魅力。不仅有中国传统诗歌创作惯用的“赋、比、兴”手法,而且非常倚重诸如排比、对仗、双声、叠韵、谐音、双关、比喻等等汉语言丰富多彩的修辞技巧。在审美风格上,又很崇尚喜剧色彩和娱乐效果,讲究风趣与幽默,也注意使人发笑的“噱头”或“包袱儿”的创造,追求寓教于乐的美学境界。

山东快书是用什么工具伴奏的?

鸳鸯板

板,又称鸳鸯板,取成双成对之意,是两块大小、形状相同的半月形熟铜板,其长短、宽窄与持打人手形有关。也就是说:形状都一样。而大小尺寸只能按说书人手掌大小订做。没有一定的。山东快书的击节乐器。高元钧的师傅戚永立于宣统二年(1910)置备。质地为黄铜,两块板一样大小,底边长十三点四厘米,弧高四点三厘米。戚永立用此板演唱于山东、河北等地,民初享誉曲坛,人称“独行千里一只虎”。民国三十三年(1944),戚永立将此板传与徒弟高元钧,高元钧着人于二板上分别刻写“高元钧”三字,遂携此板四处献艺。

1952年,高元钧将板赠与徒弟刘洪滨。故此板现存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文工团刘洪滨处。

山东快书的鸳鸯板

山东快书的伴奏乐器在演变过程中是多种多样的,最早用两块瓦片击打伴唱,后来用过钢板、竹板等等,现在大多数山东快书演员用的都是一副铜板,有时为了某些效果也配一副大竹板,这种形式称为:刀里夹枪或者刀里夹鞭。有些演员(主要是于传宾于派的传人)用“四页板”伴奏,即右手拿一副大竹板,左手拿一副小竹板,小竹板伴唱,大板只打过门和模仿类似的音响效果。下面只谈持打铜板的问题。

1. 鸳鸯板简介

铜板,又称鸳鸯板,取成双成对之意,是两块大小、形状相同的半月形熟铜板,其长短、宽窄与持打人手形有关。板的弧形一面的边缘比直形一面的边缘稍薄一些为好,这样音响会清脆、优美些。板的两端的锐角不要太尖,不然音色会高而飘,与人的声音不合,当然如果能通过定音使板音与自己的嗓音相匹配更好!

2.板的拿法

一般应持于左手,通常两块铜板音色、音量不会相同,应该把音色圆润、优美,音量比较嘹亮、柔和的选为上板,较次的一块为底板。具体拿法,把底板直形一边冲着手掌的方向,平放在中指和无名指的上方,食指和小指贴放在板上,再将小指弯曲贴向手掌,从而让出上板的击打空间,然后将中指、无名指的上指节弯曲将板扣紧。最后把上板取中放在食指上,板的直边紧紧靠在食指第三节根上,再用拇指一侧轻轻的按住。

拿板的姿势,开始要注意,上臂自然下垂,小臂向右前方伸平;手腕也要伸直,保持底板水平,这样加上手指的力量,板就不容易脱落。要注意多练习手指的力量,把两块板控制好,尤其是上板容易滑动,要控制使他的位置保持适中、均衡。

3.板的打法

板拿对了,第一步先练习“当”音。手腕向外转,拇指要控制住上板,不要让他碰着底板的上端,这是两块版也同时向外倾斜,突然之间手腕猛向里转动,是上板的下端打在底板的下中部约五分之一处,接着手腕恢复的原来的位置。这样就会打出来一个 “当”音,当然还需要反复练习,直到打出的音要真切、清脆、柔和、圆润。练习的时候,关键在于拇指力度适中,手指不要接触太多,按得不要太紧,否则不灵活且音质发闷,也不好听;按得太松则音就会发飘。

“当”音练好之后,就可以练习单点,即:当嘀咯当。具体的打法,按照前面的打法打出“当”音之后,手腕继续向里转,到手心向下时,再猛地向上一翻,使地板碰响上板,发出“嘀”的声音,接着翻到手心朝上且两块板向后倾斜时,上板的上中部又碰响底板的上端,发出“咯”的声音,趁势向里一转,再打出“当”的声音。这四个音的节奏是:当嘀咯当,占二拍。“当”是板,为强音;“嘀咯”是眼,为弱音。练好了单点之后,就可以练习打更长的的过门,如:

当嘀咯当当嘀咯当当嘀咯当嘀咯当嘀咯当当嘀咯当当嘀咯当当嘀咯当嘀咯当嘀咯当

单点练好了就可以去练习花点,即:O嘀咯当 当当嘀咯当。只要熟练掌握了单点,花点功到自然成。板的练习要全身放松,心态平和,切忌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4.主要的几种练习姿势:

(1)抱月式 因铜板形似月牙,故称其为“月”,抱月式就是前面介绍的基本姿势,有怀中包月之势。练习时要严格要求,扎扎实实。

(2)搅月式 即上臂小臂一起直立上扬,板过头顶,进行练习。此姿势练成之后,

演唱中的某些姿势如上臂端平,小臂直立,板与耳齐就容易了。

(3)捞月式 即上臂、小臂径直下垂立板击打。

(4)托月式 即左臂相左平伸取直、手心向上将板端平,反复练习,使小臂手腕动作自如。

(5)背月式 即上臂下垂后扬,小臂背向后腰,板冲腰椎正中击打。此姿势最难练习。

(6)拨月式 即持板的左手从右肩前起打,打出“当”音的同时向头部左上方甩动,同时打出“嘀咯”的声音,然后返回原姿势,最后一个“当”要落在右肩头前方。

曲艺包括什么

山东快书用鸳鸯板伴奏,它由两片半圆形的铜板制成。鸳鸯板的握法是两权平行,相隔食指。下边一块又称为底板。两板的弧形边向外,直地向手心。一般左手持板为正手板,右手持板为反手板。

将底板夹在左手食指、小拇指与中指、无名指之间,食指、小指在上,中指、无名指在下。然后,将下板的中心放在食指上,使上板成平衡状况,并拇指指肚轻轻按住上板,便上板以食指为杠杆,上下晃动。这时使上板下端碰击底板出一声“嘀”,而上半部则碰击底板的上端出一声“咯”,上板的下端再回来用力碰击底板出一声“当”,便打出山东快书的基本点:‖:嘀咯当:‖这个基本点也就是演唱山东快书时每个句子之间的小间奏。

在基本点的基础上,前边用上板儿的下端与底板儿碰击,“垫”上一个“当”的声音,然后再打基本点,就形成了单点的打法:‖:当嘀咯当:‖在单点儿的基础上,将基本点前边垫上两个连续的“当”,又形成了花点儿的打法:‖:当当嘀咯|当○(花点)一般打“花点”经常是三个连续在一组。

在这个花点联奏的基础上,前边加上两个单点,后边再加上一个单点,就形成了山东快书的开场点。当然,山东快书的开场点可以多种多样。

在演唱当中,还有一个“暗板”的打法,即用鸳鸯板上板的下端,轻轻敲击底板,每一板敲下,也就是每两个字敲一下板。敲击的声音要小,演员自己能听到即可,就象是演员拍着板,按节奏数唱词句一样,这个声音观众也能隐约听到。

中国曲艺有多少曲种?各是什么? [

问题一:曲艺包括哪些内容 小品绝对不算曲艺,话剧电视剧**更不是,这些东西应该算戏剧,和戏曲、曲艺完全是两个艺术范畴

常见的曲种有:评书、相声、山东快书、太平歌词、快板、单弦、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双簧、天津时调、天津快板、莲花落,京韵大鼓、西河大鼓、京东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矗东北大鼓、二人转、乌力格尔、扬州评话、锣鼓书、苏州评弹、潞安鼓书、福州酪铡⒏仕嘞托…………

简单地说就是以说唱为主的民间艺术形式的统称

问题二:曲艺是什么曲艺是说唱艺术的统称

单弦 岔曲 评书 评词 相声 南口 笑格 滑稽

沪书 弦词 评弹 啷当 杭曲 杭滩 花调 门歌

南词 锦歌 南曲 俚歌 小鼓 弹词 槐书 大铙

说鼓 歌腔 粤曲 南音 龙舟 木鱼 摸鱼 粤讴

文场 末伦 莫伦 唱师 竹琴 车灯 荷叶 盘子

相书 谐剧 赞哈 嘎锦 析尕 越弦 念说 双黄

快板 暗春 落子 析(口弋)

