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云冈石窟简介和历史背景_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简介和历史背景_云冈石窟简介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9 09:59:18

云冈石窟简介和历史背景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时代。和后期开凿的洛阳龙门石窟不同的是,云冈石窟不仅有中国传统艺术风格,也融合了古印度、西域和中原各民族的艺术特征。具有代表性的是第20窟(白佛爷洞)高13.75米露天释迦坐像,这尊塑像胸部以上保存得依然完整:面部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保留着典型的西域少数民族、印度人的面部特征。而龙门石窟中的大佛,则已经接近南朝士大夫的相貌了。云冈这尊释迦坐像的衣饰线条也不似龙门石窟那样柔和,而是透着北魏早期艺术的干练。

云冈石窟景区分为景观区和石窟群,整个石窟群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目前对外开放的洞窟大约40个,比较传统的参观路线是从东部的第1窟开始,依次往西直到第45窟结束。若参观时间在两小时左右,一般主要游览第5、6窟,五华洞(第9-13窟)和昙曜五窟(第16-20窟)。

塔帕尔的云冈石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云冈石窟的历史发展轨迹!

1、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2、云冈石窟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2020年2月,为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云冈石窟景区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门票。

云冈石窟的资料及简介

云冈石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云冈石窟的历史发展轨迹!有趣的历史校易搜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您参考。

说到云冈石窟,我们都知道。我们不知道这个地方是否为人所知,但我们也渴望它。其实文化吸引我,我真的觉得这个地方真的很好。后来有人问,这个云冈石窟这么厉害,有相关历史吗?它究竟是如何存在的?云冈石窟有哪些细节?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问题。

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方大同市以西17公里的五洲山南麓。石窟沿着山脉开凿,从东到西绵延1公里。有45个大洞穴,252个大大小小的壁龛,超过51,000个石雕。它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石窟艺术四大瑰宝。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的历史

北魏时期,云冈石窟的发掘始于和平初,持续了60多年,直到郑五年。此后,东魏、北齐、隋、唐初,平城改为云中县恒安镇。

唐代,据曹炎《金黄统七年在大津西京五洲山重修大石寺题词》《贞观十五年,陈寿重修;据唐《古凉传》记载,当时有一位禅师“每次都在恒安修小文石窟造像.终于在咸亨四年找到了石室。初唐以后,平城一片萧条。由于各种因素,云冈石窟的建造没有重大项目。

辽金、辽兴宗、道宗时期,辽朝皇室对五洲山石窟进行了为期十年的大规模修缮。石窟前有乐瞳、灵岩寺、净崇寺、振国寺、护国寺、天宫寺、崇福寺、童子寺、华严寺、斗鲁寺等十座寺庙,修复佛像千余尊。辽保二年,金兵攻陷大同。“庙被烧被抢,灵岩寺建好,地板全扫”。晋朝第三年至第六年,方丈秉慧法师重修灵岩阁。“自然,在山的入口处天气完全结束了。。

元代,五洲山石窟的寺庙依然存在。

到了明朝,大同的云冈又被废弃了。云冈始于明嘉靖年间,明末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叛军经过大同。外交部进驻张天霖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寺被士兵化为灰烬。

清顺治八年,重建云冈寺。第五洞和第六洞现存的木檐和寺院都是在此时重建的。

1696年,康熙皇帝冬归云冈寺,饰“庄严法”匾。云冈石窟也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修复的。

在现代,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时,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及其前面的木结构保存完好。

