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什么_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什么_中等收入陷阱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8 10:18:55

01

一个国家若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收入水平就会长期停滞不前,从而改变市场经济,并且使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02

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也是国家治理的缺陷,它会反映出国家的管理水平和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程度。

03

同时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也是指中等经济水平进入高等经济水平需要花费的时间,从而将这个陷阱看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过程。

04

并且根据以前的数据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的增长率进行推测,方便政府能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中国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许多国家在变成中等收入国家后,由于道德沦丧、法治崩溃、坑蒙拐骗黑横行、假冒伪劣毒充斥、腐败与两极分化严重,迅速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并使既得利益集团迅速垄断国家资源、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掌握国家大部分财富。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以色列、“亚洲四小龙”,但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2014年更是达到了28101美元,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

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投资比例低。

2、制造业增长缓慢。

3、缺乏高科技附加值的产业。

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地域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区间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集体。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改变而改变的中等收入群体的集体的总称概念,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衡量。

‘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看一国能否顺利实现产业升级,特别是能否保持和提升该国在中高技术制造业上的国际竞争力。

什么是“中等收入险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最怕发生的事情,即国家经济长时间保持停滞的情况,整个国民经济僵化。那么这种行为是怎么产生的呢

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在于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这种恶性循环会反复延续。一个国家可以靠着人力资本、土地资源等低成本优势迅速发展,然后迈入中等收入国家,但是后续它会因为本身产业低能、经济结构单一以及出口依赖大等问题而被迫迈入中等收入陷阱。

对于世界产业结构来说,低端产业往往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所以这样的产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工的上涨则迫使这些公司往劳动力更低价的公司搬迁。此时,一个国家想发展,那么它就必须形成技术升级、消费升级、劳动力素质升级,不然一方面是持续糟糕的环境,一方面是不断离场的公司,所以中等收入陷阱就产生了。

当然,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之后,当地往往生活都比较艰难。

并不是所有的中等收入国家都会陷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个例,而不是通论,并非魔咒“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个例,而不是通论

在经济学理论上,我们可以将增长的陷阱分为三类: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低收入陷阱又称为“贫困陷阱”,是指处于贫困状态的国家由于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现在处于低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包括老挝、埃塞俄比亚。这些国家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地域优势(不靠海)、也没有FDI(国际直接投资)。现在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是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有FDI,有地域优势(靠海),但是这些因素不足以让它们达到高收入。处于高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有文莱,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有自然资源的优势。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打破这三类陷阱的关键在于摆脱过分依赖外在因素,经济增长需要内生化。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一国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吸引外资阶段。这一阶段是积极的吸引外资,但是处于利用外资的初级阶段,制造业处于外商的绝对控制下。现在的越南就处于这一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工业聚集阶段。这一阶段制造业虽然也处在外资的控制下,但是出现了支柱性的产业。现在的泰国、马来西亚处于这一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技术吸收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已经掌握了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技术,可以独立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现在的韩国、中国台湾处于这一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创造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可以实行全面创新,产品设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现在的日本、美国、欧盟就处于这一阶段。

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度如果不成功,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就是典型,其原因在于没有将国外的技术、管理消化,其工业化过多的基于外部因素,而不是基于内在的价值创造。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可以使得它们达到中等收入,但是更高收入的取得则需要它们采取主动的政策,使私人的创造力得到激发。如果增长仅仅是由于外部因素(地域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开发援助(ODA))导致的,那么陷阱迟早会出现。

并不是所有的中等收入国家都会陷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个例,而不是通论,并非魔咒。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成功突破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国家或地区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而拉美各经济体(典型的如巴西)已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东亚、东南亚以及东盟国家和地区(典型的如马来西亚)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中东和俄罗斯等资源立国型国家也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几个基本特征

迄今为止,经济发展理论中有关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陷阱的文献很多,而对于一个国家如何突破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向高中等收入阶段乃至高收入阶段跨越的系统理论却很少。从既有的文献中,我们发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金融体系脆弱;劳动力转移困难;民主进程缓慢与腐败。

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差距的扩大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由于私人消费不足而导致严重的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将完全失去动力。这一因素在拉美国家尤为普遍(智利、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

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指出,当物资资本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效应,经济增长必然放缓。这时技术进步(或者说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成为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如果能够在政策层面实现技术进步,便可继续维持高经济增长率。相反,如果经济政策不能保证这一点,就会陷入增长停滞。这一现象在东亚国家表现的较为突出。

金融体系脆弱。东南亚金融危机为这一原因提供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案例。自1997年以来,东南亚各国已建立起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防范危机的缓冲器,但这可能会产生不良副作用,即造成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就连上世纪的日本也因为这个原因经历了“十年”衰退。

劳动力转移困难。有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特殊的政治需要,实行一定的限制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这些政策在经济上是没有效率的。中国的户籍制度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类似的制度会严重阻碍城市化的进程,拖累经济发展。

民主进程缓慢与腐败。 采取渐进式改革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的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一般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行政管理的落后、腐败滋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原本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往往还会制造出许多的行政垄断,而一些本该竞争的行业由于行政垄断将失去活力,进而拖累整个国民经济。这一因素在中国已经逐步显露出来。

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什么_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