八角鼓 数来宝 子弟书 十不闲 快板书 西城板

怯大鼓 好来宝 岱日查 二人转 单出头 太平鼓

独脚戏 钹子书 锣鼓书 太保书 小热昏 唱新闻

四股弦 竹板歌 梆鼓咚 答嘴鼓 武老二 四平调

渔鼓坠 三弦书 鼓儿词 跳三鼓 三棒鼓 三才板

莲花闹 沐浴歌 竹板歌 琵琶歌 麒麟调 堂煌调

金钱板 大本曲 喊伴光 河州调 触嘴古 顺口溜

练子嘴 对口词 隔壁戏 帐子戏 打连厢 霸王鞭

绕口令 拉洋片 西洋镜

京韵大鼓 滑稽大鼓 梅花大鼓 北京琴书 单琴大鼓

联珠快书 太平歌词 京东大鼓 天津快板 天津时调

木板大鼓 西河大鼓 乐亭大鼓 唐山大鼓 太原大鼓

翼城琴书 乌利格儿 内蒙道情 东北大鼓 辽宁大鼓

昆高笛曲 浦东说书 上海说唱 苏州评话 扬州评话

南京评话 苏州弹词 扬州弹词 无锡评曲 南京白局

徐州琴书 扬州清曲 淮海锣鼓 杭州评话 杭州评词

杭州滩簧 四明南祠 四明文书 宁波走书 莲花文书

温州莲花 温州鼓词 永康鼓词 浙江道情 义乌道情

金华道情 义乌花鼓 凤阳花鼓 安徽大鼓 安徽琴书

四句推子 福州评话 芗曲说唱 十音八乐 江西道情

波阳渔鼓 湖口渔鼓 南昌道情 宁都道情 于都古文

吉安道情 萍乡春锣 南丰香钹 永新小鼓 宜春评话

江西清音 南昌清音 九江清音 瑞昌船鼓 山东大鼓

梨花大鼓 犁铧大鼓 山东琴书 改良洋琴 山东快书

山东渔鼓 山东洛子 胶东大鼓 山东柳琴 东路大鼓

三弦平调 毛竹板书 大调曲子 河南坠子 河洛大鼓

莺歌柳书 湖北评书 湖北大鼓 湖北渔鼓 湖北道情

湖北小曲 天沔小曲 汉滩小曲 文曲坐唱 郧西三弦

襄阳小曲 利川小曲 长阳南曲 恩施扬琴 宜都梆鼓

湖南渔鼓 衡阳渔鼓 湖南丝弦 常德丝弦 长沙弹词

长沙大鼓 祁阳小调 单人锣鼓 益阳围鼓 潮州歌册

粤东渔歌 广西渔鼓 南宁春锣 四川扬琴 成都扬琴

四川清音 四川评书 阿苏巴底 贵州灯词 贵州文琴

嘎百福歌 布依弹唱 云南扬琴 腾冲扬琴 昆明扬琴

哈尼哈巴 喇嘛马尼 陕北说书 陕南渔鼓 陕西书书

商雒说书 兰州鼓子 青海平弦 青海贤孝 青海道情

宁夏数花 福州(亻尺)唱

盐山竹板书 任丘竹板书 沁县三弦调 绍兴莲花落

绍兴平胡调 闽东莲花落 江西莲花落 赣州南北词

山东八角鼓 东山蕃邦鼓 广西零零落 姚安莲花落

北京时调小曲 沧州木板大鼓 山东木板大鼓

侗族琵琶弹唱

问题三:曲艺包括哪些艺术形式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曲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中国民间的说故事、讲笑话,宫廷中“俳优”(专为供奉宫廷演出的民间艺术能手)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等,就含有曲艺的艺术因素。到了唐代常随着讲说故事小说和宣讲佛经故事的“俗讲”的出现,以及民间曲调的流行,使得说话伎艺、歌唱伎艺逐渐兴盛,标志着曲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宋代由于社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壮大,说唱表演有了专门的场所,出现了职业艺人,各种说唱形式随之兴盛起来。明清两代至民国初年,伴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和城市数量猛增,说唱艺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逐渐形成今天所见到的曲艺艺术体系。