1952年,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并向公众开放。

开发期

云冈石窟的佛教艺术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期石窟:第16至20窟,也称为谭瑶五大石窟。据《舒威释劳志》“和平初期,教师死亡。相反,昙曜把他的名字改成了萨满。起初,昙曜是在中山复辟后的第二年奉命从中山赴京的。他在路上被发现。皇家马穿着黑曜石。当时人们认为马认识好人,皇帝收他为师。昙曜的白帝,在都城西边的梧州,雕了一面山石墙,开了五个洞,造了一尊佛像,每尊高70尺,每尊高60尺。被雕刻装饰成奇迹,加冕于世。”本文所述的五大洞窟,是当时的著名僧人昙曜选择了钟灵美丽的五洲山,发掘了雄伟的谭瑶五大洞窟,揭开了云冈石窟的序幕。第16~20洞是谭瑶的五洞,是皇帝的象征。平面呈马蹄形,顶部为穹顶,外壁雕有数千尊佛像。主要雕像是佛陀三世,身材高大,圆脸,高鼻,深目及肩,显示出充满活力,蓬勃和简单的雕像风格。其雕刻技艺继承和发展了汉代的优良传统,吸收和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和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的鼎盛时期,主要有1、2、5、6、7、8、9、10、11、12、13号石窟和未完工的3号石窟。这一时期是北魏迁都罗马尼亚之前的孝宗时期,也是北魏最稳定、最繁荣的时期。云冈石窟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其国力为保障,雕刻了更多繁荣精美的云冈石窟造像。孝文帝迁都前,皇室经营的大型石窟已全部建成,历时40余年。中间的洞窟平面上多为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有中央塔或前后室。墙的布局很重,有左右两部分。洞内最多有几个平棋沉箱。雕像主题多样,突出了释迦牟尼和弥勒佛的地位。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像非常受欢迎,包括护国、艺妓音乐、供养者、佛自己的路线、缘起、因缘和维摩诘故事。佛像的外观丰富而温和,尤其是那些赞美服饰和戴博风格的受欢迎,出现了许多新的主题和雕像,注重保护法律形象和各种装饰。中期石窟也是积极改革创新的时期,开启了佛教石窟中国化的进程。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所谓雄伟的太和风格,其主要特征就是中国的快速发展。石窟的中国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并完成的,也就是云冈中部的石窟。内容复杂、装饰精美的雕塑艺术特征与早期石窟有很大不同,雕刻风格追求工整、华丽。从洞穴形式到雕刻内容和风格,都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石窟晚期:北魏迁都洛阳后,虽然云冈石窟的大规模发掘停止了,但雕刻石窟和造像之风却在中下层流传开来。亲官、中下层官员和彝族信徒充分利用平城的古老技艺,在云冈发掘了大量中小型窑洞。直到小明五年才开始修建这个小窑洞。平城还是北方的首都。此时大型洞穴数量减少,中小型洞穴的洞穴由东向西被悬崖覆盖。主要分布在20号洞西侧,也包括4号洞、14号洞、15号洞、11号洞西侧峭壁上的小龛。大约有200个中小型洞穴。大多数洞穴都是单洞,不再分组。大部分雕像顶部有释迦牟尼或弥勒佛,底部有释迦牟尼。佛菩萨脸很瘦,脖子很长,肩膀很窄,被砍。这种造像是北魏后期“秀骨清象”的清新淡雅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的一大特色。这种特征和风格也出现在龙门石窟和北魏石窟中

第一、二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洞中央雕有两层方塔,弥勒佛立于后壁,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入口两侧雕有维摩、文殊菩萨,东壁背面及下部的本生殿浮雕保存完好;两窟中间有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雕有三座亭子状神龛,洞内壁雕有五座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影像资料。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在断壁前高约25米,名为昙曜佛经翻译楼。这个洞穴分为前室和后室。前室上部中间有一弥勒佛窟室,左右各有一对三层方塔。房屋南侧西侧雕有三尊雕像,造型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致,衣纹流畅。佛像高约10米,两菩萨雕像各高6.2米。从这三幅图像的风格和雕刻工艺来看,可能是初唐时期雕刻的。

第四窟,中间雕一根长方形柱子,南北各雕六尊佛像,东西各雕三尊佛像。在南壁石窟的入口上方,有一幅《北魏郑光年谱》的铭文,这是云冈石窟现存的最新铭文。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是由第六窟组成的一组双窟。这个洞穴分为前室和后室。

内室北墙上的主像是第三尊佛像,中间的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洞穴的墙壁上覆盖着佛教圣地和雕像。拱门两侧,菩提树顶上雕刻着两尊佛像,线条优美。两洞前有五座四层亭子。现存建筑于清初顺治八年重建。第六窟,窟平面近乎方形,中央为两层方形塔,高约15米。塔的下部叫大龛,南面雕有佛像,靠西,北面雕有迎宾多宝像,东面雕有弥勒佛像。在塔柱周围的大龛两侧、洞的东、南、西四壁和明亮的窗户上,有33幅描绘佛陀从出生到觉悟的故事的浮雕。该石窟以其宏伟的规模、丰富的雕刻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的石窟。

