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科技 > 植物的配置对园林景观设计布局的影响_园林植物配置

植物的配置对园林景观设计布局的影响_园林植物配置

栏目:数码科技

作者:B姐

热度:0

时间:2024-02-29 10:09:19

植物的配置对园林景观设计布局的影响

如果说,山石是园林景观的风骨,水体是园林景观的灵魂,那么,植物就是园林景观的肌体。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植物的配置。植物的配置能影响整个布局。那该如何配置植物呢

1、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不同规格植物的科学搭配

首先要确立大中规格乔木的位置,这是因为植物的配置、特别是大中规格乔木的配置将会对园林设计的整体结构和景观效果产生最大影响。较矮小的植物只是在较大植物所构成的结构中发挥更具人格化的细腻装饰作用。

2、园林景观设计布局要着眼于植物品种的`合理组合

选用落叶植物时,首先考虑其所具有的可变因素,使其通过植物品种的合理搭配产生独特的效果。选用针叶常绿植物时,必须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同的地方群植以免过于分散。在一个园林设计布局中,落叶植物和针叶常绿植物的使用,应保持一定比例和平衡关系,后者所占的比例应小于前者。也可将两种植物有效组合,使之在视觉上相互补充。

3、园林景观设计布局要考虑植物的色彩因素及叶丛类型

叶丛类型可以影响一个园林设计的季节交替关系,以及可观赏性和协调性。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组合与其它观赏性相协调,可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态作用。在处理设计所需要的色彩时,应以中间绿色为主、其它色调为辅。而在一年四季的植物色彩配置方面,要多考虑夏季和冬季的植物色彩,因为这两个季节在一年中占据的时间较长。假如在布局中使用夏季为绿色的植物作为基调,那么绚丽的花色能为一个布局增添活力和兴奋感,同时也能吸引观赏者注意设计的某一重点景致。

以上就是植物配置能影响园林景观设计的布局知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要用心选择合理搭配才能起到好的观赏效果。

;

园林中植物的配置原则有哪些?

园林植物配置形式有以下几种:

(1)孤植、

(2)对植、

(3)丛植、

(4)群植、

(5)列植。

其中丛植包括有:

(1)两株配合;

(2)三株树丛的配植;

(3)四株树丛的配植;

(4)五株树丛的配植;

(5)六株树丛的配合。

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方法有哪些

园林中植物的配置原则有,生态化原则,垂直化原则,乡土化原则,生物多样化原则,层次化原则,经济化原则,适地适性化原则。

首先生态化原则,生态化原则,是指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当注重植物的生长环境,因为植物本身有不同的生态生活习性,所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阳光,水,空气,土壤等要求不同,所以只有满足各个方面的生态需求,才能使植物茁壮的成长。

垂直化原则。是指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因为水平绿化面积有限,所以想要发挥空间的最大化利益,就应该进行垂直方向的绿化。垂直方向的绿化就充分地利用了空间资源,而且还能减少占地,见效非常的快,对增加绿化面积有明显的作用。

乡土原则。乡土原则就是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对植物进行选择,使得各种不同习性的植物景观与之生长的环境条件相互匹配,这样才是景观内的各种植物能够正常的生长,形成生机盎然的绿化形态。

适地适性化原则。植物不仅具有美观环境的功能,还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消除噪音污染,消除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防风,防沙等作用。所以在对植物进行栽种和选择的时候,要根据场地的性质来进行选择。

生物多样性。在植物配置时,应该尊重自然中所具有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少护养成本和化学药剂的使用,尽量不要出现单个种群的成群形式,应该多种植物相互融合在一起来种植,要促进种群和植物之间的拮抗作用,使它们相互作用,相互生长。

经济化原则,植物布局作为观赏物,还应该充分发挥它的效果。以植被的效果来增加经济效益。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原则

园林植物的配置形式要以满足植物生态要求为主,形式主要有:依、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能够得到统一;另一方面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 适地适树贰、各种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植物造景时,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长,并保持—定的稳定性,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适地适树,即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

三、应综合考虑时间,环境、植物种类及其生态条件的不同,使丰富的植物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如在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段,四季要有景可赏。植物景观组合的色彩、芳香、植株、叶、花、果的形态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主次分明,从功能出发,突出某一个方面,以免产生杂乱感。 四、总体艺术布局上也应协调。根据局部环境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应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规则式园林植物种植多对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充分表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园林植物的自然式配置的形式有哪些?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原则