根据调查统计,中国目前仍活跃在民间的曲艺品种有400个左右,流布于中国南北各地。这些曲种虽然各有各的发展历程,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间性、群众性,具有共同的艺术特征。首先,曲艺表演是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语言生动活泼,简练精辟并易于上口。其次,曲艺不像戏剧那样由演员装扮成固定的角色进行表演,而是由演员装扮成不同角色,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把各种人物、故事表演给听众。因而曲艺表演比之戏剧,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其三,曲艺对生活的反映快捷,曲目、书目的内容多短小精悍,因而演员通常能够自己创作,自己表演。其四,曲艺以说、唱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因而它是诉诸于人们听觉的艺术,它通过说、唱 *** 听众的听觉来驱动听众的形象思维,在听众的思维想象中与演员共同完成艺术创造。其五,曲艺演员必须具备坚实的说功、唱功、做功和高超的摹仿力,能将人物形象刻划得维妙维肖,使事件的叙述引人入胜,从而博得听众的欣赏。

以上是曲艺品种艺术特点的近似之处,是它们的共性。同时这些曲种又是各自独立存在,自有个性的。不仅如此,同一曲种由于表演者各有所长,又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即使是同一流派,也因为表演者的差别而各具特色,这就形成了曲坛上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问题四:曲艺包括哪八大类?曲艺种类繁多,据统计,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共有三百多个曲种。按地区分,可分为南北两路。 南路主要有: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四川清音、湖北渔鼓、长沙弹词、广东南音等。 北路主要有:各种大鼓、琴书、单弦、数来宝、好来宝、二人转、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 曲艺中的说书、相声、快板等,早已流行全国各地,只是所用方言不同而已。 曲艺按“说”、“唱”来区分,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一)说类:主要有相声、评书等。 (二)唱类:主要有鼓词、单弦、清音、渔鼓、南音、坠子、琴书、二人转等。 (三)韵诵类(介乎说唱之间):主要有山东快书、数来宝、快板等。 (四)叙说为主,兼有唱篇的,有苏州弹词等。

问题五:曲艺包括哪些曲艺范畴很广,各类说唱形式基本都属于曲艺。

相声、单口相声、群口相声(化妆相声)、山东快书、数来宝,快板书、对口快板、双簧、对口词、

京韵大鼓、京东大鼓、单弦、乐亭大鼓、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山东柳琴)河南坠子、陕北道情等等等等。

问题六:曲艺是什么意思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曲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中国民间的说故事、讲笑话,宫廷中“俳优”(专为供奉宫廷演出的民间艺术能手)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等,就含有曲艺的艺术因素。到了唐代(公元618~904年),讲说故事小说和宣讲佛经故事的“俗讲”的出现,民间曲调的流行,使得说话伎艺、歌唱伎艺逐渐兴盛,标志着曲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宋代(公元960~1278年)由于社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壮大,说唱表演有了专门的场所,出现了职业艺人,各种说唱形式也随之兴盛起来。明清两代至民国初年(公元14~20世纪),伴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和城市数量猛增,说唱艺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逐渐形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曲艺艺术体系。根据调查统计,中国目前仍活跃在民间的曲艺品种有400个左右,流布于中国南北各地。这些曲种虽然各有各的发展历程,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间性、群众性,具有共同的艺术特征。首先,曲艺表演是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所以要求它的语言必须适于说或唱,一定要生动活泼,简练精辟并易于上口。其次,曲艺不像戏剧那样由演员装扮成固定的角色进行表演,而是由演员装扮成不同角色,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把各种人物、故事表演给听众。因而曲艺表演比之戏剧,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其三,曲艺表演的简便易行,使它对生活的反映快捷,曲目、书目的内容多以短小精悍为主,因而曲艺演员通常能够自己创作,自己表演。其四,曲艺以说、唱为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因而它是诉诸于人们听觉的艺术,它通过说、唱 *** 听众的听觉来驱动听众的形象思维,在听众的思维想象中与演员共同完成艺术创造。其五,曲艺演员必须具备坚实的说功、唱功、做功和高超的摹仿力,演员只有具备了这些技巧,才能将人物形象刻划得维妙维肖,使事件的叙述引人入胜,从而博得听众的欣赏。以上是曲艺品种艺术特点的不同程度的近似之处,是它们的共性。同时这些曲种又是各自独立存在,自有个性的。不仅如此,同一曲种由于表演者各有所长,又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即使是同一流派,也因为表演者的差别而各具特色,这就形成了曲坛上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问题七:古代的传统曲艺有哪些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有400个左右。流布于我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众多的曲种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发展历程,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间性、群众性,具有共同的艺术特征。