第七洞,前面有三个木檐,分为两个房间。在房子主墙的上层,有一尊坐在狮子座的佛。东、西、南三面墙上均有雕花龛,南墙拱门上的六尊供养菩萨,精美生动。洞顶的浮雕生动活泼,以莲花为中心。旋转,跳舞和移动。

第八洞,五头六臂的鸽子罗田骑在孔雀的两侧,三头八臂的鸽子罗田骑在牛的东侧。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九窟分为前室和后室。前门的两根柱子是八角形的,房间的墙壁上刻着佛龛、音乐和舞妓。这些雕像栩栩如生。

10号窟与9号窟同时出土,分为两间。屋前有一架飞机,姿态优美,比例和谐。在明亮的窗户的上部,石雕的构图复杂,精致,引人注目。

在第11洞,有一座直接通往洞顶的方塔,四周都是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石窟周围墙壁上的壁龛里都是雕像和小佛像。

在12号洞的主墙顶部,有一些非常快乐的人,他们手持弦乐器和打击乐器,表情各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古典乐器,如笛子、竖琴等,非常珍贵,是学习中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在第十三洞,有一个盘腿的马

被称为“谭瑶五洞”的十六个洞穴在平面上是椭圆形的。雕像中间,高13.5米的释迦牟尼像立于莲花基座上,四周墙壁上雕刻着数千尊佛像和佛龛。第17窟主像为第三佛,弥勒佛坐于正中,高15.6米。东西两面墙上都刻有龛,东边是坐像,西边是立像。在明代的东侧,后来又刻有北魏太和十三年的佛龛。

在第18洞,直立的雕像高15米,裸露的右臂和数以千计的佛教袈裟。它描绘得很美,生动感人。

第19洞,主像为第三尊,洞内释迦牟尼坐像高16.8米,为云冈石窟第二大像。洞外,董挖了两个耳洞,各刻有一个8米长的坐人。

第二十窟,窟前带,辽代前崩,塑像全开。立像为三尊佛像,中间的释迦牟尼像高13.7米。这尊佛像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杰作,圆脸,宽厚的肩膀,雄伟的造型和蓬勃的精神。

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中的造像气势磅礴,内容丰富,是公元5世纪中国最高的石雕艺术,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发掘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各有特点。早期的“谭瑶五洞”气势恢宏,带有浓郁淳朴的西部气息。中期的石窟以其精美的雕刻和华丽的装饰而闻名,表现了北魏复杂多样的艺术风格。晚期石窟规模虽小,但人物清秀,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典范,也是“骨瘦如柴,像清如画”的源头。此外,石窟中留下的音乐、舞蹈、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普及的体现,是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生动记录了佛教艺术从印度、中亚传入中国的历史轨迹,反映了中国佛教造像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云冈石窟的各类佛教艺术造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

云冈石窟是石窟“中国化”的开端。中国宫殿建筑的雕塑出现在云冈中部的石窟中,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式龛场被后世广泛用于石窟和寺庙的修建。云冈晚期石窟的布局和装饰显示了中国丰富的建筑和装饰风格,反映了以中国为导向的佛教艺术的深化。

我国的四大石窟分别是什么

云冈石窟的资料及简介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的文成帝和平初,后来经过其它的朝代维修,形成规模。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交通

1、大同南站:大同南站坐31路公交车到北馨花园小区站下车,步行到惠民里站坐20路公交车到云冈路同泉路口站下车,步行到五里店机电城站坐快速旅游603到云冈站下车

2、大同机场:乘坐机场大巴至大同宾馆后换乘17路至新开里,再换乘3路公交直达云冈石窟景区。

3、新南长途客运站:坐28路公交至公交大修厂站,再换乘3路公交由公交四公司站直达云冈石窟景区。

4、长途客运站:在魏都大道儿童公园旁边向南步行至三医院坐17路公交至新开里,再换乘3路公交直达云冈石窟景区。

5、火车站:坐快速旅游603直达景区或者4路公交至公交四公司站,再换乘3路公交由同泉路西环路口站直达云冈石窟景区。

我国的四大石窟分别是云冈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以及龙门石窟。其中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四大石窟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莫高窟简介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麦积山石窟简介

麦积山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云冈石窟简介和历史背景_云冈石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