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有了植物,城市规划艺术和建筑艺术才能得到充分表现。由植物构成的空间,无论是空间变化、时间变化还是色彩变化,反映在景观变化上都极为丰富。由植物构成的环境,其质量和美学价值都无与伦比。

01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颜色、大小、形态、线条、质地和比例尺度等。根据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植物被各自区分为个体或归并为类组。这些要素从来就不会彼此独立,而是交互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另外,要素特征的表述本身就与创作手法、创作原则密不可分。从植物要素特征出发,利用一定的组织编排手法(重复、对比、对称、变化等),将其组合成与自然或人造硬质环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画面,这幅画面是随时间与空间动态变换的。

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颜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标识之一。颜色可以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大小,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加园林景观深度。

植物的色彩主要来源于植物的花、叶、果、枝、干皮,而植物的花、果、叶又有季节变化,持续时间短;干皮和枝条也有年龄变化,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来说,植物的花、果、叶是植物配置和造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花果的瞬间季相变化一定要抓住。

植物大小

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维所占据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现实的空间特征,它直接关系着园林景观空间的占据与划分,也关系到园林景观建造的时效与经济性问题。植物大小是一个具有变化特性的要素。

植物形状与形态

植物形状具有更多美化效果。植物可以带给园林景观丰富自然的形态,植物间也存在形态协调问题,有些植物跟别的植物很难搭配,适宜单独配置,比如说垂柳,这与垂柳比较特殊的.形态有关;有的植物很容易跟别的植物搭配,如大多数松树,草类等。

植物在形态要素上不仅要协调,还要有变化,但变化最好是采用渐变方式,剧烈的变化,除非有足够的空间间隔,否则会导致不协调。

线条

关于几何线条的形状,与其作为一种植物要素特征来解释,还不如说是一种植物景观配置的组织手法。

直线表现强烈的方向性、运动性,因此人们常用竖直或水平线状的植物群植来引导人们的视线到一个有趣点。曲线使景观带有更多自然、温和、飘逸的效果。

不规则直线会使作品显得精力十足。需要说明的是,直线更多地用于建筑之中,如路基、步道,通道等。

02

植物配置基本原则

多样与统一原则

多样统一又常称统调,最伟大的艺术是把最繁杂的多样变成最高度的统一。多样与统一是植物景观形式美的基本构景原则。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外形、色彩、线条、质感及相互结合等都应具有一定的变化,以显示差异性,同时也要使他们之间保持一致性,以求得统一感,做到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对称与平衡原则

对称是规则性很强,易于得到平衡、稳定感的一种形式。任何创作都离不开对称与平衡原则。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对称与平衡原则是景观创作的精华。能带来整体稳定感,并确定景观脉络的秩序性,从整体上界定作品的结构要求。

对比与协调原则

对比和调和是一对矛盾的要素,应用恰当便具美感,应用失当便形成丑态。植物造景中通过色彩、形貌、线条、质感和体量、构图等的对比能够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出人们的美感体验。

韵律与节奏原则

景观设计中,植物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可以避免单调。比如路边连续较长的带状花坛,如果毫无变化就会使人感到十分单调,而如果将其形象连续不断地打破,形成大小花坛相继出现的情况,就会给人的视觉带来富于变化的节奏韵律感。

比例与尺度原则

与硬体景观不同,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关空间比例不仅要考虑三维空间关系,还要考虑植物在时间上的三维变化。

比如说,在中小别墅里种植一些小规格的像香樟大乔木之类,是不适宜的,即使香樟现在的比例尺度没有大的问题,但它将来会长得很大,会使树体与别墅的空间比例严重失调。

主题与情节原则

主题与情节原则并非植物景观配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具有主题和情节的作品不失为好的作品,它常能给作品增添文化因素,带来更多趣味和紧凑的结构。

植物景观是生长、发育着的有生命的景观,能增添城市中的生气,缓解因建筑物密集而产生如同水泥森林的枯寂沉闷感,结合少量硬质景观如铺地、休息亭、雕塑等组成的城市绿地,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就近为市民提供休息活动的场所。

;

园林植物配置的概念是什么?