其表现为:

(一)以“说、唱”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说的如相声、评书、评话;唱的如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扬州清曲、东北大鼓、温州大鼓、胶东大鼓、湖北大鼓等等鼓曲;似说似唱的(亦称韵诵体)如山东快书、快板书、锣鼓书、萍乡春锣、四川金钱板等;又说又唱的(既有无伴奏的说,又有音乐伴奏的唱)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恩施扬琴、武乡琴书、安徽琴书、贵州琴书、云南扬琴等;又说又唱又舞的走唱如二人转、十不闲莲花落、宁波走书、凤阳花鼓、车灯、商 花鼓等。正因为曲艺主要是通过说、唱,或似说似唱,或又说又唱来叙事、抒情,所以要求它的语言必须适于说或唱,一定要生动活泼,洗炼精美并易于上口。

(二)曲艺不像戏剧那样由演员装扮成固定的角色进行表演,而是由不装扮成角色的演员,以“一人多角”(一个曲艺演员可以模仿多种人物)的方式,通过说、唱,把形形 *** 的人物和各种各样的故事,表演出来,告诉给听众。因而曲艺表演比之戏剧,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只要有一两个人,一两件伴奏的乐器,或一个人带一块醒木,一把扇子(评书艺人所用),一副竹板儿(快板书艺人所用),甚至什么也不带(如相声艺人),走到哪儿,说唱到哪儿,与听众的交流,比之戏剧更为直接。

(三)曲艺表演的简便易行,使它对生活的反映快捷。曲目、书目的内容多以短小精悍为主,因而曲艺演员通常能自编,自导,自演。与戏剧演员相比,曲艺演员所肩负的导演职能,尤为明显。比如一个曲目、书目,或一个相声段子,在表演过程中故事情节的结构、场面的安排、场景的转换、气氛的渲染、人物的出没、人物心理的刻划、语言的铺排、声调的把握、节奏的快慢等等,无一不是由曲艺演员根据叙事或抒情的需要,根据对听众最佳接受效果的判断,来对说或唱进行统筹安排,进行调度,导演出一个个令听众心醉的精彩节目。

(四)曲艺以说、唱为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因而它是诉诸人们听觉的艺术。也就是说曲艺是通过说、唱 *** 听众的听觉来驱动听众的形象思维,在听众形象思维构成的意象中与演员共同完成艺术创造。曲艺表演可以在舞台上进行,也可划地为台随处表演,因而曲艺听众的思维与戏剧观众相比,不受舞台框架的限制,曲艺所说、唱的内容比戏剧具有更大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为了把听众天马行空的形象思维规范到由说、唱营造的艺术天地之中,曲艺演员对听众反应的聆察更其迫切,也更为细致,因而他与听众的关系,比之戏剧演员更为密切。

(五)为使听众享受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美感,曲艺演员必须具备坚实的说功、唱功、做功,并需具有高超的摹仿力。只有当曲艺演员具有了活泼泼的动人技巧,对人物的喜怒哀乐刻划得惟妙惟肖,对事件的叙述引人入胜,才能博得听众的欣赏。而上述坚实功底之底蕴是来自曲艺演员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积累,以及对历史生活的分析、研究和认识。这一点对一个曲艺演员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是400来个曲艺品种艺术特点的不同程度的近似之处,是它们的共性。而400多个曲种各自独立存在,自有其个性。不仅如此,同一曲种由于表演者之各有所长,又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即使是同一流派,也因为表演者的差异各有特色,这就形成曲坛上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问题八:曲艺包括越剧吗曲艺不包括‘越剧’,越剧单是一个很有名的剧种。