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的其他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或有生产、经济价值,或有其他一定功能的树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以下各种形式:

1.孤植

在一个开旷的空间,如一片草地,一个水面附近,远离其他景物,种植一株姿态优美的乔木或灌木,称为孤植。孤植树(speci-menplants)应具备的条件是具有一定姿态的树形,如挺拔雄伟、端庄、展枝优雅、线条宜人等;或具有美丽的花朵与果实。“speci-men”意为标本或样品,喻示群体中形象突出的个体,即优异的树才能成为孤植之用。

适合作孤植的树木如雪松、华山松、白皮松、金钱松、日本金松、油松、云杉、南洋杉、美国红杉、广玉兰、白玉兰、樟树、七叶树、垂枝樱花、垂枝桦、榕树、木棉等。成丛的花灌木也有孤植树的效果,如3~5株在一起,枝叶繁密,花朵丰茂,远望如同一座花山,亦可称之为孤植树。如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有一丛波斯丁香的杂种,在草地上单独种在一隅,5月初花朵满布,是一丛很理想的孤植树。适合孤植的花灌木还有笑靥花、菱叶绣球、金丝桃等。

2.丛植(树丛)

3株以上同种或几种树木组合在一起的种植方法称为丛植。多布置在庭园绿地中的路边、草坪上,或建筑物前庭某个中心。

一种植物成丛种植,要求姿态各异,相互趋承;几种植物组合丛植,则有许多种搭配,如常绿树与落叶树,观花树与观叶树,乔木与灌木,喜荫树与喜阳树,针叶树与阔叶树等,有十分宽广的选择范围和灵活多样的艺术效果。丛植采用的树木,不像孤植树要求的那样出众,但是互相搭配起来比孤植更有吸引力。

3.双植

同一树种两株并列平行种植或者前后种植,适于布置在草坪、路旁。

双植树应在姿态、大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或一仰一俯,或一斜一直,一高一低,以显得生动自然。其栽植距离最大不超过两棵植株成年期树冠半径之和;最小没有太多的限制。

4.群植(树群)

以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称为群植或树群。群植在功能上,能防止强风的吹袭,如北方防西北风,南方沿海防海风等;供游人夏季纳凉歇荫;遮蔽园内不美观的部分。在园林艺术方面,群植后成片的树林可以形成阴暗的对比,同时它所形成的垂直景观为之丰富起来,与地平线产生方向上的对比,林冠起伏使天际轮廓线也发生较多的变化。树群四周若用灌木装饰林缘或装饰林间隙地,则可使园林中增加许多野趣树群常用作树丛的衬景,或在草坪和整个绿地的边缘种植。树种的选择和株行距可不拘格局,但立面的色调、层次要求丰富多彩,树冠线要求清晰而富于变化。

5.片植(纯林或混交林)

单一树种或两个以上树种大量成片种植,前者为纯林,后者为混交林。多用于自然风景区或大中型公园及绿地中。

片植可以扩大成为几百株的林地,也可以少到几十株模仿森林景观。在夏季炎热的南方,公共园林内需要有成群成片的林地,除去人工林之外,有不少公园利用了所在山地的树林,如长沙岳麓山,广州越秀山,南京紫金山……等。许多公共园林绿地都是以林木取胜。所以,片植可以是根据园林面积的大小,按适当的比例,因地制宜植造成片的树林,也可以是在园林范围内适当地利用原有的成片树木,加以改造为园林服务。

为了模仿自然,又较自然界更有艺术性,片植可参考以下几点布置要领:

①树木不必成行成列,要有疏有密,适当的地点留出小块隙地,增加明暗对比以吸引林内的游人。

②小片林地的四周,可按不同的生态条件种植一些灌木,以缓和垂直与水平线条的对比。

③林间小路要崎岖自然,路边种植耐荫植物,如玉簪、观赏蕨类、杜鹃、秋海棠、铃兰、细辛等,形成林下耐荫植被景观。

④选一种有花或有果可赏的树木,造成一片小型纯林,比丛植更有气魄。国内园林中很少见到白玉兰、合欢、栾树、流苏树的人工纯林,在有条件的地方不妨一试,种植在开旷地上十分壮丽而别出心裁。

⑤林缘不取直线,整个林地不为几何形体,一刀切的边缘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而且布置起来也很为难。

⑥中国传统喜好的竹林、梅林、松林,都是面积不大的纯林,还可以专为秋季变色叶树木造一片“秋色林”,枫香、乌桕、银杏、金钱松、槭树类、黄栌等树种的纯林或混交林都可造成秋色宜人。

中国传统园林多钟情于自然式配置,且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种类不多,都是传统喜爱的植物;二是古朴淡雅,追求画意而色彩偏重宁静。这样的植物景观,在古代的诗、画、园中是屡见不鲜的。如:

居有竹:东晋王徽之爱竹成癖,住在别人一座空宅,种了许多竹树,对着竹唱歌咏诗,还指着竹说:“一天也少不了你啊!”爱到如此深的程度。北宋苏轼写过这样爱竹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画竹的历史起码要从唐代算起,这一千多年来,种竹、画竹、咏竹成了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大特色。人们将竹节比喻为人的“气节”,将竹茎的中空比喻为“虚心”,竹的常绿比喻“虽寒不凋”,这许多使人高洁的比喻,是爱竹的重要原因。所以《园冶》中一再提到“竹坞寻幽”,“结茅竹里”,“移竹当窗”,“梅绕屋、余种竹”,“竹里通幽”等以竹为材料的造园手法。

松有画意:松的寿命长,老来更是苍劲古雅,根如蟠龙,枝干如虬,亭亭如盖,颇有画意。北方的油松,南方的黄山松,都给人如画的印象。尤其生长在悬崖陡壁上的青松,孤傲不惧,历来受到人们的敬爱。

夜雨芭蕉:是园林中体现听觉美的传统手法。芭蕉硕大的片片绿叶,习惯种在屋角或檐前以接受雨水的滴落,奏出忽紧忽慢的弹拨乐,给人以闹中有静的逸趣,古诗中已有不少传颂。夏日炎炎芭蕉又是庇荫的好材料。明代王守仁有诗赞曰:“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浸,但得雨声连夜静,何妨月色半床阴”(见《明诗别裁集》,中华书局)。

芦汀柳岸:“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国传统喜好将耐湿的柳树种在水边,正如《园冶》中所提到的“沿堤插柳”,“堤湾宜柳”,“深柳疏芦”等。芦苇喜生沼泽浅水中,夏季茂密生长,秋季种子成熟,颖壳上吐出白色丝状毛,俗称芦花。柳与芦生态要求相近,是富有诗意的组合。柳枝在风中摇曳,春季荡出柳絮;芦苇荡里常躲着大量的水禽,秋季散放芦花,每到春秋两季,水面上白茫茫一片如烟似雾。一个是“千丝万絮惹春风”,一个是“狂随红叶舞秋声”,历来都是引起诗兴的美景。

编篱种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使得菊与篱常常组合在一起,甚至菊花与陶潜也常联系在一起被人歌颂,如有“陶令篱边菊,秋来色更佳”的诗句。人们喜爱菊花的原因很多,如花期晚有“傲霜”的气节十分感人,并且其花期长而栽培易,所以广为栽培受人喜爱。尤其陶渊明弃官归里,在家中采菊,过着田园生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恬淡适意,在后来一千多年封建时期的文人心中不知引起了多少涟漪。

以上简单地提了几种传统的植物爱好,其他还有很多,如兰花,常被比为君子之香;梧桐常预示秋天的到来,木材又可以制琴瑟;荷花的洁丽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牡丹比为国色天香……。许多植物受到古诗的赞咏,古画的描绘,其传统性和大众性至今在不经意之间深深地影响着园林植物的配置。

至于传统的配植手法不外乎二种,一种为整齐对称式。中国“丽”字的繁体丽是两个鹿并列,证明我国古代的审美观念相当重视整齐排比的形式,古园林中实例颇多,如寺院、殿堂、陵墓、官员的住宅门口,大都是成对成行地用桧柏、银杏、槐树、榉树等列植,以此来表示庄严肃穆。另一种配植方法是自然式的,这也是古典园林中最常见、流行最广的方式。前面提到的诗情画意就是这种自然式的效果。归纳起来,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是这样体现植物美的:

①保留自然滋长的野生植物,形成颇有野趣而古朴的“古树参天”和“草木掩映”之容。

②成片林植,具有郁郁苍苍的林相。常用之于竹、松或其他高大乔木选山坡、山谷单种成片,形成“崇山茂林”之幽。

③果树又可以赏花的如桃、李、梅、杏、梨之类栽于堂前或成片绕屋,有蹊径可通最有逸趣。所谓“桃李成蹊”之貌。

④园界四周种藤本植物,如紫藤、木香、蔷薇、薜荔之类,形成“围墙隐约于萝间”的效果。

⑤水池边植柳,浅水处种苇、蒲、鸢尾之类,湿地种木芙蓉等,更有“柳暗花明”之趣。

⑥庭院需庇荫,常点缀落叶大乔木,数量不需多,形成“槐荫当庭”,“梧荫匝地”。廊边、窗前还可种点芭蕉或矮竹,室内益觉清翠幽雅。

⑦花台高于地面,设在堂前对面的影壁之下,或沿山脚种些管理省工、年年有花果可赏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芍药、玉簪、兰花、绣墩草、百合、萱草、晚香玉及南天竹、牡丹、月季等灌木,与园主人的生活接近,造成“对景赏花”之乐。