曲艺包括:相声、数来宝、快板书、北京琴书、京韵大鼓、单弦(儿)、天津时调、天津快板、乐亭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书、山东柳琴、河南坠子,等等等等。

问题九:曲艺形式有哪些曲艺种类繁多,据1964年统计,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共有三百多个曲种。按地区分,可分为南北两路。

南路主要有: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四川清音、湖北渔鼓、长沙弹词、广东南音等。

北路主要有:各种大鼓、琴书、单弦、数来宝、好来宝、二人转、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

曲艺中的说书、相声、快板等,早已流行全国各地,只是所用方言不同而已。

曲艺按“说”、“唱”来区分,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一)说类:主要有相声、评书等。

(二)唱类:主要有鼓词、单弦、清音、渔鼓、南音、坠子、琴书、二人转等。

(三)韵诵类(介乎说唱之间):主要有山东快书、数来宝、快板等。

(四)叙说为主,兼有唱篇的,有苏州弹词等。

问题十:天津曲艺有哪些种类天津之所以被称做是曲艺之乡,还因为多种的曲艺形式都是在天津形成和繁衍的。比如说像天津时调、天津快板,都是天津所特有的。而京韵大鼓、京东大鼓、铁片大鼓、快板书等等就是在天津形成的。像相声、评书、单弦还有梅花大鼓、西河大鼓等就是在天津兴盛和繁衍的。曲艺在天津昌盛不衰几度辉煌并产生过许多大师级人物。

山东的戏曲是什么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曲艺在中国有着深远的渊源。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主要特征是通过说、唱敷演故事和刻画人物。经过唐、宋、明、清的朝代更迭和历史演变,流传至今在民间的曲艺品种400个左右,大致可归纳概括为评书、相声、快板、鼓曲、说唱等五大类。

评书类

评书的特点是由一个演员讲故事,只说不唱。演员在故事的讲述中时常穿插一些评说议论。评书通常使用普通话讲述。但也有苏州评话、扬州评话、四川评书、湖北评书等使用方言讲述的种类。评书演出时,台上一桌一椅,桌上有醒水、折扇、手帕三件道具。演员表演或坐或站。评书表演十分强调“满台风雪吼,全凭一张口”的效果。评书一般均为长篇大书,其艺术结构严谨,情节紧张,故事生动,段落之间要有悬念,在表演中往往还需借助演员的身段形体及面部表情变化来塑造人物,借助道具模拟各种物件。

相声类

相声具有轻松、活泼、滑稽、幽默的特点。通常有一人说的单口相声;两人一逗一棒的对口相声;三人以上的群口相声。中国南方的独角戏和四川的谐剧,也属于相声一类。相声的特点是引人发笑,一段相声必须要有几个大的“包袱”即笑料,才能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说、学、逗、唱是相声必须具备的四种基本功。

快书快板类

快书主要是指发源于山东省西南部的山东快书。山东快书是一种使用山东方言、说中有唱、唱中有说,似说似唱的曲艺形式。表演时,一名身着长衫的演员立于舞台中央,手中持两块半月形的铜质鸳鸯板,击打出各种节奏配合其叙述和表演。山东快书故事性强,风趣幽默,通过误会、巧台、自相矛盾等手段制造笑料。

快板是由一位右手持两块大竹板,左手持五块小竹板的演员,使用竹板击节说唱的曲艺形式。另外,数来宝、天津快板、竹板书等也是这类说唱艺术的不同表演形式。

鼓曲类

鼓曲类包括弹词、大鼓、渔鼓、琴书、杂曲等,是以演唱曲词为主且音乐性较强的一种的曲艺形式。

说唱类

主要指长篇连续性的大部头曲目,表演时演员须连说带唱,有说有唱。如西河大鼓、河南坠子、评弹、福州评话等。

20世纪80年,随着电视在中国百姓生活中的普及,曲艺艺术也借助这一新的传播媒介表现和发展自己。电视台的“电视书场”、“曲艺杂坛”等栏目的开播;相声MTV的出现,都为曲艺艺术的普及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国曲艺团其蕴含丰富的民间性、群众性,不仅得到中国人民的珍爱,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东方文化怀有兴趣的学者和朋友们的青睐,近2O年来,中国曲艺艺术家纷纷走出国门,将这一饶有兴味的中国民;司艺术介绍给国外观众;而众多的外国专家也来中国求学,专门学习和研究中国曲艺。中国曲艺艺术发展演变的事实说明,真正的民族艺术最终都是属于世界的。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

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如以菏泽为中心的,习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子”或“下路调”,总称“高调”,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的“大平调”。

1952年,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

2008年6月7日,山东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流传

山东为历代贸易运输的主要通道之一,山西人来山东经商为时甚早,济宁、菏泽、聊城

山东梆子

在明代就已有了规模宏大的山西会馆。这些山西商人,经营典当、钱庄行业,在山东境内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他们长期定居山东,在这种形式下,在这种情况下,山西的戏曲和班社自然也流入山东鲁西南一代,在不少剧目中也反映出当时山西商人到鲁西南等地做买卖的情形。诸如《奇错》、《换妻》等。因此,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的“西梆”,早期流入鲁西南济宁、菏泽等地后,受到当地文化、方言、习俗的影响,加上当地及其他戏曲形式的影响。也就顺其自然地逐步演变成今天的山东梆子。

据清乾隆(1736—1795)时人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载:“院本之后,演为曼绰,为弦索。……弦索流于北部……陕西人歌之为秦腔。……至于燕、京及齐、晋、中州,音虽递改,不过即其本土所近者少变之。”其中的“齐”,就是指山东。又据乾隆五十年刊印的吴长元《燕兰小谱》载:“花部四十四人”中,有于永亭(即墨人)、孟九儿(历城人)是山东人。其中孟九儿隶大春部“演百花公主,戎衣结束,秀媚中颇饶英气……。其他杂部则梆子腔,俱多为京班别派。”后面的附诗中还有“筝阮调高蛙漏促,踏摇娘苦月三更”句,可知当时是用筝、阮等弹拨乐器伴奏的。所谓“京班别派”的“梆子腔”,多为山陕梆子。据嘉庆十五年(1810)刊印的留青阁小史《听春新咏西部》“金庆儿”条:“姓金名元庆,字菊人,又字绣卿,年十五,山东兖州人(大顺部)。”该条附诗说:“齐歈不唱唱秦声,怯怯玉喉度玉筝。”说明山东艺人进京后,不唱“齐歈”而改唱山陕梆子,也使用弹拨乐器(筝)伴奏。就两书所述的伴奏乐器,也与山东梆子早期用大弦(八楞月琴)伴奏是相吻合的。

上述文字资料可证明,至迟在乾隆年间山东境内已有本地梆子存在,且有山东籍演员到北京演出。这一点,与山东梆子老艺人追述中的时间较接近。

据资料考证,济宁财神阁的高调老班“五福班”,是明朝万历皇帝登基(1573年)以前由李翰林创办的,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为证实这段历史,1957年山东省戏曲研究室曾专门调查走访了山东梆子老艺人段广才(艺名段珩,1889年生),他讲:“听我老师张恩普说(济宁人,花脸),济宁财神阁的高调五福班是明朝万历皇帝登基以前由李翰林创办,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这个班垮了不过五六十年”。另据巨野大姚班最后一代班主姚保员介绍:“姚班始建于清代,姚孔绰是第一代传人,到我

山东梆子

已是第九代了。姚班至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再综合其它的一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山东梆子约在清初就相当流行了,而它的产生,则可以推溯到明代的后期。

可见,时至今日,济宁东门里财神阁高调五福班,汶上县大曹班、崇圣府班,巨野县田家班、大姚班等,成班均有300多年之久,其活动范围遍及菏泽、济宁地区,以及泰安、聊城、临沂地区的许多城镇、农村。过去,不少职业班社和著名演员经常到豫东、苏北、皖北、冀南一带流动演出。