以上这些习以为常的配置方式,在江南古典园林中俯拾皆是,传统喜好的植物与传统的配置手法互相结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中国古典园林美。随着西方造园风格的渗入、国外观赏植物的引种栽培,园林植物配置也要适应不同的需求,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充分发挥植物美。但必须注意:

①给予植物足够的空间,让它充分地生长,尽量表现出可能表现的体形美、色彩美。急于求成、采取密植或以建筑物替代的办法,是违反园林艺术原则的。

②只有提供足够的条件来满足植物的生长,如土壤、肥料、水分三个基本条件,才能显示植物生机勃勃的健康美。在建筑垃圾及废墟上植树是注定要失败的。

③了解植物引种原产地的情况,其生态学特性,伴生植物等。园林设计者不能为了单纯追求艺术性而种植不适合的种类或不恰当的组合。乡土树种或已经引种成功的树种是最容易体现设计者匠心的材料。

④不要随便动用刀、剪、斧、锯等,让植物自然地生长。人工整形修剪的植物,美学家认为是“活的建筑材料”,如同砖瓦一样,自然趣味完全丧失了。

⑤以当地的气候与人的户外生活需要为准,决定庇荫乔木的选择。基本要求是人们需要阳光的时候落叶,需要庇荫的时候发叶。终年炎热的城市才大量种植常绿树。

⑥树木之外更需要地被植物和开旷的草地。景观愈接近自然,愈使人愉快。自然界的植物景观是简朴的,所以有一条“简单也是美”的原则。

⑦用乔灌木为主体发挥园林美,既隽永又实用。少用一二年生草花,因其寿命短、费工、费力。为增添色彩美可选用多年生宿根草本和球根植物。

⑧植物要经常保持清洁、干干净净无病虫害。只有草地树木一尘不染的景观,才能使人身心愉快,赏心悦目。所以还有一条“清洁也是美”的原则。

⑨植物的个体美与集体美二者比较起来,可多发挥植物的集体美,尤其在大面积的园林中用一种植物成片种植,在功能上效果显著,在艺术上形成一种浩然浑厚的气魄。⑩大小园林都是以植物的自然美而取胜的,这里不应以建筑美占优势,尤其不能以大量的服务性建筑、休憩建筑或游乐设施占据植物的配置。

总之,园林美以发挥植物美为主的做法,是当前全世界的趋势,东方是崇尚自然美的发源地,我国的古典园林就是自然山水园林,在保存人类居住环境和广袤国土上的自然风景之美的同时,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模拟再现自然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近自然的风景,是园林植物配置所要着意创造的景观。

图7杭州植物园群植一景

植物的配置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木、竹类及草本、地被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组合,使之成为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动画面。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城市中建筑林立,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如再破坏自然资源,必将自我毁灭。只有重视植物资源,重视自然生态环境,才能拯救人类。

中国古典园林中由于园主人生活其中,需大量的居住建筑,因此建筑密度很大。现代的园林设计显然不能再按过去的模式来建园,人们渴望自然,渴望绿色。因此园林中以植物造景为主已成为国际园林发展的新趋势。植物造景不仅能提供人们欣赏自然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植物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

植物配置是有原则的,以园林植物配置为例,它是在栽植地上对不同树木按一定方式进行的种植,包括树种搭配、排列方式及间距的选择。

大部分园林植物喜欢生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尤其是观花植物,如栀子花种植在荫蔽处可以生长且枝繁叶茂,但开花量减少,观赏效果差。园林绿化中有些荫蔽处如建筑物背面、树荫下等,应选择对光线要求不严的耐阴植物。耐阴植物中小乔木有竹柏、鸡爪槭、山茶等,灌木有杜鹃、八仙花、白鹃梅、珍珠梅等,地被植物有蕨类、玉簪、兰花、秋海棠、沿阶草等。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一般多采用乔、灌、草多层结合,使其根系分布在土壤的不同深度,或同种树木配置时考虑株行距,以减弱植物根系的竞争,为不同园林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在运用植物造景时应充分体现整个园林设计的意图,与建筑、山石、水体、园路进行搭配时更应考虑到其协调性。

植物的配置对园林景观设计布局的影响_园林植物配置