山东梆子原无女演员。光绪二十六年(1900)前后,出现首批女演员,如巨野县的“女班”中,小冷儿(旦)、小景儿(旦)均是受到群众欢迎的女演员。此后,其他班社也陆续吸收女演员扮演旦行,较著名的有单县四班的王德兰、绿大褂子、红大褂子(小环),巨野县孔班的李翠喜,汶上县萱楼班的吴太云,莘县沈庄的大金等,其中大金并能唱黑脸。王绍明(红脸、黑脸)与孙致平(旦)曾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过标名“山东梆子”的唱片。

与此同时,曾有一些山东梆子艺人去外省演出,如魏二(红脸)、么五(小生)、李二黑心(黑脸)、唐进功(艺名三托,旦)、张克明(艺名一棵葱,旦)等曾演出于江苏、河南等地。直到1930年前后,河南东部(包括开封)仍常到鲁西南邀角。当时较出色的演员有王锡堂(艺名桂花油,曹县曹家班出科,青衣花旦)、刘德润(红脸王)、黄儒秀(艺名黄娃,定陶县东三义堂出科,文武小生)、孙子高(孙三,曹县曹家班出科,黑脸)、赵义庭(曹县火神台班出科,小生)、崔云芳(女)等。但在这一时期,河南梆子(豫剧)崛起,而鲁西南一带因受连年战争影响,社会动荡不定,山东梆子的发展受到阻碍。至40年代初,一些河南梆子演员,如李金娥、徐凤云、陈素花、马金凤等都曾到菏泽地区演出,从而是山东梆子唱腔受到了河南梆子影响。据1953年山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组调查,山东全省四十三个梆子剧团,其唱腔很多吸收了豫西调的成分,使山东梆子的唱腔更加丰富。

近代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省仍有不少职业剧团在流动演出。业余剧团也很普

山东梆子

遍,仅菏泽县就有梆子业余剧团一百余个。据1953年山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组的统计,全省尚有四十三个梆子剧团。

1958年,山东省文化局组织“山东梆子剧目工作队”,对山东梆子传统剧目和唱腔、曲牌进行挖掘整理。同年,以菏泽专署人民剧团为基础,并从济宁地区调集窦朝荣、卢胜奎等著名老艺人,在济南成立了山东省梆子剧团。山东省戏曲学校也设立了梆子科。通过整理传统剧目和创作现代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唱腔、表演、音乐伴奏等方面均有所改革和创新。

1960年,山东省梆子剧团至北京汇报演出时,《墙头记》、《万家香》、《玉虎坠》、《两狼山》等剧目受到好评。此后又先后编演了一些现代戏,如《三回船》、《前沿人家》、《老王卖瓜》、《铁马宏图》、《柳下人家》等。

1982年在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省梆子剧团演出的《程咬金招亲》分别获优秀剧本创作奖、导演奖、音乐设计奖、乐队伴奏奖,剧中主要演员获表演奖。至1983年,这一剧种除山东省梆子剧团外,梁山、郓城、巨野、泰安、肥城、新泰、曲阜、嘉祥等地,仍有专业剧团巡回演出。

已传唱300余年的山东梆子,如今却成了“濒危物种”。截至到2005年,全省仅余3个剧团,即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菏泽地方戏剧院山东梆子剧团、郓城山东梆子剧团。

2006年山东省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山东梆子成功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给这门古老的戏曲艺术的复兴注入了新的希望。

2007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下,党和政府重视山东梆子的发展,重新启动恢复该剧种,全省计有专业剧团: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菏泽市地方戏剧院山东梆子剧团、汶上县汶上梆子剧团、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等,其中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的武兰香,李红,汶上县汶上梆子剧团的刘太华,巨野山东梆子剧团的刘秀云入围全国红梅花戏曲大赛总决赛 并获得金花大奖。又于2007年12月成立了山东梆子专业委员会,使该剧种重获生机。

在 什么 地方可以找到 快书《吹牛》的台词啊_什么是山东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